李集镇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辖镇
李集镇,隶属于商丘市夏邑县,地处夏邑县西北部,东与王集乡、刘店集乡接壤,南与桑堌乡相连,西与虞城县大侯乡毗邻,北与车站镇相接,行政区域面积104.12平方千米。
宋朝时期,称永兴集;1986年12月,撤乡建李集镇;2005年12月,撤销郭庄乡,其所辖地域划归李集镇。截至2018年末,李集镇户籍人口为81753人。截至2020年6月,李集镇辖4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牌坊庄村。
历史沿革
宋朝时期,称永兴集。
清代时期,改称李集。
1949年12月,属陇海铁路区。
1955年8月,置中心乡。
1958年9月,成立李集公社。
1959年4月,并入车站公社。
1965年12月,恢复李集公社。
1983年10月,改公社为李集乡
1986年12月,撤乡建李集镇。
2005年12月,撤销郭庄乡,其所辖地域划归李集镇,李集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耕地7.98万亩。
地理环境
李集镇位于夏邑县西北部,系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西与虞城县接壤,东与王集乡毗连,南与桑堌乡交界,北与车站镇为邻,西与虞城县接壤。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依陇海铁路310国道,西临京九铁路和105国道,徐商、永商、刘毫公路纵横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行政区域面积104.12平方千米。人口7.6万人。
水文
李集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四级河毛河,境内总长10.1千米。
土地资源
李集镇有耕地面积8.5万亩
行政区划
李集镇下辖张老家村、阎庄村、小王庄村、李楼村、司营村、黄堂村、杨老家村、班楼村、道口楼村、段集村、牌坊庄村、李集西村、前司集村、关庙村、刘庄村、尹营村、骆集村、徐楼村、小司庄村、洪刘庄村、王庄村、段古同村、孟楼村、梁庄村、杨楼村、关楼村、李油坊村、李集中村、张楼村、于庄村、曹楼村、后司集村、李集东村、涂关庄村、刘古同村、孟朱庄村、东杜集村、杜集村、王营村、杜娄村、司庄村、郭庄村、高双庙村、黄付集村、前王楼村、后王楼村、程集村、张集村、张庄村50个行政村,7.02万人。
2011年末,李集镇辖49个行政村:牌坊庄、李中、道口楼、前司集、李东、班楼、后司集、李西、刘庄、段集、司庄、东杜集镇、杜集、涂关庄、刘古同、孟朱庄、王营、郭庄、高双庙、杜楼、洪刘庄、关庙、王庄、段古同、小司庄、李油坊、孟楼、李楼、司营、张老家、闫庄、小王庄、黄堂、杨老家、前王楼、程集、于庄、曹楼、后王楼、张集、张庄、黄付集、梁庄、杨楼、关楼、张楼、尹营、骆集、徐楼,下设36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李集镇辖4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牌坊庄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李集镇总人口7.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100人,城镇化率18.1%。另有流动人口231人。总人口中,男性37900人,占52.4%;女性34400人,占47.6%;14岁以下16700人,占23.1%;15—64人43500人,占60.1%;65岁以上12100人,占16.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23万人,占99.9%;回族180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01人。
2017年末,李集镇常住人口为55547人。
截至2018年末,李集镇户籍人口为81753人。
经济
2011年,李集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16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1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0元。
2018年,李集镇有工业企业91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
农业
2011年,李集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3.7%。粮食作物以麦雅棠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9万吨,人均954.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食用菌。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6万吨;食用菌大棚1600座。
李集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5万头,出栏1.1万头;羊饲养量3.2万只,出栏1.9万只;家禽饲养量98.4万羽,上市家禽84.6万羽。
工业
李集镇以食品加工、丝织地毯为主导产业。
2011年,李集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3%。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李集镇有商业网点460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9亿元;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1.1亿元。出口总额600万美元,主要产品有丝织地毯壁毯、耐火材料,销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业
2011年末,李集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7亿元。
文化
地名由来
李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李集村而得名。
文物古迹
李集镇境内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圣寺1处,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李惟清墓1处。
交通
李集镇境内有324省道经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李集镇有幼儿园9所,小学28所,初中5所,中小学在校生11754人,专任教师684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PERCENT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李集镇有科普宣传站1个,科技人员57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3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李集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49个。有书法、美术、曲艺爱好者40余人。文化专业户3户,文化娱乐团体有曲艺队、演唱队、腰鼓队、唢呐队等12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000户,入户率58.1%。
2011年末,体育场16个,其中学校体育场10个,8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李集镇有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56个;病床80张。有专业卫生人员104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9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1%。
社会保障
2011年,李集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6户,人数91人,支出19.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45户,人数2676人,支出231.1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6人,农保五保分散供养330人,共支出58.4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160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6.2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72.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李集镇有邮政所1个,投递点28个,累计发行报纸、期刊6000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43个,固定电话用户4630户,移动电话用户4.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81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李集镇有铺设排水管道9.4千米,建有自来水厂1座。
供电
2011年末,李集镇有供电所1座,主变压器6台,高压输电线路1条,镇区全年用电量150万千瓦时。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李集镇有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
发展
镇内交通、通讯、电力、文化、娱乐、服务等基础设施齐全,柏油路及程控电话贯穿全镇各村,移动通讯与全国并网运行,电力充足,镇区街道和文化娱乐设施已达到较高水准,初具现代化城镇规模。九二年被商丘市地委、行署命名为“明星乡镇”,是国务院批准的商丘地区“农村流通体制特别改革试验乡镇”,在体制、经济、人事、税收等方面赋予了较大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九六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高效务实、勇创一流业绩”的李集精神,自加压力,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乡镇”,市级“文明乡镇”、“科普工作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00年被确定为商丘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并被推荐申报河南省中州名镇,综合目标管理连年在全县名列前茅,其他各项工作均处于先进行列。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水文
土地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农业
工业
商业外贸
金融业
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交通
社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