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公祠位于中国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西麓的中轴线上。该祠始建于
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后经过元、明、清各代的续修,主体建筑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韩文公祠是中国大陆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专祠之一,韩文公祠在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韩文公祠是中国大陆现存保存最完整、历史最久远的纪念韩愈的专祠之一,其中的“韩祠橡木”景观也是潮州八景之一。
韩文公祠,是
粤东一处文化底蕴深厚且品位优雅的旅游胜地。
北宋时初置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
南宋复迁至韩山;1984年,主祠得到修复;主要景点有艺术长廊“天南碑胜”、允元亭、天水园等。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挂满名家题写的
匾额,沿壁则环列着历代碑刻40面,其中包括书法珍品和研究文史的珍贵资料。祠庙背靠韩山,面临
韩江,祠前甬道尽端处有五十一级笔直的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采用淡绿色砍磨砖墙面,墙面上方是“
韩愈之祠”蓝色
隶书匾额。
2006年0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交通信息
可乘坐公交104路、110路、潮安-凤凰专线、潮安-文祠专线,在韩文公祠站下车即到。
主要景点
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
聂氏宗祠现有三层殿阁。正门是胡耀邦题写的
匾额,进入正殿的蹬道,使人一步步仰视韩愈
塑像前进,令人肃然起敬。
塑像为经考证确定的韩愈塑像(过去多将
唐朝韩熙载错当成了韩愈),周围为历代韩祠碑刻和韩愈笔迹。
饶有趣味的是“传道起文”的碑刻,因字形特殊,竟有多种读法。庭园有碑廊,保存现代名人评价
韩愈的书法碑刻。
回柱三门石坊上书刻着“韩文公祠”四个字,从右门入,牌坊后甬道右侧,辟建近百米碑廊。
从国家各级领导人和海内外知名书画家惠赠或留题的近500幅墨宝中,选404幅,勒石镌刻,与祠内古碑交相辉映,令千年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
正殿中央塑韩愈像,两旁塑侍从张千、李万。
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本出自
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
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
韩祠橡木
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
栎属,就在祠前,据宋
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
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
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
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
潮州府志》有“
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
历代碑刻
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即
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从城南移此,置正堂南墙下。祠内前后二进梁柱,还分悬今人为重修韩文公祠所题写的
匾额。
侍郎阁
1988年,原侍郎亭旧址又新建了“侍郎阁”(
韩愈曾任
刑部侍郎,人称“韩侍郎”),占地328平方米,系双层垂檐建筑。
阁前有韩愈
石雕头像,其下层为展览厅,上层辟为“韩愈纪念馆”,阁前石砌平台正中有2米多高的韩愈平身石像1尊。
基本概况
韩文公祠始建于
北宋咸平二年,建在城南7里。苏轼曾撰写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祠在元、明两代屡经修营,不下20次。祠宇据地高旷,构造古雅。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
堂上有
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
原韩祠始建于
赵恒成平二年(公元999年),由潮州通判
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
元祐五年(1090年),
知州王涤迁至城南七里,
苏轼为其撰写了《潮州昌黎伯文公庙碑》。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
丁允元认为韩公常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建于此,遂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历史沿革
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位于
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
山麓,
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由于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门寺佛骨到长安供奉的建议,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
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
刺史。
韩愈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
岭南,办 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
韩江。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通判
陈尧佐的倡导下建立韩祠。
苏轼为此写下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记》,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
以“昌黎”为郡望的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
谥号“文”,人称“韩昌黎”,又称“韩文公”。
在历史上,国内建有祭祀和纪念
韩愈庙宇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为韩愈的家乡河南孟州,一为韩愈曾任刺史的
潮州市,再有就是与韩愈的郡望“名同而地异”的河北昌黎。其中昌黎在明朝时先后建有两座韩文公祠,一座在昌黎县城,一座在昌黎城北的五峰山上。
今昌黎地得名“昌黎”于金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因其同古昌黎有着 相同的名称,在明朝建立初始的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曾在县城修建了一座韩文公祠。
到明朝末年即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驻守
山海关区的山石道
范志完到昌黎拜韩文公祠,在游览城北神奇而古峭的
碣石山时,发现主峰仙台顶之东的五峰山“天生文笔峰”,遂力主在五峰山半山腰又修建了一座韩文公祠。
五峰山韩文公祠环境幽雅,景色秀美,建成后变成了碣石山中又一游览胜地。
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在其壮烈的一生中,曾多次来此游览、山居,在此写就了多篇著名的诗文。
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后,五峰山韩文公祠因与李大钊烈士的英名紧紧相连而闻名遐迩。
岁月流逝,后昌黎的两座韩文公祠相继拆毁,城里的韩文公祠未得复建,城北的五峰山韩文公祠于1987年得以修复。
修复一新的五峰山韩文公祠坐落在昌黎县城北偏西10华里的奇峰险岭之中。其地山雄水美,风光旖旎。五峰山为碣石山十景之一,名“西嶂排青”。这五座山峰峭拔高耸,比肩并立,环列如椅;远望若诸友挽臂,近观如五指伸天。
韩文公祠建在北峰前的“椅”座上,背依一堵巨大的峭壁,前临树木丛生、泉流淙淙的深涧。横截山腰的坝台巍巍高矗,韩文公祠的正殿居于比较宽敞的坝台显要部位,其东设有三间客厅,其西建有两间
耳房,依山就坡筑有石墙、山门。
客厅后面的峭壁根处涌有“玉液泉”,泉井虽深不足丈,却常年玉液满盈。重修一新的韩文公祠恢复的是历史旧貌,正殿供台上重塑有
韩愈全身彩色泥像,顶悬有当代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手书的“百代文宗”
匾额,东壁挂有传为韩愈手书的“鸢飞鱼跃”拓片。
留下革命先驱李大钊不少不眠之夜的客厅,亦 基本复现了原貌,墙壁上镶嵌有镌刻《昌黎山景图》和明末主修五峰山韩文公祠的范志完《游水岩歌》 、清初著名诗人
宋琬《宿五峰山》等诗文的石碑,供游人观赏、品味。
五峰山韩文公祠重现于古老碣石的群山深处,迅疾成为北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秦皇岛市独具韵采的旅游景区之一,十几年间接待的八方游客已达10万人。
五峰山韩文公祠以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及纪念韩愈的重要建筑,被确定为
河北省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3月5日,又被列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祠堂内外经过进一步整修,显得更加清秀、幽雅。
历史文化
韩文公祠,简称韩祠。韩祠约建于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余,是中国现存纪 念
唐朝大文学家
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其存在,对于中华文学文化都具有巨大研究意义。
韩文公祠石牌坊,位于韩祠正门石甬道起端,为四柱三间式白石坊。坊文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系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手书。站在坊前放眼望去,韩祠的青绿色藏于青山绿叶之间,给人清淡端肃的感觉,而屋脊高峻,居高临下却又让人感到雄伟巍峨。
韩文公祠的建筑古朴典雅,在祠址的选择和整个建筑布局上,尤为成功。曾楚楠先生在《韩愈在潮州》一书中对韩文公祠的建筑艺术和布局有非常好的论述: “其一,(韩祠)获得了水色山光护古祠的良好景观;其二,主体建筑正处于 笔架山主峰的中轴线上,盖建时又让主座后退紧靠山峰,使左右的象山、狮山现得前突,成拱卫环抱之势,从而增添了祠宇肃穆幽深的环境气氛;其三,是把高 度定在海拔四十米左右,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的仰视角度;……”
祠后乃两层侍郎阁,第二层门口有石刻
韩愈半身
雕像。与正座塑像不同的 是石像给人一种坚毅、挺拔的感觉:一络
胡须随风飘起,两道剑眉直挑发鬓,眼光深傲视长空。细细的看了很长时间,总觉得石像更能体现韩愈爱民的形 象,换言之,侍郎阁的石像更能刻画韩愈在潮时风尘仆仆的亲民性。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正座的韩愈是属于整个中华的韩愈,而侍郎阁的则是属于
潮州市自己的韩愈。
不可否认,历史不会因人而改变,但人对历史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种精神乃至一种文化会因着人的传承而百世未衰。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
韩愈确实有过独特的不可低估的贡献,江山易姓为韩的事实 就是韩愈在潮人心中崇高威望的最好证明。一座名胜抑或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历史尘埃的厚重而显得深厚,而是有可供研读的历史的文化遗留下来,有历史的巨人定格某一 时代的精神,追根溯底就是有时代的精神影响一代代人的思想,成其所谓的古、名。韩文公祠、
潮州市就是这样,有一位象征意义的韩愈入潮八月,加深了潮州文化的底蕴,浇灌得潮州文化根深叶茂,从而给后世潮学研究留下永远参不完的学问。
而
韩愈的这种精神,不是肤浅的停留在具体的办了多少事,构筑了多少形象工程。在韩祠的碑刻中有一篇祖植椿撰写的《重修韩祠碑》,跟其他的记载重修韩祠的碑文一样,包括
苏轼写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都无不是对韩愈进 行了歌功颂德,对重修韩祠的有心人进行了追捧赞颂。但是,这一篇中有一段写的非常好,可以大概的概括韩愈的这种精神:
“夫人一生事业,不在于得意有为而后为之。即死生患难中,其关于国计民情 者,未始不可为也;……,当其
谏迎佛骨来潮也,所谓不得于君,刁然以忧惧之 身,远窜荒之地,宜人将痛哭罔暇,自信患难有不可解,死生有不可必之时。而公则义命安之,不鄙顽俗,师属赵天水首铎文教,……”
韩愈之所以比其他历代入潮官员尤值称颂,不是因为其他官员毫无建树,而最重要的是韩愈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顺应历史潮流,弃个人切肤之痛于不顾,把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付诸于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去,延师兴学、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等等,言传身教,对潮州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史无前例的拉动。
唐朝的
潮州市是一处相对较荒凉偏僻的蛮烟瘴地,是惩罚罪臣的流放场所。五 十一岁的韩愈因
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
刺史,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按照当 时的人均寿命来说,五十一岁已经是离死不远了,再加上一路山水跋涉,这时的韩愈已然心力交,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于是在赴任途中对前来送行的侄儿留下了遗书般的诗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政治前途眼看已成泡影,挫折带来的家庭不幸,也一齐降临到这个已知天命的封建官员身上。在这样一种凄凉的心境下,和这样一个远
京师的荒蛮之地,我们还能指望
韩愈在漩涡中造福一方吗?而韩愈还能期望让封建君主看到自己斐然的政绩吗?还是置身世外,度过一个平安、坦然的晚年!文起八代之衰文章已经足够让你名垂千古。中国文化会记得你,历史会记得你。但是韩愈不是的。
儒家文化中那些关于为人、处事、治国的思想早已刻在韩愈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他的为官、立身,大胆进谏是这样,因为进谏而被贬
潮州市后仍是这样。儒家学说在几千年的
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从
西汉初年,
刘彻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
意识形态,一直到
隋唐,成了传统知识分子进仕的指定教材,其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影响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作为知识分子的
韩愈,从小就接受
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包括忧患精神、笃行精神,在其身上体现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和忧国忧民、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骨子里头的这个东西,促使他不管是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在追求
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价值实现。所以,他到任后即以振兴文教为首务,化腐朽为神奇,在潮七、八个月间,开启了边远州郡的一代文风,开创了
潮州市文明不老的传说。
孤臣羁旅,独占江山。正是韩愈积极入世的精神影响了其身后潮州千年文化,促进潮州爱国爱家、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淳朴民风的形成,受到历代的景仰和后世的标榜,以至潮州江山易姓为韩。
一座建筑物,一个名胜景点,或者一座名城,让人们留恋的不是其可观性有多大,或者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因着文化,探求文化的根源,让我们从中找到一种人格的精神、文化的精神,告慰故去的精神的传承者,激励后来的精神的发扬者。
艺术范例
韩文公祠确实可以作为
潮州市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范例。
唐元和十四年(819),
刑部侍郎韩愈因为
谏迎佛骨,触怒
李纯,被贬为潮州
刺史。韩愈治潮八个月,对潮州文化的发展,影响至为巨大。他的名字在潮州妇孺皆知,对他的庙祀也发生得很早。《
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说: (潮)州之有
聂氏宗祠,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
宜春市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潮州的第一座韩文公祠,是
北宋赵恒咸平二年(999),通判
陈尧佐在金山麓创建的韩吏部祠。元五年(1090),
知州王涤把韩祠祠址迁徙到潮州城南,
苏轼为他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随着文章的广泛传播,潮州韩文公祠也广为人知。
韩文公祠迁到潮州城东韩山西麓,在
南宋。具体时间,
元朝人已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
淳熙十六年(1189),由知州
丁允元迁来(何民先《重建水东韩庙记》)。一说知州李迈已经将韩祠建在韩山(赵孟仆《重建潮州韩文公庙记》),李迈任潮州知州,在
绍兴六年到八年(1136—1138),比丁允元要早50年。后人却大多采用前一种说法。自元代以后,韩山的文公祠曾经多次毁废,又多次维修或重建。
清代最后一次大修,在光绪十三年(1887)。现在韩文公祠的主体建筑,大致还保留着当时的形态。
韩文公祠从宋代就被列入
潮州市的祀典,潮州历朝方志,记载不断。然而韩祠毕竟是地方性的祠祀,它的建筑,并不像庙学那样,要被国家根据不同的等级严格限制,因而也就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事实上,这座朴质而端庄的祠宇建筑,决不会给人以逾礼越制的感觉,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它的个性是通过选址和空间组织的完美结合来体现的。
韩山和潮州城中间,横着一道大江。丁允元建祠时,江上已有了桥梁,交通十分方便。韩祠建在韩山的半山腰,倚山而临水。一出城,祠宇便在望中。
韩文公祠面宽18.7米,前墙以水磨青砖砌成。祠门上有石匾古隶书“韩文公之祠”。祠前有庭,进仅丈许,外砌石栏。祠分前、后两进,头进门厅,后进是三开间大堂,共深31.8米。中间小院,左右庑廊。祠内环壁嵌有明清以来碑刻40面。厅堂多牌匾,近年重修,由刘海粟重书的“百世师”,林若重书的“三启南云”,许涤新重书的“尊贤有祠”,饶宗颐重书的“泰山北斗”,周培源书“百代文宗”,王力书“名以文传”,陈大羽书“今古同仰”,并保留民国二十四年潮安县长刘侯武所书的“吾潮导师”等。后堂中央塑韩愈像。整座建筑,古朴少饰,肃穆端庄。
千余年来,
韩愈一直是潮州文教的象征。在绝大多数潮人的心目中,韩文公的地位远远高于
孔子。韩祠的建筑,同样必须体现出政教的庄严与郑重,必须让拜谒者感觉到韩文公地位的崇高。这种效果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呢? 出城,过江,沿山径逶迤,一路视听开阔,眺韩祠于山林中,心与景,同幽清。来到祠下,空间感觉骤然收敛。利用山坡天然高台建起的祠堂,必须经过51级台阶上攀。台阶迫使谒祠者视线上仰,于是,祠堂数米青墙,却让人产生高楼杰阁般的感受。随着脚步的前移,建筑的细部接连进入视野:“韩文公之祠”
匾额,前厅梁上悬挂着的“三启南云”、“百世师”匾,接着,是后堂的“尊贤有祠”、“百代文宗”匾,踏上外庭平台,可以瞻见后堂的
韩愈像。祠前外庭的小跨度,使视线很自然地被引向祠内。后堂依山势辟建在更高的一层平台上,自内庭上后堂,又是12级台阶。内庭也很小,建筑师似乎有意抹杀它的空间存在,使人一跨过门厅,就又得抬头仰视。后堂上的韩文公像,在上仰的视角里,刹那间显得特别高大。
韩祠的空间,是一个陡然迭起的高潮。它以高度上的气势,强制性地让谒祠者感受到韩文公使“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的那种崇高。
韩祠选址的巧妙,也通过相反视角得以体现。当你从祠里回眸,或者在祠外凭栏,与谒祠的感觉相反,视野变得如许宽阔。
韩江舟,湘桥车马,隆崇城郭,扑地闾阎,万种风流毕呈于眼前。偌大一个潮州城,竟就像韩文公祠的外庭。这是一种“由庄严变为平凡的反高潮作风”(
李约瑟语)。在这种视角里,
韩愈形象的崇高反转为亲切。这就是韩祠与庙学的不同。在庙学建筑空间中,
孔子示予人的,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而韩祠,使人感觉到韩文公的崇高,也使人感受到韩文公与
潮州市人的接近。
韩文公祠的平面结构很简单,但由于巧妙地利用于祠址的地势,便使得这简单的建筑,获得了不寻常的视觉效果。它显示了潮州古代建筑师高超的设计水准。
1984年,对韩祠进行全面修缮,并新建“韩文公祠”坊。此后,陆续创建侍郎阁于祠后,新修允元亭于祠右,在祠宇的前侧增辟“天南碑胜”庑廊,使韩文公祠成为潮州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与新修的庙学一样,祠宇建筑在被重新利用的过程,文化功能也转换了。例如,游览者沿着碑廊,慢慢欣赏着当代名家的书法,不知不觉从侧门进入韩祠。这时,更吸引他的,可能是四壁那石花斑斓的古碑刻,而不是堂上的塑像。瞻仰圣贤的崇高感被怀古的幽情所替代,结果是,祠宇本原的功能消失。
参考资料
韩愈与潮州.潮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