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景区位于昌黎县城以北,素有“天下神岳”之美誉,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是
渤海近岸最高峰,因其顶尖呈圆柱形,神似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故而得名“碣石”。在《
山海经》《
尚书·禹贡》等古籍中,都有关于碣石山的记载。历史上,曾经先后有9位帝王登临碣石,其中包括
秦始皇、
刘彻、
曹操以及
拓跋濬、
北齐高洋、
李世民等各代君主,为碣石山平添了王者气质。
碣石山有十大景观,即“东峰耸翠”“碣石观海”“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龙蟠灵壑”“凤祥峦”“霞晖窣堵”“仙影沧浪”。其中以“碣石观海”最为壮观,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可把从河口到
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
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美丽风光。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是与仙台顶毗邻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平斗峰的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
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
碣石山景区于2011年9月22日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千古名山
碣石山,位于
昌黎县城北,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公里,占地面积320平方公里,为燕山山脉伸向东南海边的余脉,由近百座峰峦组成。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娘娘顶)海拔695.1米,是
渤海沿岸海拔最高、山势最险要的山峰。
“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这是《
汉书》的编撰者、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的一句诗。唐朝著名学者吕延济在注释《西都赋》时,明确指出:“神岳,即碣石也。”五岳指的是
泰山,
华山华山,南岳衡山,
恒山,
嵩山。而从东汉时期开始,碣石,就被称为“神岳”。
地理位置
中原地区最古老、最系统的地理著作是《
山海经》和《
尚书·禹贡》。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中国地理总汇,还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禹贡》假借大禹之名,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编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碣石”之名接连见于《
山海经》和《
尚书·禹贡》。《山海经》在北山经中明确记载“又五百里曰碣石之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青碧”。比较起来,成书晚于《山海经》的《尚书·禹贡》对“碣石之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坐标作用记述得比较清楚。《禹贡》在记载
冀州的入贡之道时说:“……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意思就是说生活在
东北地区以鸟为图腾的少数部族在以兽皮作贡品朝献时,乘舟遵海入河,沿
辽东湾西岸向南航行,行经与
渤海交界的海面时,以望海畔。以碣石山为标,向西转航于渤海北岸之下,直驶古黄河口(在今天津市一带)。
《
尚书·禹贡》在导山部分又记云:“异及岐……
太行山、
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段记载表明,碣石山在远古时代不仅是渤海北岸的重要航标,还是与“太行”“恒山”等远古时有名的大山脉络相连、形势相应的显要山峰,系中国北方山之尽、海之畔的重要标志。
在《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如《史记·天官书》在谈山川走向时云:“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不仅如此,碣石山由于既接“太行”“恒山”,又与
渤海紧连,地理位置煊赫,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成了一个地域、甚至北方的代称。在《战国策·燕策》中就有“
燕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之言。《史记·货殖列传》亦有“龙门、碣石,北多马、牛、裘、筋角”之语。
此外,“碣石”入诗,也颇神奇,如汉朝的
梁竦《悼骚赋》有“临众渎之神林兮,东敕职于蓬碣”句,
晋朝的左思《
魏都赋》中有“恒碣嵁于青霄,河汾浩而皓漾”句,
唐朝诗人
韦应物《弹棋歌》有“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句,等等。由此可知,在古人心目中,与蓬莱仙岛一样成为神奇的众水朝宗之地,和
恒山同样“嵁崿于青霄”的碣石山,不仅是“东北流”的山川之尽、
渤海之畔的标志,而且几乎成了北方的代名词。
正由于碣石山在远古时就以其似“楬”的山貌和特有的地理位置,在北方沿海地区发挥了独特的地理坐标作用,因此它在
春秋、战国时代很自然地成了渤海北岸最著名的山峰。
当先秦学者在《
尚书·禹贡》中把我国的山势大致划定之后,汉代学者又在此基础之上创立了著名的“三条四列说”,它们分别是:
这些山脉正是后世风水师所说的龙脉。
在汉代“三条四列”说的基础上,唐宋学者又总结归纳形成了
三大干龙(北龙、中龙、南龙)学说。
中国的山川河流的走势、巍峨蜿蜒的龙脉和潜藏的龙脉大势,从西到东,
天山——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南岭三大山脉体系如龙飞腾。
碣石山作为北方最重要的地理标志,“三条四列”“北条”的最后一座山峰,“四列”中第一列的最后一座山峰,正是龙脉汇集之所。
此外,碣石山之地是华北平原与
东北平原交接地带的交通冲要,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隋唐以来,古榆关背倚碣石天险,形成一道雄关险隘,即使明朝政府将其关口移到
山海关区,这一军事形势也未曾改变。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高适在《燕歌行》中用“金伐鼓下榆关,旌逶迤碣石间”,形容碣石山一带作为战场的激烈、战斗场景的壮观。
早在七百年前,从昌黎走出去的元朝翰林国史院编修、大学士张就不无自豪地指出,“背负
碣石,南临沧海,左控榆关,右带滦水,山辉川媚,物伙民繁,利足鱼盐,土饶沃壤”的昌黎,“异人杰士历代不乏”。
确实,“自为一域,山不逼边,海不通关,风气繁丽”的昌黎,其山峻、其海阔、其河长、其湖美、其川平,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的宝地。
九帝登临
昌黎的碣石山,山特立貌,耸立如柱,是
渤海近岸的最高峰。据史书记载,
秦始皇、
胡亥、
刘彻、
曹操、
司马懿、
拓跋濬、
北齐高洋、
隋炀帝、
李世民,曾先后登临此山。
1.秦始皇嬴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碣石山一带海边开展了大规模求仙活动,派出了大批方士上山、
下海寻找仙人。并巡幸碣石山,刻石记功,命丞相李斯在碣石门题刻了《碣石门辞》。
秦始皇命李斯刻《碣石门辞》,究竟是刻在了何处?
司马迁只是说“刻碣石门”。但是只要称为“刻”,就会刻在山崖、巨石上。如今通往碣石山有一道巨大的门户,它由两座东西相望的山峰组成。西馒首山,位于
昌黎县城西北偏北2公里处。山形似馒头,海拔116米,与东馒首山相对峙,东南山崖有古钓鱼台,现在山南麓坡台上建有
烈士陵园,其东为碣阳湖大坝。山上岩石呈白色,故称为“白石山”;因山上产
板石,故又称“板石山”;俗称“西馒首山”。
东馒首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1.7公里处。山形和西馒首山酷似,海拔152米,山东面石壁上曾镌有十八罗汉像、观音菩萨像等,还镌有元人
张勋书“蓬莱第一关”几字,可惜的是,均毁于近年采石。东馒首山由于佛像的缘故,亦称“千佛山”。山的西面石壁上刻有篆书“碣石门”三个大字。东馒首山靠北一点的山崖上,镌刻有一片小篆体铭文,其上刻的就是
秦始皇令
丞相李斯撰写的《碣石门辞》: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威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服土域。皇命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威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由,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秦始皇的这一纪功刻石,主要颂扬的是他“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新的政绩。就在他巡幸碣石山这一年,他下诏拆除了一些郡县的城郭,决通了
战国时各国利用大河堤防扩建成的长城,铲除了战争年代留下的阻碍交通的关塞。这是一项巩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有力措施,拆除一些成为内地险阻的长城和不合理的堤防,不仅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更重要的是消除了诸侯割据时“壅防百川,各自为利”和“以邻国为壑”的局面,解除了由于封建割据而造成的水灾、旱灾的威胁,这是符合民众的迫切要求的。此外,铲除人为的障碍对于加强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
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从小跟
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
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
扶苏,辅佐胡亥当上
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
阎乐逼迫自杀于
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胡亥继位后,于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亦“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
3.汉武帝刘彻
郦道元《水经注·濡水》记载:“濡水又东南至县碣石山……
刘彻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
滦河,即现在的滦河,絫县,是
西汉在我们这块区域设立的第一个县治。就是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到碣石山观海,并开展了求仙活动。
现在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就是因为汉武帝曾经登临而得名。
4.魏武帝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东汉沛国谯人,生于155年,死于220年。
刘协时官至
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的文学家。公元207年7月(东汉
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
乌桓,出卢龙塞。8月,登白狼山(今河北平泉)与乌桓首领
蹋顿接战,大破蹋顿,乌桓军20万人投降,杀蹋顿。
9月,从柳城班师。将军队带到碣石山一带休整了一个多月。留下了千古绝唱《碣石篇·观沧海》。他又在西归途中,吟出《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记叙了当时碣石山邻近地区的景象,尽情地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曹操虽然是著名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余秋雨在他的《
中国文脉》中有过这样的句子:曹操的军事权谋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就凝固,却缺少他在文学中的身份。然而,当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为中国熟语的诗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笔,常常会大吃一惊。哪些熟语?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那些描写乱世景象的著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哪几个文学家,能让自己的文句变成千年通用?可能举得出三四个,不多,而且渗入程度似乎也不如他广泛。正是
曹操的《观沧海》,让千古神岳碣石山更加闪烁古今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和散文。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有的写时事,有的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风格悲凉慷慨。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
辽西地区一带的
乌桓强大起来,他们南下攻城略地,成为
河北省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也就是205年,
曹操摧毁了
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
袁谭、
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乌桓,也被称作乌丸,是
中原地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
刘表、
刘备,北有
袁夫人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
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经徐无山,出
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
碣石。
《观沧海》寄托了曹操很多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北征
乌桓的胜利,巩固了
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图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写。大战胜利,踌躇满志,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
刘彻曾登临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深苍劲的风格,成为—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人们一直称赞
曹操的诗深沉有气势、雄健有力度,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死于251年,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公元238年,
司马懿率兵赴辽东征伐
公孙渊时,经过了
碣石山一带。《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帅金牛、
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遂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迂
辽水”。说明司马懿东征,经过了
孤竹国,越过了碣石山一带,又绕过了
辽河。
和平二年,也就是公元452年十月,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在位期间,
北魏恢复佛教,始建
云冈石窟。和平六年,就是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
据《魏书·高宗纪》记载,北魏文成帝于公元458年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观沧海,大群臣于山下,班赏进爵各有差。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记行于海滨。
说明北魏文成帝也曾慕名碣石山,专门来此地登山观海。
高洋于550年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齐,登基时年仅21岁。
高洋在位前期勤于政事,并能任用
杨愔等人,勤于武备,征伐四方。高洋改革了官制,他看到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于是他采纳一些大臣的建议,削去州、郡建制。这样,全国的官吏一下子就减少了几万人,贪污腐化现象大大减少,农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高洋还加固长城。每到农闲季节,他就调民工修长城,这对边疆的稳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齐国慢慢的强盛起来。
军事上,
高洋还出兵进攻
柔然、
辽朝、
高丽等国,都大获全胜。一般情况下是几千人出兵,俘虏几十万人的成果。
《北齐·齐本纪》记载,天保四年“冬十月丁酉,……大破契丹”“丁巳登碣石山,临沧海。十一月己未,帝自平州还,遂如晋阳。”
说明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打败契丹后,在归途登上了碣石山,登山观海。
8.隋炀帝杨广
杨广是
中原地区古代一位文韬武略的皇帝,我们知道的大运河,就是杨广那时候开通的。还有,杨广曾三次攻打高丽。
高句丽地跨
鸭绿江两岸,位于今中国辽宁东部、
吉林省中部和
朝鲜北部。
辽宁省东部、吉林中部古称
辽东,很早即入中国版图,后被高句丽占据。
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又攻隋的
辽西地区。
杨坚派大军三十万攻打高句丽,后因士卒多病,高句丽亦遣使谢罪,遂罢兵。杨广即位后,又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
大业八年(612年),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
东莱郡(今山东莱州)。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
第二次进攻
高句丽。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
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隋炀帝仓皇撤军。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隋炀帝因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句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杨广就此撤军。
进攻高句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引发了大规模
隋末农民起义。
《隋书·炀帝本纪》记载,“
大业八年春正月,帝亲征高丽。遣二十四军,分道并出。……右武侯将军赵孝才出
碣石道……”
隋炀帝在公元612年(大业八年)亲征高丽时,曾路经碣石山一带。
李世民是
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他即位后,经23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380万户,奠定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
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新唐书•唐太宗本纪》记载:“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
高丽。……秋九月葵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于临
渝关。戌午,次汉武台,刻石记功。”
李世民在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春天,亲帅大军亲征高丽时,禁不住引吭高歌,吟出《春日望海》诗: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轴,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出桑。
之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在这首诗中,“碣石”是与“秦皇”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代英主”的
李世民路经古碣石之地,自然会想起登过
碣石镇山,留下《碣石门辞》刻铭的
秦始皇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壮举。
当时,跟在唐太宗身旁侍中
杨师道写有《奉和〈春日望海〉》诗:“春日临渤海,征旅辍晨装。迥瞰
卢龙塞,斜瞻肃镇乡。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仙台隐驾,水府泛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旗
羽林军客,拔距少年场。龙击驱
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邱檄,安访白霓裳!”
其中“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句,则有点实写碣石山景色的味道了。此外,
李世民的《辽城望月》有“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句,以“辽碣”指辽东和
辽西地区大地。
在今天的龙家店镇杨封台村,至今还有一段封王台的传说。据说在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手下的名将
李靖率领大军东征
高丽,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就下诏封他为王。当时,李靖还没有回到
长安,正领大军往回走,走到昌黎城西十里的一个地方的时候接到了圣旨。可巧那个地方连个土堆也没有,士兵们为恭贺李靖获得王位,大伙儿一商量,就每人从北边不远的地方用双手捧来一捧土,往李靖的帐篷前堆。成千上万的士兵,捧来了成千上万捧土,眨眼间就堆成了一座椭圆土台。大家就让那土台做为封王台,请李靖站上去受封。后来,李靖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在这儿就留下了一个封王的土台子。这个土台子举行过封王仪式后,就扔在那儿没人管了。年深日久,上面长满了酸枣棵子。没想到,其中一棵
酸枣树棵子,竟长成了一棵大树。
主峰仙台顶
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娘娘顶)海拔695.1米,是
渤海沿岸海拔最高、山势最险要的山峰。
仙台顶的峰尖呈圆柱形,从远处眺望极似一顶,登上顶峰,才看到山峰实际上是前后紧紧毗连的两顶。
其前顶名“碧云峰”,现在山顶峭壁高处镌有在明、清两朝交替时任昌黎知县的西秦人徐可大题写的“碧云峰”三个大字,古称“仙人台”,上有石棋盘及相传的仙人足迹,传为
八仙中的
张果老等仙人对弈和斗法时所遗;碧云峰前的坝台上曾分别建有天仙祠和供奉《
封神演义》上的女神“云霄”“
碧霄仙子”“
琼霄仙子”等“娘娘”的碧霞宫等庙宇。
后顶稍高于前顶,从侧面望去亦孤耸清逸、峭陡险峻。其顶部东端石壁上刻有斑斑斓斓的波罗密多心经文,字迹迄今仍依稀可辨。据
清代和民国时编修的《昌黎县志》记载,
仙台市顶后顶曾建有一个由四块巨石筑成的石室,内置石像,俗称“五雷殿”;又传其上曾建有大禹伯益庙。
由后顶下去,北面的坡岭比较宽阔,山势也较为平缓,以坡岭之上有一岩顶部坑凹似锅,名“石锅岭”;石锅岭的东坡开阔处有果老院遗址和湘子洞等古迹。仙台顶前后上下的古代建筑及“仙人”遗迹。
娘娘顶的传说
昌黎县城北碣石山的正尖儿名叫“仙台顶”,可当地人都叫它“娘娘顶”。为什么叫“娘娘顶”呢?这里边有一个挺有趣的传说。
相传那
八仙中的
张果老、
曹国舅,曾在这座山顶上修真养性。他俩常常在仙台顶上下棋,后来山顶上留下了个石棋盘,人们都说是那是仙人当年留的物件儿。
过了不知多少年,有一天封神榜上的云霄、
碧霄仙子、
琼霄仙子三位仙女云游到这里,看中了这儿山水景致,有心在这儿结庐修炼。可到了山顶见有老道的炼丹炉,姐三个一看,就知早就有神仙占下了。碧霄说:“可惜晚了一步!”云霄说:“那就算了吧,咱再上别处看看去。”可是耿直的三妹琼霄不干,她说:“这荒山野岭哪有主儿,为啥他们男人占得,咱们姐几个就占不得?我偏要和他们争争!”宽厚的大姐云霄拉过妹妹劝道:“出家人何苦讨闲气生,算了!天下名山多着呢,换个地方有啥不可的?”聪明的二姐
碧霄仙子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她笑着一招手,把大姐和三妹叫到一边,悄声说:“我有一计,管让他们退出去,让给咱们!”大姐和三妹问有啥妙计,二姐只是笑,不作声,同她俩耳语了几句,一起围着山头绕了一圈,就离开这里到别处云游去了。
过了不知多少日子,有一天,这三个仙女又来到仙台顶,还在山顶上大排酒宴,款待各路神仙。在酒席宴上。姐三个一边劝酒,一边向大家伙儿介绍这儿的景致儿,就像主人夸自个儿的宝贝。她们还笑着请大家伙儿往后有空常到这儿来玩。听了这些话,在座的
张果老憋了一肚子气,心想:“你们到我山顶上待客,我没卷你们,就算给了面子。今儿个咋厚着脸说是你们的山头,真是不说理!”他心里想着,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冷笑一声说:“山人我斗胆有句话说,敢问三位娘娘,方才讲的是真话,还是酒后戏言?”琼霄说:“大仙此话何意?”张果老说:“若是酒后戏言,山人付之一笑!若是真话,就是强宾压主,霸占山人的福地!”琼霄小脸一拉拉,瞪圆两眼珠,手攥剑把闯到张果老的面前说:“你再说一遍!”
张果老撩起道袍,也往前迈了一步。人们一看,两人要打起来了。就在这时候,云霄连忙跑过去,喝住了三妹,赔着笑说:“果老德高望重,何人不敬!今儿个咋和女孩儿家斗起嘴来了,快坐下喝酒,不要再提此事。”张果老板着脸说:“今个儿各路仙长都在座,正好把是非曲直分辩个清楚。三位娘娘要占这座山头,应当事先告知老夫,山人也好有个空儿收拾行装,退避它处。可谁知事儿办得这么不仗义,知情者说我是礼让三分,不知情者还不说我是欺负女流之辈呀……”在座的各路神仙一见事情闹僵了,怕不好收场,都忙起身劝说。大家正说着,忽听一声脆音:“各位仙长,请归座,不要扫了酒兴!”原来是二姐碧霄笑着站起身来。她扫了大家一眼,走到
张果老面前,施了一礼,说:“刚才三妹冒犯了您,我这里代为赔礼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您今儿个非要分清这山顶到底是谁的,那也好,省得诸位日后为这事操心。那就请您先说说吧!”张果老一听,乐了,笑着向大家说:“这谁不清楚,我自打唐明皇那儿告退就隐居在这里,还用细说吗?”碧霄一笑说:“噢,这么说,您以为这座山数你占的最早喽?”“那还用说!”张果老觉得不值得一答。碧霄又一笑,说:“不见得吧?”张果老急了:“那还有谁在我前头?”碧霄说:
“别人不敢说,我们姐三个从
姜子牙封神台上出来,就到这儿了,比你可就早来了一千多年。”
“这话当真?”
“怎敢戏言!”
“何以为凭呢?”
“我的金簪为凭!”
“金簪现在哪里?”
“禹王缆船的天桥柱内。”
“拿来一看!”
“各位可一同前往作证!”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了个热闹。于是,各路神仙一块来到仙台顶西北不远的天桥柱前。到了那儿,
碧霄仙子当着大仙们的面,一下子从天桥柱绿油油的
青苔里,抠出了一根金簪,让大家传看。大家一看,那上面果真刻着“碧霄”两个蝇头小字。
大仙们回到酒席宴前,都没心思饮酒了。有的胆小怕事,借故先溜了;有的爱看热闹,远远地靠边站着;有的私下里劝
张果老别叫真了,让让步算了;有的从中打圆场,主张对半儿分;还有的说风凉话,打哈哈逗趣。这时候,碧霄不着急不着慌地走到张果老面前说:“果老大仙!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还有啥二心不定的!”张果老脸阴得要下雨,长叹了一口气说:“都闹到这个地步了,我走就是。”云霄磨不开面子,还想推让一番,张果老一甩袖子,一跺脚就离了席,走了。就在他跺脚的地方,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多少年以后还有着呢!
张果老到哪儿去了呢?当时,他气得不知说啥好了,想走个远远的,可后来又舍不得碣石山这儿的好景致儿,他就在仙台顶后顶下面的山坡上,修了一座院子,委委屈屈住下了。如今到那儿去,还能找到
张果老留下的石桌、石凳、石碾子啥的,不知后来谁还就着块石头的形状给他刻了个头像。
一见张果老这样,云霄觉得挺不好意思,就劝两个妹妹别占仙台顶的顶尖,在前顶前头的山坡上结庐修行。后来,人们在前顶前面建了一座
碧霞宫,供奉这三位“娘娘”。
打那以后,当地人就把“仙台顶”又叫做“娘娘顶”了。
碣石石刻
仙台顶的前顶碧云峰陡峭险峻,悬崖直立,无明显道路可攀;以往大多由山后迂回寻径,前些年已在西侧山崖凿出通往山顶近百级石磴,被称为“天阶”。由前顶可直接去后顶,但亦无明显路径,须鼓足勇气小心翻下攀上,涉险前行;否则,须由其东寻径而上。
仙台顶后顶之上有一镇顶巨石,壁面遗有“燕山将军
刘仲洙”在
金朝明昌元年八月三日题留的记游石刻,有五十四字,今已大多变成字花,极难辨识。在仙台顶西部山胸峭壁之上,遗有奉军总参议杨宇廷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天题刻的“
碣石”两个大字。此外,近些年在中路登仙台顶沿途和仙台顶之上又增刻有不少点景题镌。
古刹水岩寺
水岩寺为碣石山山麓的千年古刹,是
秦皇岛市、唐山乃至京东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活动场所。水岩寺峰峦环绕,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
唐朝以前的
隋朝和
南北朝时期。寺院殿前石栏之中,在
辽朝保宁元年(公元969年)曾立有两柱呈八角
菱形的经幢,上镌唐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由此可知在
昌黎县城(时名“广宁”)建在碣石山麓之初,水岩寺就已成为距离县城最近的佛门重地。
水岩寺自明朝万历年间复建以来,又经多次修。民国年间的重修工程由奉军总参议
杨宇霆主持。当时,杨宇霆在仙台顶西部峭壁题刻“碣石”两个大字,又在水岩寺东侧的深涧一方巨岩上题刻有“响水”两字。
新中国成立后,水岩寺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1955年进行了补修;补修后的水岩寺一直保存完好,但在
唐山地震时受到了严重毁坏,地面建筑最终不得不拆除。到90年代之初,水岩寺上移至千佛殿遗址一带复建,再度修筑的水岩寺占地更加宽广,主要建筑充分体现了盛唐时代的建筑风格,异常宏伟、壮观。
2001年水岩寺被省、市宗教部门批准为秦皇岛市唯一正式宗教活动场所。2002年6月28日,由昌黎县政府正式移交
河北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净慧法师委派法子存海法师任水岩寺
住持,存海法师于7年多的时间,将巍峨的三圣殿、
大雄宝殿、天王殿、圆通宝殿都盖了起来,秦皇岛市信徒又多了一个修行的大道场,至2009年底,寺院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由原来的12.4亩土地,发展到38.78亩,总面积为22200平方米,房166间,以一介贫僧,身无分文的存海法师,若非对佛法的坚定信心,以及“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大慈悲心使然,这水岩寺是建不起来的。这也印证了佛法中的“一佛出世,万佛护持”的精神。存海法师谦卑的说“‘光荣归于佛陀’,我只是个靠佛吃饭的一个出家人而已,‘弘法利生’乃出家人之家业。”他感恩所有护持水岩寺的信徒们,所有的功德会回向他们。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净慧法师曾多次来这里莅临指导所有的宗教活动。现在
水岩寺已成为
秦皇岛市、唐山乃至京东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活动场所。
韩文公祠
在历史上,国内建有祭祀和纪念
韩愈庙宇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为韩愈的家乡河南孟州,一为韩愈曾任
刺史的
潮州市,再有就是与韩愈的郡望“名同而地异”的河北昌黎。其中昌黎在明朝时先后建有两座韩文公祠,一座在昌黎县城,一座在昌黎城北的五峰山上。
五峰山韩文公祠,坐落在碣石山仙台顶东侧五峰山平斗峰前半山腰一块平台上,西南距昌黎县城7.5公里。其方位北临古塔,西南角通城西门,南与县治二百步相望。
始建时间历来存疑,一说为宋
元丰七年(1084年),另一说为元末。
洪武六年(1373年)
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后来韩文公祠迁建于城内东北隅(今县委机关院内东南角),迁建的起始时间,一说为洪武四年(1371年),一说为嘉靖五年(1526年)。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范志完在任
山海关区山石道时,于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由
卢龙县谒孤竹城古迹归来,途经昌黎瞻仰韩文公祠,登临碣石山。
他见到
碣石山中
五峰山一带“海阔天空,山灵水秀”。“亲拜韩文公祠,观文公庙堂,瞻礼其遗像”。了解到“其邑为昌黎,乃文公之故里”,范志完寻访了
韩愈后裔韩昌、韩学贤及子侄韩法祖、韩养性。
于是,由范志完主持,在五峰山平斗峰前圆通寺旁建成又一座韩文公祠。随后应邀为《昌黎县韩氏家谱》撰序。当年的韩文公祠进深一间,面宽三间,硬山顶正殿一座,内塑有韩愈泥像。
庙后峭壁上镌刻“泰山北斗”、“五峰环翠”八个大字。每字高约60厘米,宽40厘米,还凿修了“范公洞”。这座韩文公祠历经康熙十年至十三年(1671年-1674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等数次重修。
岁月流逝,昌黎的两座韩文公祠相继拆毁,城里的韩文公祠未得复建,城北的五峰山韩文公祠于1987年得以修复。修复一新的五峰山韩文公祠坐落在
昌黎县城北偏西10华里的奇峰险岭之中。其地山雄水美,风光旖旎。
五峰山为碣石山十景之一,名“西嶂排青”。这五座山峰峭拔高耸,比肩并立,环列如椅;远望若诸友挽臂,近观如五指伸天。
韩文公祠建在北峰前的“椅”座上,背依一堵巨大的峭壁,前临树木丛生、泉流淙淙的深涧。横截山腰的坝台巍巍高矗,韩文公祠的正殿居于比较宽敞的坝台显要部位,其东设有三间客厅,其西建有两间
耳房,依山就坡筑有石墙、山门。客厅后面的峭壁根处涌有“玉液泉”,泉井虽深不足丈,却常年玉液满盈。
重修一新的韩文公祠恢复的是历史旧貌,正殿供台上重塑有
韩愈全身彩色泥像,顶悬有当代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手书的“百代文宗”匾额,东壁挂有传为韩愈手书的“鸢飞鱼跃”拓片。
留下革命先驱李大钊不少不眠之夜的客厅,亦基本复现了原貌,墙壁上镶嵌有镌刻《昌黎山景图》和明末主修五峰山韩文公祠的范志完《游水岩歌》、清初著名诗人
宋琬《宿五峰山》等诗文的石碑,供游人观赏、品味。
五峰山韩文公祠重现于古老
碣石的群山深处,迅疾成为北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秦皇岛市独具韵采的旅游景区之一,十几年间接待的八方游客已达10万人。
如今,祠堂内外经过进一步整修,显得更加清秀、幽雅。
李大钊陈列馆
五峰山韩文公祠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进行重要革命实践活动的地方。1919年夏,他在这里撰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两篇宣传马克思学说的论著。同时,还撰写了《五峰山游记》、《山中即景》等游记和山景诗。1924年5月,他遭到
北洋政府通缉,他化妆由北京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到五峰山避难,居住在韩文公祠,躲避了反动军警的追捕。并在这里接受党中央的派遣,到
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工会国际大会。
李大钊钟爱五峰山,在这里他登上山巅,尽览风景无边的大好河山。他远眺大海,领略天高海阔的壮美画卷。自然之美和黑暗社会之间,产生的强烈反差,更加坚定了李大钊探寻革命道路的信心。
他在幽静的五峰山,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真谛,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进行认真对照,深刻思考中国如何借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开辟新的革命道路。在五峰山李大钊完成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再论问题与主义》、《“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等文章的写作,并因五峰山一棵千年孤松有感,而开始以“孤松”作为自己的笔名撰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积极建立党的组织,重视培养革命骨干。引导青年成长,指导工人运动,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倡导国共合作,探索统战理论,关注农民问题。率先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掀起
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遭到反动军阀的多次通缉,但他从未退缩,坚守党的阵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五峰山避难时,李大钊坚信“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李大钊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生前曾撰写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这也成为他一生革命的真实写照。
五峰山韩文公祠因年久失修,加之无人看管,到1948年塌倒毁,梁架檀木被人拆除,仅剩房屋
基址。为了继承古代
文化遗产,缅怀李大钊同志,1985年
昌黎县政府多方集资进行修复,1987年7月30日竣工,基本恢复了原貌。在李大钊居住过的客厅墙壁上,镶嵌着重修时发掘出的范志完《游水岩歌》等诗碑及
戴克昌绘制的《昌黎风景图》
碑刻。同时,在五峰山前的界石岭上树起了高达4米许的李大钊全身汉白玉
塑像。
五峰山韩文公祠被确定为
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设有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陈列馆。2000年,五峰山韩文公祠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碣石古十景
碣石山是
渤海近岸最高峰,大小百余座山峰,留下了“碣石观海、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东峰耸翠、西嶂排青、龙蟠灵壑、凤翥(zhù)祥峦、霞晖窣(sū)堵、仙影沧浪”等自然景观,被世人称为“碣石古十景”之说。
碣石观海
碣石古十景,首推“碣石观海”。
碣石观海指登碣石山主峰仙台顶远观渤海壮景,《昌黎县志》也曾称为“仙台晴照”,以碣石绝顶“势孤圆,居群峰上,旭日先迎,落霞晚照”而得名,至清朝同治年间更名。
春夏雨后或秋高气爽之际,立足碣石山仙台顶峰巅,百里美色尽收眼底。向东南方向眺望,相距有15公里的
渤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天边地角,滔滔雪浪如在眼前翻卷,片片帆影历历在目。
正东方向,距此30公里的北戴河海滨莲蓬山上的楼台亭阁和
海滨浴场清晰可辨,远在45公里以外的
秦皇岛市锚地进出港的
轮船一一可数,就连万里长城的起点——
山海关区老龙头及其所临的
辽东湾海面亦模糊可识,可谓“山岛竦峙,水何澹澹”。
由东转南,渤海沿岸最大的
潟湖七里海和如银带般环抱昌黎南部平原的滦河入海口映入眼帘;东北方向,
燕山山脊蜿蜒起伏的长城雄姿和镶在燕山峰峦之中的天马湖历历在目,完全可沉浸在
曹操《观沧海》所展现的雄浑、佳美的诗境。
登仙台顶,领略“
碣石观海”胜境,颇有登泰山之概,堪称“登泰山而小天下,登碣石而小沧海”。
有古人诗云:
巍巍高矗势凌天,
俯瞰沧浪气万千。
众水朝宗来眼底,
层云出荡胸前。
又有古诗《碣石观海》曰:
一壁混虚空,沧溟指顾中。
登临出世界,浩荡生天风。
人揽众山小,朝宗万水同。
天柱凌云
“天柱凌云”,描绘的是有“小碣石”之称的天桥柱的奇特风光。
天桥柱,位于仙台顶背后,藏于石锅岭西北角山梁之下的绝壁高处。立足
仙台市顶之上,是无以看到天桥柱的伟岸雄姿的;若要由仙台顶去一瞻天桥柱,要顺石锅岭北行两三华里,走到长长坡岭的东北角尽处,其下为深不可测的峡谷,在其地转身西望,则可望到颇有鬼斧神工之貌的天桥柱正在向上奋力拔起。那里也有下山樵径通往天桥柱,但极险,罕有人试行。
瞭望天桥柱的最佳地点,在
昌黎县城西北偏南9公里处的昌(黎)卢(龙)公路沿线的十八里碑。由十八里碑一带朝东北偏南方向望去,只见巍峨挺拔的仙台顶及其背后的坡岭,逶迤起伏,在最北部的山崖之下,有一石柱如塔,卓然高耸,显得神奇无比。那石柱,就是被古人称作“小碣石”的天桥柱;天桥柱因貌似插在山岭高处的的棒槌,当地人又称其为“棒槌山”。
若要身临其境,把天桥柱的景色看个清清晰晰,须由十八里碑北行,经过凤凰山云峰寺遗址再转向东北,穿过“葡萄沟”景区的西山场村,奋力攀登。穿过“十里葡萄长廊”,山路崎岖,草深林茂,极难上行,但四周景观奇险无比,趣味盎然。天桥柱高耸于海拔450米左右的一道山梁之上,其柱石宽有五六米,高达十数丈,石色青白,四面陡绝如刀砍斧劈;柱的顶部由三层节石摞成,峭然挺拔,直冲霄汉。柱面苔痕累累,似有铭迹。
天桥柱之名,出自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
滦河,就是滦河,在古人留下的传说中,此石柱为
大禹治水时拴船的石桩,其上刻有“大禹系船处”字样。
相传大禹治水来到碣石山这儿,那时候的碣石山仅仅是山头露在大水外面,随着潮水的涨落此起彼伏。大禹对应龙说,你去看看哪里能把船停下。
应龙振动翅膀飞上天空,只见整个
碣石山都被大水包围,只有山顶儿还露着,西边的古濡水周围也是大水泛滥,良田早就没有了踪影。东边大海海水倒灌,洪水和海水连到了一块,到处是滔滔洪水。
大禹听罢,令人将船向碣石山靠去。待绕过碣石山的顶峰,突然发现后山还有一块山峰没有被大水淹没。这山峰形似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在大水中巍然屹立。
大禹说这就是一个天然的栓船柱子。说完,他奋起神威,双手紧握一条几丈长的大铁链,挥了几圈,大铁链子牢牢套在石柱上。在大伙的欢呼声中,船便稳稳地靠了上去。
从此以后,大禹他们就依托着石柱子,把碣石山周围的大水给引到大海里去。大水退下去之后,大伙才看清楚了天桥柱子的本来面貌。原来,石柱高达十数丈,呈青白色,陡绝如刀砍斧劈;整个柱子浑然一体,紧紧插在山岩之中。由于栓船的大铁链子磨损的原因,石柱上面已经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大禹临走的时候,用手抚摸着石柱子,围着石柱转了一圈儿,越看越觉得神奇,他仰头向天,拍了一掌,赞道:好一根天桥柱!不成想,这一拍用力大了一点儿,生生把石柱震成了三节。
天桥柱自古为碣石山中与仙台顶毗连的名胜古迹,如今在其石柱根部东面的峭壁凹处,还能找到与仙台顶后顶镇顶巨石上内容基本相同的由金朝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
刘仲洙题留的记游镌字,刻有“
明昌改元八月廿四日
燕山刘仲洙来观从吏黄掴军儿侍行”等字样,并用汉字和女真文字分别镌刻。这些镌字,因刻于峭壁凹处,至今保存比较完好,清晰可辨。其地保留的
金朝记游石刻表明,天桥柱至少在上千年前就成了堪与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媲美的引人瞩目的游览胜地。
在古代,人们之所以称天桥柱为“小碣石”,是因《汉书·地理志》有“大
碣石山”之称;到明、清时,一些学者认为天桥柱即“碣石”,故《大明一统志》记有“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字样,《畿辅通志》记“碣石山在县北仙台顶之北,云峰寺右”,并云其“山似穹窿,有石特出山顶,其形如柱,高数十丈,圆亦如之,相传为天桥柱,人迹罕至,与仙台顶实为一山”。
古人留下的赞誉“天柱凌云”景色的诗词很多,其中有一首七律曰:
仙台西峡石尤仙,
拔地穿云更插天。
苔掩镌铭浑灭字,
铁余环锁旧联船。
峰高百尺摩星斗,
节矗三层破云烟。
倘使鹊桥凭作柱,
女牛应得会年年。
水岩春晓
“水岩春晓”,指的是碣石山麓宝峰台一带的旖旎风光。
宝峰台,又名“宝峰山”,位于
昌黎县城北偏西4.3公里处。台上建有寺庙,名“水岩寺”,因坐落在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幽雅、清秀。
水岩寺是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因依山傍水得名,又因其建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南麓宝峰台上,故又有宝峰寺之称。水岩寺的具体始建年代已经失考,但据原寺中断碑残存的“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推断,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
隋朝和
南北朝时期。
据史料记载:原有的水岩寺筑在宝峰台的石砌坝台之上,其后有一古井,井水甘甜清爽。寺前有“得月亭”,是文人墨客驻足吟诗题咏的场所。
水岩寺自明朝万历年间复建以来,又经多次修葺。民国年间的重修工程由1928年夏天从北京退守昌黎、滦县一带的奉军总参议
杨宇霆主持。当时,杨宇霆除在仙台顶西部峭壁题刻“碣石”两个大字,又在水岩寺东侧的深涧一方巨岩上题刻有“响水”两字。其门殿同为天王殿,高矗于古坝台之上,殿内祀有大肚弥勒佛像和四大金刚;居中的正殿雕梁画柱,金碧辉煌,供奉着水岩寺如来佛祖金身塑像。
如今的水岩寺雄壮宏伟,香火兴旺,游人如织,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各种法事庙会接连不断,已经成为京东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活动场所。
水岩寺一带峰峦环绕,景色秀美,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桃杏如火,樱花似雪,梨枝银白,种种野花开得五彩缤纷,伴着淙淙泉水,游览古寺,畅话春意,颇令人赏心悦目,历来为昌黎的游春胜地。其景在清朝同治年间重修的《昌黎县志》中被列入古碣石十景,名“水岩春晓”。
前人曾有诗赞“水岩春晓”之景云:
晓日瞳瞳雨乍晴,
山光悦性鸟争鸣。
春风吹放花千树,
惹得游人尽出城。”
石洞秋风
“石洞秋风”指的是昌黎县城西偏北3.6公里处的石窟峪一带的风光。
石窟峪在五里营村西北,夹于石门山与杨家岭之间,其北
连通衡山绝崖。在石窟峪南口西坡的杨家岭峭壁之下有一石洞,名“石佛洞”,峪名因此而得,景名也因此而称。
其景也称“古洞朝云”,以石佛洞“时有云气出侵,晨尤盛”而名。石佛洞之景成名较早,明永乐年间昌黎名士崔碧诗赞石佛洞之景:
仙子昔年去,
而今洞尚开。
游人罕日至,
野鹿有时来。
丹嶂层层合,
白云片片堆。
披萝拂石坐,
石佛洞,又名“混沌洞”,为一天然石洞。洞深有两丈余,高、宽均有四五丈,里面开阔高爽,雕有
十八罗汉和韦陀、天王石像,居中的如来
弥勒佛为彩绘泥塑。石佛洞内幽静、凉爽,洞的西壁有穴,内有小石佛与篆书石碑。洞前东西曾经各有一柏一松,均为数百年古木,在洞门两旁对峙并立。此外,石佛洞岩顶有一方形石槽,水清如镜,四季不竭,寒冬时节也不结冻,人称“玉砚池”。洞的附近还有一眼泉水,名“灵泉”,水甘甜,常年涌出。洞的东南有一岩石呈黝黑色,形如海蟹,石背上曾建有一座
魁星楼。其地山上多
松树和枣树,又临深壑风口,故以秋色最佳。
石佛洞辟为佛门府第的年代久远,据史书记载,在
元朝时就有僧人在洞中修行。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昌黎知县
杨于陛在游览石佛洞之后,建议洞名改称“混沌洞”,并专门撰有《混沌洞记》。从文中可知,洞中正中的“大佛”周围环列24尊佛像,而“大佛壁间隐隐有石佛相吁”,颇为神奇。石佛洞确为古
碣石一个别有风韵的景观,可惜此洞已被人工开采的山石掩埋。
相传石佛洞里有一口井,井口上锁着大铁链子,传说镇着一个妖精。进洞里大白天也是黑乎乎的,两耳边呼呼的风响,那井里的水哗啦哗啦地借着回音响得震心,不分春夏秋冬,不管天旱地涝,水老是那么多,从来没人量过多深。
有一年庙里的
小和尚去打水,一失脚掉到井里去咧,打捞几天也没捞着。后来庙里的大和尚到
普陀山去进香,看那里头有个年轻的和尚,长得和掉井里的小和尚一模一样。一打听,他正是那年那个小和尚。他说他掉到井里以后,在水里足足漂了七天七夜才在海边遇救,落在普陀山修行。当家大和尚这下才明白了,原来那石佛洞里的井水是一条通着大海的海眼流泉。从这以后,大和尚就让人将井口封死了,不再让人用这口井里的水了。
东峰耸翠
五峰山在仙台顶的东面,与庄顶紧连,其上有径直通五峰山。五峰山由颠连起伏的十座山峰组成,按方位列为两组山峰,分称西五峰山、东五峰山。
东五峰山呈环状,形如笔架,旖旎清秀,直插云天。山中奇石怪岩林立,布满苍松翠柏,景色幽静秀美。
在与西五峰山相交处,山中有一深涧,深涧东侧的直立高耸的峭壁之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柏源洞”。柏源洞有3间房屋大小,洞内常年积水,清澈甘甜,洞顶有隙可通山顶;洞内有石佛一尊,为旧时善男信女每逢农历
腊八节拜佛之地。古代的时候,柏源洞前
松柏成林,洞口有一棵古柏,树龄有千年,遮天蔽日。
洞口西侧有天然石墙、石床,洞左的石室高处,一方有如人工砌就的壁石上钩有线刻的仙人
韩湘子画像;韩湘子栩栩如生,其右手提着花篮,左手举着
野生灵芝,并夹着一管
玉笛,显得异常悠然自得。在韩湘子画像的右下角,有一只
丹顶鹤似在翩翩起舞。洞前东西各有一井,深不过丈,却常年清泉满盈。
“柏源洞”之称为何人何时所起,已不可考;在那豁然洞开的洞口上方的峭壁高处,竖镌有古峭、流畅的“柏源洞”三字。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昌黎县志》记载,在柏源洞的“洞外有张果石镌像”。
除了柏源洞外,山上曾建有翠峦亭,“滴翠崖”石刻,文人雅士常来此览胜,留下许多诗词歌赋,赞美此处的绝佳景色。
已谓西峰好,
东峰更不群。
悬崖疑削刃,
占木善藏云。
海色朝来变,
泉声雨后分。
何年此高卧,
自剪薜罗裙。
又有古人诗赞“东峰耸翠”之景:
奇峰削出势凌空,
怪石嵯峨胜画工。
初日层峦看愈好,
翠痕远映海霞红。
还有一首诗云:
青天高刺绝尘埃,
山被苍松石被苔。
恍读柳州山水记,
人间此是小蓬莱。
西嶂排青
“西嶂排青”,指的是与东五峰山紧紧相连的西五峰山一带的奇险风光。其景也称“五峰屏开”,以“仙台左峰若围屏,似笔架,峭拔插云,松篁万亿”而名。
西五峰山,五座山峰峰峰异状,环列如屏,近观如五指插天,远望似五友挽臂。山顶青松排列,苍翠欲滴,把山光水色点缀得奇绝壮绝。
其东峰名“望海”,西峰名“挂月”,东北峰名“锦绣”,西北峰最高,海拔507米,名“飞来”。望海峰上有“观澜石”,在上面席地而坐,则可尽情领略古人在诗中描绘的“地尽忽惊天水合,怒涛千尺腾
蛟龙”的壮阔海景。挂月峰之名也颇富有诗意画意。其东南角层峦高耸,
片石空悬,作龟形,故名“龟石”;龟石上有印月痕,相传每岁
中元节之夜,圆月如挂此石之上,故名“挂月”。飞来峰山势险峻,平斗峰巍峨高耸,锦绣峰小巧玲珑。锦绣峰前有一石柱如塔,极似“文笔峰”。西五峰山由于山色壮丽,自古就被称作“五峰山”。
西五峰山的景色自古被人盛赞,清康熙年间,昌黎县贡生张庄临撰文:
“邑北之山水最秀,而西五峰为尤最。仰则高峰峭矗,松卉森植;俯则深涧曲回,罔峦盘获;近则城郭村墟,烟苍树蔼;远则天光海色,澄碧呈青……”
平斗峰前峭壁之下、深涧之上,筑有一座宽大的平台,为圆通寺所在地。到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山石道
范志完到此游览,见其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涧,景色旖旎宜人,便称此处“天成文笔峰”,认为素以“昌黎
韩愈”自称,且在北宋时被追封为“昌黎伯”的
天宝大文学家韩愈的“文气全萃于斯”,“宜建韩文公祠以镇之”,于是在圆通寺的西面主持修建了一座韩文公祠,并在祠后峭壁高处镌有“泰山北斗”“五峰环翠”大字;又称自己小名“刘九”,应挂月峰峭壁下的刘九洞之谣:“若要洞门开,还得刘九来。”于是让人凿开封闭的洞门,借知县蒋三捷之手,为自己修了一个“范公洞”。紧接着,蒋三捷等建有“抚道两台生祠”。清朝时,圆通寺渐渐废落,韩文公祠几经修葺扩建,显得分外清秀、幽雅,变成五峰山的主要景观建筑。
龙蟠灵壑
“龙蟠灵壑”,指的是龙潭古洞风光。其景原在“上水岩绝壁处”,因“水清香”而称“龙液喷香”。
龙潭洞在水岩寺东北的仙台顶东部山胸峭壁之上,其洞门颇大,以石砌之,宛如窑形,洞深3丈有余,中有一潭,深阔各丈余,水常溢,上架横桥,人从上面走进去。龙潭洞之泉眼在洞东北隅,古人在砌龙潭洞门墙时,在洞门处凿一龙头,使泉水从“龙头”流出。龙潭洞曾被辟为“水岩上院”,洞内正中祭祀有小型石佛三尊。
辽、金时龙潭洞一带成了游人频频光顾之地。
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版载,龙潭洞有石楼一百一级,以达于洞。龙潭洞一名水岩上院。院上有龙王祠,院下有关帝庙,今俱废。洞门颇大,以石砌之,宛如窑型,高可丈余,深三丈许。洞中有一潭,宽深丈许,水常溢。上架横桥,履之以人。洞中时有云气,祷雨立应。潭泉在洞之东北寓,自石壁流出。人因于此凿一龙头,使水从口出。洞之正面列石佛三尊,高俱二尺余。至今,石楼已毁,人迹罕至,半为鸽鸟所居云。
据清光绪五年(1866年)版《永平府志》记载,龙潭洞的“洞东悬崖下,大石峙立,有辽邻海军题记二百余字,后记
太康五年五月十九日,太康
耶律洪基年号”。也就是说,在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时,驻守在今昌黎之地的王公显贵就在太康五年(1079)五月十九日,在龙潭洞之东的悬崖下的一方峙立的大石上,题刻有“二百余字”的
营州邻海军记。此外,在金大定年间,右
北平市牧高侯和贰车王公曾来此游览。
龙潭洞风光奇特,颇有神秘色彩,与佛教结缘也较早。龙潭洞的峭崖之下,紧贴岩壁曾建有寺宇十余间,而且在寺宇与龙潭洞之间,在四五百年前修有石梯栏杆,凿有101级石磴,以利于上下通行。据明朝人裴写的《仙人台记》记述,他在登“龙潭”时,石磴“危险陟峻”,须“藤而上”“身须翻转,动遭滚跌”。裴褰称其处名“老鹞子翻身”“路仅容登者,面岩不敢下视”。龙潭洞“洞高丈许为潭,潭宽丈许,两壁石入深凡三丈许,佛菩萨”,并说“自龙头出水,外为券门,有大柳,值旱居民取水应祷”“夏月瀑布吐喷,飞溅僧房,冬日凝冰如练”。此外,他还指出,龙潭洞“为太康三年北平郡五车王所据”,而在龙潭洞和瀑布泉、滴水崖等景观之东,与仙台顶颠连的庄窠顶为“五车王屯兵地”。登龙潭洞的石梯栏杆及龙潭洞下的十余间寺宇,毁于明
隆庆初年。
如今,龙潭洞仍很难攀登,沿偏西部位的级级石磴小心而行,登到峭壁中央,即再无石磴可踩,须在峭壁高处寻隙找缝缘附而登,甚至爬行;特别是雨后,石湿苔滑,更加危险。
古人留有不少称赞龙潭洞风光的诗词歌赋,其中明万历年间
昌黎县贡生张国祥诗赞“龙液喷香”:
遥望高峰翠欲浮,
潭灵时有白云留。
行穿九折林间径,
来访三生物外俦。
峭壁杈枒留鸟道,
悬崖淅沥即龙湫。
漫言僧占多名胜,
总让游人入醉眸。
龙潭洞一带的又一绝妙之处为山心洞。
山心洞在龙潭洞下百步远,为一个置于龙潭洞下的坡岭之上的“大如夏屋”的巨石下面的洞穴;因洞口之上的“悬石如心”,呈“心”形,得名“山心洞”。山心洞的洞穴较深阔,有间半房屋大小,可居住,洞口有人工凿制的门柱石槽,洞内西北角有放置油灯的石台。
山心洞最早的名称是“圣居岩”。在山心洞南下面不远的一个巉岩石壁上,遗有金
大定年间的一则“字大如杯”的记游石刻,其镌文为:
“大定乙未岁,右
北平市牧高侯、贰车王公同游道者山,明日登圣居岩;已而,穷幽绝胜,磅礴啸歌,不减唐、晋名流。宾从请磨崖以记,顾谓客王密书之,时卯月初吉也。”
也就是说,在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的春暖花开之际,右北平牧高侯和贰车王公同到时名“广宁”的昌黎来游道者山,次日又到昌黎城北慕名“登圣居岩”,“穷幽绝胜,磅礴啸歌”,深觉其情其境“不减唐、晋名流”,“宾从请摩崖以记”,于是让下客王密题写了这则记游刻石。
在镌有右
北平市牧高侯和贰车王公记游刻石的巉岩西壁,镌有“独立不惧”四个如斗大字,署“太原一斋”;其下又镌“念佛”两字。
山心洞硕大的石岩正面居中部位,横镌有“海山景会”4个如斗大字,旁署明朝
御史吉庵赵得书。
此外,洞中顶部靠北,镌有“山心”两个大字;自此处而南行半里许,山道旁有一石岩镌有“任王佛”三字。在“山心”镌字之南的顶面,镌有几首明嘉靖年间的文人墨客的题诗,靠东顶壁刻镌的是署名“一斋”的题诗:
沧溟无际入仙台,
绝壁龙潭挂断崖。
更有山心人未识,
茂林深处洞门开。”
此处山心在,
千秋一得之。
山灵可意会,
未许世人知。”
在靠西顶壁,又镌“方泉李学诗
平度市州人嘉靖九年二月十日书”的题诗:
为爱山居懒慢便,
竹床石灶引清泉。
渴来一漱香生齿,
谁识仙台别有仙。
仙遗幻像岩空在,
龙住寒潭水自青。
览胜不妨多载酒,
万山寂寂海溟溟。
凤翥祥峦
“凤翥祥峦”,指的是凤凰山一带的景色。其景原以“山形若凤两翅,有腾骞之状,花木茂密,多穿花凤”而名“凤岩腾彩”。
凤凰山,位于
昌黎县城西北8公里处,十八里碑的北面。凤凰山由几座颠连的山峰组成,南峰为主峰,海拔204米,西北峰海拔190米,北峰海拔186米,稍低且平缓,东北峰海拔193米。其山形自东南望去,主峰似凤首昂立,西北、东北两峰似翼,如同凤凰的两道翅羽。在朝霞映照下,整个山峰极像一只
虎皮鹦鹉正欲展翅飞向朝霞缭绕的天空。
凤岩飞舞拱辽西,
振翮翩翩似欲栖。
日放朝霞呈彩色,
当年丹穴呈,
今日高冈颂蓁萋。
应识秀灵钟此地,
文兴八代首昌黎。
凤凰山曾筑有避兵堡,为古代避兵乱之地。1900年
八国联军沿铁路线侵犯到昌黎境内,生活在平川的平民百姓多到此山避难。为此,县内人张鹏翱专门作有《凤凰山避兵堡》诗,记述了当时的逃难情景。
霞晖窣堵
“霞晖窣堵”,指的是
昌黎县城的
源影寺塔风光,因“每当暮霭,残霞朱晖驳,遥望塔尖俨如倒参彤管,咄咄书空”称之。
源影寺塔,坐落在昌黎县城西北隅,因塔的所在地昔日建有源影寺得名。
源影寺塔的始建年代失考,但从塔的建筑风格看,属辽、金时期塔型,被有关专家确定为金代佛塔。
源影寺塔为八面十三层实心密檐砖塔,高36米,塔为砖木结构。塔基上有须弥座,其上端为用五铺作斗拱承托着的平座,平座上有栏板勾栏和望柱,栏板上雕刻着优美的几何图案花纹,平座之上有仰莲两层,托着砖雕的天宫楼阁。
天宫楼阁的八面均设有假门,东、西、南、北方向的假门上各饰有四排门钉和两个门簪,其余方向的四门为直三抹头隔扇。天宫楼阁以上直至十三层檐下均施斗拱。平座的斗拱为五铺作双抄,系呈45度角的斜华拱;各单层补间为四铺作单抄斗拱(非斜拱),各层檐、飞均饰有明显卷刹。十三层顶上为砖筑,上有风磨铜顶。
源影寺塔的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显示了辽、金时北方
佛塔建筑较高超的工艺水平。源影寺塔曾为一座寺院所在地,奇妙的是,寺院的水井就开凿在源影寺塔的西侧,距塔极近。到明朝时,寺名年久失考,寺院被俗称为“古塔寺”;万历四十八年(1620),昌黎知县
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寺院时,因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定寺名为“源影寺”,塔于是称“源影寺塔”(清光绪年间源影寺被改称“万寿宫”)。
上千年来,源影寺塔历经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一次重修工程始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春三月,至嘉靖二十九年(1550)竣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保护文物古迹非常重视,源影寺塔于1956年被确定为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至20世纪70年代,源影寺塔因年久失修,再加上1976年唐山——丰南一带大地震的严重破坏,破损程度严重,顶部完全坍塌,塔身倾斜达85厘米,中上部裂出较大纹缝。1982~1987年,河北省文物局先后拨款大规模维修源影寺塔。历经5个春秋的精心施工,这座千年古塔被重修一新。重新修复的源影寺塔,完全保存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源影寺塔“巍然耸立,雄表一邑”,历来为昌黎古城的标志。昌黎城北的碣石群峰望之如图如画,源影寺塔在山前卓然而立,与青山辉映,为一方奇观。古人曾有诗云:
风动铃声送夕晖。
万里云霞铺作雨,
一行雁字写如飞。
浮屠高矗笔凌空,
摇曳金铃送晚风。
霞影是朱天是纸,
淋漓倒写夕阳红。
2001年6月15日,源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影沧浪
“仙影沧浪”,指的是
昌黎县城西关附近的小西山石岩景色。其景原取小西山下的莲塘月色,名“方塘莲月”。
小西山,是对小东山而言的,简称“西山”。其由3座颠连峰峦组成,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以东南山包居首,海拔88米;这3座山峰由西望之,山形似一龟、一螺、一蚌,故又称其为“三怪山”。小西山的首峰山石磷峋,西南部位石岩怪奇,悬崖叠立,如澜似浪,颇有汹涌排空之势。更为奇特的是,峭壁上有石痕形似人,相传为神话中的仙人韩湘子羽化成仙时辞乡所遗的身影,被称作“湘子影”。
在民间传说中,
八仙中的韩湘子是昌黎人,被迷恋碣石山仙境般的景色的
张果老度化成仙,在由西山的结庐之地升天时,留下了辞别家乡的身影。“湘子影”的传说,与小西山南麓的两个温泉池塘有关。这两个池塘由“冬流水”流过来的温泉水储成,东边的池塘水清如镜,西边的池塘水却混浊无比。据传,韩湘子在一个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的日子,解下道袍,下池洗浴。他先进西边池中,见池水混浊,又跃到东边池中,只见池水清洁无比,碧波荡漾,顿觉心神畅爽,一下触动神机,不禁尘念皆清。正洗得痛快,忽见远处一辆牛车载着几个女子自东而来,他急忙登岸,戴上道冠,穿上道袍,一手提着采药花篮,一手拽把青草,隐身峭壁之下,当时日光辉映,他这头戴道冠,身穿道袍,衣袖东指的身影,就永世影印在了峭壁之上了。明朝时,当地人为这个不忘故里、造福桑梓的“仙人”在峭壁下修建了一座小楼,称“湘子楼”。
“湘子影”附近的峭壁上,至今仍遗有古人题留的一些石刻。
古人有诗赞此景:
影留石壁喜丹成,
一曲沧浪歌有声。
省识神仙同孺子,
莫嫌清浊太分明。
旅游信息
可由北京或
秦皇岛市乘火车到达昌黎,再乘出租车到碣石山。
参考资料
碣石山风景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旅游网.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