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德
“尹明德建议线”划分者
尹明德(1894—1971年),他于1894年出生在云南腾冲市,7岁入私塾,1911年到昆明市求学,1915年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1916年回乡任教,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正好碰上段祺瑞政府与日本订立卖国密约,悲愤之下,尹明德弃学回国。
1936年5月起至1947年,尹明德均在外交部专员任上,一直办理着中缅界务工作。1941年6月,参与中缅南界换文的全过程及奉命拟定中方所提方案。这次谈判,中原地区争回了班洪、西盟佤族自治县、猛梭及猛角、猛董西面的猛卡、拱弄、拱勇、芒回等地共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冬,中英两国政府按照换文,准备赴南界勘划,树立界桩。他又被任命为中国划界委员,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划界工作被迫停止。
人物生平
个人履历
尹明德,字泽新,腾冲市河西连村人(今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生。李根源先生之妹婿。7岁入私塾读书,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到昆明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毕业后回乡任教。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东渡日本,入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经过一年的补习,准备报考正式学校之时,正值日本为了攫取中原地区的资源和军权,与北洋政府秘密签订了《中日军事协定》,引起了留日学生的抗议。他们纷纷罢学回国,在上海、北京及各省组织救亡团,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及工商业者也群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和谴责北洋政府的卖国行经。尹明德也参加了这一爱国行径,弃学回国抗争。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尹明德考入北京工业学校机织系,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毕业。其间,他曾投入五四运动,被选为工校代表,在学联工作。毕业后,任农商部武昌林业试验场场长。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进入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班深造。攻读期间,曾兼任腾冲籍学生创办的《新腾冲》编辑,有机会研究了《光绪条约》(指光绪年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各种条约),中有关滇缅界务的史实,并搜集了片马镇一带的交涉资料,在《新腾冲》第四期上出了一期界务专刊,供国人参考研究。
勘探使命
这里先介绍一下当时滇缅界务的情况: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月,英帝国主义侵占了缅甸,缅王被流放到英属印度的拉德那其利岛之后,又逐步蚕食我边界。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正月,英人越界进兵小江一带,土守备左孝臣为捍卫领土,抗击侵略者,壮烈殉国。清代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春,又进占片马。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秋,英人又侵占江心坡。当地景颇族群众为了反抗侵略者,推派代表2人到腾请求援救。于是腾冲市人士共起组织界务研究会,派人入江心坡慰问,并调查英人侵略的情况。后认为事关国际交涉,不是腾冲一地可以解决,又公推代表赴京请愿。为此,南京政府外交部设立了滇缅界务委员会,选聘专家,尹明德被推荐参加。他献身中缅界务的研究事业即从此开始。
滇缅界务委员会采纳了他“应先派员详密勘察,然后交涉,乃有把握。否则任人指划,失败堪虞”的建议,1929年11月,由内政部、外交部会同正式任命他为滇缅界务调查专员,负责主持有关调查工作的一切事宜。他深感“事关国务,工作艰巨,任大责重”,决心以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准备工作。他一面继续收集有关界务资料,一面慎重地选聘调查测量人员。1930年5月起,尹明德组织了6个调查组,装成小商贩,分头潜往北段未定界的茶山、里麻、孟养等我国旧属的土司地及浪速、夷各地,详密探查。他也变装易名,化名为张向仁,带一个组于同年12月从腾冲市出发,深入中缅边境线北段界区。他们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将英帝国主义历年在北段未定界之侵略经过,及其对军事、政治、交通、教育等之设施情况,获得了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他们于1931年2月陆续返回。根据各组调查所得,他整理写成了《中英滇缅界务交涉史》一册、《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一册、《云南北界勘察记》八卷、影集《天南片羽》一册及地图详图一幅、略图一幅。“明德与各组人员,行踪所至,随有记载。或为英人经营情实,或为旅程状况,或为夷地风土,或为历史掌故,要皆与边务有关。爰为整理,呈之政府,以为交涉之据。”这些调查所得,都是极为珍贵、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他对调查组历经艰难险阻的情形,作了如下的描述:
“……民国十八年冬,中枢乃有以明德前往勘察之命。明德生长滇边,义无诿卸。驰返故里,遴选测绘学人员及熟悉边情之士,先后组成六组,乔装商贩,分头密往北段未定界之茶山、里麻、孟养我旧土司地及丽维所属之浪速、俅夷各地,详密探查。明德亦变装易名,另成一组,深入履勘。各组自出发后,以英人严密防范,野夷犷悍,并气候寒热毒之故,途次迭经险阻。有被英人拘捕搜查者,有为野夷阻留欲加害者;有严冬逾高黎贡雪山,行冰雪中,几葬身雪窖者;有盛暑冒雨奔驰穷山中,与瘴毒为缘,几病死者。幸仗国家威灵,咸得无事,完成任务,各庆生还……。”
他又在《滇缅界务调查报告及善后意见》序言中写道:
“……北段未定界,极为广阔,英人分段侵略,自由驻兵,自由定界,自由设立厅治,自由收派门户。我举国呼号,京省抗议,英人皆充耳不闻,非仅蔑视我中华民国之主权,且已将国际上应有之道义仪式,蹴踏尽。我如再事沉默,不速提议交涉经营,诚恐迟之又长,形势全非,愈成不可收拾之局……。”
1933年,英军侵占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族班洪和班佬等部落地区的银矿,激起了佤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愤怒。班洪部落首先进行反击,虽被敌军炮毁了十余个村寨,但仍坚持斗争,最后在当地汉、傣等各族人民的支援下,终于将英军击退。这便是历史上的“班洪事件”。为此,尹明德又被聘为外交部条约委员会顾问,参与研究处理南界问题。1935年,又被任命为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会的中原地区委员,参与逐段测量和勘察。至次年4月结束,纠正了原来中英会勘条约线的多处失误,并勘定政治区域修改线多处。此次他写成了《滇缅南界勘察记》六卷。
1936年5月起至1947年,尹明德均在外交部专员任上,一直办理着中缅界务工作。1941年6月,参与中缅南界换文的全过程及奉命拟定中方所提方案。这次谈判,中国争回了班洪、西盟佤族自治县、猛梭及猛角、猛董西面的猛卡、拱弄、拱勇、芒回等地共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冬,中英两国政府按照换文,准备赴南界勘划,树立界桩。他又被任命为中原地区划界委员,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划界工作被迫停止。
1942年,日军南侵,腾冲市龙陵县相继沦陷,云南省形势十分危急。因为他熟悉滇西边地情况,所以云贵高原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向重庆外交部电调他以专员名义到大理监察使署,协助缅北滇西战役事务。他于7月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即由李根源及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联名呈报重庆市当局,委派他代表重庆军事委员会,赴腾(冲)、龙(陵)边区宣慰各土司及各族抗日民众,组织和发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奉命后,于8月11日从大理出发,历经险阻,然后辗转到了边区各地。此时,因腾、龙刚沦陷不久,边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头人及群众,一时惶惶然不知所措。尹明德到后,及时向他们传达了中央政府对抗战的态度和李根源先生、宋希濂总司令抗战的决心,鼓动他们团结一致,坚定抗日的信心,保卫疆土。此行共奔波近3个月,对边区各族人民支持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1月初,尹明德返回大理白族自治州,写成了《宣慰日记》二册。对此,李根源先生曾赞之以诗云:
“行人尹明德,持节入战地。
编抚各土司,宣扬元我意。”
宋希濂也在电言语中称赞他说:“兄此次以爱国爱乡精神,不避艰险,深入敌后,协筹一切,至甚钦佩。”
晚年经历
收复腾冲市之后,尹明德被推举为腾冲善后委员会主任,就任腾冲县立职业中学校长,致力各项复兴重建事业。1948年3月,尹明德被选为腾冲县国大代表。
1951年4月,尹明德特邀出席了保山市专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推举为保山专区政治协商委员会驻会委员,并担任保腾(保山——腾冲)公路修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52年12月尹明德被选为保山专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53年2月担任省参事室参事。在周恩来亲自主持的解决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特邀尹明德参与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尹明德尽心竭力,在1954年6月编写出《中缅界务交涉汇编》4卷。1956年夏季,尹明德参加云南边界历史资料小组工作。1957年3月,尹明德奉周恩来总理电邀,两次至北京,汇报了中缅边界情况,与周总理同桌就餐。周总理到昆明市和缅甸代表会晤,邀尹明德随专机同行,出席欢迎宴会。回北京之后,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尹明德被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
从1961年起,尹明德任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并主持《明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摘抄》一书编,参与主持编辑出版《云南文史资料选辑》九辑。
病逝昆明
尹明德先生的一生,是为中缅界务研究呕心沥血的一生,在我国对中缅界务问题的处理上,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1年11月25日,尹明德先生病逝于昆明市,享年77岁。
主要成就
边界问题
积极研究边界问题
1918年重新考入国立北京工业学校机织系学习,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工校代表参加学联,参与捣毁赵家搂。毕业后,任农商部武昌林业试验场场长。1924年春,进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班深造,兼任腾冲籍学生在京创办的《腾冲报》编辑,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中缅之间的边界问题,并开始收集《光绪条约》中有关滇缅界务史实,供国人参考研究。
深入钻探边界
1929年春,江心坡景颇人民反抗英军侵略,派代表到腾冲市向政府请愿,南京政府外交部因此设立滇缅界务研究委员会,尹明德被推荐参加。滇缅界务研究委员会采纳他“应先派员详细勘查,然后交涉”的建议。他被任命为滇缅界务调查专员,1930年5月起,他组织调查组,分头潜往北段未定界的茶山、里麻、孟养等中原地区旧属土司地,及浪速、独龙族地,详密探查。同年12月,尹明德乔装打扮,带着一队人从腾冲出发,历经艰难险阻深入中缅边境线北段界区勘查,并于1931年2月返回,完成了《滇缅界务交涉史》1册、《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1册、《云南北界勘察记》8卷、地图和影集《天南片羽》各1册,为以后中缅边界的最终和平确立奠定了文本和资料基础。
与英商谈
1933年,英国派探矿队来滇缅南段未定界炉房一带探查矿产,引起争执。次年初,英国派兵侵占炉房地区,遇到边区各县人民的英勇抵抗,称为“班洪事件”。尹明德被聘为外交部条约委员会顾问,参与研究处理南界问题。1935年9月,又被任命为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参与逐段测量和勘查,至次年4月勘查结束,纠正了原来中英会勘条约线的多处失误,并勘定政治区域修改线多处(此线称为“户拱·巴特开山线”)。此行,他著有《滇缅南界勘查记》6卷。
1941年6月,他被委派为外交部专员。参与中缅南界换文谈判,中国争回了班洪、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及勐角、勐薏西面的勐卡、拱弄、拱勇、芒回等地,共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同年冬,他又被派任中缅南界竖立界桩中原地区划界委员,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划界工作告停。
协助周总理划定边界
1951年4月,特邀出席了保山市专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推举为保山专区政治协商委员会驻会委员,并任保腾(保山——腾冲)公路修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52年12月被选为保山专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53年2月任省参事室参事。在周恩来亲自主持的解决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特邀尹明德参与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尽心竭力,于1954年6月编写出《中缅界务交涉汇编》4卷。1956年夏季,参加云南边界历史资料小组工作。1957年3月,尹明德奉周恩来总理电邀,两次到北京,汇报中缅边界情况,与周总理同桌就餐。周总理到昆明市与缅甸代表会晤,邀他随专机同行,出席欢迎宴会。回北京后,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被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
从1957年起,尹明德受聘任云南省政协历届委员。从1961年起,任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并主持《明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摘抄》一书的编纂,参与主持编辑出版《云南文史资料选辑》9辑。1971年11月,尹明德逝世。
滇西抗日
1942年日本侵略军侵入腾龙边区。7月,尹明德受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云贵高原监察使李根源委托,代表重庆军事委员会赴敌后宣慰各土司及抗日民众。于9月2日潜抵河西,在丝瓜坪和勐连旧宅先后会见预备二师副师长洪行及赵保贤和粱河地区抗日民众组织领导人江春渭、尹培卿、侯受安、徐品正、江如溱、熊廷和、赵保忠、尚自贵、多永清及勐卯土司官代表等。9月5日到遮岛宣慰土司龚绶父子,随将国民政府所颁电文及李根源所书“为国干城”匾额及宋希濂所赠机关枪l挺、子弹百发颁给土司。土司向国民政府发出投诚电文。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批准尹明德在梁河县组建滇西边区自卫军方案,分别委任龚绶、赵宝贤为第二、第三路军司令。尹明德又到九保向赵宝忠、杨育榜两自卫队壮丁作救亡宣传鼓动。10月返回大理白族自治州。此行著有《宣慰日记》2册。
收复腾冲市后,他被推举为腾冲善后委员会主任,出任腾冲县立职业中学校长,致力各项复兴重建事业。1948年3月,被选为腾冲县国大代表。
参考资料
尹明德.先驱传播网.2020-09-3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履历
勘探使命
晚年经历
病逝昆明
主要成就
边界问题
滇西抗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