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
1946年创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简称延吉市二中,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一所朝鲜族高级中学。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创建于1946年9月,其前身是建于1927年的延吉中学,1938年建校的高丽女中和1941年建校的光成中学。初名为吉林省立延吉第二中学校,后改名为延吉市中学、延边大学附属中学、延吉市七五战校等。1988年正式恢复校名为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768名学生、160名教职工,其中中高级教师10名、中级教师84名。学校在狠抓师魂、师德、师观、师能教育为中心的继续教育,开展多种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简介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是吉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近年来,学校获得许多荣誉称号:全国培养体育人才试点优秀学校,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全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朝鲜族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州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延吉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
历史沿革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朝鲜族高中,坐落在延吉市布尔哈通河西南部,是吉林省重点中学之一。
1946年9月25日由延吉中学(1927年10月1日创建时校名为延坪和汪联立职业学校,1945年11月1日改名为延吉中学)、高丽女中(1938年3月28日创建时校名为延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1946年4月1日改名为高丽女中)和光成中学(1941年创建时校名为王道书院间岛支院,1945年8月25日改名为光成中学)合并成立吉林省立延吉第二中学校。建校时有16个教学班1049名学生(光成中学405名、延吉中学387名、高丽女中257名),教职员33名。第一任校长为李浩源。校名由于历史的变迁,更名多次:1948年初,由于省政府迁到吉林市,为密切与地方联系便于领导,省政府决定将校名改为延吉县立第二中学。1956年招收高中4个班,由单一的初级中学改为初高中完全中学。1956年8月由于学生多,校舍不足,分出18个班,成立延吉市二中,并将校名改为延吉市中学。1959年8月改名为延边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恢复原名延吉市中学,1963年8月改名为延吉市第二中学。十年浩劫中,1968年11月25日,延吉市二中、延吉市红卫兵小学(太平小学)、延吉市红旗小学(朝阳小学)合并,校名为延吉市五七战校,成为民族联校。1970年8月29日两个小学分出,恢复原名延吉市第二中学。1973年1月汉族师生调入四中,四中朝鲜族师生调入二中,恢复单一的朝鲜族中学。从1985年起停止招收初中学生,1988年7月改名为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由初高中完全中学改为单一的高级中学。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创建5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创建到现在,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历届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培养了无数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和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6年到1952年是学校创建时期。1946年学校一创建就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专署定为重点学校,为延边办学起到示范作用。这一时期,学校在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彻底肃清日帝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影响,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到课程设置及教材教法,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在资金短缺、缺少师资、校舍简陋等困难条件下,以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创建了这所少数民族学校。学校高举“为解放战争服务”、“为土地改革服务”、“为生产服务”的旗帜,掀起爱国青年踊跃参军的热潮,第一批9名学生参军后,1947年6月又有申钟哲等131名学生参军,其中包括全部参军的两个毕业班91名学生。除参军的学生外,在校学生组织“前线慰问团”、“护理队”,到前线慰问东北民主联军。据统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军的学生达342人(男307名,女35名)。同时绝大部分毕业生奔赴生产第一线,到工厂去,到农村去,投入国家建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1月,学校内大力开展抗美援朝战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先后有100余名学生报名参军,其中1个班48名学生全部报名参军。同月腾出校舍,朝鲜人民航空学校借驻。
1953年到1966年是学校稳定发展时期。学校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及综合技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成功地引入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逐步脱离自来式传统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有较大的发展。
建国后,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1956年8月学校第一次招收高中4个班级,全校有32个教学班。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来源多,校舍不足,管理不便,在1955年设分校的基础上,1956年8月分出18个班,成立延吉市第二初级中学,学校改成初高中完全中学。
1958年至1963年,教育大革命和三年调整时期。1958年学校内掀起“三勤”(勤工俭学、勤俭生产、勤俭办学)热潮,片面强调学生参加劳动、学校同社会结合等,3月起大部分高中学生参加天宝山劳动和烟集乡新昌沟劳动,10月起全校师生参加大炼钢铁、八福线铁路铺设劳动。
1959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73%的学生考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1960年10月,在省委“一条龙”(小学、初中、高中连结线)指示精神,学校同第二完小、六一幼儿园为一条龙学校,学制改为十一年一贯制。
1965年5月31日,根据全日制高中与半工半读高中并举的要求,全日制高中招电气班、锻压班、铸造班共204名学生,它的教学课程设置是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学校从厂矿企业单位招聘专业教员,学生实习基地是农机厂、电气厂、拖拉机配件厂。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工作队进驻学校,学校成立文革小组,正常教学工作全部停止;1967年5月解放军支左部队进驻学校;1968年7月工人、解放军宣传队开进学校;1968年9月4日成立校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66、67、68三届毕业生下乡;同年11月25日,延吉市二中、红卫兵小学、红旗小学合并,成立延吉市五七战校革命委员会,12月初复课闹革命。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经过拨乱反正,使学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78年8月取消校革命委员会,实行校长制,由裴恒镇任校长,并实行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制。1982年高中毕业生实行3年制,恢复了初中、高中各3年段的学制。1978年3月15日被定为吉林省重点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教育全面发展,取得辉煌成果时期。
1984年11月起实行校长负责制,大胆地启用有知识、有魄力、有能力,能开创教育新局面的年轻干部,学校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岗位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进行优化组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从1985年8月开始,学校进入一个往单一高级中学发展的过渡期,不再招初中生,经过3年的过渡,于1987年7月改制为单一的高级中学——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它位于延吉市国家森林公园帽儿山脚下,学校占地面积71079平方米,宿舍面积为6037平方米,体育馆面积为2379平方米,有可供36个班级同时上课的面积为8039平方米教学大楼和面积为4557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大楼,有设施先进、现代化、标准化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每间教室均建为多媒体化教室,学校走廊各处都从内容到文字都体现出朝鲜族民族学校的韵味。精心设计的绿化使校园内绿草如茵,空气清新。今年教育局拟建成有标准综合运动场。未来的二高中,将成为现代都市中最为独特的花园式校园。
师资力量
建校7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按教育规律全面育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吉林省劳动模范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省级教学新秀8名,州级学科带头人5人,州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名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9人。
办学特色及成果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促进学生人人成功、个个成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环境优越、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优良的研究型、学习化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努力,不断提高办学品质,在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文明诚信,求真务实,生动活泼,开拓创新”的教风和“学会学习,善于思考,积极实践,学有特长”的学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健体,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拥有女排、男足代表队是学校的体育特色,先后两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为国家女排青年队、吉林省队输送了大批排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女排自五十年代组队以来一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在全国比赛中荣获过4次冠军、2次亚军、2次季军,近年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男足坚持科学训练,在长期的训练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多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九次获得“州长杯”冠军。学校不仅开足体育课程,还积极开展群众体育。
在民族教学方面,作为朝鲜族学校,设有朝鲜语文与汉语学科,这两门学科教学及科研都处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先进水平。朝鲜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务实高效、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团队,突出“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特色教学,提升民族语言教学水平。高考成绩尤为突出,特别是最近三年,朝鲜语文学科得高分率以及平均率稳居全州市前列,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获奖几百人次。汉语教研室教师教科研能力强,全员参加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在延边州首次提出“撒网式高中汉语学习”概念,得到州教育学院认可,获得州内同级学校高度评价。
学校狠抓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促进课程改革,坚持科研治校,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学校创建以来,多次被评为高考先进学校,曾经涌现出全州文科状元,多名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大学。学校的工作屡次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师资力量
办学特色及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