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
原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何任(1921年1月11日—2012年2月23日),字祈令,别署湛园,是一位中国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出生于浙江杭州。他于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随父学习中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开业行医,并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浙江分会会长。何任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他临床长于内科、妇科病的治疗,喜用“金匮方”,对湿温急证以及胃痛、崩漏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何任对《金匮玉函要略方》的研究颇有功力,著述甚丰。他于2012年去世,享年93岁,曾获得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并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担任职务。
人物经历
何任,1921年1月11日(农历庚申年十二月初三)出生于杭州市世医之家,父亲何公旦是杭州颇负盛名的中医,就诊者远及湘、滇、蜀、粤、苏、鲁等地。家庭陶冶,使何任从小就萌发了学医志趣。1924年1月至1937年6月,在家庭教师教导下学习文言文,包括《四书》《五经》、诗词等;上小学、中学;随父亲何公旦学习中医。1937年7月至1938年6月,“七·七”事变,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何任一家避难到浙东云乡间。1937年7月他考取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二年级插班生。当时的医学院设备简陋,环境艰苦,何任只能住在里弄中一个小亭子间里。他每天除上课之外,便刻苦自学,潜身于图书馆的医书之中,还经常向中医和西医各科老师请教,遂使他对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方法逐步有了全面的了解。1938年7月至1941年7月,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学习。1941年8月至1949年4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此后不久,其父逝世。当时江浙一带疾病流行,诸如天花、鼠疫疟疾等烈性、急性传染病随处可见。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中医何任沉着应诊,并不断地总结、摸索诊治温病的规律,使许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随后任盐局中医师;1947年举办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开始从事中医教学;编写《实用中医学》一、二、三集;行医。1949年5月至1955年,创办庆春中医联合诊所;兼卫生人员训练所中医课程授课;1953年4月获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中字06437号中医师证书;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杭州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负责浙江中医进修学校教学工作。1955年至1956年,参与省卫生厅、省中医进修学校等购置大学路老浙江大学校址后,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与省卫生干校分开,单独建校;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58年,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兼中医授课并门诊;举办中医师资班;筹办浙江省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制三年),编写教材兼授课。1958年至1959年5月,“整风反右”运动开始,为领导小组成员;筹建浙江中医药大学。1959年6月至1960年3月,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任副院长;招收首届六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出版;被评为浙江省文教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奖章、证书;筹建浙江中医学院函授部,编写出版《函授通讯》,并代厦门大学筹编海外中医函授讲义。1960年4月至1963年8月,浙江中医学院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撰写《谈治学》一文;《金匮要略归纳表》出版;组织教师编写《温病条辫白话解》《中医内科手册》《中医儿科手册》《中医妇科手册》《中医针灸手册》《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白话解》等,并先后在浙江、北京等地出版发行。1963年9月至1966年5月,恢复浙江中医药大学;在第一次中共浙江中医学院党员大会上被选为党委委员;回顾过去四年办学经验,组织教师编写《中医学院各课教案与教学经验集》;《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66年6月至1970年6月,“文化大革命”受批判;去县三界、华堂等地劳动,前后共3年。1970年7月至1973年10月,浙江中医学院第二次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担任浙江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1973年11月至1977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次从浙江医科大学划出,单独成立;恢复工作后,筹建《浙江中医学院通讯》。1977年8月至1979年1月,根据省委(77)163号文担任党委委员、院革委会副主任,以后改为副院长;任第四届浙江省政协委员;首批评定为教授;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何任医案》编印成册;组织全院老中医编成《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1979年2月至1983年12月,根据省委(79)68号文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为浙江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981年赴北京参加首届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代表中方作学术讲演;1982年10月在全国四版中医教材编审会上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任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中医学会会长;为浙扛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何任医案选》在浙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至1988年1月,根据省委(83)183号文改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何任医论选》《金医要略提要便读》分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5年底赴日本访问讲学;《金匮要略讲又》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1988年2月至1991年5月,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湛园医话》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详编《金匮要略校注》《金匮要略语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新解》日文版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至1992年12月,国家级名老中医带高徒;获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金医要略校注》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金医要略百家医案评议》由浙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何任中医基金会成立;业绩载录于英国剑桥大学名人录;经人事部批准暂缓离退休,继续从事研究、著述工作;参加全国《金匾要略》学术研讨会,作学术讲演;应香港特别行政区医学会邀请,赴香港访问讲学;何任中医基金会两次向在中医领域作出贡献人员和品学兼优学生颁奖;进修中国画;担任浙江省名中医馆馆长。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何任临床经验辑要》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计42万余字;从事中医医疗、讲座等工作;被评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楷模”匾额;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哈尔滨市、南京、吉林省上海市等省市邀请,为讲习班讲课、座谈;浙江卫视拍摄临床工作录像;被《中医杂志》聘为第三届编委会顾问。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江苏省讲学;天津市讲学、义诊;上海讲学;中国中央电视台黄帝内经》摄制组拍制写作、科研、临床工作录像片;浙江电视台拍摄“名中医馆”录像片;自传式书稿《诗意流年》在浙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杭州电视台拍摄“精彩人生”录像片;学院第二门诊部成立,应邀门诊;被《中医药学刊》聘为顾问。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奖牌;浙江省劳动模范协会颁发“省先进工作者01670会员证”;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聘为理事,参加北京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书画展”优秀奖;第七期全国名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讲习班授课并招收弟子;被《中医杂志》聘为第四届编委会顾问;被《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聘为专家编委会常委;《何任医学经验集》在浙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抚今忆昔说中医》发表,驳斥“取消中医”之谬论;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中医研究所成立;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成立,任名誉院长、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被浙江省中医院聘为首席学术顾问;浙江省何任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人事部、国家中管局“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高级讲习班”北京讲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远志大讲堂”首场报告会讲学;主编《名医手稿》,由华宝斋杭州富阳古籍印刷厂印刷装订;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评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王国强副部长在杭州市为何任教授颁发证书,省长吕祖善、省委常委王贺文、副省长郑继伟亲切看望何任教授,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中医药大学隆重召开何任教授当选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何任名中医工作室建立;《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国医大师何任医案墨迹》先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金匮玉函要略方》师资进修班等讲课;“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省中医药工作座谈会,提出“中医人要有中医思维”,在《中国中医药报》头版专文刊登;《金医要略临证发微净》在上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再版;浙江电视台拍摄《中医故事》纪录片;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华中医昆仑·何任》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任》在中国中医药出版再版;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撰稿等工作。近40年来,何任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从学校的学制长短、课程设置,到教学计划,学生工作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他长期坚持临床医疗,经验丰富,屡起沉;在教学、医疗之余,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医学术,勤于著述,出版了研究《金匮玉函要略方》的专著等7种,在中国外中医药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是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知名专家。在此期间,他还先后担任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改称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中医学会副会长、会长,浙江省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主任医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何任还是第四届浙江省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起,为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他潜心中医教育事业,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等职,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桃李满天下。2012年2月23日(农历壬辰年二月初二)7时38分,在杭州市逝世,享年93岁。
人物贡献
何任为中医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中医传统的教学是以师带徒方式进行的,这对多培养中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不够的。早在1947年,何任就创办了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将平时读书、临证心得,整理成《实用中医学》《医摘便览》等函授教材,初步积累了办中医教育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何任在主持浙江中医进修学校、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期间,率先开展中医函授教学,于1957年6月在学校内设立函授教学部,招收在职内科中医师等函授学员400名,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大组座谈,印发学习资料和巡回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全国中医界有较大的影响,对中医函授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国的高等中医教育是在实践中摸索、逐渐建立起来的。50年代虽然各地相继建立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院,但对怎样搞好高等中医教育仍无较完整的经验可供借鉴。从教育计划到教材编写,从教学方法到学生临床见习,实习的安排,都处在摸索中。何任在担任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领导职务以后,亲临教学第一线,给学生讲课,批改作业,带学生临床实习。前后讲授的课程就有《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多门。他每上一堂课都认真备课,并十分讲究授课艺术,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条理清楚,说理透彻,深受学生的好评。何任还非常注意按照中医学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并善于从实践中找出规律,加以总结提高。他认为,中医学院与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因为中医不少理论常常是取类比象,还有不少问题难以口授,需在实践中体会,掌握。例如脉象往往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所以学生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之后就应该注意早临床、多临床。1956年、1964年他分别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了《对中医进修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中医学院教学工作初探》两篇研究中医教学的论文。
人物评价
何任研究《金匮玉函要略方》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而且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早在1981年10月北京“日中《伤寒论》学术交流会”上,日本访中团团长、医学博士藤平健就曾赞扬何任的有关《金匮要略》专著是“中医学杰出著作”。1985年12月他应日本东京医药专门学校的邀请,去日本东京作《张仲景方之应用》的讲演,并同时为东洋学术出版社作“《金匮要略》之认识”的学术讲座,深得好评。东京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医学博士桑木崇秀先生称何任为研究《金匮玉函要略方》的“第一人者”。除《金匮要略》外,何任对《伤寒论》等其他古典医著亦有广泛而深刻的研究。40多年来,出版的著作有15种,撰写的学术论文近百篇。数十年来,何任在中医药园地里辛勤耕耘,成绩斐然,深受中医界的同道和师生们的好评。1978年他出席了第六次中国共产党浙江省代表大会。1981年10月8日《浙江日报》第四版以“献身于洁白事业的人”为题,报道了何任的事迹。他虽年逾古稀,仍壮心不已,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中医教育、医疗、科研战线上。“老年明知夕阳短,无待扬鞭自奋蹄”,是他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外宾接待室所写的条幅,也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大国医——何任.新浪新闻.2024-02-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贡献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