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殿,
南京故宫前三殿之一,为皇帝上朝更换
朝服,册立皇后、皇太子之处,皇帝在此殿受贺。谨身殿殿名为帝王提醒加强自身修养之意。谨身殿坐落于三台之上,坐落于三台之上,
中和殿之后,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
歇山顶。殿左为后左门,殿右为后右门。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
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
华盖殿历经明初
洪武、
建文、
永乐,长达54年之久。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
朱棣为
迁都北京,在北京故宫建造新谨身殿,后改名为
保和殿,清始名保和殿。南京故宫谨身殿其地表建筑早已不存,仅剩石柱础等残构。遗址位于
南京故宫遗址公园,
三大殿柱础虽均系遗址发掘,但摆放位置非原位。2006年,明故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朝
集庆之战城外东北郊(即南京市中心东部),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
朱元璋尚未称帝,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
太极宫玄武门遗址。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
皇极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
中和殿,谨身殿。内廷有
乾清宫和
坤宁宫,以及
东西六宫。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
应天府为南京,
开封市为北京,并于次年在
凤阳县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1375年)
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东西角门,并增建
文华殿,
武英殿等建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
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
紫金山的
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
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
生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
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
宫城县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