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
明朝首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的皇宫
南京明故宫,又称南京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的皇宫、明代北京故宫的蓝本,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截至太平天国灭亡时,南京故宫内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现部分遗址位于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2000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复建后重新免费对外开放。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南京故宫由在外的皇城与其围护着的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宫坐北向南,今大致范围北至北安门,南至瑞金路,西至西安门,东至中山门。皇宫为中轴对称格局,严格遵循《礼记》所载“左祖右社”“三朝五门”的规制。皇城周长10.23千米,宫城周长3.45千米,洪武门至承天门两侧为中央官署区,承天门至午门两侧为太庙、社稷坛;前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次年朱允炆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发动叛乱并于公元1402年攻占南京。朱棣在南京登基后,一边修整被战争损坏的宫殿,一边谋划迁都北京,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迁都之后,南京的宫城被封闭为禁地,委派亲信太监和勋贵管理, 合称为“南京守备”。此后直到明亡的两百多年间,由于天灾和失修,明故宫大部分宫殿建筑都已不存。清代到民国,经历战争和改建,明故宫地面遗迹最终毁坏尽。
南京故宫翊坤宫的轴线以南端外城的正阳门为起点,经皇城的洪武门抵达宫城的承天门,直至皇城末端的太极宫玄武门遗址止,这种宫城轴线与全城轴线相重合的模式,是明故宫首创,直接影响到北京紫禁城的营建。南京故宫是中原地区古代建筑群群体布局走向成熟的代表之作,这种模拟天香、遵循礼制的建筑群体布局方式,集中体现了封建帝王试图通过建筑营建来加强其皇权神圣性的愿望。
195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南京明故宫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南京明故宫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2日,南京明故宫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历史沿革
元朝修建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南京故宫开始建造,地址在元朝集庆城外东北郊(即南京市中心东部),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
洪武年间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市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县兴建中都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明皇宫改建工程竣工。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南京故宫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建文年间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次年改元建文,同年他的叔叔朱棣在北京发动叛乱,经过三年的战争,于公元1402年攻占南京,建文帝在宫内大火中不知所踪,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登基后,一边修整被战争损坏的宫殿,一边谋划迁都北京。
永乐年间
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故宫宫殿建成,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故宫不再作为皇宫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宫殿渐毁
此后数百年间,南京故宫鲜有修,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严重。明朝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因天降雷雨,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明朝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明朝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风雨,江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皆坏。”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的堂兄弘光帝逃往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时,明故宫内已相当破败,以致弘光帝只能在南京“即皇帝位于武英殿了”,因为金銮宝殿已荡然无存。
清朝时期
清军入关灭南明后,将明故宫改为八旗兵驻防城,设置将军、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还从太平门至通济门加筑城墙予以隔离,明故宫建筑遭到很大破坏。公元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到达江宁(南京)时,见到的明故宫已经残破不堪、相当荒凉。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下令拆下明故宫琉璃瓦12万张和“九龙藻井”运往普陀山海岛修建法雨寺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运动,明故宫又经受一次较大的破坏,除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几乎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
二十世纪
1911年,英国人法雷斯从明故宫遗址中拆走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运往下关扬子饭店进行装饰。1928年,民国中央航空公司在明故宫遗址上修建明故宫机场。1929年,国民政府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东路逸仙桥,明故宫遗址被中分为南北两部分,仅存午朝门公园与地下柱础等少量的遗迹。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后,为扩建飞机场拆掉西华门,毁坏社稷坛等遗迹。
1949年,南京解放后刘伯承、陈毅等同志即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明故宫遗址保护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宫遗址,应该予以保护,因此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遗址重加修整。
地理环境
南京明故宫位于南京“首都之东,钟山之阳”,以钟山(紫金山)的“龙头”富贵山作为大内镇山(即“靠山”),选址时放弃了相对平坦的旧城地区,选择了东北部地势低洼、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由于选址的局限,通过填平燕雀湖取得了皇城、宫城和中央官署的用地,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生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了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明故宫利用原来的东渠作为皇城的西城,并将内、外五龙桥和宫城城濠与南京城水系相互连通。南京明故宫由内宫城和外皇城两部分组成,均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北安门,南至瑞金路,核心区域为大内紫禁城(宫城)。中轴线从御道街南端直达富贵山。
建筑特色
整体综述
南京故宫是以皇城与宫城为主体、以一系列建筑旨在突出皇权“神圣”为内容、以全国最高中央行署机构为大明王朝的核心区域,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宫城在内。
宫城,又称内宫、大内、紫禁城、紫垣,由四道城墙包围,有御河环绕,位于皇宫的中偏东部,是整个皇宫的核心区域,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帝的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处理朝政、接受朝臣使节朝贺、觐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的禁地,在四重城垣之中居最内一重。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占地约68公顷。
宫城之内,中轴线开端为午门,向北延伸,午门与沈阳市门之间架内五龙桥,奉天门之内设“三朝”,又称三大殿,是后来北京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的前身。奉天殿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三大大殿之后设乾清门,此门向南称“外朝” “前酬”,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此门向北称“内廷” “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内廷轴线上设帝后寝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轴线两侧为东西六宫,为后宫嫔妃居住之地。 “外朝”与“内廷”,共同组成帝王的“朝廷”。宫城由宫墙环绕,其上共设“宫城六门”:南正门为午门,午门左右为左、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
皇城,又称子城,俗称内城。南京明初皇城稍晚于宫城建设,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二道城垣,位于京城内东侧,洪武初年环宫城等距而建,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聂氏宗祠祭坛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据当今学者考证,皇城范围东起今南京机电学校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线,西至竺桥逸仙桥以东,南到光华门,北至佛心桥一带。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
南京皇城和宫城的布局,在继承中国传统营建皇宫的基础上,利用建筑语言体现和强化皇权思想方面的创新,并形成有明一代的宫阙制度,对明中都(凤阳县)与北京城的皇宫营建,产生很大影响。
皇城设置
在皇城城垣上共开筑城门七座:皇城的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即民国时期改称的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交通线,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
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
皇宫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
宫城设置
城楼
在宫城墙体上,初期开有城门4座,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因此一共建有6座城门:南面的正门为午门,在午门左右两侧为左掖门和右掖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太极宫玄武门遗址。从午门入,有宫墙环绕,过了内五龙桥,便是奉天门。奉天门左有东角门,右有西角门,门上都有楼阁。东角门的南边有左顺门,可通文华门入宫城左路抵文华殿(太子讲学处则称“大本堂”,疑在文华殿一侧),亦可通东华门;西角门的南边有右顺门,可通武英门入宫城右路抵武英殿,亦可通西华门。在宫城的城门中,午门的墙体部分尚存,午门上的五凤楼仅留下青石柱础96件;东华门城台基本保存完整,西华门仅门址残存,玄武门早已无存。
宫墙
宫墙即环绕宫墙之城墙。城墙南、北垣稍短,东、西垣稍长,呈长方形,并非四方四正。城墙高10米、墙基厚8米、顶宽6.8米。城墙墙垣绝大部分由砖石砌筑,城门及城门附近墙体基座则辅以石质须弥座和条石,其上建材仍为城砖。城墙之上绵延的垛口约2370个。
城壕
宫城四周有护城河(又称玉河、金水河)环绕,护城河宽约9-15米,经外城墙过紫禁城东墙入宫墙,经过多处铜芯涵管,在午门、承天门附近分为两段:北段为护城河支脉, 自宫城西垣偏北段入城,经西华门、午门内五龙桥一路向东趋南,由南垣偏东段出城,汇入宫城外的城壕;南段为护城河干流,经皇城外护城河,恢复杨吴城壕。宫城护城河约为吴元年宫城初竣时开凿,洪武初年进一步拓宽政治,与北京护城河连贯一体,河道复杂,涵闸众多,是一个拥有复杂地面与地下水道的水系,最后均流入秦淮河,被视为明初首都水系布置的点睛之笔。
桥梁
宫城河道上的桥梁数目不明,确切可知的只有内金水桥,是护城河上最重要的桥道,在午门内正北,又称“内五龙桥”。内金水桥跨护城河而建,单孔拱式样,通体石制,内包砖土芯,桥面以巨块青石铺砌。中三路正对午门正中三门券,为皇帝所用,两侧才供王公百官行走。桥面宽度自中间向两侧分别为6.26米、5.41米、4.56米,左右对称,五座桥间距相近,6.2米左右。历经600多年,内五龙桥留存至今,五座桥基扔保持原跨,但桥上石栏缺失无存,余下的都是明代原物,该桥是南京明故宫遗址上重要的历史物证。南京宫城金水桥为北京紫禁城金水桥的先驱,金水桥制度成为明清宫殿格局定式之一。
殿堂
过奉天门就是皇宫最重要的三大殿建筑。皇极殿,是三大殿的主体,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也就是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銮宝殿”。它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
奉天殿旁左庑向西边的称文楼,右庑向东边的称武楼。奉天殿的后面是中和殿,外观如一座亭子,四面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金球一颗。殿旁东有中左门,西有中右门。
再向后去就是保和殿,规划仅次于太和殿,也是一座双重飞檐的大殿。以奉天、华盖、谨身这三座宏伟的建筑为主,构成了宫城“前朝”的主体部分。在“前朝”的后面,属于“六宫”(亦称“后宫”)范围。后宫南面正中的大门为乾清门,门外左右各有金狮一座,乾清门内为乾清宫大殿。宫殿左边有日精门,右边有月华日,殿的东西有斜廊,廊后左边有东暖阁,右边有西暖阁。乾清宫后面是省躬殿,制式如同华盖殿,略小一些。省躬殿后为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坤宁宫的东、西两侧,建有柔仪殿和春和殿两座别殿。
此外,宫城内还有祭奉朱元璋祖先的“奉先殿”;珍藏、修编经典书籍的“文渊阁”,位于奉天门之东;专门为“东宫亲王读书”而建造的“大本堂”;以及其他诸多宫廷建筑。如今,后宫一带保留下来的遗迹,只有当年后宫西北角御花园中的一座假山(部分石刻及构件,现已被搬移到太平门外白马公园内)。
官署制度
中央一级官署,基本安置于皇城洪武门内千步廊的两侧。从南向北来看,千步廊东侧为工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千步廊西侧为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基本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洪武京城图志·序》称之为:“六卿居左,经纬以文;五府处西,镇静以武。”
千步廊后,东侧置有东城兵马司、太医院、詹事府、翰林院;西侧置有钦天监(其测候台设在鸡笼山)、旗手卫、锦衣卫通政司。在中央官署六部中,只有刑部没有设在洪武门内。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并称“三法司”,设置在南京太平门外的太平堤西侧。据称:“三法司门往北一带,旧有大墙,总括三法司、京畿道在内。”这里的“大墙”虽不能与宫城、皇城、京城以及外郭城墙相比,但其耗用的建材和民工,相当可观。
当时朝廷全面负责南京建造的机构是工部,且作为其首要的任务。具体负责南京建造工程的单位是营缮所,仍归工部管辖。该项所位于南京通济门大街上。朱元璋自“旧内”迁入“新宫”后,原来居住的元御史大夫宅成为应天府署的所在地。其他相当数量的中央及地方官署,散布于南京城的各个地方。
坛庙设置
朱元璋在南京时期先后建造、改建过的主要祭祀坛庙有:圜丘、方丘、天地坛,社坛、稷坛、社稷坛,太庙、帝王庙、功臣庙等,约20多座。这些建筑现已无存,只能通过史料中的文字来想像这些建筑的模样和规制。
圜丘
圜丘(建于1367年),祭“天”之所。在京城东南正阳门外钟山之阳(即今天堂村一带),仿汉制为坛二层。第一层“广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正南陛九级,广九尺五寸;东、西、北陛亦九级,皆广八尺一寸”。从坛的表面一直到坛基,全部秋以琉璃砖,四面以琉璃栏杆环之。第二层“周围坛面皆广二丈五尺,高八尺一寸。正南陛九级,广一丈二尺五寸;东、南、北陛九级,皆广一丈一尺九寸五分”,坛面以及栏杆均如第一层之制。
方丘
方丘,祭“地”之所(1377年后废)。“在太平门外钟山之北,为坛二成(层)……”其制式大致与圜丘同。圜丘与方丘,一个祭天,一个祭地,取“天圆地方”之意。
天地坛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感到“天地犹父母,父母异处,人情有所未安”,“乃命即圜丘旧址为坛,而以屋覆之,名大祀殿”,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天地坛。
社稷坛
社稷坛(初建于1367年),祭祀土神、谷神之所。“在宫城之西南,背北向。社东稷西,各广五丈,高五尺,四出陛,第陛五级。坛用五色土,色各随共方……”。早期的社稷坛,实际是“社坛”和“稷坛”两座坛,共用一个地方。直到洪武十年秋八月癸丑日(1377年9月10日),才“改建社稷坛于午门之右,共为一坛”。
太庙
太庙(初建于1367年),祭祀朱元璋一系的祖宗之所,位于宫城东南,与社稷坛隔御道相向。四祖各为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座庙中供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设三门。每门“皆设戟二十四,外为都宫,正门之南,别为斋次……”。正殿两廊楹室崇深,功臣配享,左有神宫监。“洪武八年,改建太庙,前殿后寝,殿翼皆有两庑,寝殿九间,奉藏神主,为同堂异室之侧。”如今,太庙早已无存。但是,太庙遗址留下的巨大石柱础还在,成为今南京一所大学校园内的花园一景。
奉先殿
奉先殿(初建于1371年),起因于朱元璋礼部尚书陶凯论及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到每年只能“岁时祭享”太庙,为了“晨昏见,节序告奠”,遂于洪武四年正月下令在宫城内乾清宫东侧建造奉先殿,同年十月建成。奉先殿南向,正殿五门,深二丈五尺。殿前为轩五间,深一丈二尺五寸。
布局特色
顺应自然
南京故宫在选址上顺应自然,权衡各种利弊作出最佳选择宫城卜地于城东钟山之阳,北倚钟山的“龙头”富贵山,并以之作为镇山,放弃了对平坦的中心地带——原六朝及南唐宫殿旧址的利用,而采用填湖造宫的办法。因旧址低矮狭小不符合新王朝的要求,且旧城居民密集,又有诸多功臣府第,大量拆迁有关人心向背;加之南京属丘陵地带,平地难寻,而因地就势依山而建,能创造出气象宏伟的效果。这种选址,在金陵有历史先例可循,六朝宫城便是选择在鸡笼山、覆舟山下的一片高河漫滩上,东濒青溪,西达五台,鸡笼山和覆舟山就旬天然屏风拱卫于宫城之后。明代南京宫城以富贵山作为依托,并巧用原来的东渠作为皇城西城隍,将午门以北的内五龙桥、承天门以南的外五龙桥和宫城城濠与南京城水系相互连通,取得人工和自然相互辉映的效果。而宫城偏于城之东,则可减缓居中布局常带来的交通阻塞问题。因此南京故宫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和社会心理因素而进行决策的结果。
遵循礼制
在宫殿形制上,朱元璋力图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的政治主张,集中表现为遵循礼制,即建筑形式的内容极力寻找礼制的依据,例如采用“三朝五门”。皇城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宫城分为外朝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内廷三宫(乾清宫、省躬殿、坤宁宫)和左右六宫三部分。外朝、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前朝是国家与政权的象征,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占有宫城的大部分空间,疏朗有致而又倍显纵深与壮阔,以此凸显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后寝为帝王家宅,是帝后及其家人生活的场所,又称内朝、内廷。南京宫殿在历史上两次建立后妃六宫以交序列的形制,以趋合礼制的要求。
关于门阙,《礼记》有“以高为贵”的规定。早在秦汉,高台建阙(观)就作为一种礼仪性的设置,标表入口以壮观瞻。唐朝宫殿门阙已作冂形平面,并直接影响到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南京宫殿午门采用冂形高大门阙便是吸收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建成的。通过门阙的体量和所组成的空间,体现皇帝所需的崇高与威严。
宫城所有建筑左右全系对称,旨在彰显“左辅右弼”“文东武西”的布局思想。所有院落均为传统密集组合样式,主殿、配殿以廊庑相连,庭院栉比,布局严整,等级森严,富于整体性与连贯性,是明代官式建筑的典范样本。南京明故宫所开创的宫殿格局形制,是十四至十九世纪中原地区首都建设的重要原型。
此外,朱元璋还刻意借“天道”来加强礼制在宫殿建筑上的作用,讲究天人感应和礼制秩序的朱元璋,在南京宫殿中极力利用这些原则来强化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礼制的权威。如在正殿之后建立乾清、坤宁二宫,象征帝后犹如天地;在乾清宫之左右立“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陪衬于帝后之左右;在东安门外者曰青龙桥,在西华门外者曰白虎桥,取自星官二十八宿,以象征天津之横贯。在建筑的称谓上也采用一些拟天的象征手法,如前朝正殿名为“奉天”,意为奉天命而统治天下,明人的解释是“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无往非奉天也”,以此强调新王朝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华盖”本是星名,古称天皇大帝座上的九星叫“华盖”,象征朱元璋统一天下是应帝星之瑞,“谨身”是说皇帝加强自身修养。
轴线重合
南京故宫开创了明清两代宫殿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南京宫殿和衙署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从《洪武京城图志》载京城图中可见,以南端外城的正阳门为起点,经洪武门至皇城的承天门,为一条宽广的御道,御道两边为千步廊,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等中央行政机构(只有刑部在皇城以北太平门外),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御道心头承天门前是长安左、右门形成的东西横街——长安街(广场)和外五龙桥,向北引延,经端门、午门、内五胧桥至奉天门,进入宫城。经三大殿两大宫抵宫城北门玄武门,至皇城北门北安门出皇城,正对钟山“龙头”富贵山,而以者城的太平门为结束。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为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亦很突出地表达出封建集权统治唯我独尊的精神,成为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改建北京城和设计宫城的蓝本。
现存遗迹
南京明故宫遗址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包括经过考古勘探和研究后确定的历史遗存本体,以及承载的物质文化资料、明故宫遗址整体格局以及历史环境等。南京明故宫遗迹的体量、轮廓均清晰可见,明故宫现存的地面遗迹基本上沿今天东西向的中山东路和南北向的御道街分布。宫城的遗迹主要有午门和奉天门遗址所在的午朝门公园、“前朝后寝”建筑遗址所在的明故宫公园、东华门遗址公园和西华门遗址公园。皇城遗迹有西安门遗址公园、玄津桥、外五龙桥等,附近尚有一些散落的石柱础、首、石刻构件、石碑等。
南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历年配合基建过程中,陆续也在地下发现过一些宫殿建筑遗迹,比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发现太庙建筑遗迹,御道街的外五龙桥北侧发现端门遗迹,原国民政府监察院旧址发现过文华殿遗迹(或为春和宫),中山东路311号五星控股大厦地下发现武英殿(或为西奉先殿)遗迹,黄埔路2号黄埔科技大厦地下发现洪武四年(1371年)之前的旧社稷坛遗迹,瑞金路小学地下发现白虎桥遗迹等。
宫城遗迹
午门遗址
午门是宫城的正门,明代官员们上朝需通过午门才能到达奉天门广场,于是午门又被称为“午朝门”。南京午门的原本形状与北京午门一致,平面为“凹”字形,这是模仿中国早期宫殿的形制——门阙,但在民国时期被拆除。现存的午门遗址东西长89米,南北进深约35米,比北京午门(宽120米)略小,共有五个门洞,中间为皇帝的御道,两侧供皇族、百官等出入。城门的底部有青石雕刻而成的须弥座,上有精美的纹饰,简约大气,风格完全被北京午门所继承。城门的南侧墙壁可以看出有明显的不同颜色的砖石修补痕迹,需要如此大面积修补的原因即是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城门两侧有20世纪80年代新建的登城道,登城而上,可以看到顶部残存有城楼的柱础,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损毁,柱础已不完整,但依旧可以看出原先城楼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殿结构,是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象征皇权 的“九五之尊”。城楼两边有重檐崇楼两座,与阙台上的另两座崇楼以及午门城楼合称为“五凤楼”(现均毁)。午门遗址虽不完整,但它依旧是明故宫遗址上最大的地面建筑遗迹。
奉天门遗址
从午门入,过内五龙桥,便是奉天门,门内为奉天殿。奉天门遗址东西长58米,南北宽30米。奉天门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即“御门听政”之所。
内五孔桥
内五龙桥共有五座单拱券石桥,石栏板缺失,桥面也经过修补,桥下的内御河也是现在宫城遗址中唯一保留的一段了。五桥的中央一座为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供王公、百官行走,这与午门的五个门洞规制相同,也是和唐宋制度一脉相承的。朱棣营建北京皇城时沿袭了南京皇城的规划,虽然北京没有同南京一样的河流水系,但宫城河道的走向还是照搬南京皇城,所以在今天北京故宫的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广场上也有相同的五座桥梁,但体量更大,符合《明实录》 中“(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的记载。
内五龙桥北侧有奉天门遗址,现场陈列着众多石构件,构成比较杂乱,从明到民国都有,其中有七个巨大的石柱础,长宽高达到了1.6米,顶部的原柱径达到了1.1~1.3米,应该是奉天门的原物,可见当初明故宫的中轴线建筑体量是多么巨大。在东南角还有一件石质角螭,是奉天门台基东南角的石构件,雕刻精细,浑圆饱满,有“跃跃欲出”之势,形态接近元中都遗址发现的同类型构件,可见明初官式风格受到元代很多影响。
东华门遗址
东华门,坐西朝东是明宫城东门,也是南京现存较为完整的明宫城城门之一。它坐落于中山东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侧、南轻集团西侧、东玉带河秦淮河段起点、东华门遗址广场内。距中山东路约80米的东华门,与西华门对应,两门形制相同。呈平面矩形,南北长约55米、东西进深约24米,白玉须弥基座高约1.2米,辟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中券门宽约4.6米,两侧券门宽均约4.2米。据史料记载:此城台上曾建有城楼,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华门和西安门的大小形制相似,但和西安门最大的区别是,其须弥座都为素面,没有卷叶纹的雕饰,使得东华门的风格显得比较简朴,真实地反映了当年朱元璋要求简朴建宫殿的命令。
东华门现存城台一座,城台顶有完整的明代仪凤楼遗迹石础,能明显看出廊庑遗迹,南北两面有明显的城墙拆断痕迹,城楼顶上的仪凤楼早已无存,并且曾遭破坏,最南面的门券内仍保留着明代的路面,门洞之内修筑城门的青砖很多都斑驳沧桑。
西华门遗址
西华门,坐东朝西是宫城西门,城门地表建筑仅有须弥座保留。它坐落于中山东路524号五十五所东侧、西玉带河南侧、西华门遗址广场内。西华门,在明代初期,地位仅次于宫城的正门午门。据说朱元璋和朱允炆朱允选妃时,入宫备选的女子都要通过西华门进入大明紫禁城,故西华门成为明代皇帝选妃的重要场所之一。西华门还是南京明故宫的大内重地,曾无比森严而神秘。明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曾经将图谋不轨的次子朱高煦拘禁在西华门内。
距中山东路约80米的西华门,与东华门相对,呈平面矩形,与东华门规制完全一样,开辟有三座门洞,中券门最宽,宽约4.6米,两侧券门宽均约4.2米。西华门遗址东西进深约24米,南北残留长约26米(原长应55米)。城门的须弥基座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高约1.2米,基座宽约3.4米,与午门、东华门的城门须弥基座一样,同样雕刻有精美的彩云图纹。在须弥基座之间青石板铺就的门洞通道上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车辙印痕。
皇城遗迹
西安门遗址
西安门遗址位于城东干道东侧,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门是进出皇城最方便的城门,规格仅次于午门。
在历史上,南京明故宫先后有过两座西安门,第一座建于洪武年间,形状和北京皇城的中华门类似,是没有城楼的砖石宫门形制。第二座建于永乐年间,是朱棣登基之后扩建皇城西部区域时新建。按照惯例明代皇城的城门不会大于宫城城门,但从现存的西安门与西华门遗迹比较来看,西安门不仅在体积上大于西华门,在装饰的华丽程度上也大大超过了西华门。
西安门在1949年后曾被某工厂改建为仓库,遭到很大破坏,从现存遗迹推测西安门面宽达到了70米,而西华门只有50多米;西华门残存的须弥座为素面不施纹饰,西安门须弥座上却刻满繁复的“花结带”纹,与午门相当。西安门上曾建有城楼,这是与洪武时期的西安门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现在推测朱棣扩建西安门的目的有三:一、想显示出其想超越其父朱元璋的雄心;二、皇城扩建以后西墙临近内城居民区,成祖想在百姓眼中以高大壮丽的西安门彰显皇权的威严;三、据记载明成祖登基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宫城内居住,而在皇城西部居住和办公,官员们觐见皇帝就近从西安门进出,为了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也需将西安门扩建。
外五龙桥
午朝门公园向南行约500米,在御道街与瑞金路的路口就可看到外五龙桥,它的位置也和北京一致,在已经消失的承天门之南(北京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横跨在外御河上,也是五桥一组,单拱券石桥,比北京规模要小。中央桥梁因为城市交通需要被拆除新建为现代桥梁,左右两座的青石桥面也被沥青覆盖,只有最外侧的两座还保留了青石桥面,桥梁的栏板也是民国时期后加的混凝土结构。桥梁之下外御河是从京城东墙外的护城河(今称月牙湖)经铜管闸引入。外五龙桥以西的河道因为20世纪30年代扩建明故宫机场而改道,也因此另一座明代皇城桥梁——白虎桥被填埋(遗迹在今瑞金路小学操场下),同时宫城西华门也被拆除。
玄津桥遗址
玄津桥在中山东路逸仙桥南,为三孔石拱桥,长41.6米,宽19.1米,始建于明初。原桥面、桥栏两端各有一对石狮。明末桥两侧还建有游廊。1981年桥面改沥青路面,桥栏用水泥补砌。玄津桥在明初为皇城西华门出入要道,跨古杨吴城壕。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为元津桥。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梓而辟中山东路并建逸仙桥,玄津桥不再作为交通要道。2001年仿照明代风格用汉白玉修复了桥栏。
宫殿遗址
坛庙遗址
太庙遗址
南京明故宫太庙遗址位于现在的南航校园围墙内,现在其附近还存有多块巨大石础,可作为佐证。根据史料和对照北京的故宫以及明中都遗址调查报告,当时南京明故宫太庙的建筑群共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平面图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左右,其南北长500米左右,东西宽250米左右。
社稷坛遗址
南京社稷坛于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八月落成,仿制元朝的社稷坛建造。《明史·礼志第二十三》记载,“太社稷坛,在宫城西南,为异坛同谴之制,两坛相去五丈,太社在东,太稷在西。”此时只有露坛而没有屋,若遇风雨,只能在斋宫内望祭。洪武三年(1370年)在坛北建享殿五间,又在享殿北建拜殿五间。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朱元璋认为社稷分为二坛祭祀不合经典,于是按“左祖右社”的古制,改作社稷坛于午门外之右,社稷共为一坛。朱偰在《金陵名胜影集》一书中收录有南京明故宫社稷坛的全景及社稷坛北门石坊照片各一张,照片上一片空旷,只有东西北三面的石坊尚各存一,“令人不胜盛衰兴旺之感”。南京明故宫社稷坛地面遗迹如今全无,遗迹区域居民楼遍布。
散落遗迹
明故宫散落遗迹众多,包括地上地下的,和流散文物,此处仅为部分散落遗迹。
南京桂林石屋遗址内的一些明故宫遗迹
桂林石屋的雕刻精美绝伦,石栏、柱头、角螭、碑额等都与明代皇家建筑的风格一致。遗留在石屋现场的角螭嘴上面的盘龙柱头、云纹装饰与明故宫现存的角螭如出一辙。另外,石屋墙体上镶嵌的两块大型碑额,其中一块背后还有“御……”字样。同样,石屋盘龙柱头的石材表面陈旧,与明孝陵的建筑石材对比十分接近。有专家推测,这批石刻极有可能是石屋主人(原中国国民党主席林森)修建自己的别墅时,特意从明故宫遗址上“调用”的一批石雕。林森爱好古代文化和古建筑,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建言并批准在明故宫遗址上修建“东宫”、“西宫”两座仿古建筑。因此,林森从当时明故宫遗址调用一些石刻,用于别墅装饰,满足自己精神追求,是完全有可能的。
普陀山海岛法雨寺中的明故宫遗迹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法雨寺内还存有明故宫运来的栏板、琉璃瓦等构件,其中“九龙藻井”目前在法雨寺主体建筑圆通殿(又名九龙殿)殿内。
九龙殿为双层重檐歇山顶,屋脊上各有六只神兽,最前面的神兽是仙人骑鸡,这是皇家宫殿特有的规制。九龙殿的黄色琉璃瓦和大殿下面的龙形柱础,都是明故宫的原物。
梳妆台
南京南京白马石刻公园内,有一组拱形石构件,共五座,前后排列,似乎是一个通向某处的券门,每座券门由数块太湖石拼合而成,表面有精心打磨的摩尔纹,石块之间则由榫卯相扣,使拱形结构非常稳固。这组石构件被南京人俗称为“马娘娘梳妆台”,是明朝初年南京明故宫遗物。“梳妆台”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在明故宫遗址西侧,清代甘熙在《白下琐言》中“呼为圪垯山”。1986年南京体工队在其址建造田径场,“梳妆台”被编号拆卸,存放在田径场的东侧围墙边。到了2000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紫金山玄武湖之间原白马村建成白马石刻公园,收集南京各地散落的石刻,“梳妆台”遂被重新组装,整体搬迁到南京白马石刻公园内。
血迹石
明故宫公园奉天门遗址前有块平卧的巨石,云纹雕饰隐约可见。石面中间部分有许多不成形状的淡红斑块,参差错落,相连成条。这是奉天殿的云龙陛石,南京民间又称之为“血迹石”。此石是朱元璋营造宫室时,采自南京郊区的大连山中,又名南京红或金陵红,是在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海底沉积而成。由于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遗体侵入,又与海水中的氧化铁氧化锰成分相作用,出现褐色的团块和条纹。此类岩石遇雨血色愈深,甚至有“流血”现象,其实是含铁矿物质随水渗出所致。
五凤楼
南京午朝门公园的午门城楼上有数列整齐排列、体量巨大的柱础。明朝时午门城楼上曾有一座正楼和四座方亭,柱础就是它们的遗存。据记载,楼和亭均是黄瓦金顶,重檐彤饰,形若朱雀展翅,蔚为壮观,俗称五凤楼。据史料记载,五凤楼在明清易代之际毁于清兵之手。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在明故宫午门前,筑起八旗兵驻防城,五凤楼等建筑开始遭到八旗兵丁破坏。到了清代晚期,在文人的笔下,“昔之五凤楼、文华、武英殿基不过指识其处而已,惟紫禁城内正殿旧址,阶级犹存。”五凤楼已经只剩下地基了。
遗址公园
1991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城东原明朝皇城遗址,南边以中山东路为界,与午朝门公园隔路相望,北面至北安门桥,由东西两侧明故宫路围合的部分占地约55474平方米,遗址被分为南北两部分。
从南大殿进入后首先是以草坪为主基调的基台奉天殿,它和已有的华盖殿、谨身殿,形成以旧制象征性的三大殿须弥座轮廓主景,三大殿四周以青灰色石材铺设,既为游人提供活动空间,又以宫殿传统格局“土”字造型突出宫城主殿格局。
公园后半部分以御花园的绿化为背景,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古树银杏树池四周配以青石木条,东侧以亭为主景,配以青砖等不同形式的林间小道,西以一组仿古建筑为主景。北大殿两侧新建两个角亭。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基础上,为体现紫禁城的宏伟气势,环境整治中新增铺砖地10000平方米,增加的植物有银杏、多杆香樟、国槐、日本五针松红枫大果榉和桂花等名贵乔木700余多株,公园四周栽植法青18000株,形成绿墙,从而形成色彩多样、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的皇家园林景观,外五龙桥、午朝门、内五龙桥、明故宫公园、御带河这一纵向城市轴线为明故宫景观的重点。
遗址保护
考古调查
根据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报告记载,20世纪50年代南京市对明故宫遗址进行了调查,明故宫遗迹主要有:午门、奉天门柱础、奉天门台基柱础、乾清 宫和坤宁宫的台基、太庙社稷坛柱础等。
考古发掘
20世纪90年代,南京市对明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探明的遗迹主要有:夯土台基和特殊的填湖堆积,一层土夹一层卵石处理木桩的考古发现,见证了明初填湖筑宫的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大 型工程建设的科技水平。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区工程施工中发现了太庙遗址, 并发现了桩基做法,印证了明初明故宫填湖筑宫的史实。
1999年,在对明代宫城西华门基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城门建筑基础,这不仅有助于准确地认定明故宫的范围和规模,也为明故宫大遗址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06年,通过对明故宫西安门南段皇城城墙基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了明故宫皇城西垣等重要遗迹。
2007年,通过对明故宫宫城遗址东北角东华门北段城墙基址进行考古发掘,确定了明故宫宫城 东部城墙的具体位置,为复原明故宫宫城的四至范围提供了重要的坐标。
2023年,因李府街街道拓宽,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街道拓宽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南北走向的城墙遗迹。后经考古学者考证,这段遗迹是明故宫皇城东墙遗迹,为勘定明故宫皇城东线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寻找皇城一些重要的城门位置提供了关键依据。
保护规划
1956年10月,南京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南京明故宫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保护明故宫历史城区内的皇城和宫城格局、护城河水系以及坛庙、衙署等遗址。明宫城遗址及周边一百米范围内,不得从事新的建设。
2011年10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回复江苏省文物局《关于对明故宫遗址部分区域进行考古勘探的请示》中称,原则同意该局所报南京明故宫遗址考古工作方案,并指出,应系统梳理历史文献和以往考古工作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对明故宫皇城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调查和测绘,明确遗址范围和重要遗迹的分布情况”,科学评估各类遗迹的价值和保存状况。国家文物局还要求,对明故宫遗址核心区域的考古发掘,应根据地下遗存的特点,结合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保护展示的需要,科学制定工作方案,不宜在遗址核心区中轴线区域采取长探沟发掘的方式。
2012年,由东南大学教授陈薇领衔设计的《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2)》中提到,保护规划时间跨度为20年,其中按照时间顺序,大致要点为明故宫中轴线中心区的完整保护与展示,即御道街的景观改造、两个遗址公园的本体展示和环境改造;明故宫宫壕的沟通与环境整治;三大殿遗址考古保护棚;复建宫城东北角楼;乾清宫、省躬殿、坤宁宫、社稷庙、太庙的考古展示;西安门、东安门、东华门、西华门等遗址公园的完整与建设等。同时,文物部门还将在明故宫遗址上竖立标识系统,标记出明故宫内各大殿、水系、道路的布局。在不用复建被毁建筑,就能大致上勾勒处于明代初年皇宫的总体面貌,让人们有全面直观的印象。
2015年3月,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布《关于明故宫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及重点遗迹标识展示工程立项的批复》,文件中写明:“原则同意明故宫遗址御道街景观标识、午门广场环境整治、中山东路道路铺装改造、三大殿台基遗迹标识展示等工程立项。”国家文物局要求,工程实施中,应贯彻最小干预原则,以现状保护为主,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将由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在明故宫遗址上补充开展必要的考古工作,明确遗址的布局特征、营造方式及遗迹保存情况。三大殿台基遗迹及两宫生活区的环境整治及标识展示工程,则应注意控制总体景观环境,突出遗址氛围,恰当体现遗址的核心价值。
2021年10月12日,南京明故宫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元朝修建
洪武年间
建文年间
永乐年间
宫殿渐毁
清朝时期
二十世纪
地理环境
建筑特色
整体综述
皇城设置
宫城设置
城楼
宫墙
城壕
桥梁
殿堂
官署制度
坛庙设置
圜丘
方丘
天地坛
社稷坛
太庙
奉先殿
布局特色
顺应自然
遵循礼制
轴线重合
现存遗迹
宫城遗迹
午门遗址
奉天门遗址
内五孔桥
东华门遗址
西华门遗址
皇城遗迹
西安门遗址
外五龙桥
玄津桥遗址
宫殿遗址
坛庙遗址
太庙遗址
社稷坛遗址
散落遗迹
遗址公园
遗址保护
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
保护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