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头村
山东青岛琅琊镇下辖村
台西头村位于琅镇人民政府驻地夏河城东南7.6公里,琅琊台东南麓。村域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8.77亩,林地面积1000亩,有居民308户,人口1078人,外来人口较多。倚山傍海,以渔业为主,村民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2005年全村水产品总量达到3881吨。该村大力发展旅游尤其是以家庭宾馆、渔家宴、渔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
村名由来
据传,明初肖姓从江苏海州沧郎迁至于琅琊台东,立台东头村。1962年部分村民迁此立村。因坐落在台东头村西,故名台西头。
人口状况
台西头村有居民308户,人口1078人,以肖姓居民较多,丁姓王姓徐姓夏姓薛姓等居民较少。
区位优势
台西头村相较于其他的村庄,拥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于其区位上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
1.景区经济。台西头村前有琅琊港,后有琅琊台,近有斋堂岛,形成了一山一港一岛的旅游线路。近年来,突出发展了景区经济。全村共发展旅游户98户,家庭旅馆20多家,500个床位,旅游酒店商店200多家,年旅游经济收入200多万元。
“一山”是指徐福上书之台——临沂市台《山海经·海内东经》载:“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越绝书》载:“勾践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史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首到琅琊台,“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筑琅琊台。”“既已,齐人徐等上书,”这是徐福第一次在琅琊上书并获得秦始皇准奏。
“一港”是指东渡启航之港——琅琊港,《史记》在记载:始皇三十七年东巡是这样说的,徐福在琅琊上书:“乃诈曰‘·······’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自临沂市北至荣成山”说明秦始皇最后一次遣徐福入海求仙药的启航港还是琅琊港。
“一岛”是指在琅琊台南有一个琅琊湾,琅琊湾中有两座小岛,一座是斋堂岛,一座是沐官岛。斋堂岛,《诸城县志·山川考》是这样记载的:“岛在琅琊台东南十里。······岛南北褒五里,广二里,距西北海岸十五里。······出入必以舟。地肥腴,多萑荻,亦宜五谷,又产海枣紫竹黄精耐冬花。始皇登临沂市时,侍从斋戒于次,故以之名岛。岛可容船百来只。”清乾隆版《诸城县志》载:“岛上有古斋堂,为秦始皇侍从斋戒处,故名斋堂岛。
2. 海区经济。依托漫长的海岸线,台西头村大力发展捕捞,海产品养殖,近年来海区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外海捕捞,远海网箱养殖,近海海产品养殖的海洋立体组合生产结构,年渔业生产产值达上千万余元。同时,大力发展海产品的初加工,形成了育苗,养殖,初加工一体化的海区经营模式,吸引大批外来就业人员。
3. 港区经济。台西头村依托于琅琊港发展港区经济。琅琊港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我国五大港口之一,也是我国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是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各种物资吐纳集散之地,更是船舶活动的根据地,在航运交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琅琊港也是琅琊镇的第一大渔港,依托海港形成了配套的服务产业,水产品加工产业等。带动了制冰,网具维修,渔船物资供给,海产品初加工等服务业的发展。
4. 软件。荣获了“省级卫生村庄”、青岛市黄岛区“十佳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村庄标兵”等称号,于2004年被青岛市确定为20个小康示范村之一,2005年被胶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5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是胶南市争创“五个好”带头党支部和青岛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琅琊镇三个文明建设样板村,村民综合素质较高。这些都为台西头村的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内部软件环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村名由来
人口状况
区位优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