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英
中国现代建筑师
柳士英(1893年10月26日-1973年7月15日),原名飞雄,籍贯苏州市,是中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他在中国建筑史上有五大贡献:
1. 柳士英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创始人,1923年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开端。
2. 他创办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是中国建筑师自己创办的首批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
3. 柳士英是苏州城市规划的缔造者,为苏州现代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他发展了湖南省大学建筑学科,奠定了湖南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基础。其作品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柳士英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引入中国,这在当时的中国尤为罕见。
柳士英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他的作品清新雅朴,融汇中西,沉静笃厚,不趋名利。1953年,他筹建了饮誉海内外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人物生平
柳士英的童年就读于地方善堂附设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母怀到南京市,考入公费的江南陆军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先生由南京返回故乡随兄伯英(同盟会会员 烈士)参加苏州光复活动,组织革命新军,担任北伐先遣营营长,领兵参加会攻南京之役。
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兄逃亡日本,改名飞雄,于1914年考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预科一年后升入本科。
15岁考入江南陆军学堂。18岁时,柳士英担任北伐先遣团先锋营营长,率兵会攻南京,革命失败逃亡日本。1919年“五四”运动前先生以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响应,参加留日学生回国请愿代表团,主办《叙国日报》,参加罢课一年。
1920年先生毕业回国到上海市,初在日人所设的“东亚公司”、“罔野建筑师事务所”任技师,1922年脱离“罔野建筑师事务所”,与留日同学、挚友刘敦桢、王克生、朱士圭诸先生创办“华海建机事务所”
(一说“华海公司建筑部),为我国建筑师早期在沪创办的设计事务所之一。先生任设计部主任。第一个设计工程为我国早期的现代工业杭州武林造纸厂,(会杭州华丰造纸厂)厂房及全部建筑设计(1922年),其后设计工程布及上海、苏州市南京市芜湖市等地。
在开办设计事务所的同时,1923年先生又回到故乡参加了著名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先生担任科主任、教授,并邀请刘敦、朱士圭先生共同办学,开创我国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之先河。
1928年苏州建市,先生被委任苏州市市政工程筹备处总工程师,并首任苏州市工务局长,在职期间,主持苏州城市建设与规划,制定三横三竖六大干道和外围循环线,整理拓宽旧城街道;修复城内三横四纵河道系统。开辟金门县、平门;修筑城市中心通往火车站、通往虎丘风景区交通大道,为苏州市现代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1930年苏州撤市后,先生重返上海市,重理“华海建筑事务所”设计业务,并受聘执教于上海大夏大学、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任土木科主任教员。在此期间他仍继续半工半教,在教学的同时,还创作了上海中华学艺社、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堂、大夏大学校舍新村、上海王伯群往宅等建筑设计作品。1931年出席东亚学术协会会议。
1934年,先生受聘由上海前往内地湖南大学,任湖南大学土木系教授,并先后兼任长沙楚怡工业学校、长沙高等工业学校、长沙公输学校教授,长沙迪新土木建筑公司总建筑师,湖南克强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创办建筑学专业。应当时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又创办建筑专科和土木专科。1952年受命筹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任筹委会主委,一年后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院长。1958年后,先后任湖南工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副校长,高教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62年担任导师,为新中国培养建筑学研究生最早的导师之一。曾编有《西洋建筑史》、《五柱规范》、《建筑营造学》、《建筑制图规范》等教材。
在建筑教学中,他始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创作提高,先后设计建造了长沙电灯公司、长沙医院、湖南大学校园规划和大礼堂、图书馆、工程馆,主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现华中理工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其设计作品清新雅朴,融汇中西,具有鲜明个性及其独特风格。
先生早期扎根内地,默默耕耘,勤奋开拓,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在旅湘四十余年中,为中南内地培养大量土木建筑人才,发展内地建设,享有崇高声望。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成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于195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民革中央委员和湖南省省委员,并历任湖南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1年筹建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首任理事长。
1973年7月15日,先生病逝于湖南长沙湖南大学,终年80岁。
事业发展
柳士英
中国建筑学教育先行者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创建人
柳士英(汉,1893.11-1973.7,苏州人)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在上海与刘敦桢等组建“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开端。1953年筹建饮誉海内外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柳士英沉静笃厚,不趋名利;作品清新雅朴,融汇中西。
华海建筑师事务所
柳士英1920 年毕业回国到了上海市,正值工业资本扩张。在日华纱厂做了一年建厂施工员,后转东亚公司,嗣后转日本冈野建筑师事务所,任设计师。1922 年,柳士英毅然脱离冈野,与留日同学、挚友刘敦祯、王克生、朱上圭一道,创设了“华海建筑师事务所”。所址设于上海九江路与江西路口,独立自营设计业务。从时间上看,“华海”比目前认为的国人最早的事务所“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要早两年,应为最早。
但“华海”未有壮大发展,一是由于外国洋行打样间倾轧压制;二是当时民族资本不敌外资,国人事务所少而无影响力,业务难觅;三是无上层政治背景,无财阀后盾。经过几年支撑.终因社会所迫,不得不停业中断。
1930 年,柳士英回上海市重理“华海药业”业务,以图重振。
除了“华海”设计项目外,柳士英还作了不少规划及设计。1928 年,当时苏州市设市,柳士英被委任为苏州市政工程筹备处总工程师,1929 年又任苏州工务局长,主持城市规划和营建。他整理旧有街道及河道系统,规划三道交通循环线。但这些改造措施影响了私人房地产得失,触犯了地方权贵恶势力的既得利益,阻力横生,进展迟缓,最终仅完成十分之一二。
苏工建筑科
1923 年,“华海”业务受挫,难以施展,柳士英回到家乡苏州,利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为基地,创立建筑科。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的创办真正揭开了我国近代正统建筑教育的历史。
柳士英自任建筑科主任,教授建筑营造、建筑设计、建筑史等主干课程。相邀刘敦桢、朱士圭协助创办,并来此执教。建筑科教学体制参承日本,偏重工程技术掌握及运用,以培养全面懂得建筑设计及施工的人材为目标。学制三年。开设建筑意匠(即建筑设计)、中西营造法、建筑历史、结构设计、测量、美术等。从专业课程设置上可窥见柳士英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至1927 年,毕业了两届学生。
1927 年建筑科并入东南大学,嗣改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又改中央大学,就此成为中大建筑系之前身。这亦是我国大学建筑系之首创。正因如此,苏州建筑科值得书上一笔。
开创湖南建筑教育——中南土建学院
1934 年,由刘敦桢力荐,当时湖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唐艺菁亲赴上海市相邀,柳士英来湘,任教于湖大土木系。从此致力于湖南,传播建筑教育,未曾离走。
柳士英是较早扎根内地传播建筑教育,从事设计实践的建筑师。1934年他设计的长沙电灯公司厂房及配套设施,为湖南最早的现代工业建筑之一。此外在长沙市还设计了湘鄂赣粤四省物品展览会馆商务印书馆、长沙上海银行、长沙医院、李文玉金号等建筑。担任过长沙迪新土木建筑公司建筑师。
1934 年,柳士英在湖大创设了建筑组,开创了湖南省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抗战前后又兼任长沙高等工业学校教授,辅佐省立克强学院开设建筑系,兼任系主任、教授。解放后被任命为湖大土木系主任。1951 年举办“建筑专科班”和“土木专科班”,快速输送人材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事业上。1952 年主持完成了有湖南大学土木系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参加的武汉华中工学院建校总体规划和多项学校建筑设计
1953 年院系调整,国务院决定合并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所属土木系和铁道建筑专业,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柳士英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同年10月16 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正式成立,柳士英任院长,设有营造建筑、道路建筑等系。《中南土建》杂志及《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学报》陆续发刊。短短几年,学院师资、科研、基建成绩斐然,成为国家土建人材的重要培养基地。1958 年学院更名湖南工学院,柳士英任院长。1959 年又改湖南大学,柳士英任副校长。
教育理念
柳士英注重自身修养,认为建筑有社会性,要求设计者清廉完善,这是从事设计的第一步。他推崇朱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教训:“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习学建筑,亦可循学问、思、辨之序,把直接经验加以系统化,如是方能革新学术,磨砺品行。
他在教学中尤为强调两方面:须精通历史本原及发展。
第一,“无源之水,不能广矣”,认为是否了解历史实为内行与外行之重大区别。他对中西学术渊源理解颇深,加之本身存养省察,故能熟谙运用。第二,须熟悉技术构造处理,这是取得深厚广博造诣之必要条件。对重要的结构处理,他常亲自计算出图,如湖大礼堂舞台结构就是他完成出图的。他时常满堂讲透一个节点大样,并且认为“三分匠,七分主”,不求一锤定音,注意在施工中观察修改。
柳士英宽厚雅朴,不求闻达。工作一丝不苟,防杜敷衍,染濡师生。对组织无有烦劳奢求,年岁渐高,仍伏案精绘,孜孜不怠。教学过程中,他编著有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历史、结构等课程教材讲义,如《西洋建筑史》、《五柱规范》、《建筑营造学》。1959 年发表“建筑美”一文。1962 年开始培养建筑学研究生,为我国培养建筑研究生为数
不多的最早的导师之一。同年担任原建工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柳士英在湘40 年,在湖大及湖南大学等院校传播建筑教育的同时,亦留下不少作品。原湖大校址多设于岳麓书院原址。1926年刘敦桢设计了湖大第二院。1933~1935 年间,蔡泽奉设计的图书馆及科学馆相继落成。1934 年柳士英对湖大校区进行了多处修、扩建和规划,对教学区、风景名胜、宿舍、实习工厂统筹安排,使“山灵虽奇,得人文而显”,始尊定了湖大校园之良好雏形。1938~1945 年间,湖大多次遭受日军狂轰滥炸,图书馆及许多校舍被焚毁。柳士英不屈强暴,撤至湘西辰溪龙头建分校,因陋就简,修建了大量校舍。1946 年复原迁还长沙市本校,面对残垣断壁,柳士英组织拆迁修复、重建校园,设计建造了不少校舍,完成了科学馆改建加层,使欧式锁心石门及檐壁线脚与中式装饰及屋顶揉合,取得中西合璧的效果。是年又设计并招商承建新图书馆,对民族形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体量顿隙有致,横侧高低仰借叠伏,处理较成熟,而无明显折衷印迹。1948 年柳士英设计的工程馆是具浓郁“机器美学”色彩的作品,以水平窗带之圆转隐喻机械皮带轮的上下传动,形象简洁实朴,既有学府味又回避了当时一般教学建筑呆板和抑郁之陋端,属上乘之作。1951 年柳士英设计了湖大礼堂,当时湖大校长李达未经教育部批准即拍板上马。20 世纪50 年代伊始,苏联影响还未扩大,但已出现了“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前奏,大礼堂自然采用大屋顶形式,正面曲脊飞檐,交织错叠,侧面壁比扶摇壮观。值得注意的是檐下斗处理不恪守法则,似从檐下反挂而下,形成奇特装饰效果。教育部领导视察后大加赞扬,收回了对先斩后奏而发的责难,建议推广。从他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的许多作品中,至今依稀可见从“民族形式”到“反浪费”运动的偏摆痕迹。
设计观
柳士英留日求学间,正值各路早期现代思潮涌入日本之际,折衷主义“洋风”、新艺术运动、分离派、表现派等纷至沓来,他接受了早期现代思想,主张合理的功能布局、协调的形体、严谨的比例尺度,从中窥悉到这些熏染。
对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及“国粹主义”,他为之恻动,始终没有走完全照搬宫殿型固有形式的套路,是一个较具风骨,有主见的建筑师,他竭力推举现代思想,早期作品讲求结构逻辑,主张建筑应通过纯洁手法反映现实,以适应钢筋水泥材料特点,随着设计阅历加深,他的“自然主义”倾向愈加明显,清新雅朴的风格日臻成熟,虽然“功能至上,以真为美”的思想至深,但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能主义者,其独特之处在于其作品中多残留有“新艺术运动”之遗风,喜好斟酌装饰与细节,踯躅其间,寻得慰藉,取得巧妙的平衡。
柳士英对改良派的“中西合用,观其会通”主张持赞同意见,但对“中体西用”不以为然,认为不必强分主次尊卑,而应平等视之,态度开明,并作了一些颇有创意的探索。虽然最终亦未跳出“折衷”框,但可贵的是他能灵活处理,融会贯通,决不恪守古典法式则例,不牵强附赘,即使20 世纪50 年代的“民族形式”作品,仍似清荷一枝,独具风范。
其晚期设计中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可用“细腻、变通、涵忍”加以既括:
细腻
细腻情寓细节之中,没有细节就没有建筑,缺乏细节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细部是建筑的浓缩。柳士英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装饰在形式上与传统建筑不同,更需要在加工和材料使用方面格外审慎。细节、小尺度的部件处理能够弥补建筑视觉上的脱节和贫拮,尤擅如下处理。
曲线
他常把曲线揉进建筑,承前启后、上下过渡,无论由直转曲作“收头”,还是半圆转柱、弧形体、屋脊曲线,甚至线脚变化都能别赋情趣,各臻其妙。
收头
他有一设计准则:凡事应有交待。线、面、体之过渡搭接要交待清晰。建筑亦有“起、承、抑、合、停”节奏变化,要总览斟酌。其收头处理体现在多方面:竖向段落常承沿“三段式”经典,灵活运用材料线脚变化来显示顶部收头处理;横向展延到一定时或停或转,如湖大工程馆西端以孤形体加折线体为收头,东端跃落一展作收头。细部收头处理更必不可缺。圆是最常用收头方式,戏称之曰“灵魂出壳”。收头要水至渠成,不可有矫揉之嫌。
光影
运用阳光是最经济实惠的装饰手段,他常把大片连续墙体作轻微波折形处理,以承接阳光,使形影相得益彰,迤逦波动。
入口
他认为追求形体奇异繁不应以牺牲入口形象、地位为代价,在建筑入口处下足功夫,决不会枉费,往往可立竿见影。
这些似乎“小题大做”的观点手法,在当今也许会受至微辞和贬鄙,但现在草率无力度或渲染失真的设计不乏其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其实,许多传统的构图原则、处理技巧作为基本的判断准则和构成手段仍然有效,决不应一俱推翻。再者,我们现在接受的大凡是彻头彻尾的现代主义教育(譬如大学一年级皆以“构成”系列展开教学),却未加明晰其来龙去脉,把学院派视如瘟疫;而后现代派一开始就只是提供了一种姿态,许多人趋之若鹜,结果学步邯郸市
变通
变而求通,通达则融,融而生新。柳士英不拘泥盲从法式,敢于跳出法度之外,其建筑有浪漫诙谐的一面,许多地方即使以摩登眼光审视,仍觉新奇:圆柱、半圆柱、退叠的竖线脚、弧线、曲拱状踏步,依稀有“后现代”气息。柳士英本人决无先知什么“后现代”,但“变通”是设计之大法,适当变形、夸张是极其自然的,正所谓盈满而溢,瓜熟蒂落。
涵忍
柳士英有朴素的建筑观,学术上不壮语惊人,设计不锋芒毕露,而重洗炼凝重,有涵忍的胸襟和修养。如原湖大女生宿舍,外观虽实朴无毕,但进门正墙仅作一圆窗,一枝梅花探进,清隽高逸。
回顾柳士英一生,“华海”、“苏工建筑科”、“湖南大学”,几多初创,足当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然而,他却未获得应有的荣誉和知名度,甚至至今仍被疏漏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究其原因:首先,华海及苏工建筑科存在时间不长,许多事已鲜为人知;第二,他早年来湘,扎根内地传播教育,远离上海市等大城市,而这时正是大多国人建筑师在大城市广留作品的鼎盛时期。加之他本人对名利薄视,生性淡泊。其辛恳一生,更加值得追忆。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事业发展
华海建筑师事务所
苏工建筑科
开创湖南建筑教育——中南土建学院
教育理念
设计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