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三岛由大金山、小金山、
乌龟山岛组成,位于东经121°24ˊ~25ˊ,北纬30°41ˊ~42ˊ,距
杭州湾北岸陆地最近点(金山嘴)6.2公里。大金山顶峰高103.4米,是
上海市地面最高点。
北宋年间并有港口,山上有寺庙,并有天然泉水“寒穴泉”,周围有村落,
福建省航商浮海至此贸易(
正德《金山卫志》),客商宿于金山上的寺庙内。由于海岸陷后退,约在
南宋淳熙与
绍熙间即12世纪80年代后期沦入海中,3个顶峰出露海面,构成现在的3个岛屿。今村落、城堡、港均已陷海,山上古迹亦已湮没。
金山区沦海后,成为近岸岛屿,扼
杭州湾之咽喉,历来为海防要地。
金山三岛沦海后,在大、
小金山岛之间,形成一道海峡,俗呼金山门,1984年4月更名金山卫深槽。
涨潮时受两山的挟持,其势汹涌,涛声轰鸣,雷霆万钧,气势磅礴。潮流在通过金山门时,潮位升高,能量集中,产生强烈的下淘作用,使金山门以西逐渐冲刷出一道深水槽,不断向西伸展,一般深度在负30—40米。
乾隆《
金山县志》卷首海塘图注:“沙滩外有沙堤,堤下深不可测,盖潮激金山,直冲其地故也,与他处以渐而深者不同,”所指即
金山区深槽。民国20年(1931年),负20米深水区已由金山门伸展至戚家墩前沿,1953年已超过金山滩嘴(今卫三路),1972年又向西延伸1公里。据河口海岸有关专家分析,金山卫深槽20世纪70年代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金山卫深槽使近岸水域形成一片宽阔的深水区。
大金山岛东西尖狭,中部宽阔,略呈
菱形,最长处963米,最宽处437米,面积0.3平方公里,顶峰高105.03米,是
上海市地面最高点。山峰位于中部偏东,东、西两侧为
山脊,山脊北坡有一平台,绍熙《
云间志》引《吴地记》云:“可容二十人坐”。平台北侧为陡坡,深10~20米,陡坡下为一狭长的低谷地带,林木之间有形状各异的岩石出露。西北为岩岗,其南、北两侧为悬崖峭壁。山上有两井,其一位于西南
山麓海拔10米处,面积10平方米,其二位于东北山麓海拔15米处,面积20平方米,深度均为4.5米。水源主要为雨水积聚,也有少量
地下水。在山腹坑道中尚有两处泉水,不断溢出坑道,水味呈酸性。岛上至今仍保存着
上海市地区早已绝迹的原始
植被—
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山上植被主要由青冈林、红楠林、竹林三片林区构成。山上多常绿阔叶乔木,以
樟科、
壳斗科、
山茶属、
木兰科的常绿树种为主;落叶
乔木有
黄连木、
黄檀木、
朴树、
榉树等。据调查,各类植物共有98科208种,堪称天然植物园。岛上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气温16℃,
年较差为上海地区最小,仅22.5℃),炎夏无酷暑,是有待开发的旅游、避暑胜地。
大金山悬崖峭壁,低谷幽深,怪石林立,林木掩映,出没烟波缥缈之中,数百年来孤悬海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少,山上保存着
上海市地区陆上早已绝迹的原始
植被和珍稀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岛上气候宜人,炎夏无酷暑,是有待开发的旅游、避暑胜地。现在三岛已经建立了一个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即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它是上海市所辖范围内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3年6月5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优良、生物种类繁多、自然植被保存良好,是上海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也是环境质量最为清洁的区域。该保护区位于
杭州湾北岸,坐落在
上海市金山区,距金山嘴海岸约6.6公里。其由核心区(
大金山岛)和
缓冲区(
小金山岛、
乌龟山岛以及邻近1公里范围内的海域)组成。
小金山岛,俗名焦山,亦称胜山,位于大金山岛西北1.75公里,面积0.1平方公里,东狭西宽,山势平坦,最长处450米,最宽处247米,海拔34.23米。山体同大金山岛构造。岛上土壤冲失,岩石裸露,无
乔木生长,局部岩缝长有
刺槐和草丛。
浮山岛位于大金山南0.63公里,面积0.05平方公里,长290米,最宽处183米,海拔31.71米。山势平缓,呈椭圆形,山头浑圆无峰,中部有
山脊隆起,状如圆盘,浮于海面,故称玉盘山。其椭圆形山体东部有狭长小山脊出露海面,状如龟,俗称
乌龟山。东端有一狭长礁石隐于海面之下,与山体相连,俗称牛绳。土壤冲失,岩石裸露。
交通指南:
上海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下,然后乘坐卫梅线、石梅线可以直达金山石化城区或是乘轨道交通一号线--莲花路站下车,然后乘坐莲石专线、莲卫专线都可以直达金山石化城区,车程约一个多小时。
自驾线路:莘庄--S4
沪金高速公路(至山阳出入口)--亭卫公路--杭州湾大道--沪杭公路--金山石化海滨;或者G50
沪昆高速铁路G15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至
金山区出入口)--松卫南路--杭州湾大道--金山石化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