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菌纲
担子菌门
层菌纲(Hymenomycetes),层菌纲真菌大多数为腐生菌,许多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及引起木材腐朽的大型真菌都属于此纲。层菌纲的担子果一般都相当发达,典型裸果式或半被果式。质地有胶质、蜡质、革质、木栓质或肉质,形态多种多样。担子有横隔或纵隔,或是无隔单细胞。根据担子有无隔膜,分为:有隔担子菌门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dae)、同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共包含9个目,约8000多种。
概述
层菌纲,担子菌亚门的 1纲。本纲真菌担子果通常发育良好,子实层由一堆平行排列的担子及其他不孕结构(如囊状体等)组成,在担子果或子实体成熟前或成熟后暴露于外。担孢子成熟后,自动地从担子上掷射出去。
层菌纲(hymenomycetes) 真菌的担子果一般为相当发达的大型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裸果型,担子形成子实层。担孢子成熟后可以强力弹射。大多为腐生,有许多可以引起木材腐朽,少数可以为害植物,有的是森林植物的重要病原菌。本纲真菌有的为食用菌,如蘑菇、木耳等;有的可作药用,如野生黑芝等。近年来发现有不少种类含有抗癌物质,有少数是毒菌,人畜食用可产生幻觉或致死;有的是与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层菌纲真菌与农作物病害的关系较小,只有少数是农作物的病原菌。
依据担子有无分隔,本纲下分2亚纲:担子有横隔或纵隔的为有隔担子菌门亚纲,属于这一亚纲的有银耳目、木耳目和隔担菌目。担子没有隔膜的为同担子菌亚纲,包括外担菌目、座担菌目、花耳目、胶膜菌目、多孔菌目蘑菇目。共9目约750属,其中包括不少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还有一些是有毒的菌类。少数种类与植物或昆虫共生。
分类
Ainsworth(1973)采纳(Talbot的分类意见,根据担子有、无隔膜,将层菌纲分为有隔担子菌亚纲和无隔担子菌亚纲,共包含9个目,675属,约5000种。
(一)有隔担子菌门亚纲(Phrahmobasidiomycetidae) 有隔担子菌亚门纲形成有隔担子,分银耳目、木耳目和隔担菌目3个目。
银耳目( Tremellales )真菌都是木材上的腐生菌,少数寄生在真菌上,担子裸果型,大多为胶质。典型的担子以十字型纵隔分成4个细胞。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是其中很典型的种。
木耳目( Auriculariales )真菌大都为木材上的腐生菌,少数寄生真菌上。担子 果为裸果型,大多为胶质,干后呈坚硬的壳状或垫状。子实层分布在担子果表面。典型的担子有横隔分为4个细胞。常见的寄生菌是为害桑和其他树木地下部引起纹羽病的桑卷担菌( Helicobasidium mompa)和紫卷担菌( H.purpureum)。它们的担子果不发达,担子卷旋。毛木耳(Auriclaria polytricha )是中国在麻栎等木材上栽培的食用菌。
隔担菌目 (Septobasidiales ) 隔担菌目是—类很待殊的真菌,大都是为害植物的介壳虫上的共生菌。担子果不很发达,原担子的壁很厚(有些像冬孢菌纲真菌的冬孢子),异担子则横隔为4个细胞,小梗上着生担孢子。这一目真菌中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如引起桑膏药病的柄隔担耳 ( 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 ) 和柑橘属膏药病的柑桔生隔担耳( Septobasidium citricolum )。
(二)同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无隔担子菌亚纲真菌形成无隔担子、分外担菌目、座担菌目、花耳目、胶膜菌目、非褶菌目和蘑菇目蘑菇目)6个目。
外担菌目(Exobasidiales ) 外担菌目真菌都是维管植物上的寄生菌,为害茎叶引起叶斑和肿瘤等畸形。它们无担子果,担子在受害部的表面形成子实层,在许多方面与子囊菌门中外囊菌属( Taphrina )真菌相似。本目真菌种类不多,约含5个属。外担菌属(Exobasidium )是最重要的属,其中的许多种可为害山茶属、石楠科、樟科等常绿木本植物,引起茶饼病的坏损外担菌( Exobasidium vexans )是常见的种。
座担菌目(Brachybasidiales)座担菌目真菌的担子疱状或盘状。担子细长,成簇地从叶片下面的气孔伸出,棍棒形或近梨形,由上担子和下担子组成,二者之间有明显缢缩。上担子顶端有2个小梗,每个小梗上各生一个担孢子。本目仅有一科,2属。重要属为座担菌属(Brachybasidium)。座担菌(B.pinangae)寄生于山槟囊属(Pinangin)植物上,引起叶斑病。
花耳目(Dacrymycetales) 花耳目真菌的担子果小,胶质,垫状、瓣状或匙状,无柄或有柄,颜色鲜艳,黄色或橘黄色。担子圆柱形或棍棒形,单胞,顶端分叉成两个粗壮的小梗,呈音叉状。每一小梗上各生一个担孢子。常见的有花耳属(Dacrymyces)黄花耳(D.aurantius),腐生于朽木上。
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 ) 胶膜菌目真菌形成铺展在基质表面的胶质状、粉状和蛛网状的担子果。担子果有白色、褐色、灰色、粉红色等。其中有腐生的和寄生的。寄生的主要是为害植物靠近上面的部分,有些是兰科上的菌根真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 )中的瓜亡革菌(T.cucumeris ),是寄主范围很广的病原 菌,为半知菌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的有性 态。
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 非褶菌目真菌一般形成较大的裸果型担子果,包含的种类多,已知1200多种。担子果有紧贴平展状或平展反卷状、菌盖状、小杯状或盘状,也有棍棒状和分枝成珊瑚状的,担子果有柄或无柄,担子果中着生子实层的部分(子实层体)有平滑、齿状、棍棒状和管状的。担子果的质地为革质、木质或木栓质,一般都比较坚实,少数肉质,有的可食用,如猬状猴头菌鸡油菌等。非褶菌目真菌大都是枯树、木材和腐殖质上的腐生菌,也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如引起茶树、橡胶树和其他热带植物根部紫腐病的鲑状伏革菌( Corticium salmonicolor );引起多种果树银叶病的紫韧革菌( Stereum purpurem );引起茶树、咖啡、可可、橡胶等根腐病的橡胶树灵芝( 灵芝属 pseudoferrem )等。总的来说,非褶菌目中的病原真菌主要为害木本植物,大都是先为害根部。非褶菌目中有些是药用真菌,如灵芝( Ganoderma spp.)等。
蘑菇目(Agaricales ) 蘑菇目真菌的担子果是肉质的,为半被果型,典型的为伞状,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子实层着生在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少数蘑菇目真菌的子实层体呈孔状,如牛肝菌属(Boletus )中的食用菌。蘑菇目真菌大都是树枝、木材、腐殖质或粪堆上的腐生菌,少数可引起树木和果树的根腐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我国著名药材天麻,就是蜜环菌和一种兰科共生形成的。蘑菇目中有很多是食用菌,大量栽培的是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少数蘑菇有毒,通常称为毒伞菌或毒蘑菇。毒伞菌的待征是菌盖肉质,帽形,容易腐烂,菌柄生于菌盖中央,与菌盖容易分离;担孢子无色或粉红色,菌柄基部有菌托,为担子果包被开裂后的残留物,菌柄上有菌环。常见的种是毒伞属(鹅膏属)中的毒伞(A.phalloides ),又称鹅膏菌,在食用蘑菇引起的中毒中,绝大多数是因误食此菌引起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概述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