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汉(1914年1月26日-2019年6月16日),男,湖北汉口人,
汉族。中国著名骨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医疗、教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贡献,尤其在
骨科领域的发展上影响深远。冯传汉教授不仅创建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还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6月16日,冯传汉在京逝世,享年105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4年1月14日生于
湖北省汉口市的一个医生家庭。
工作经历
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
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外科学奖,被留校工作,任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1942年转到当时
北平市名医聚集的中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人民医院前身)工作。
1945~1947年在中国
骨科事业奠基人之一孟继的领导下工作。
1947年提升为外科副主任。
1949年冯传汉获得
英国皇家外科学会进修机构资助赴英国进修,先在罗伯特·琼斯(Robert Jones)骨科医院学习骨科,随后在德比(
德比)郡医院从普尔弗塔夫特(R.G.Pulvertaft)教授学习手外科。
1950年秋冯传汉回到北京。
1952年春他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任医务主任,同时主持500张床位的战伤骨科医疗工作。
1960年起,冯传汉历任
首都医科大学(现
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人民医院副院长、院长。
1980年他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
人物逝世
2019年6月16日9时40分,著名骨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冯传汉教授,在京逝世,享年105岁。
学术交流
冯传汉是比较活跃的,50年代他被推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1982年,冯传汉应美国骨科医师学院的邀请,作为第49届年会主席特邀讲演人,在会上作了有关骨巨细胞瘤研究的报告。报告含有创新性的见解,受到高度评价,美国骨科医师学院授予他“名誉会员”的荣誉。1984年冯传汉被收入英国名人传记公司出版的《国际当代对社会有贡献人名词典》中。
澳大利亚骨科学会和齐默(Zimmer)公司学术部联合邀请他作为1985年度旅行教授,赴澳大利亚讲学。1986年澳大利亚骨科学会推选他为通讯会员。
从50年代起,他就积极参与学会活动和医学期刊的建设。历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常委,《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副总编、顾问,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和总编,《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总编。1978年,他和一些著名
骨科专家发起并于1980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他被推选为骨科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和第二届名誉主任委员。1981年他代病重的孟继懋主持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他1990年就任
首都医科大学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联合出版社社长。1991年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他和同道编辑的《中国骨科新成就》(英文版)。
冯传汉、郭世、
黄公怡编写的《
肩关节外科》,1996年卫生部医疗卫生杰出科技著作
二等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从60年代起,冯传汉教授选择了骨巨细胞瘤作为主攻课题,与研究生们一起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若干新的发现,丰富和发展了此瘤的经典
病理学概念。他的研究阐明了骨
腱鞘巨细胞瘤的基质细胞不是单一细胞的群体,包含重要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能增殖的瘤细胞。他设计了消灭“疝囊”同时加强关节囊壁的手术,术后远期效果良好。他还率先在国内开展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为中国手外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论文著作
冯传汉教授及其研究生发表了多篇关于骨巨细胞瘤的论文,其中包括关于骨巨细胞瘤侵袭性的定量组织测量法的论文,为评价手术后复发可能性提供了帮助。他还报告了《41例手部肌腱损伤的修复》,是中国第一篇正式手外科的论文。他的主要论著包括《肩关节外科》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工作成就
对骨巨细胞瘤的新见解
他在临床工作以及疾病流行学调查中,了解到中国的
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的发病率高达15%,占骨肿瘤发病的第一位。此瘤在美国的发病率为5%,在日本为10%。从60年代起,他虽近古稀之年仍选择了这一多见又有潜在恶性的骨肿瘤作为主攻课题,和他的研究生们展开此瘤生物学特性的系列研究,进行了冷冻储存组织培养、超微结构、组织
化学、免疫学、
脱氧核糖核酸测定、组织计量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观察。取得了若干新的发现,丰富和发展了此瘤的经典
病理学概念。按原来的描述,骨
腱鞘巨细胞瘤是由多核巨细胞与基质细胞组成,并以前者命名。他的研究阐明了此瘤的基质
细胞不是单一细胞的群体,它包含30%以上起重要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能增殖的瘤细胞;巨噬细胞能形成典型的短生命期多核巨细胞,二者同属人体防御机制;能增殖的瘤细胞能形成长生命期的瘤多核巨细胞;后述二者是本瘤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发现将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及其关系。
总之,以骨巨细胞瘤命名此瘤,不能反应其本质,需要重新商定名。
1988年他的研究生发表了关于骨
腱鞘巨细胞瘤侵袭性的定量组织测量法的论文,该文说明,此瘤细胞的几个重要几何参数和二倍体
脱氧核糖核酸偏离指数,有助于局部侵袭性的评价和估计刮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这一工作曾在1990年日本骨科学会第63届年会亚洲骨巨细胞瘤专题会议上报告,得到赞誉。
设计多种骨科手术术式
对习惯性
肩关节脱位,国内外虽有多种手术方法,但复发率都较高。冯传汉深入研究该病的创伤解剖,发现脱位肩关节的前下方存在一个“关节疝囊”,他设计了消灭“疝囊”同时加强关节囊壁的手术,术后远期效果良好。一次,他遇到一例股骨颈基底有较大的动脉瘤性骨囊肿,无论刮除或切除,股骨头颈与股骨干都会失去能承受
应力的连接。冯传汉与同事们苦心思索,为该病例创造了一种“串联式”骨块植骨法,可重建股骨颈及部分大转子,这既利于骨愈合又恢复了股骨功能。此种设计为国际首创,已编入1983年美国出版的《骨肿瘤切除关节重建假体设计与应用》一书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伤病很多,在50年代,对这种病的诊断只靠临床体检,没有很好的确认手段,所以手术治疗也多属探查性质。为此,冯传汉在国内首先采用“膝关节注气造影法”,利用空气与软组织不同密度的对比,清楚地显示损伤半月板的裂隙及盘状半月板的轮廓。从此,半月板的伤病多数可以在手术前作出明确的诊断,使手术有的放矢。
还有一例患
慢性骨髓炎诱发了癌变。为保存病人的肢体免于截肢,他与科内同道决定开展区域灌注
化学治疗方法,随之进行了彻底的切除植骨重建术。这样病人不但保住了肢体,而且还恢复了功能。此例随访了多年没有复发。
50年代初期,他首先在国内开展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手术,这种手术要求高,当时国内很少有人问津。1960年他在《北京医学院学报》第一期上,报告了《41例手部肌腱损伤的修复》,是为中国第一篇正式手外科的论文。
获得荣誉
冯传汉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北京市科技成果
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等。他还获得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著作奖、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特别贡献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他被美国骨科医师学院授予“名誉会员”的荣誉,并被收入《国际当代对社会有贡献人名词典》中。
澳大利亚骨科学会推选他为通讯会员,并邀请他作为旅行教授赴澳大利亚讲学。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