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舒国,汉置舒县。汉时舒县地域广阔,下辖今
舒城县、桐乡(今
桐城市、
枞阳县)、
怀宁县、
无为市的大部分、鹊尾渚(今合肥三河)。
与龙舒县考
《三国志·吴书》记载:“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里的“
庐江县”指
庐江郡。“舒人也”,指周瑜系
东汉末年舒县人。如今地望之争,名望之争激烈,说周瑜是今舒城人,说周瑜是今庐江县人。到底周瑜是何县人氏?
东汉末的“舒”,是舒城,还是庐江?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依据史志记载和历史事实,对古庐江郡舒县和龙舒县进行一次研究考证,实事求是地加以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古今县名考无法退回时间实证,仅是研究,各县边界怎能千年不变,舒县、龙舒相邻,古代划分当今相互交错才是,无论所属,实属一家。
三国战乱,
庐江县郡分治为二:魏庐江郡治
六安市、吴庐江郡治皖城(
天柱山),原庐江毁于战祸;至
晋朝复庐江郡,治舒县,行政中心在今
舒城县县城东北处。
建置沿革
舒城县,古为郡舒,后又分立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国。汉置
龙舒县。
应劭曰:龙舒县,即郡舒之邑。《
辞源》:舒鸠故城在今安徽舒城县。《安徽人物大辞典》注释:“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
战国属楚,秦属
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
东汉改龙舒侯国,后复龙舒县。
刘宋废,梁时为潜县地,隋为
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
合肥市、庐江县地始置城县”。
现存地名
古龙舒即今
舒城县。舒城县境至今仍存有“龙舒”名,宋《
太平寰宇记》:“龙舒河,在舒城县南三里”。现“龙涧口水库”即“古龙舒河”口。舒城县不仅有“龙舒河”,而且有龙舒山。《舆地记胜》:龙舒山“在县(桐城)西北三十里,与舒城、六安接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龙舒山,在安徽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接
桐城市县界,即
龙眠山也”。《
舒城县志》有“南溪,一名欧溪,发源县西孤冲,南入
巢湖,盖即龙舒之水也”。山此可见,只有
龙舒县(今
舒城县)有“龙舒”二字,有“龙舒山”、“龙舒河”、“
杭埠河”,三、汉舒县为今
庐江县和舒城县,晋舒县为今舒城县 根据史实,七门堰是
刘邦侄子刘信在舒县建立的,位于今安徽舒城
干汊河镇境内,因此汉舒县包括今庐江和舒城的部分。
考证地名、县名,“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明”。
杜预(222-284年)注《左传》早《
太平寰宇记》700多年,他据当时史实对《左传》加以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今庐江县城池埂),舒(县)
肥西县有龙舒”。
光绪《
安徽通志》辩讹关于“古舒县古龙舒县考”也明确记载:“旧说及府志皆以
舒城县为古舒县,而以
庐江县为古龙舒。按,萧齐志
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
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
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县)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刘协建安四年(199年),
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
梅城镇),改六县为
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
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
临水镇)。复隋始建庐江县,唐始建
舒城县。
“凡史志所载之州,郡、县、邑,必详其建置,释以今地”,“甚至一山、一水、一镇、一地方位偶移或分属两邑,辄列为数名数处,钩稽考证,误者正之”。
舒县范围。
舒县范围有多大?是否等同于今天一个县的概念?史料证明,舒县的范围包括今天安徽舒城、庐江、
桐城市、
无为市、
怀宁县、鹊尾渚五个县和地区,远非今天一个县的概念。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舒有桐乡”,即舒县包括桐乡,即今天的桐城市。
舒城是舒县的主要地区。《
项羽本纪》记载:“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原注:“以舒之众屠破六县。舒,今
庐江县之故
舒城县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南百三十里。”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传记》注:“率领舒之军屠六。舒即今安徽省舒城,六即
六安市。”不仅记载了“舒”,即“舒国”,而且对“舒”及“六”均作明确注解说明。
《汉书·高帝本纪》中也有“以舒屠六”的记载,注解“舒”与“六”与上同,证明舒城是汉是舒县。
《三国志·臧霸传》和《三国志·张辽传》中臧霸讨伐
孙吴陈兰的史 实,也证明舒城在汉时属舒县。史实中所出现的“舒”、“舒口”地名均在今天的
舒城县县,先后交战的地点“夹石”、“逢龙”都位于舒城与
桐城市、舒城与潜山交界地区,出现的“潜山”,是指汉时的
潜县,即今天
霍山县。霍山与舒城相邻。史书所载史实证明,汉时舒城属舒县!
关于以上“舒”及“舒口”等地名,《三国志·吴主传》等也有同样的记载。
汉时舒县包括今天的
庐江县。《
汉书地理志》“舒县”注:“故国,莽曰昆乡”,《宋史·志》云:“庐江县有昆山矾场。今庐江县南有大小矾山,是汉舒县兼有今庐江县境”。《
汉书》和《
宋史》都记载得非常明确,“汉时舒县兼有今庐江县境”,即今庐江县属汉时舒县范围,舒县“兼有”,而不是今庐江为汉时舒县所专有。
姚鼐在《汉庐江郡县沿革考》里分析了汉时舒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
舒城县县南、
桐城市市北、庐江县西:“舒县,盖得今舒城南、桐城北、庐江西地。
姚的考证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编的《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的记载基本相同,不过《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对舒县的地理范围有更全面完整的记载:汉时舒县的疆域“有桐乡、鹊尾渚,盖得今县(注:即舒城)及庐江全境、桐城北境,无为西南境,绝长补短,逾三数百里,屹然一大邦也……自唐以前,疆域广狭,其详不可得闻,可据者,惟历代地志,由明以来,详载之。”
因此,如果把汉时属舒县地区今天的某一个县说成是汉时唯独的舒县,或今天的某一个县是汉时的舒县,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也是违背历史的,是错误的。
史书和史料史料记载,晋时和
南梁时的舒县,范围略小,主要地区在今
舒城县。
舒县治所。
县治或治所,是县城所在地,是一个县的代表和象征,治所或县治所在地是该县当然的中心地区。
汉晋时期舒县治所在今天舒城县,史料依据如下: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撰,1999年1月
方志出版社出版)第27页记载:“羹颉侯邑位今舒城县西北15公里。”“离此(注:舒县城邑)不足3公里俗称舒王墩为羹颉候墓。”“邑”即舒县县治(城址和治所)。汉领舒县等地、时称“
王安石”的羹颉侯刘信城邑(舒县治所)及死后墓葬(舒王墩)均在今
舒城县。“舒王墩”是舒县著名的历史遗址(
新中国成立前,“舒王墩”一直属于舒城县,解放后
肥西县建县,舒王墩从舒城划归肥西县)。
《
安徽省志》还记载,
刘信在位时,在其封地今舒城县
干汊河镇七门岭兴修水利,建成了与
都江堰齐名的汉代
水利工程“七门堰”。“七门堰”是刘信任羹颉侯领舒县时在舒城留下的著名历史遗址遗迹。清《
安徽通志》及我国权威史书《
中国史纲要》(剪伯赞主编,1983年3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23页均有记载:“如汉羹颉侯刘信在舒(今
舒城县)修建七门三堰,灌溉田亩。”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对此有较为详尽地记载:“七年(前200年),封刘信为羹颉侯,领舒、龙舒两县”。“羹颉侯城,在县西北三十里,《
舆地纪胜》舒城县槽堰,汉羹颉侯所筑。《名胜纪》:羹颉侯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有墓存焉。”“汉羹颉侯墓,县东三十五里,俗称舒王墩(《舆地纪胜》)。明嘉靖间,
知府何称立石。”
“羹颉侯城”,即羹颉侯
刘信所筑舒县县城。“槽牍堰”即七门堰三堰之一。“羹颉侯墓”即刘信墓,俗称“舒王墩”。
汉“羹颉侯领舒”、时称“
王安石”的羹颉侯刘信城邑(舒县治所)及死后墓葬(舒王墩)均在今
舒城县县,并在舒城修建“七门堰”,从而充分证明,舒城是汉时舒县县治所在地,是汉时舒县的中心地区。
清·《
江南通志》和《
安徽通志》还用具体里程计算来确定汉时舒县县治的具体位置。《江南通志》曰:“汉
庐江郡注,
李姓兆洛云:(庐江郡治)今
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
后汉扬州市同。按今庐江县治西四十里,入舒城县界,又五十里到舒城县治。”《安徽通志》记载与此相同。即庐江郡治在今天“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的地方,而且说明“
东汉扬州同”即东汉也是如此”。该书进一步载明:“按今庐江县治西四十里,入
舒城县界,又五十里到舒城县治”。这两部《通志》记载证明,汉时庐江郡郡治和舒县县治都在今天的舒城县:从庐江县治向西四十里就到了舒城县境,又深入舒城境内五十里就到了舒城县治,舒城县治距离庐江县治西九十里,庐江郡治在舒城县治西三十里的地方,距离庐江县治共“一百二十里”。
清·
姚鼐在《汉庐江郡县沿革考》对“舒治”也进行了考证:“故,章怀《
后汉书》注:舒城在今
庐江县西。以杜注、章怀之言度之,汉舒治在今舒城界内。”即舒县治所的具体方位在今
舒城县境。
汉时舒县县治在舒城,舒城文物部门通过实地勘查有过明确的记载,并且得到了省级文物专家的共同认定。《舒城县文物志》(舒城县文化局编写,1984年12月出版)第二章第二节“古城址”认为,汉时舒县县治在今天舒城县
城关镇古城村:“城关镇古城址……春秋时群舒国之‘舒庸’与‘舒鸠’城,均在此城址内。
秦汉时为舒县县治。据城关北古城埂断面调查,城墙为夯土筑成,内涵物陶片、瓦片均具有汉代特征,由此可证,汉代城邑。”
《舒城文物志》的记载,同时也得到了安徽省文物专家组的认可。2011年7月2日,安徽省“文物专家考察组”在舒城古城埂(今舒城县委大院)考察,发现这里俯拾即是汉时残砖碎瓦,证明这里是汉代舒县城址。
由此,2011年9月由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安徽通史编委会编写的《安徽通史》第2卷第51页阐明:“舒:旧置春秋舒国为舒县,
西汉仍之。故城在今
六安市舒城县境(一说在今
庐江县西南)。
新朝易县名‘昆乡’”。
晋朝时,舒县县治在今舒城县城关镇,史书记载明确,被史学家所公认。
如:《
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舒县治所”明确标注。《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我国最为权威的历史地图集,由
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主编。该书“西晋,
扬州市”地图中非常明确地绘出了“西晋时期舒县县治及
庐江郡治均在今天的舒城县”。该书标注西晋时期的“舒县”与西晋史学家
陈寿撰《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的“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的“舒县”完全一致。
《安徽历代政区治地通释》由原
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李天敏编著,安徽省文化厅文物丛书,1984年出版。该书明确指出:“舒县,
晋朝徙置。郡治。故址在今
舒城县县
城关镇(《与地纪胜》卷四十五庐州舒城县引《元和郡县志》云:‘
开元二十三年,
刺史竹承构奏,于故舒城置舒城县。’)。”
又载:“
庐江郡,西汉郡治古舒县。晋郡,移治于今舒城县治之舒县……三国时期移治
六安县,吴徙治皖县,古舒县郡治遂废。晋复置舒县于今舒城县治为庐江郡治。”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也对“舒县治”明确认为:“舒县,
西汉置,治今
庐江县西南,西晋迁治今舒城县,
南梁废”。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68页)对
晋朝“舒县县治”记载得很清楚:“舒县,汉旧县,兼庐江郡治,魏撤销……晋初复立,改治舒故国废邑(今
舒城县城关镇),后兼郡治。”西晋初,舒县再次设立,县治即设舒城县城关镇。
刘宋和
南齐时期,舒县县治和
庐江郡治也都十分明确,即在舒城县城关镇。《安徽历代政区治地通释》认定:南朝宋(公元420年——470年):“庐江郡领县三:潜、舒、始新。舒县——西晋徙置。郡治,故址在今舒城县城关镇。”南朝齐(公元479年——502年):“庐江郡,旧置。治舒县。领县七:舒、潜、始新、和城、西华、吕亭左县、谯。”“舒县故治在今
舒城县城关镇。《南齐书·地理志》南豫州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480)为郡治'。”
综上所述,汉晋时期的舒县治所在今舒城县,舒城是汉晋时期舒县的中心地区,故
天宝设置舒城县名取“故舒城”。舒城县名一至沿用至今未变。
可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时舒县治所在今
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大城。
1999年出版的《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26页载:“
庐江郡治舒县,考其遗址,位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地名大城畈,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
护城河尚存。”这里注释是“考其遗址”,没有明确说明根据和理由,可信度则大打折扣。因为“考”是带有编撰者个人观点的,难以令人信服。
省志这里的“考”汉舒县治在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大城畈,存在五个方面矛盾:
一是与《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矛盾。该书1999年1月
方志出版社出版,第27页记载:“羹颉侯邑位今
舒城县西北15公里。”“离此(注:舒县城邑)不足3公里俗称舒王墩为羹颉候墓。”即统领汉舒县等地的羹颉侯刘信城邑在舒城,其墓葬也在舒城,充分说明舒城是汉时舒县治所。
二是与《
庐江县志》记载矛盾。《庐江县志》(1993年5月版第675页)记载:“大城,在
城池乡城池村,城垣基脚断续可见,
护城河明显。相传为
曹操抗吴时所筑。”《庐江县志》并没有记载城池村大城是汉时舒县治所,而是曹操抗吴时所筑的城池。
三是与当地群众传说矛盾。实地调访
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现不见城墙和城池,也无土墩和护城河。当地老人传说,这里是曹操修建的城池,曹操在此修城挖土,曾挖出了一个笔头,还在这里“了三跑屎”,变成了前面的三座山,叫“笔头山”。
四是与史实相矛盾。舒县建立于
西汉初年,而曹操生活于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时间相隔400多年!更何况,三国时期舒县已撤消,这时不可能还有“舒县城池”。如果这里是舒县的城池,为什么《
庐江县志》没有记载?这不是县志编撰者的疏漏,而这里不是“舒县城池”!
综合以上可判定,
庐江县“城池”与
曹操有关,是曹操或其部下在此修建的
护城河,以抗拒
孙吴的
孙权。因这里是吴、魏交界地区,曹操在此修建城池以抗吴。可见,这个“城池”不是汉时舒县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