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农业机械化系,1985年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2010年更名为工学院。
历史沿革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农业机械化系,1985年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2010年更名为工学院。
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3个系,设有工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和机电工程训练中心,设有
农业机械化工程与装备、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装备测试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5个研究室;同时,还设有农业部
华中地区农村能源技术培训中心,劳动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华中农业大学培训中心等特色工作机构。
本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
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工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
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
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设计、计算、实验、测试、调研、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运用
计算机、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4.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和推广的能力;
5.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基础、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共36周,其中①军事训练2周,第一学期集中安排;②生产劳动4周,第二学期集中安排1周,其余3周分散安排;③课程实习4周,即第四学期机械原理1周,第五学期机械设计3周; ④教学实习9周,其中金工实习4周,第二、三学期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1周,第5学期进行,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习4周,第七学期进行; ⑤社会实践3周,第四学期暑假进行;⑥毕业设计14周,第八学期进行。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使用管理及现代生物学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基础、机械学、
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与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力学、农业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
3.掌握农业机械及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4.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5.具有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和推广的能力
6.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7.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设计、计算、实验、测试、调研、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运用
计算机、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电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在自动化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能在
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
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具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满足专业领域内对外学术交流和参阅外文资料的要求
(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化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4)具有制图、计算、实验、测试、电路设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6)具有初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资料库的建立与维修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
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共41周,其中①军事训练2周,第一学期集中安排;②生产劳动4周,第二学期集中安排1周,其余3周分散安排;③课程实习6周,即第五学期机械设计4周;电工电子课程设计2周 ④教学实习8周,其中金工实习4周,第二、三学期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2周,第5学期进行,机电综合实习2周,第六学期进行; ⑤社会实践3周,第四学期暑假进行;⑥教学实习(机电综合实习)4周,第七学期进行;⑦毕业设计14周,第八学期进行。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研究生专业
一、学科简介
农业机械化工程是以农业装备为主体的生产力系统逐步代替以人畜力主体的生产力系统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农业机械化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替代效应,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增产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开发效应,提高资金回报率的增值效应,提高产业优化度的协调效应,提高农业持续性的生态效应,提高生产文明度的社会效应。本学科研究现代农业生物生产系统中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其装备性能设计与制造、规划与
信息管理、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检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
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农业机械化理论与管理信息系统
2.现代农业装备与测控
3.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4.先进制造技术
5.生物生产自动化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三、研究方向1.能化检测与控制技术;
4.精细农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工程硕士
为规范工程硕士农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
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每1学分一般对应16-20学时。
2.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农业推广硕士
为规范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应较好地掌握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应掌握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攻读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3.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实验技术人员15人,党政管理人员13人。教师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4人,占教师总数的90%;教师中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素质良好的教职员工队伍
农业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目前我院设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能源与资源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762人。学院设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
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研究生导师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在校博士、硕士、留学生等各级研究生220余人。
近20年来,学院共培养各类各层次毕业生约4750人,是前20年毕业生总和的5.4倍。其中本科3050人;专科1200人;研究生116人;成教349人;外藉培训生35人。2000-2002年全日制普教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8.4%;2003年全日制普教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2%;每年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54人,研究生72人。
科研成果
近20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科研、开发、推广和有关服务项目70余项,其中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5项,市级发明奖4项,发表在《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等各级各类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达1000多篇。
“十一五”期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跨越计划项目、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农业行业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获国家专利200余项,发表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达8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学院在研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