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尚(1526年-1597年),字仁甫,广西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人,是兴业县唯一载入《明史》的历史人物,官阶三品,也是兴业县古时最高的官阶人。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25岁的何以尚以举人出身进入仕途。他历任江西建昌县儒学教谕、户部司务、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鸿胪寺卿等职,官至太卜寺卿,赐进士出身。何以尚与海瑞来往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海瑞冒险上谏嘉靖帝,皇帝大为震怒。当时还只是八品司务官的何以尚挺身而出,冒死闯宫上疏,触怒嘉靖皇帝,其与海瑞同狱。同年嘉靖皇帝病卒,海瑞与何以尚都由遗诏获释,官复原职。何以尚著有《便蒙诗训》《忠孝经》。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何以尚病逝于家。万历帝闻讯,于次年派布政司林震来祭他。
人物生平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二十五岁的何以尚乡试中试,以
举人出身进入仕途,被委任江西建昌县儒学教谕(官阶为
正八品),后入京为户部
司务(官阶如前)。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十月,
海瑞以卓著政绩,得到吏部文选司郎
陆光祖的提拔,由兴国知县调升入京为户部云南司
主事(官阶为
从六品)。从此,何以尚有机会参预海瑞的两次政治活动,其仁途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海瑞冒险上谏嘉靖帝,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皇帝大为震怒。当时还只是小小八品司务官的何以尚挺身而出,冒死闯宫上疏,触怒嘉靖皇帝,与海瑞同狱。
两个月后,嘉靖帝病卒,
海瑞和何以尚都由遗诏获释。
李恒即位后,何以尚被起用为光禄寺丞。以尚更慷慨论列,为朝廷权奸劣迹,特别是对辅臣
高拱的罪恶阴谋大胆揭露。高拱被劾,十分抱恨何以尚,撤销他的职务。何以尚因病归家休养。不久,高拱被罢掉宫职,何以尚任
雷州市司理,后历任户部主事、尚宝光禄
少卿、南京大理寺丞、鸿胪寺卿等职。他虽升官而屡辞乞休,临退休之际朝廷晋升他为太仆寺卿以示嘉奖。
轶事典故
何以尚年老还乡后,十分关心家乡事业,倡建兴业县街上的登云桥和通往郁林州道路的鸣水桥,鼓励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并撰有一联勉励后人,联曰:“植树修河山水秀;精耕细作物阜丰。”著有《便蒙诗训》《忠孝经》行世。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病逝于家。万历帝闻以尚病故,于次年派布政司林震来祭他。
史籍记载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海瑞(何以尚)(节选)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曰: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
皇帝陈之。
昔
刘恒贤主也,
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迩者
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
刘恒远甚。盖天下之人不知
皇帝久矣。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
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
皇帝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
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
皇帝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
赵恒得天书于乾山,
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陛下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此陛下之计左也。既观
严嵩,有一不顺
皇帝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斩首矣。
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窥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
陛下诚知斋斋无益,一旦幡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
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
皇帝垂听焉。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
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
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寻移刑部,论死。狱上,仍留中。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诏狱,昼夜搒讯。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始救瑞者何以尚,兴业县人,起家乡举。出狱,光禄丞。又以劾
高拱坐。拱罢,起雷州
推官,终南京鸿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