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隶属于
松江区,地处上海市松江城区的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5”,北纬31°12’25”,东靠车新公路,与车墩、新桥两镇接壤;西傍通波塘,与岳阳、方松街道隔河相望;南依
沪杭铁路,与
车墩镇为邻;北枕花辰公路,与
洞泾镇相连。市级松江工业区、国家级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座落于内。2010年人口98888人(2010年)。2012年,中山街道户籍人口36526人,区域总面积40.77平方公里。2013年,共辖16个社区,是
上海市文明社区。截止到2020年共有人口128252人。
2012年,中山街道工农业总产值109395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5634万元,实现增加值459222万元,财政收入44812.37万元。
历史沿革
秦时属
会稽郡长水县(秦末改由拳县)东境,
海盐县北境,
娄县(后改
昆山市)南境。
唐天宝十载(751年),置
华亭县,县治设于中山地区的今中山东路(
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月,升华亭县为华亭府(次年改名为
松江府),领华亭县。府、县治同设在今中山东路(松江府设在今松江二中处、华亭县设在今松江宾馆处)。中山地区属华亭县管辖。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
华亭市西北部建娄县,县治初设在府城西水次仓,后迁移人府城,与华亭县同城设治。
民国元年(1912年),
松江区辖24市、乡,中山地区属华亭县的白沃乡、龙兴乡及泗泾乡的部分,城区为华亭市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
华亭县改称为松江县,县治不变。
1949年11月,中山地区划为城东区3个乡,城西区的两个半乡。
1957年8月,撤区并乡时,由城东区的洞泾、城东、五龙3个小乡,城西区的三龙、安乐2个小乡合并建立城北乡。
1958年9月25日,政社合一,成立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改称城北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城北人民公社改称五里塘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改建为五里塘乡。
1994年7月,五里塘乡改为茸北镇。
1997年,辖徐塘、苗圃、夏家浜、卖花桥、梅家浜、玉湖、白马、邱泾、五龙、小堰头、陈、园中、放生池、生生、大塔浜15个村委会和茸梅、民华、茸梅、
民俗音乐2个社区。
2001年1月,撤销茸北镇建制,建立
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原茸北镇、
松江镇、
新桥镇、
车墩镇的部分行政区域。
2005年4月,中山街道最后一个行政村撤销,建立夏家浜社区。
2006年4月,原松江工业区管辖的蓝天1~5村社区划入中山街道社区,时辖有16个社区,具体为白云、东外、方东、方西、南门、平桥、北门、五龙、茸梅、花桥、夏家浜、蓝天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615个居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山街道地处
上海市松江城区的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5”,北纬31°12’25”,东靠车新公路,与车墩、新桥两镇接壤;西傍通波塘,与岳阳、方松街道隔河相望;南依
沪杭铁路,与
车墩镇为邻;北枕花辰公路,与
洞泾镇相连。2012年,中山街道区域总面积为40.77平方公里。
气候
中山地区属
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春季细雨绵绵,气候多变;夏季东南风盛行,受海洋潮湿空气影响,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但台风、暴雨常临;冬季则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寒冷干燥。该地年平均气温为15.4℃,年平均降水量1094.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047.3小时。
地质地貌
中山街道地处
太湖流域碟形
洼地的底部,地势低平。
地平线由南向北倾斜,高低落差2.5—3.5米左右。在全街道面积中海拔3.2米以下的低洼地约占五分之二。中山东路段地面高程在3.51—4.5米,为
松江区地面高程之最。地表为
冲积层和滨海相
沉积物,厚度在200米以上,其上部30米
地层一般为褐黄色黏土、亚黏土层。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中山地区植物种类繁多,包括
粳稻、
糯稻、元麦等粮食类;油菜、大豆、芝麻等
油料类;各种蔬菜;
黄金瓜、
小青瓜、菱、藕、
荸荠、
蜀黍高梁、
慈姑等瓜果类;燕笋竹、蒲基竹、
棉花竹等竹类;牡丹、潮来花、
金丝梅、
唐菖蒲等花卉类以及
伏地卷柏、尖头小尔草、
紫萁属、
铁芒萁、里白、
井栏边草、
刺齿半边旗等160余种药用植物。
中山地区的古树名木尚存较多,2006年该地有古树名木4种14株。其中,600年以上树龄3株、400年以上7株、300年以上4株.均为市级保护古树名木,品种有银杏、
松柏、
罗汉松、
黄杨等。
动物资源
2006年,中山地区的动物资源包括
水牛、湖羊、大江鸡、
浦东三黄鸡等各种家畜、家禽;
水獭亚科、獾等野兽;
白头鹎、斑鸠、白鹊鸽等野禽;蜥蜴、
麻鸭蛙等
爬行纲;白鲢、花鲢、
青鱼、鱼、
罗氏沼虾等内河水生动物;
蟛蜞、鳗鲡、
暗纹多纪鲀、鳜鱼、鱼、
淞江鲈等野生鱼类以及各种昆虫。
其中,四鳃鲈鱼、河豚、鳜鱼、鲥鱼等当地具有特色的野生动物。
行政区划
2013年,中山街道下辖16个社区,553个居民小组,具体为:茸梅社区、北门社区、白云社区、平桥社区、东外社区、方东社区、方西社区、南门社区、五龙社区、花桥社区、夏家浜社区、蓝天一村社区、蓝天二村社区、蓝天四村社区、蓝天五村社区、莱顿社区。
人口民族
人口
2006年末,中山地区户籍13309户、户籍人口353941人,常住人口66666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30725人。
2010年人口98888人(2010年)。
2012年,户籍14118户,户籍人口36526人,其中男18490人,女18036人,非农业人口36520人,平均每户人口2.59。
根据
松江区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山街道常住人口为128252人。
民族
中山街道人口以
汉族为主体。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19人,有
蒙古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
侗族5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06年,中山街道工农业总产值49225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876万元。全年实现增加值272443,比上年增加19.2%。
2012年,中山街道工农业总产值1093956万元,工业总产值1092361万元,农业总产值159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5634万元。实现增加值459222万元,比上年增加13.4%;财政收入44812.37万元,比上年增长50.6%。
第一产业
历史上中山地区经济都以农业为主,水稻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1993年,农业总产值6077万元。到2006年,全街道耕地面积仅为360公顷,为1958年耕地面积的1.4%。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则由1980年的74.06%下降到2006年的0.3%。
2012年,中山街道完成农业总产值1595万元,比上一年减少3.2%,其中
种植业672万元,林业271万元,畜牧业55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00万元。2012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00万元。
第二产业
2006年,中山街道全年完成工业产值501745万元,利润27293万元,
三资企业创汇17847美元,出口拨交值137813.5万元。2006年末,落户中山街道工业园区的企业有227家,其中三资企业102家、民营
实体型企业111家、市属企业11家、福利企业3家。
2012年,中山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1092361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4542万元,其中工业254222亿元,
建筑业4032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91757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929477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190227万元。
第三产业
2006年,中山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4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38876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9709万元。
2012年,中山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638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65237亿元。商品销售额665237亿元。
交通
中山街道水陆交通便捷,区域位置优越。
沪杭高速公路、
沪杭铁路、
沪松公路横贯全境。2007年底通车的
上海地铁9号线距嘉金高速和
黄浦江黄金水道仅8公里,离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20公里,距
上海市中心仅25公里。
社会
教育
1990-2002年中山地区调整学校布局,撤销全部乡村学校,集中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2000年起,先后组建
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和中山小学教育集团。
2012年,松江二中有38个班级,学生1366人,教职工174人,学校占地面积152380平方米;中山小学有50个班级,学生2576人,教职工163人,占地面积19643平方米。
卫生
1958年2月该地区成立城北乡医院,各乡村建立卫生所(室)。1964年,各生产大队都有经医技培训的“赤脚医生”。2001年,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有关居民区设立6个卫生服务站点。2002年12月,中山街道被评为
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
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一级公立医疗机构。2014年,下设1个分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在职职工190人,卫技人员105名,其中中高级职称31名。设有全科门诊、社区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口腔科、体检科、以及检验科、B超、放射科等科室,拥有先进的进口生化分析仪和血球仪、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和DR等设备。中心核定病床位100张,实际开放145张。
文化
中山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于2004年6月始建,2005年5月竣工,同年8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5624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3896平方米。2014年,活动中心内设:社区学校、图书馆、排练厅、书画创作室、画廊、东方信息苑、多功能健身活动室以及茸贝尔早教中心等功能完备的设施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网络信息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
旅游
兴圣教寺塔位于旧府城中,今
常熟方塔园内。原属兴圣教寺内建筑物。塔呈
四边形,俗称“
方塔”。兴圣教寺建于
五代十国时后汉乾二年(949年),经过200多年,至
北宋熙宁、
元祐年间才在寺前建造一座9级的
佛塔,高达42.50米。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征,外国侵略者组成
洋枪队盘踞
松江区,钟楼在激战中被毁,方塔幸存。日军侵华,
城隍庙又一次遭殃,而方塔却岿然独存,屹立在废墟上。
1973—1977年,
上海市文管会、松江县人民政府用四年时间,投资20多万元,重新修复了
方塔。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陈化成祠原位于松江西塔弄安乐园。1983年建
常熟方塔园后,移至方塔园内,为区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于清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年)为纪念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
陈化成而建。民国元年(1912年),
孙中山来
松江区,曾宿于祠中。
兰瑞堂
兰瑞堂原坐落在中山西路194号内。此堂具体建筑年代已无从查考,据行家实地考察认定为明代建筑。
清代为
江西省巡抚朱春的住宅时,还是一座较完整的建筑群,门厅在沦陷时期拓宽马路时被拆除。兰瑞堂后有“走马楼”,楼与堂之间隔以砖门楼(即仪门),据考亦为堂同期建筑。
《急就章》碑置放于
松江博物馆碑廊内,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急就章
碑刻,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教课碑刻。碑高185厘米、宽93厘米、厚22.5厘米。碑上刻有《急就章》全文。
松江区《急就章》碑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除少数字缺损外,大体仍保存完好。1962年公示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鹿九回头》石刻
《十鹿九回头》石刻
浮雕,高100厘米,宽90厘米。清嘉庆《
松江府志》载:“
十鹿九回头,在普照寺桥左侧,刻十鹿于上,阳纹隆起,头角峥嵘,其一顺向,余惧反顾。”光绪年间《华亭县忠》也有相同的记载。石刻浮雕画面为10只矫健的
梅花鹿在丛林中奔走,形态生动逼真。该石刻最早出现在普照寺前
石桥的栏枋上,桥毁后搬到‘“云间第一楼”。楼毁后迁至醉白池,今藏
松江博物馆碑廊。
代表人物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明
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日河旁。少时刻苦力学,工篆、隶、真、行和
汉隶书,笔法婉丽。成祖即位后,任翰林院典籍。楷书特精,工整匀称,平正圆润,既婉丽飘逸,又雍容矩度,时称“台阁体”,曾盛行于当时,并影响至
清代。
李忱即位,官至
侍讲学士。现存书法作品有《楷书敬斋箴》、《楷书归盘谷序》(藏
故宫博物院)。著有《滇南稿》、《随笔录》、《西清余暇自乐稿》、《自示编》。
沈(约1360一?),字民望,自号
王易。明
松江府华亭县人,
沈度胞弟。其书法以道逸胜,行、草、正楷俱佳。其《千文卷》进入内府,并见于《
石渠宝笈》的有2卷,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
吉林省博物院。明永乐元年(1403年)以善书被选人翰林院,任待诏。累迁至
侍读学士,与兄沈度齐名,
景泰元年(1450年),解职回松。传世作品有《重建华亭县治记》(
碑刻)等。著有《筒庵诗稿》。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南门内龙门寺西。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土,由
庶吉士历官至湖广按察副使,后历任湖广提学副使,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
礼部尚书,诏加
太子太保致仕。卒,赐葬于苏州渔洋山,谥“文敏”。
生平以书画及鉴赏知名。书法集各家之长,自成一家,影响书坛近300年。代表作有《古诗十九首墨迹》《董香光手札墨迹》《行书诗轴》《松江府城隍神制》(现藏
南京博物院)等。
山水画代表作有《云山小隐图》(现藏
故宫博物院)、《烟江叠嶂图》(现藏
天津艺术博物馆)、《秋兴八景》、《遥山泼翠图》(现藏
上海博物馆)、《烟江叠嶂图卷》(现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流云烟树图》(现藏
波士顿美术馆)、《归盘谷序图》(藏于
大阪美术馆)等。
松江博物馆藏有其手迹《秋林晚景图》等。
著作有《
容台集》(文集10卷、诗集4卷、别集6卷)、《学科考略》、《
四印堂诗稿》等,辑有《南京翰林院志》(12卷),评注有《便读苹堂诗余》(7卷)等。
莫是龙(1537—1587),字云卿,改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明
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府城东明桥。工诗画,善
草书,喜散曲,精鉴赏。
传世作品有《浅山水图》(现藏
故宫博物院)、《仿米氏云山图》(见于《中国绘画史图录》)、《长谷幽松图》(现藏
松江博物馆)。书法作品有《草书五律诗》、《行草七律诗》(现藏
上海博物馆)等。著有《石秀斋集》(10卷)、《画说》(1卷)、《笔尘》(1卷)及《廷韩遗稿》(16卷),辑有《崇兰馆续帖》及散曲《南北宫词记》。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
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