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1976.8-),男,
汉族,
山东省日照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
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兼任植物遗传分会委员,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洛阳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各1项,参加选育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杂交种1个,在《
中国农业科学》、《实验生物学报》、《
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人物经历
1995.9-1999.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师范 本科学士毕业
1999.7-2002.3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
2001.9-2006.7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从事利用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现代
生物技术与方法进行植物遗传改良研究及其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主要贡献
发表论文
1.王黎明,林小虎,张平杰,
张志雯,王玉海,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李兴峰,
王洪刚.小麦-
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1958-1964.
2.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王洪刚.中间偃麦草的
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中国草地,2005,27(1):57-63.
3.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郑晓雯,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441-447.
4.王黎明,刘树兵,
李兴锋,
王洪刚.小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鉴定研究进展.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123-127.
5.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陆文辉,王洪刚.抗白粉病小麦-
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005,(1):111-116.
6.赵逢涛,王黎明,李文才,林小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33-139.
7.林小虎,王黎明,
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
王洪刚.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8):1036-1041.
8.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陆文辉,王洪刚.麦类作物体细胞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26-132.
9.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中国草地,2005,27(2):22-26.
10.陆文辉,林小虎,李兴峰,王黎明,陈寅初,
王洪刚.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1):88-91
11.
张志雯,陈于和,王黎明,
李兴锋,王洪刚.小麦-簇毛麦种质系‘山农03071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6,26(5):921-926.
12、张富厚,王黎明,
郑跃进,马占强,韦淑亚.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44-50.
13、王黎明,朱玉丽,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1047-1053。
14、王黎明,李萍,王合坚,王洪刚。早熟型小麦种质系山农0057的选育及其细胞学鉴定,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7-29,32。
15、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8825,8829。
16、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刚。小麦异代换系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3):3824-3825。
17、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普通小麦(T. aestivum)微卫星在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中通用性研究,华北农学报,2007,6:1-3。
18、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抗白粉病小偃麦种质系SN996221的选育与鉴定。种子,2008,2:
承担课题
1、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09001130), 10万,2006-2011,主持
2、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与
染色体定位(30571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2006.1-2008.12,参加(第二位)。
3、小麦多属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3067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万,2006,参加。
4、
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
河南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B210004),2008.1-2009.12,主持。
5、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
河南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2007ZY017),1万,2007.1-2008.12,主持。
6、
农学专业遗传育种类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计划项目(2007Y-055),0.8万,2007.1-2008.12,主持。
获奖记录
1、豫审小麦新品种“
金丰3号”的选育,2006年获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
二等奖。
2、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
洛阳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3、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