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盗龙(属名:
犹他盗龙属)又名
犹他盗龙属,是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蜥形纲,
双孔亚纲,
蜥臀目,
兽脚亚目,
驰龙科,
驰龙亚科,
犹他盗龙属的一种恐龙,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生存于早
白垩纪的上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
简介
犹他盗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的
犹他州,犹他盗龙因此得名。犹他盗龙是驰龙科体形最大的成员。它们的大脑膨胀程度较大,这说明犹他盗龙的大脑结构相对发达,智力可能高于多数恐龙。
犹他盗龙后足内侧的第二趾上长有巨大的钩爪,钩爪较长且向下弯曲,形状有些像镰刀,与
恐爪龙的趾爪十分类似,但犹他盗龙镰刀状的趾爪更长,长度可达28~40厘米。犹他盗龙在捕猎时,镰刀状的趾爪能够刺进猎物的体内,给猎物造成致命的伤害。
犹他盗龙的
视觉系统十分复杂,古生物学家据此推测,犹他盗龙的视觉可能十分敏锐,它们能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准确地锁定猎物。另外,犹他盗龙的反应速度很快,甚至能在跳跃时改变身体方向。
犹他盗龙的后肢十分强壮,非常适合奔跑。古生物学家推测,犹他盗龙的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千米。犹他盗龙在发现猎物时,会直接跳到猎物的身上并发动攻击。
该科种类
犹他盗龙为生存在白垩纪早期的中型两足肉食性恐龙。从大型脚爪研判,犹他盗龙是
驰龙属家族中数量庞大的一支。它们可能在广阔的平原成群猎食,是最为聪明与危险的恐龙种类之一。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发音( pronounced )→ yoo-tah-
攫禽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eumaniraptora 真手盗龙类
deinonychosauria
恐爪龙类 属( genus )→
犹他盗龙属 犹他盗龙
模式种( type
物种 )→ u. ostrommaysorum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u. spielbergi=u. ostrommaysorum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早期 barremian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7米高2米
路虎第四代发现( discoverer )→
kirkland, gaston \u0026 burge, 199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kirkland, gaston \u0026 burge, 1993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特征
形态特征
犹他盗龙生活在
白垩纪早期
美国的
犹他州。身长7米,身高2米,体重最重达600kg(一般在1500磅左右),是
盗龙类中最大的成员。他的脚爪和
恐爪龙的一样,但很大,有28厘米长。犹他盗龙身上长有羽毛。科学家们认为犹他盗龙与
驰龙属的关系最为密切。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在白垩纪早期的美国犹他州一带,生活着一群相当可怕的捕食者,它们就是犹他盗龙。这种恐龙体型中等,身高3米左右,长5至7米,体重近1吨。从已经发现的足迹化石来看,犹他盗龙是恐龙家族中数量较为庞大、分布也很广泛的一支。它们既可以在山地环境的森林中单独作战,也能在广阔的平原上成群猎食,是最为聪明与危险的恐龙种类之一。
物种学史
犹他盗龙被认为与体型较小的驰龙、以及生存于蒙古的巨大阿基里斯龙有接近亲缘关系。
还没有发现犹他盗龙有羽毛的直接、间接证据,但根据种系发生学,显示
驰龙科可能都具有羽毛。如果某演化支的原始物种具有某些特征,其后代可能也具有相同特征。
小盗龙是已知最古老的
驰龙类恐龙之一,在演化关系上比犹他盗龙还原始。由于原始的小盗龙具有羽毛,后期、更衍化的驰龙类可能也具有羽毛。研究人员认为,驰龙科不太可能分批、多次演化出羽毛。另一种可能是,后期、更衍化的驰龙类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失去羽毛。在找到其他证据以前,还无法确定犹他盗龙具有羽毛、或缺乏羽毛。
发现
犹他盗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发现,发现于
犹他州东部
格兰德县的摩押市,但当时并没有吸引太多注意。之后在1991年,当地发现一个大型脚步趾爪。詹姆士·柯克兰(James Kirkland)、罗伯特·加斯顿(Robert Gaston)、以及唐诺·伯格(Donald Gaston)前往犹他州格兰德县进行挖掘活动,发现许多新化石。该
地层属于雪松山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的黄猫段、Poison Strip段。放射性定年法显示,该地层的
地质年代约1亿2400万年前。模式标本存放在
杨百翰大学。在1993年,詹姆士·柯克兰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
模式种是
犹他盗龙属( U. ostrommaysi)。属名意为“
犹他州的盗贼”,种名是纪念
耶鲁大学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在2000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将原本的种名“ ostrommaysi”,修改成
复数形态的“ ostrommaysi”。最初在命名时,詹姆士·柯克兰等人曾考虑将种名取为“ spielbergi”,以执导《侏罗纪公园》电影的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名,企图获得财务上的赞助,但两方在财务支援多寡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改取其他种名。詹姆士·柯克兰等人也曾考虑以恐龙模型制造师Raymond Persinger为种名,Persinger曾协助制造
驰龙科的脚部与趾爪模型。犹他盗龙尽管相对其他驰龙科的恐龙体型较大,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甚至可以在空中做出改变方向的动作,凌空一跃,突然转过身来。科学家们推算出它的速度大约在50km/h,相对于大多数中型肉食性恐龙,已经很快了。
科学数据
犹他盗龙视力与鹰相当,反应速度也与
福特猛禽类似,可以在1秒钟内对多种事物作出反应。它的嘴里有2排剃刀状牙齿,每一颗大约2英寸长,但科学家们相信它的咬力很强。人们通过对其进行CT扫描发现,以犹他盗龙为首的恐龙大脑膨胀程度较大,证明它们的智商较高,并有一定的解决事情的能力,如同某些
鸟纲。
大众文化
犹他盗龙也出现于
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与恐龙共舞》( Walking with Dinosaurs)以及《与恐龙共舞:现场体验》( Walking with Dinosaurs: The Live Experience)。该节目简述犹他盗龙的数项身体特征,例如可以转向内侧的
手掌;并错误提到犹他盗龙生存于
欧洲,实际上它们生存于
北美洲西部。
探索频道在2011年的《恐龙革命》( Dinosaur Revolution),对犹他盗龙有较精确的简述。
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所著的小说《 Raptor Red》是关于一小群犹他盗龙的故事。而Paul Zindel的小说《 Raptor》也出现了犹他盗龙,但拥有虚构的特征,包括趾爪上的有毒分泌物,用来解释长达6500万年演化的副作用。
Ryan North从2003年起连载的网络数格漫画《 Dinosaur Comics》里,犹他盗龙是一个主要角色,扮演质疑与提问的角色。漫画在提问与回答间传授许多恐龙的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