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爪龙(
学名:Deinonychus)是
驰龙科恐龙的一属。
物种简介
说起科学家发现,在白坚纪时期有一种产在蒙古的恐爪龙才是最可怕、最有杀伤力的食肉恐龙。恐爪龙身体较小,站起来才有1米高,身体全长也不过2.5米。大概只有小马驹那么大小。可是它
捕食的手段和方法比起笨重的
霸王龙则是高明多了。恐爪龙在捕食时,动作异常敏捷,常常跃到猎物身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划破对方颈部,用单个形如镰刀状的利爪掏挖猎物内脏。它这些动作完成得十分迅速有力,以致对方还未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已成为它的美餐了。
恐爪龙的前肢有三个长利爪,腕部比别的肉食龙更灵活。它用前肢抱住对方,而利爪则掏挖内脏,撕裂皮肉。按它的灵活快速以及奇特的杀伤力来看,科学家认为,它才是白圣纪时食植物恐龙的最危险,最凶恶的的敌人。
模式种
模式种为
平衡恐爪龙(D.antirrhopus),种名antirrhopus意为“平衡”,取自于奥斯特伦姆对于尾巴功能的假设。就像其他的
驰龙科,恐爪龙的尾巴有者一连串的长骨突与骨化肌腱。这种结构使恐爪龙的尾巴硬挺,可提供更好的平衡及转弯能力。但是一个
蒙古迅猛龙的标本(编号IGM 100/986),尾巴是往后弯曲、呈S状,而且关节未脱落。这个发现显示尾巴可以侧弯,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争议
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于1960年代末期的恐爪龙研究有突破性的影响,引发恐龙究竟是否为恒温动物的争论,这个改变称为
恐龙文艺复兴。在这之前,一般大众认为恐龙是巨大、行动缓慢的爬行动物。奥斯特伦姆根据恐爪龙的小型体型、类似鸵鸟的二足步态、与地面平行的尾巴,以及大型、镰刀状的第二趾爪,提出恐爪龙是灵活、行动敏捷的猎食动物。
发现地
恐爪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
蒙大拿州、
怀俄明州的Cloverly组,以及
俄克拉何马州的鹿角组。而在马利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波多马克组发现的牙齿,也可能属于恐爪龙。在Cloverly组及鹿角组发现的恐爪龙化石与
鸟脚亚目腱龙的化石位置接近。根据与
腱龙属化石一同被发现的牙齿标本,显示这些恐爪龙正在猎食这只腱龙,或是恐爪龙正在食用腱龙的尸体。
描述
根据恐爪龙的最大型标本,恐爪龙的体型可达3.4米,头颅骨最大可达41厘米长,臀部高度为0.87米,而体重最高可达73公斤。它的头颅骨有强壮的颌部,有约60根弯曲、刀刃形的牙齿。奥斯特伦姆最初将恐爪龙的不完全
颅骨,重建成三角形、宽广的头部,类似异特龙。在发现更多、更完整的恐爪龙与其近亲的化石后,显示恐爪龙的上腭部较呈拱形,口鼻部较狭窄,
颧骨宽广,使头部看起来较为立体,与奥斯特伦姆的重建不同。恐爪龙颅骨与伶盗龙不同,头顶较坚固,类似驰龙;伶盗龙的鼻部上侧往下凹,这点与恐爪龙不同。头颅骨及下颌都有洞孔,可减轻头部重量,而恐爪龙的眶前孔是特别的大。按头颅骨来推算,眼睛主要是向两侧的。共同点就像其他的
驰龙科,恐爪龙有大型手掌与三根手指。第一指最短,而第二指最长。每只后肢的第二趾都有镰刀状的趾爪,长度约13厘米,有可能是作为捕猎动物。它可以先向前戳刺,并向下割来撕破猎物。相对于恐爪龙的体型,这些趾爪来的相当地大。恐爪龙的身体是靠尾椎及人字骨,在高速转向时来维持稳定及平衡。
分类
恐爪龙是最著名的驰龙科恐龙之一,且是迅猛龙的近亲,迅猛龙的体型较小,生存于上
白垩纪的蒙古。它们的都属于
伶盗龙亚科,这个亚科最初是由瑞钦·巴思钵(RinchenBarsbold)于1983年所提出,而当时只有单一的迅猛龙属。后来菲力·柯尔(PhilCurrie)将大部分的
驰龙科都放在这
亚科中。生存于上白垩纪蒙古的
白魔龙,以及同时代在
北美洲的
蜥鸟盗龙都可能是恐爪龙的近亲,但后者因化石较少而难以分类。迅猛龙及其近亲都是使用第二趾爪作为猎杀工具,而不像
驰龙属是以厚实的头颅骨来作为武器。驰龙科与
伤齿龙科共同组成
恐爪龙类,是鸟类的姊妹分类单元。在种系发生学上,恐爪龙下目代表了一群不属于鸟类,却与鸟类是近亲的恐龙。
河北发现世界最古老恐爪龙类足迹
2009年12月12日,中美古生物学者在我国河北省
赤城县土城子组
地层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恐爪龙类足迹。据悉,这批足迹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爪龙类足迹,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恐爪龙类足迹。
由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
邢立达和
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教授杰瑞德等完成的研究将发表在12月出版的《
古生物学报》上。据邢立达介绍,这批足迹被命名为中国猛龙足迹,为新属新种。
据邢立达介绍,这批足迹被命名为中国猛龙足迹,为新属新种,属名赠与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歼-10“猛龙”战斗机。足迹发现于
赤城县凤凰山一带,这里有多处恐龙足迹化石点,此次中美学者发现的足迹就位于其中最边缘的一处化石点。
“这里大多数化石点属于冀北―辽西地区非常常见的三趾型的似鹬龙足迹。
在一次考察中,队员意外在山腰发现了4个连续的小足迹,足迹非常小,长仅约6厘米。更独特的是,这批小足迹竟然只有两根趾头。”
邢立达说,“考察队员马上意识到这是移动图片一个非常难得的发现。”
据介绍,中国猛龙足迹所属的
恐爪龙类足迹在世界上的发现非常少,目前仅有我国
山东省的山东
驰龙属足迹、
四川省的四川伶盗龙足迹、
韩国的哈曼驰龙型足迹等。这些足迹都发现在早
白垩纪,其中最小的约10厘米,多数则是26厘米以上。
中原地区猛龙足迹发现在距今1.3亿至1.4亿年的侏罗-白垩纪界线内,不仅成为这个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而且还是最小的。
科学家介绍,恐爪龙类恐龙包括了伶盗龙类与
伤齿龙科,这类恐龙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长着大型的、
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杀手锏”。有趣的是,该第Ⅱ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这些足迹统称
恐爪龙类足迹。
更重要的是,此次发现还为“恐龙演化为鸟”这个备受瞩目的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佐证。据介绍,恐爪龙类所属的
近鸟类被视为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类群,它们应是
驰龙科、恐爪龙类、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
“我们推断此次发现的中国猛龙体长约为65厘米,这非常接近于此前有科学家提出的近鸟类祖先的体形。”
邢立达说,“足迹的出现也说明恐爪龙类早在距今1.2亿年之前便出现在该地区,把这类恐龙的生存年代一下子提前了2000万年。”
蛋化石
2000年,从正模标本周遭石块鉴定出来的恐爪龙蛋,可让研究人员与其他
兽脚亚目的蛋结构、巢穴及繁殖作出比较。在2006年,Tinner与马克维奇评估这些
蛋壳标本的时候,他们提出不同的假设,例如
驰龙科是吃蛋的,或者蛋碎片与该只恐爪龙是碰巧在一起的。因为这些蛋壳是在恐爪龙的腹肋与前肢之间,并非是在胃部之内,故这些蛋并非它们的食物。而根据蛋壳的挤压与破碎状况,可推论蛋是完整埋入土中的,而在化石化的过程中破裂。另外,由于蛋周围的骨骼并非分散或分开的,反而是与在生时差不多的姿势,可见这个位点在化石化期间并没有受到影响,故巧合之说亦不成立。事实上,腹肋通常很难发现保持天然状态的,可见这些蛋是在埋葬时就在恐爪龙的腹下。这可能是恐爪龙的孵蛋或筑巢行为,像
伤齿龙科或
偷蛋龙科;或是该恐爪龙死时,蛋仍在输卵管之中。
根据这些蛋的微结构,发现它们是属于
兽脚亚目,因为它们有着其他兽脚亚目蛋的特征,并与
鸟臀目及
蜥脚下目蛋的不同。与其他
手盗龙类比较,这些蛋化石较像窃蛋龙科的蛋,而非伤齿龙科的蛋。虽然该蛋经已碎裂,而很难评估其大小,但Tinner与马克维奇根据蛋所经过的骨盆腔,推测出蛋的直径约为7厘米。这个大小与最大的葬火龙蛋的直径7.2厘米接近。而
葬火龙与恐爪龙的体型接近,支持了蛋的估计值。再者,葬火龙
蛋壳及恐爪龙蛋壳厚度差不多完全一致,由于蛋壳厚度影响着蛋的体积,故此有指它们蛋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
形态特征
恐爪龙属(
学名:Deinonychus)是
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
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
古希腊文的“δεινος”(意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为“爪”),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认为恐爪龙会用其镰刀爪来割伤猎物,但就迅猛龙重建模型的测试显示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划。
奥斯特伦姆估计这个第二趾爪有12厘米长。
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Ostrom)在1960年代末期的恐爪龙研究有突破性的影响。
物种对比
正模标本
恐爪龙的正模标本(编号YPM5205)有个大幅弯曲的第二趾爪,奥斯特伦姆研究鳄鱼、鸟类的趾爪,发现主龙类的趾爪具有
角质鞘,所以趾爪的实际体积较大。奥斯特伦姆估计这个第二趾爪有12厘米长。
化石归属
恐爪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
蒙大拿州与
怀俄明州的Cloverly组,以及
俄克拉何马州的鹿角组。Cloverly组的
地质年代为
白垩纪早期的阿普第阶晚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此外,
马里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带的波多马克组,发现了一些可能属于恐爪龙的牙齿,年代为阿普第阶。
发现命名
恐爪龙的第一副化石,是于1931年由巴纳姆·布郎(BarnumBrown)所带领的队伍在蒙大拿州南部的Cloverly组发现。布郎当时主要是想发掘并处理
腱龙属的遗骸,但在他交予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1931年报告中,指出发现了一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发现位置接近腱龙化石,但因陷在
石灰岩而难以作清洁处理。他非正式地将之命名为"Daptosaurus",并准备描述及展示其骨骼,但他却没有完成。另外,布朗将一个恐爪龙的牙齿,与另一种较小型
兽脚类恐龙的骨骸混淆在一起,并非正式命名为"Megadontosaurus"。
约30年后,从1964年8月开始,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Ostrom)率领一个
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的挖掘团队,在其后的两年内发现了超过1000个骨头,来自于至少三个个体。因为很难判断这些化石的正确位置,所以恐爪龙的
正模标本(编号YPM5205)只限于完整的左足部,与部分的右足部,但都确定属于同一个体。其他标本则在耶鲁大学的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区分、标示成50个不同的项目。
在接下来几年,奥斯特伦姆及格兰特·迈耶(GrantE.Meyer)研究这些新发现化石,以及布朗所命名的"Daptosaurus"化石,发现它们是同种生物,并于1969年以
平衡恐爪龙(Deinonychusantirrhopus)发表了他们的发现。种名antirrhopus意为“平衡”,指的是它们坚挺尾巴的可能用途。奥斯特伦姆同时重新检验布朗所命名的"Megadontosauru",他发现那只牙齿是属于恐爪龙,而骨骼则是来自另一类动物。他在1970年,将骨骼部分命名为小猎龙。
虽然在1969年发现大量的恐爪龙化石,但许多重要部位的骨头并没有发现,剩下的难以确认。这些化石包含少数
眼眶后颅骨,没有
股骨、没有荐骨、没有
叉骨或
胸骨、也没有脊椎,以及一个被奥斯特伦姆认为是鸟喙骨的小型碎片。奥斯特伦姆将恐爪龙重建成具有独特的骨盆,
耻骨呈梯形且平坦,与
坐骨长度一样。
更多发现
在1974年,奥斯特伦姆公布了另一份恐爪龙专题论文,并指出他原本鉴定的耻骨,其实是个肩膀上的喙骨。同一年,法里什·詹金斯(FarishJenkins)所率领的
哈佛大学挖掘团队,在
蒙大拿州发现了另一个恐爪龙标本。这个新标本增添了七个没发现过的部位,包含:股骨、耻骨、荐骨、肠骨、以及脚掌与骨。奥斯特伦姆研究了这个新标本,并推翻他之前的恐爪龙重建。这次恐爪龙被重建成具有长的耻骨,而奥斯特伦姆并推论耻骨稍微后倾,类似鸟类在纽约的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一个展览中的恐爪龙骨架,上有最初的标本组成。哈佛大学的比较
国家动物博物馆则有其他的标本展览中。它们的恐爪龙骨架都缺乏胸骨、胸肋、叉骨、腹肋。
耶鲁大学也有恐爪龙骨架,但与前两者的发现处不同。在奥斯特伦姆研究了的
正模标本后,仍有几个陷在
石灰岩的小型标本未被处理,而摆放在美国
自然博物馆。这些标本大部分是独立的骨头及骨头碎片,包括了标本埋葬时的周围
母岩。在2000年时,GeraldGrellet-Tinner与彼得·马克维奇(PeterMakovicky)重新研究这些标本,发现一些有趣及被忽略的特征。当中的几条修长骨头,原先被认为是骨化肌腱,可使恐爪龙尾巴坚硬,其实是腹肋。而且在原先恐爪龙标本的周围,也发现了一些被忽略的
蛋壳化石。
在后来的详细报告中,Tinner与
伊戈尔·马克维奇提出这些蛋几乎肯定是属于恐爪龙的,是首批发现的驰龙科蛋。再者,其中一个蛋壳的外表面紧接恐爪龙的腹肋,可见恐爪龙可能正在孵蛋。由此推断恐爪龙是用身体的热量来孵蛋,类似现今鸟类,这也显示它们是温血动物。在2007年,格里高利·艾利克森(GregoryErickson)与其同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正模标本的年龄约13或14岁,而且是稳定的成长。同一份研究中也指出,恐爪龙在死亡前便已停止成长,与其他已知的
兽脚类恐龙不同。
影响
奥斯特伦姆在1969年的恐爪龙研究,被认为是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恐龙发现。因为这个新发现的活跃、敏捷恐龙,改变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科学研究,以及一般大众对恐龙的认知,且开启了对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的辩论。这个认知的变化称为
恐龙文艺复兴。几年后,奥斯特伦姆发现了恐爪龙与鸟类的手掌的相似性,使他认为鸟类是从恐龙所演化而来。三十年后,这个观念几乎是被普遍地接受。
还没有发现恐爪龙具有羽毛的证据。但某些
驰龙科化石已发现有羽毛的直接与间接证据,显示这个演化支普遍具有羽毛。生存年代较早、较为原始的小盗龙,已有多个标本被发现具有羽毛痕迹,羽毛形态已经相当类似现代鸟类。另一种在中国发现的
中国鸟龙属,化石也被发现有像羽毛的结构,其特征显示它们较恐爪龙更为原始,其生存年份也早于恐爪龙。在2007年,恐爪龙的近亲迅猛龙被发现前肢具有羽茎瘤。现代的鸟类也具有羽茎瘤,是羽毛的附着处。这个发现显示伶盗龙也具有羽毛。在其他
兽脚亚目中,如
尾羽龙属、
鸟面龙、
北票龙属及
帝龙属,也有发现羽毛的轮廓,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的位置,更令人相信所有
驰龙科都是有羽毛的。菲力·森特(PhilSenter)在进行恐爪龙、
斑比盗龙的前肢活动范围研究时,提出驰龙类可能都具有飞羽。
栖息环境
地质学证据显示恐爪龙栖息于泛滥平原或
沼泽。Cloverly组及鹿角组的古
生态环境包含有森林、
三角洲及
潟湖,并类似今日的
路易斯安那州。其他同时期的恐龙包括有草食性的
蜥结龙属、鸟脚下目的
西风龙属及
腱龙属。恐爪龙的生态系统亦包括了巨大
兽脚亚目的
高棘龙、蜥脚下目的
波塞东龙属、
棱角鳞鳄属、以及
长吻雀鳝目的Lepisosteus。如果
马里兰州所发现的牙齿是属于恐爪龙的,恐爪龙在当地与
星牙龙属、
伤龙、
孔牙龙(只发现牙齿)等恐龙共同生存。
生活习性
在Cloverly组,常在腱龙化石的附近发现恐爪龙的牙齿。而在其中两个采石场,已发现相当完整的恐爪龙化石,就位在腱龙化石的附近。第一个是
蒙大拿州Cloverly组的耶鲁采石场,发现过四个恐爪龙的成年个体与一个幼年个体,以及众多的牙齿。基于在同一位点发现大量恐爪龙的骨骼,且在
腱龙属的附近发现恐爪龙的牙齿,估计恐爪龙是猎食腱龙的。奥斯特伦姆与德斯蒙德·麦斯威尔(W.DesmondMaxwell)更以此推断恐爪龙是成群生活及猎食的。第二个采石场则位在
俄克拉何马州的鹿角组。该地发现六个腱龙的部分骨骸,体型不一,附近另有一个恐龙的部分骨骸与众多牙齿。一个腱龙的
肱骨上有齿痕,可能是恐爪龙所留下。在1998年,
丹尼尔布林曼(DanielL.Brinkman)等人提出成年的恐爪龙为70到100公斤(但是实际上恐爪龙只有25公斤左右),而成年
腱龙属为1到4公吨。单一的恐爪龙无法猎杀成年的腱龙,显示它们应是采群体方式猎食腱龙。但是在2007年,布林曼与B.T.Roach基于现今
肉食性动物的猎食方式及腱龙位点的埋葬学,质疑了恐爪龙在群猎时的合作性行为。现今的主龙类(鸟类及鳄鱼)及
科莫多巨蜥有少数的合作性捕猎,不过它们主要是单独猎食,或是被吸引至已死的尸骸,而会为了抢食猎物尸体而发生打斗。例如,当一群科莫多龙一同摄食时,最大的会先吃,且会攻击其他尝试吃食的较小型科莫多龙;如果小型的科莫多龙被杀死,它们的尸体会被同类抢食。当这些资料套用在
腱龙属与恐爪龙的位点时,这似乎与科莫多龙与鳄鱼的摄食模式很吻合。在这些位点发现的恐爪龙骨骼都是接近成年的,而失去了的部位可能是被其他恐爪龙吃了。在2007年,科学家们在中国
山东省发现了第一个大量的
驰龙科足迹化石。这个足迹化石可能是由大型驰龙科恐龙所留下,而且是由六个相近大小的个体,沿者海岸共同前进。这些个体相距约一米,朝同一方向缓慢前进。研究人员提出,虽然该足迹化石并不能明确指出驰龙科的猎食行为,但无法排除它们以群体猎食的可能性。
四肢功能
似镰刀的第二趾爪是恐爪龙的最著名特征,但不同标本的第二趾爪的形状与弯曲度都有所不同。奥斯特伦姆在1969年叙述的正模标本,其第二趾爪是非常弯曲的,而于1976年描述的标本则较直,且与其他的爪很相似。奥斯特伦姆认为这只镰刀爪的大小及形状,随者个体、性别或年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他猜测恐爪龙是以它的手来捉住猎物,并以镰刀爪来割破肚子。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镰刀爪并非用作割开猎物的,而是刺戳猎物的,也可能用来爬上动物的身体且已发现
驰龙科在行走时,第二脚趾后缩、离地的解剖学与足迹化石证据。
在2002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Carpenter)的
生物力学研究,确认了恐爪龙的前肢最可能是用来捉住猎物的,因为其前肢的长度较其他
兽脚亚目更易于捕捉。大及长的喙骨显示它有强壮的前肢肌肉,更加强了这个解释。卡彭特的研究也制作骨头模型来实验。实验证明恐爪龙是不能掘曲它的手臂,像鸟类般紧贴身体,这与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Gauthier])及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S.Paul)两人在80年代的各别推论有所不同。
在2006年,菲力·森特(PhilSenter)指出恐爪龙的前肢未必只用来捕捉猎物,亦可以将物体抓向胸部前方。恐爪龙被认为极可能前肢具有羽毛,但这会妨碍前肢的活动范围。例如,当恐爪龙将前肢往前伸直时,掌心会自动翻转朝前,当两个前肢同时伸直时,前肢的羽毛会妨碍行动。所以森特认为,当恐爪龙在同时间只能用一只手抓近物体,而不能同时用双手。羽毛可能也限制了手指的功能;所以只有第三指可发生作用,例如在探挖土中的小型猎物时,也唯有第三指可做出90度的弯曲。在2001年,AlanGishlick也对恐爪龙的前肢力学做了研究,他认为即使前肢具有羽毛,它们并不会明显影响前肢的抓取能力。而且,当
手掌抓取时,可与前肢作90度垂直,并可做类似拥抱的动作。这些发现与卡彭特与森特的前肢研究一致。
在2006年,克里斯登·帕森斯(KristenParsons)提出恐爪龙的幼年及接近成年标本,与成年的标本有着一些形态上的不同。例如,幼年个体的手臂在比例上较成年的为长,显示可能幼龙与成年的行为亦有所不同。
速度
驰龙科,尤其是恐爪龙,一直都被大众媒体认为是奔走快速的恐龙,而奥斯特伦姆亦在原先的描述中有此推论。但是在1969年首次描述时,并没有发现完整的恐爪龙后脚,而奥斯特伦姆所估计的
股骨长度,后来被证实是过长。奥斯特伦姆在1976年的研究注意到,在评估速度上,脚掌与
胫骨的相对长度,比股骨与胫骨的比例更为重要。现今奔走快速的鸟类,如
非洲鸵鸟,脚掌与胫骨比例为0.95;而在恐龙中,
似鸵龙是0.68,恐爪龙则是出奇的低,只有0.48。他于是结论出恐爪龙相对于其他恐龙并不怎么快速,且更不是现今不能飞的鸟类的对手。
恐爪龙的脚掌/胫骨比例低,部分是因它非常短的
跖骨。小型个体的脚掌/胫骨比例,仍比较大个体的为长。奥斯特伦姆认为短的蹠骨是与镰刀爪的功能有关,当年纪渐长时蹠骨的比例会更为短小,更支持他的理论。他解释所有这些特征(短的二趾上有大的爪、短的蹠骨等)都是为使后肢成为攻击性的武器,镰刀爪可以向上及向下攻击,而脚则同时向后及向下拉,把猎物割破及撕开。奥斯特伦姆指短的蹠骨减少了脚骨在攻击时的整体压力,而恐爪龙的特殊肌肉构造是用作猎食而非奔跑或行走。所以他断定恐爪龙的脚是平衡奔跑,及减低作为武器时遭受的压力。
在1981年,RichardKool对于
加拿大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中,他针对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盖森组所发现的不同物种的足迹,做了初略的行走速度估计值。其中一个可能是恐爪龙留下的足迹,被估计以时速10.1公里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