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
菊科蒿属植物
白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的别名,为一、二年生草本。为蒿属中最原始物种,其起源于第三纪中期的亚洲北方略偏西山区,现广布于温带亚热带高山地区。
白蒿主根单一,垂直茎、枝被灰白色微柔毛;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被微柔毛;白蒿头状花序大,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瘦果长圆形。主要生于海拔500~4200m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局部地区成片生长,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抗寒性较强,在零下30℃能安全越冬;生长期要求水肥较高;最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
白蒿在生态、药用、饲用、食用等方面均有价值。生态方面,白蒿成为干旱、半干旱区的优势物种,在防风固沙、退化生态区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药用方面,《中药大辞典》记载,白蒿可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食用方面,中原地区古代文献有采集食用白蒿的记载。
本草考证
中国历代文献中的白蒿原植物记载不一。白蒿之名最初源于《诗经》中的“采蘩祁祁”,其中蘩即皤蒿,最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白蒿的药用功能,“以铁蒺藜、白蒿封之”。东汉经学家许慎认为“皤”指老人须发白”,皤蒿即白蒿。同时,由于“皤”有白色之义,而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因茎、枝、叶均被灰白色绒毛,亦符合“白蒿”的名称特点,故而也有将茵陈蒿称为白蒿。
汉代时期的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将白蒿作为本草正名,列为上品药;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此蒿叶粗于青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颇似艾叶;宋代《开宝本草》记载“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为“小叶茼蒿”(即茼蒿Glebionis coronaria (L.) Cass. ex Spach),同时代的《本草图经》也持同样观点,认为“白蒿,蓬蒿也”,并指出白蒿与蒌蒿不同。北宋政类本草》记载与《开宝本草》相同,描述“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蓬蒿”。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进一步指出“白蒿处处有之,有水陆二种”,认为白蒿有水生和陆生两种,本草中所用的为水生类型,即蒌蒿。明代食用野生植物专著《救荒本草》中,将所收录植物按“本草原有”和“新增”分类,白蒿被归在草部叶可食一栏下的“新增”植物中,而当代学者潘怡婷、张亭立经过考证认为《救荒本草》中所记载的“白蒿“”是菊科植物茵陈蒿 。
清代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唐本草》以为大蓬蒿,叶上有白毛错涩者是。李时珍以蒌蒿为即白蒿,不知《诗疏》言刈其蒌,释状甚详,分明两种”,提出白蒿为蓬蒿的观点,认为李时珍说法有误。自现代植物分类开始,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多将白蒿定为菊科蒿属植物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的全草。近代重要植物文献与本草文献如《中国植物志》《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要》《中华本草》中,均将白蒿与大籽蒿视为同一物。
形态特征
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的白蒿会有些体态上的差异。如在水湿条件好的环境里,其植株高可达1.5米,植株各部分近无毛,叶长可达6-13厘米,宽4-15厘米,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开展的圆锥花序。相较之下,在干燥环境里生长的植株则通常矮小,叶小,被毛多,花序小,总花序呈狭窄。
根、茎
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单一,垂直,狭纺锤形。茎单生,直立,高50-150厘米,细,有时略粗,稀下部稍木质化,基部直径可达2厘米,纵棱明显,分枝多;茎、枝被灰白色微柔毛。
白蒿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被微柔毛,长4-8(-13)厘米,宽3-6(-1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稀为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羽状全裂或深裂,基部侧裂片常有第三次分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毫米,宽1-1.5(-2)毫米,有时小裂片边缘有缺齿,先端钝或渐尖,叶柄长(1-)2-4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
花果
白蒿头状花序大,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6毫米,具短梗,稀近无梗,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而在茎上组成开展或略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近等长,外层、中层总苞片长卵形或椭圆形,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内层长椭圆形,膜质。
花序托凸起,半球形,有白色托毛;雌花2(-3)层,20-30朵,花冠狭圆锥状,檐部具(2-)3-4裂齿,花柱线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多层,80-12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叉开,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
物种分布
白蒿广布于温带亚热带高山地区。世界主要分布于朝鲜北部、日本北部、蒙古、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以及苏联地区中的中亚西伯利亚地区欧洲部分;另外,中国境内的黑龙江省、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至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白蒿主要生于海拔500~4200m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局部地区成片生长,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抗寒性较强,当年株丛在零下30℃能安全越冬。生长期要求水肥较高,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栽培,需进行灌溉。最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最佳播种期在临冬,待第二年雪化后即可萌发。如当年播种,可于化雪前播于雪上,等到雪化后,种子即可随雪水下渗。早春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次年4月份返青,生长140天后进入成熟期。
栽培管理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白蒿的种子繁殖一般在2~3月份进行。在繁殖前,首先筛掉种子中的瘪粒和瘦弱粒,留下健壮粒。其次在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用湿布包裹,置于温度为20℃的温室环境中。而后待种子已有芽眼萌动时即可进行播种。白蒿的种子非常细小,顶土能力非常差,所以一般采用种子与细沙拌匀后一块进行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分根繁殖
白蒿采用分根繁殖多在在早春时节,可选择一年生植株进行采挖,然后将根茎切成3~5厘米长的小段作插穗,最后将小段插穗埋植于苗床上。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白蒿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核盘菌。根腐病防治方法,可采用根腐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恶霉灵水剂、咪鲜胺乳油等按推荐浓度喷雾或浇灌病株;菌核病防治方法,可选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液、多菌灵或纹枯利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或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喷洒白蒿植株茎基部。
虫害
白蒿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地老虎。消杀蚜虫可喷洒辛硫磷杀螟松混合液,杀灭菊酯,或抗蚜威进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地老虎防治方法,则采用晶体敌百虫拌成毒饵进行诱杀或人工捕杀。
田间管理
苗期的白蒿最怕禾本科杂草,所以头年要进行秋耕,最好在7~8月翻耕,以消灭杂草;生长期间需进行四次追肥,分别是5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上旬,其中其中第三次松土可以适当地挖深一些。由于大田栽培的白蒿分枝后,植株生长快,应进行灌溉。春秋季时,可每隔半个月浇水1次;在夏季时,可每隔10天浇水1次;在冬季时,可1个月浇水1次。此外,雨季来临时,一定要修好排水沟,以防涝渍。收割应选在白蒿现蕾期进行,过晚植株粗老。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对中国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及科尔沁沙地的白蒿研究发现,发现其多种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且科尔沁沙地的白蒿为了适应特殊生境,在种子大小和种子萌发方面表现出大粒、形状偏圆、缓萌型、速萌型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摊种子萌发风险,提高种群定居成功几率,对种群持续繁衍意义重大。由此白蒿成为干旱、半干旱区的优势物种,在防风固沙、退化生态区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研究中,矿山生态恢复的初期阶段选用白蒿,不仅可以迅速提高植被覆盖率,而且还能实现减少水土流失和减轻重金属毒害的良好效果。
药用价值
白蒿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中药大辞典》记载,白蒿气味甘平,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白蒿也是藏医、蒙医习用草药,在民间则一般将白蒿全草或地上部分晒干直接做药用,可主治各种疾病引起的出血,四肢关节肿胀,痈疖,外伤,高原地区还利用白蒿治疗太阳紫外线引起的灼伤。
饲用价值
白蒿种子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富含粗蛋白、脂肪、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糖类,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一直有将无法完成生育期的青油麦种子与白蒿种子一同收获,晒干后作为饲料饲喂家畜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蒿具有特殊气味,放牧利用或直接饲喂时,家畜往往不喜欢采食。但可以通过青贮饲料降低其异味,提高其采食性。也有另外一种做法,即白蒿霜降死亡以后,直至冬季,不刈割的植株,其花序及嫩枝,家畜能全部吃掉。
食用价值
中国古代文献有采集食用白蒿的记载。西夏时期的记载,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食。具体方法为,采其嫩叶,用开水烫熟,换水浸泡,淘洗干净,经油盐拌后可食;宋代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也记载,白蒿少量食用可以充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自然灾害时期,白蒿作为食用野菜之一被人们所采食。
相关研究
活性成份
研究表明白蒿提取物主要为芳香油类、黄酮木脂素类及萜类等,各国学者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共有上百种之多。中国学者从长春地区野生白蒿中提取23种化合物,从中鉴定出了1,8-桉叶油醇、反-丁香烯、顺-丁香烯和樟脑;从西藏地区的白蒿进行提取,从其挥发油中共鉴定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36%,主要成分为红没药醇、兰香油奥、α-水芹烯、软脂酸薰衣草醇等;哈萨克斯坦学者发现该地区的白蒿主要含有月桂烯桉油精芳樟醇对伞花烃等成分;西伯利亚地区的白蒿则主要含有β-月桂烯,桉叶油素,吉玛烯D和石竹烯等成分。
杀虫除草
白蒿提取液对于绣线菊蚜、禾谷缢管蚜、菜缢管蚜等三种蚜虫表现出稳定的毒效。但是白蒿(大籽蒿)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直接加工利用过程中如需提纯浓缩至实用的浓度,其成本较高,难以进行应用,可通过与吡虫啉氧化乐果化学杀虫剂混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而植物产品与化学药剂混用一则可显著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其次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利用方式;
白蒿芳香油具有良好的植物毒活性,其中含有的桉叶油醇为一些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对苋菜和黑麦草禾本科杂草的生长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作为生物除草剂进行开发利用的潜力。
抗菌作用
由于耐药微生物菌株而引起传染病时,植物来源的天然抗微生物剂是更好的选择。有鉴于此,巴基斯坦学者采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醇己烷三氯甲烷5种溶剂从白蒿(大籽蒿)提取的有效成份。提取物对于2种革兰氏阳性菌株和2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氧化功效。
中国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研究表明发现西藏地区白蒿芳香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新型隐球酵母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多种自由基具有一定的的清除能力,且白蒿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体强于维生素c。另外,挥发油中的红没药醇具有抗炎药、灭菌、愈合溃疡、溶解胆石等作用,兰小磨香油奥则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能力,在医药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日用品
臭蒿同属的白蒿在天然日用品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应用和开发潜力,其富含挥发油,内含挥发油类、黄酮木脂素类、萜类、酯类和醌类化合物等物质,具有祛痰、平喘、消炎、杀菌、抗氧化、防紫外线等功效,可应用于天然植物类日用品及化妆品中。目前,中国大学机构利用白蒿芳香油的杀菌功效,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白蒿挥发油杀菌空气清新剂。
物种对比
菊科蒿属之下细分为若干组,其中白蒿所属的莳萝蒿组为蒿属中最原始的组。白蒿与同组物种既具有花序托有托毛,稀少托毛成秕糠状的鳞片等共同特征,在形态上也有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起源与迁移
起源
菊科植物化石最早见于中生代的白垩纪(1.45亿年~6600万年前)后期的地层中,而蒿属花粉亚洲北部、中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及西部的地层中,中新世(2300万年~533万年前)以后得到发展。学者推测,蒿自然群可能于第三纪中期(渐新世(3390万年~2303万年前))前后起源于亚洲北方略偏西的山区,接近于乌拉尔山脉附近的亚北极地区,中生或半湿润的森林草原的环境,白蒿也起源于此时。
此后在第四纪四次冰川作用下,气候产生了较大波动,蒿自然群中许多多年生不耐寒的物种消失,白蒿、苏联小蒿等一年生物种得以存活,因此这类物种也被认为蒿属中最原始物种,具备了以下特征,一是其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如头状花序较大型,直径5-15毫米,半球形或球形。虽然头状花序中的内外层花已有分化,外层已分化为雌花,但还不十分彻底,显然是从两性的管状花向单性雌花进化的过渡的类型;花序托上的托毛较多且密,起着保护瘦果抗寒的作用。其次是白蒿内酯化学结构均较其他组种类的内酯的化学结构简单。
迁移
由蒿自然群分化、衍生出的多年生植物,因生命周期长,适应性强,因而分布区扩展范围也大,常形成连续分布,甚至如黄花蒿冷蒿等物种成为了横跨“欧亚-北美”的洲际间断分布的种。相较之下,属于原始物种的白蒿由于生命周期与生活周期短,种的传播与迁移速度慢,因而分布区扩展不大,仍留在亚洲北部地区。当北半球气候暂时稳定成带时,包括白蒿在内的原始物种才向周围、特别是向西或向东迁移;在造山运动引起气候变迁以及冰川作用下,则向南迁移,冰川后退时,则进入西南高海拔地区,甚至分布在中国境内“第一斜带密集带”外的东部地区。
相关文化
诗经》中多篇提到的“蘩”即是白蒿。《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此篇描绘了宫女为了采集公侯祭祀所需的白蒿,日夜奔波于沙洲池沼、山谷小溪之间,没有丝毫嬉戏打闹、停歇的时间;《左传》也有“蘋、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夫人执蘩菜以助祭”的记载,表明了白蒿在古代用来祭祀。
《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朱熹将此解释为初生的幼蚕不能食用桑叶,蚕农只能摘取白蒿供其食用。不过,事实上,幼蚕并不喜欢白蒿的气味,更不用提及食用白蒿。实际上,蚕农采蘩,是用来煮汁,待冷却后浇沃蚕卵。一则用以润湿卵壳,幼蚕才易破壳而出,其次以洗涤蚕具(尤其是旧蚕具),能有效杀灭细菌,使幼蚕生长得更为健康。
目录
概述
本草考证
形态特征
根、茎
花果
物种分布
生活习性
栽培管理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分根繁殖
病虫害防治
病害
虫害
田间管理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药用价值
饲用价值
食用价值
相关研究
活性成份
杀虫除草
抗菌作用
日用品
物种对比
起源与迁移
起源
迁移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