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蒿
菊科蒿属下的一种植物
臭蒿(学名:Artemisia hedinii Ostenf. et Pauls.),又名海定蒿、牛尾蒿等,为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草本植物,民间所称“臭蒿”所指植物较多,并无统一说法,《本草纲目》所称的"香蒿"和"臭蒿"均为植物学上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此词条提及的臭蒿为植物学上称为“臭蒿”的植物,与黄花蒿不同的是臭蒿为浓烈臭味,而黄花蒿有挥发性香气。臭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多分布在海拔2000~4800(~5000)米地区,在中国其他省区从中、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常生于湖边草地、河滩、砾质坡地、田边、路旁、林缘等,臭蒿常以伴生种存在,适应能力强。
臭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臭味。基部紫红色,具纵棱。茎下部与中部叶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具多枚小裂片,小裂片两侧密被细小锐尖栉齿。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在茎端及短的花序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花果期为7~10月。
臭蒿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臭蒿全草可入药,其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退黄、消炎、清湿热、消肿毒的功效,主湿热黄疸、胆囊炎、肿毒疮等病症,可用于治疗急性黄型肝炎、囊炎等。臭蒿还可用作杀虫药,有驱蚊效果。此外,臭蒿可提高土壤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对土壤风蚀产生抑制效应,对土壤的具有保水固土的能力。
本草考证
臭蒿首见于《中国民族药志》,藏药名桑资纳博,蒙药名为乌木黑-希日乐吉,《甘肃中草药资源志》中臭蒿名为牛尾蒿。
在《晶珠本草》中记载到猪殃殃(一种中药材名称)分黑白两种,黑着即为赫定蒿(臭蒿),生于松软黑土地,气浓如同大籽蒿。《形态比喻》中记载臭蒿状如蒿类,气味大;叶为黑色,嫩软,深裂,全株形状如同犊牛尾,花果如同红蒿,高度从一指到一肘不等,状如大麻,与现在的臭蒿植物一致。
臭蒿在《四部医典》中记载与蓝花参、长嘴诃子尖、牛奶葡萄配方可治胆黑瘦病,藏传医药经典的《蓝琉璃》中提到臭蒿与骨碎补配制成膏可以治疗胆病,《六桥医话》中记载到臭蒿治人亦效,不止杀虫,种一株于菜圃,蛇蝎不敢近。《藏医药选编》中记载臭蒿与胶质没药、龙骨、铁棒锤幼苗、獐牙菜配方可治头虫病。现在藏医将其制成臭蒿膏丸(藏药名为桑资堪扎日普),主治胆病目黄。与蒂达、波棱瓜子、榜嘎、木香、禾叶风毛菊、洪连和角茵香配制成臭蒿蒂达丸(藏药名为桑蒂日普),主治赤巴病和黄疸。《甘肃中草药手册》中可用于湿疮癞,毒蛇咬伤。
根据上述资料对臭蒿植物形态和功效的描述,古今臭蒿植物形态和功效是一致的均为菊科植物臭蒿。
形态特征
臭蒿为一年生草本;植株带有浓烈臭味。
根、茎
根单一、垂直。茎单生,稀少数,高15~60(~100)厘米,细,有时稍粗。基部粗达0.6厘米,紫红色,具纵棱,不分枝或具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4~8厘米;茎、枝无毛或疏被短腺毛状短柔毛。
叶下面微被腺毛状柔毛;基生叶密集成莲座状,长椭圆形,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每侧裂片20余枚,小裂片具多枚栉齿,叶柄短或近无柄;茎下部与中部叶长椭圆形,长6~12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每侧裂片5~10,具多枚小裂片,小裂片两侧密被细小锐尖栉齿,中轴与叶柄两侧有少数栉齿,中肋白色,下部叶柄长4~5厘米,中部叶柄长1~2厘米,基部半抱茎;上部叶与苞片叶一回栉齿状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5)毫米,在茎端及短的花序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密集、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内、外层近等长,外层总苞片椭圆形或披针形,背面无毛或微有腺毛状的短柔毛,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或卵形,近膜质或膜质,无毛;花序托凸起,半球形;雌花3-8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短,微伸出花冠外,先端稍叉开,叉端钝尖;两性花15-3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外面有腺点。
瘦果长圆状倒卵形,纵纹稍明显。
分布
臭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区,在中国范围内,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其多分布在海拔2000~4800(~5000)米地区,在中国其他省区从中、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常生于湖边草地、河滩、砾质坡地、田边、路旁、林缘等地,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的伴生种。
生长习性
臭蒿常以伴生种存在,适应能力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植物,能适应生活的炎热干旱的环境,臭蒿在雨季前幼苗存活能力较强,但冬季存活能力弱,适合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中生长,喜阳,成熟的植物比较耐旱,温度较高也能生长。臭蒿的花果期为7~10月。
栽培
播种繁殖
臭蒿的育苗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种子表面在温室里播种春天。不要让堆肥变干。当幼苗足够大,可以处理时,将其刺入单独的花盆中,并在初夏将其种植出来。这种种子也可以在晚春时就地播种,通常很容易生长。
田间管理
臭蒿适合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中生长,阳光充足。若是生长在贫瘠干燥的土壤中时,也能健康生长,且成熟的植物比较耐旱,温度较高也能生长。臭蒿幼苗个体小且根系不发达,雨季时不断增加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水分有效性促进了幼苗的生长,但生长旺盛的地上植被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光照等资源的竞争使幼苗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雨季时严重的土壤侵蚀会使幼苗根系曝露而死亡。因此,根据物种特性在适当的时期对幼苗进行一定的抚育管理和保护措施将有利于幼苗的更新和建植。
生态
臭蒿植物可以根状茎繁殖,蔓延速度较快,可提高土壤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对土壤风蚀产生抑制效应,从而具有保水固土的能力,可防风固沙、阻止草原退化
用途
工业原料
臭蒿可用作杀虫药,臭蒿提取物的杀虫效果较好,臭蒿地上部分组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要明显高于地下部分,具有驱蚊效果。臭蒿半焦(即AH半焦)已被证实可以代替商用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钾离子电池(KIBs)的负极材料。生物质臭蒿半焦和石油焦(主要为高硫石油焦)共活化可以减少制备钾离子电池时钾的使用量,并且可以减少钾的损失率。此外,共活化碳电极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长达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4.5%,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学药用
臭蒿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臭蒿全草可入药,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退黄、消炎、清湿热、消肿毒的功效,主湿热黄疸、胆囊炎、痈肿毒疮、湿疹疥、毒蛇咬伤等病症,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胆囊炎等。
危害
臭蒿可在人工草地和栽培禾草的地区生长,容易影响牧草的生长优势,严重降低了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应该人工除杂,降低禾本科杂草的初始占空能力,以草压杂进行人工草地管理。
物种对比
牛尾蒿与臭蒿为菊科同属植物,在中国青海省均称为牛尾蒿,但牛尾蒿藏药名为普尔芒纳保,臭蒿为桑资纳博。民间所称“臭蒿”所指植物较多,并无统一说法,《本草纲目》所称的"香蒿"和"臭蒿"均为植物学上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与黄花蒿不同的是臭蒿为浓烈臭味,而黄花蒿有挥发性香气。黄花蒿中药习称“青蒿”,不同于植物学上称的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亦无抗疟作用。他们具体区别如下表: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徐清辉等通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药效稳定性;采用菌丝块诱导孢子囊产生法测定对烟草疫霉孢子囊抑制的毒力;最后对盆栽防效结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低浓度臭蒿醇提液对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低浓度臭蒿水乳剂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均有明显抑制作。
徐杰对臭蒿的研究发现臭蒿的提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和烟草疫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研究臭蒿中提取青蒿素衍生物,通过青蒿素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提取出来有效成分对烟草链格孢菌和烟草疫霉有着良好的抑菌活性。
李育浩等人在苍术的抗缺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B-桉叶醇能明显延长化钾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死亡率,具有抗缺氧的作用。
李刚研究了臭蒿对东方黏虫的毒杀作用,发现用索氏提取法以甲醇提取的臭蒿提取物活性最佳,提取物使粘虫拒食同时抑制其生长发育。
成分研究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臭蒿杀虫成分的分离鉴定中检测出了64种化合物,其中有34种植物蜡,28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都是醇、、或者是酷,2种极性成分的脂肪酸,在《新修晶珠本草》中记载该植物含挥发油,油中含有芳樟醇、B-甜没药烯、a-姜黄烯、甲基丁香酚和蔡。在《甘肃中药资源志》中提到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含a.旅烯,冰醋芳樟醇酣、反式-B-金合欢烯和按酸类。该植物还含有有毒成分黄樟和柠檬烯。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28
Artemisia hedinii.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9-02
黄花蒿 (huáng huā hāo).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9-20
..2023-09-02
..2023-09-02
..2023-09-02
..2023-09-02
..2023-09-02
Artemisia hedinii.temperate.2023-09-02
..2023-09-02
..2023-12-12
..2023-09-02
Artemisia dubia.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9-02
Artemisia caruifolia.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9-20
..2023-09-02
..2023-09-02
..2023-09-02
目录
概述
本草考证
形态特征
根、茎
分布
生长习性
栽培
播种繁殖
田间管理
生态
用途
工业原料
医学药用
危害
物种对比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成分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