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是一篇优美散文,选自《萧乾文集》,已被编入:上海教育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作者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
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
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
原文介绍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
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
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
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
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
哈弗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
圣诞节,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
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
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
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
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作者
简介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
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30年考入
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
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
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
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
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
1945年赴美国
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和
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
大公报》工作,兼任
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
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
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
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
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
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生平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
台湾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
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
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
挪威政府授予的
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
人生采访》,译著《
好兵帅克》(捷),以及《
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
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
法西斯主义战场上。1945年,他从
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
加拿大东岸转
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
萧乾,如今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
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
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
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
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
台湾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
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
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
天津市、
上海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地的《
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
欧洲已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
萧乾还是去了
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
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
德国潜艇出没的
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
美国军队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
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
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
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
中原地区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1995年
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正像人们熟悉的那样,
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
捷克作家
雅洛斯拉夫·哈谢克(HASEK)《
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chwiek),
英国作家菲尔丁的《
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
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
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
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
晚年的
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1979年8月,已尽古稀之年的
萧乾应
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
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了赴美征程,并应邀赴几座大学做巡回讲学及参加文化团体座谈。1980年初,萧乾回到大陆,将这一次出访的见闻写成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发表在《
人民日报》上,共10篇。为《萧乾文集》第二卷。
其作品《枣核》编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上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其作品《
吆喝》编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选自《
北京城杂忆》。
其作品《老北京的小胡同》编入上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履历
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
蒙古族,为遗腹子,11岁时丧母。少年家境贫苦,有一位美裔堂嫂给了他英文启蒙。
1928年冬,应同学之邀,去汕头一中学教
越南语。次年春天,与一小学女教师相恋,初恋以悲剧告终。其成名作中篇小说《梦之谷》就是根据这个真实故事而写成的。暑假进入
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
1933年,转入
燕京大学新闻系,得到
埃德加·斯诺的赏识。在沈从文编的《
大公报》“文艺”上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蚕》。年底结识巴金。
1938年,发表中篇《梦之谷》。
1939年9月赴欧,开始了7年海外生涯,一边当老师,一边做《大公报》驻英记者。
1943年,为奔赴欧洲大陆采访战局,而放弃了
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的硕士学位。
1944年秋,领到随军记者证,成为这时中国“在西欧战场上唯一的记者”。
1945年3月,赴美国
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7月,采访
波茨坦会议。10月,赴
纽伦堡采访对纳粹的审判。
1946年3月回国。
1947年,特写集《人生采访》出版。
1956年,译作《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好兵帅克》、《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出版。
1962年,译作《里柯克讽刺小品选》出版。
1964年,摘掉“右派”帽子。
1966年,被揪斗,抄家,所藏图书、研究资料及文稿全部丢失。
1978年,开始着手翻译
亨利克·易卜生诗剧《
培尔·金特》。
1979年平反,确认“右派”为错划。4月编选《
萧乾散文特写选》,并写长篇文学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作为代序。5月开始着手编辑《杨刚文集》。
杨刚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传奇女子。
1980年,发表又一篇文学回忆录《
一本褪色的相册》。
1982年,发表散文《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发表其又一篇长篇文学回忆录《在洋山洋水面前》。
1990年8月,与
文洁若开始翻译《尤利西斯》,历时四年。
1999年逝世。
关于文章
整体感知
1、读完全文,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题思想: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2、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在他的哪些言行中?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3、既然这么多的言行都能表达老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文章却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为题?
明确:枣核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这乡情的感情线索。用枣核
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但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情。
4、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
第二部分(2—4)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部分(5—10)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
设置悬念。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个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总布胡同”那座小院将同“北海”一道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读到后来,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语言赏析
文章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外,课文中还有更多的词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先老师举例分析,再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找找,并作些简单的赏析。
例如: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明确:“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
玛瑙还贵重。 ”
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明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4、“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明确:柳的谐音是“留”,而莲的谐音是“恋”。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是“留恋”真实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这些例子,我们可知:朴实的话语,只要饱含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人。我们说话作文时就应用这些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
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枣核的故事。我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友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他一下车,就先问枣核带来了吗?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
玛瑙还珍贵……”这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游子久别故乡后对家乡的思念是多么深厚,仿佛一切珍珠翠钻、荣华富贵都比不上祖国在心中的分量。朋友解释说,“北海”假山上的石头都是从
唐人街论斤称量买下的。这句话以及友人家中处处洋溢的中国的气息可以看出中华儿女“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祖国,承受了千灾万难,祖国,哺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一切。作为新中国的小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位友人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他这种不忘祖国的精神。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热爱祖国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能力来报效、建设祖国。我们要为祖国的和平献出一份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质疑问难
1、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否合乎情理?
答: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后花园充满了“家乡味”,面对来自祖国家乡的“我”,旧时同窗是迫不及待地以此来倾诉蛰居海外思乡之切的情感,所以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2、同窗对“家庭”“事业”、生活感到满足,可内心“总像是缺点什么”,感到不足。这“足”与“不足”的矛盾表达了同窗怎样的心境?试说说你的理解?
答:表达了同窗远离祖国故土而内心感到不踏实,对祖国无限眷恋的心境。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游子心境。身在异国,心系故土,任何物质上的满足,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灵的缺憾。
3、选文中,作者借谈话谱写人物行动。试说说同窗的那些举动表达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情感?
答:“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句话正反映了同窗思乡心切,年纪越大,这种感情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