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钧(1869年-1945年)是朱自清的父亲,字小坡,祖籍
绍兴市,后定居
扬州市。清末时期,朱鸿钧曾在江苏东海、高邮、扬州等地做过一些基层小官吏,民国初年在徐州做到“运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烟酒专卖局长”)。1917年,朱鸿钧被革职,从此回到扬州赋闲。1945年4月9日,朱鸿钧逝世。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最后在徐州做到徐州榷运局长---俗称“烟酒公卖局长”,又续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宝应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就把朱鸿钧的“差事”给闹得“交卸”了。
朱家是书香门第。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又严加培养,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同时对小朱自清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他送到
秀才或
举人那里学习
文言文和诗词。
朱鸿钧毕竟是封建式家长,为了维护传统的家庭伦理,维护父亲对儿子的绝对权威,在朱自清1921年回
扬州市任扬州省立八中教务主任时,朱鸿钧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这种专制式的家长行为极不尊重人,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的要求产生冲突,使朱自清非常不满,他愤然离开扬州,到外地宁波、
温州市等地执教。1921年冬天
朱自清接出妻儿,在
杭州市组织了小家庭。这又使朱鸿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一旦翅膀硬了,就抛弃了自己和这个家庭,激怒之下而不肯原谅朱自清,父子从此失和。
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
扬州市,但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虽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过了几天悻悻离去,不免加重了对父亲的怨恨。这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以至1923年暑假朱自清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朱自清认为自己没错,不肯认错。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错,老子用儿子的天经地义,为父有错也不该认错。于是双方进入了“冷战”,朱自清也就几年不回家了。
其实,晚年的朱鸿钧表面上对朱自清很冷漠、很苛厉,实际一直挂念这个在外讨生活的长子。可传统的“父子纲伦”使他不愿低下为父之头向儿子认错,朱鸿钧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书信往来。1925年朱自清在
北京大学任教的时候,十月的一天接到两年多“不相见”的父亲自
扬州市寄来的一封家信。父亲在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家书使
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父子骨肉相连的情感使他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血浓于水。于是,朱自清回忆着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含着泪水,写出了父子情深的《
背影》。
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
东关街道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
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从此父子矛盾得缓解并消逝。
1917年冬,其母病逝,朱鸿钧与长子
朱自清从
徐州市一道返
扬州市奔丧。借钱办完丧事,朱自清返校,朱鸿钧去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浦口车站分手。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背影》即取材于此。
朱鸿钧失去官职,在扬州赋闲时,和江泽民家相距不远,对童年的江泽民多有教导。1998年朱自清百年诞辰时,江泽民专门题诗忆及此事,称“我们两家是三代世交”。此外,1926年出生的江泽民与朱自清次子朱闰生(1925年生)是中学同班同学,经常往来,结下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