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分布在日本等地的病菌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属中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小麦作物,可造成农作物矮化、分增多等病症。目前有40多个国家将此病列为检疫性病害。它可通过种子、土壤、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甚至加工成面粉后仍可检出该菌的冬孢子。该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一旦传入将难以根除。
分布地区
日本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苏联丹麦瑞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阿尔及时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俄勒冈、蒙大拿州爱达荷州、犹他、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印第安那、密执安、纽约州)、阿根廷乌拉圭
形态特征
冬孢子堆多生于子房内,形成黑粉状的孢子团,即黑粉病,每个 病瘿视大小不同可含有冬孢子10万至100万个。冬孢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至暗棕褐色,其平均直径及标准差为20.90+/-0.72,大多为19-23um,但偶有17um或30um的(包括胶鞘)。外孢壁的多角形网眼状饰纹,网眼通常直径3-5um,偶尔呈脑纹状或不规则形,肉脊平均高度为1.425+/-0.144um,孢壁外围有透明胶质鞘包被,不育细胞球形或近球形,无色透明或微绿色,有时有胶鞘,直径通常小于冬孢子9-16um,偶尔可达22um,表面光滑,孢壁无饰纹。
生物学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需持续低温,大体上在3C-8C之间,而以4-6C为最 适温度,最低为0C,最高为10C。当温度为4-6C时,在光照条件下,冬孢子通常经3-5周后萌发,个别菌株在第16天开始萌发,少数菌株经7-10周后才开始萌发。高于或低于适温范围,孢子萌发时期相应延长,在0C左右,孢子经8周后才开始萌发,并生成正常的先菌丝及孢子和次生小孢子。当10C时,孢子在8周后开始萌发,多生成细长、畸形的先菌丝,很少形成小孢子,并常有自溶现象。病原冬孢子有极强的抗逆性,在室温条件下,其寿命至少为4年,有的长达7年,病瘿中的冬孢子,在土壤中的寿命为3-7年,分散的冬孢子则至少一年以上,病菌随同饲料喂食家畜后,仍有相当的存活力。病原冬孢子耐热力极强,在干热条件下,需经130C半小时才能灭活,而湿热则需80C、20分钟可致死。
识别
小麦矮腥黑穗病病原黑粉菌目(简称TCK)刺激麦株产生较多分蘖,比健株多一 倍以上,最多至30-40个。有些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上出现褪绿斑点或条纹。拔节后,病株茎秆伸长受抑制,明显矮化,高度仅为健株的l/4—2/3,个别病株高度只有10-25厘米,但一些半矮秆品种病株高度降低较少。病株穗子较长,较宽大,小花增多,达5-7个,有的品种芒短而弯,向外开张,因而病穗外观比健穗肥大。病穗有鱼腥臭味。各小花都成为菌瘿。菌瘿黑褐色,较网腥的菌瘿略小,更接近球形,坚硬、不易压碎,破碎后呈块状,内部充满黑粉,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在小麦生长后期,病粒遇潮、遇水可被胀破,孢子外溢,干燥后成为不规则的硬块。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典型症状与小麦其它腥黑穗病有明显区别。
寄主植物
主要为害小麦属,而大麦属中的普通大麦(Hordeum vulgare)及黑麦也受害,迄今已知禾本科有18个属受害,包括山羊属(Aegilops spp.)、冰草属(Agropy-ron spp.)、剪股颖属(Agrostis spp.)、看麦娘属(Alopecurus spp.)、燕麦草属(Arrhenatherum spp.)、草属(菵草属 spp.)、雀麦属(Bromus spp.)、鸭茅属(Dactylis spp.)、野麦草属(披碱草属 spp.)、羊茅属(Festuca spp.)、绒毛草属(Holcus spp.)、大麦属(Hordeum spp.)、草属(Koeleria Spp.)、黑麦草属(Lolium spp.)、早熟禾属(Poa spp.)、黑麦属(Secale spp. )、小麦属(Triticum Spp.)、穗三毛草属(Trisetum spp.)等,禾草属中以冰草属为天然发病的主要寄主。
传播途径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主要为土传病害,但混杂于小麦籽粒间 的黑粉菌目粒及其碎块及种子上的冬孢子是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伴随小麦传播的病原冬孢子,一旦落入田地,即重新备具了其固有的土传特性。进口带菌小麦是小麦矮腥病菌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试验证明,口岸进口小麦检验时截获的病瘿或其碎块,具有很强的萌发活性及侵染活性,因而在病麦卸运、仓储和加工期间,撒落的病麦、菌瘿碎块、加工下脚料和带菌粉尘将持续累积,一旦进入农田,就会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当病原孢子累积到一定数量,遇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感病寄主,即可侵染发病。
危害情况
1.病株矮化。高度为健株的 l/4—2/3,最矮的病株仅高10—25cm。在重病田可明显见到健穗在上面病穗在下面,形成“二层楼”的现象。
2.分蘖增多。病株分蘖一般比健株多一倍以上,健株分蘖2—4个,病株4一10个,甚至可多达20—40个分蘖。矮化与多分蘖的症变化很大,除取决于寄主与病菌的基因型外与侵染的时间及程度密切相关。
3.小花增多。一般健穗每小穗的小花3—5个,病穗小花为5—7个,甚至 11个,使病穗宽大、紧密。有芒品种芒外张。
4.病粒近球形,较硬,不易压破、破碎后呈块状。在小麦生长后期,如水分多病粒可胀破,使孢子外溢,干燥后形成不规则的硬块。
5.自发荧光现象,小麦矮腥黑穗病冬孢子有自发荧光现象,而小麦网腥黑穗病(除少数未成熟冬孢子之外)侧无荧光.
检验方法
症状检查
将平均样品倒入无菌白瓷盘内,仔细检查有无菌瘿或碎块,样品可用长孔筛(1.75mmX20mm)或圆孔套筛(1.5mm,2.5mm)过筛,挑取可疑病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鉴定。同时对筛上挑出物及筛下物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可疑病组织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及杂草种子进行镜检鉴定。
洗涤检查
将称取的50g平均样品倒入无菌三角瓶内,加灭菌水100ml,再加表面活性剂吐温20或其他)1-2滴,加塞后在康氏震荡器上震荡5分钟,立即将悬浮液注入10-15ml的灭菌离心管内,以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重复离心,将所有洗涤悬液离心完毕,在沉淀物中加入席尔氏溶液,视沉淀物多少,定溶至1或2ml。每份样品至少检查5个盖玻片,每片全部检查。
如发现可疑小麦矮腥病菌冬孢子,应以1份样品中查出30个孢子为判定结果的依据,不足30个孢子时增加玻片检查数量,直至该样品所有沉淀悬浮液用毕。
荧光鉴定
发现病粒或碎片时,以来菌水制成孢子悬液滴至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以无荧光浸没油为浮载剂制片,在落射荧光显微镜(激发滤片485nm,屏障滤片520nm)下观测200个冬孢子的自发荧光。一般矮腥冬孢子的网纹立即发出澄黄至黄绿色荧光,而网腥冬孢子的网纹无荧光或荧光率很低。
萌发检查
当冬孢子的形态测量结果交叉重叠不易区分腥、网腥,而孢子又充足时,可进一步用孢子萌芽方法来鉴别。将孢子悬液接种到3%水琼脂平板上,分别在5C光照和17C黑暗下培育。小麦矮腥冬孢子在17C无光条件下不萌发,在5C光照条件下至少3周才开始萌发,而网腥冬孢子在17C无光及5C光照条件下,1周载右便可萌发。
防治方法
处理方法
1.严格进行种子检验,禁止进口和种植带菌的小麦种子。
2 .带菌的小麦原粮可运往春麦区及不能发病的冬麦区。或加工后调运,麦麸与下脚料进行来菌处理。
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但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快,选育较难。
2.栽培防治。采用冬麦改春麦、轮用(5-7年)、深播(6cm)、调整播种期等方法均有防效,但不易实行。
3.化学防治。用五氯硝基苯消毒土表有一定效果;用萎锈灵处理麦种,可减少病菌随种子传入新区的危险,瑞典用种衣剂bitertanol+fuberidazole防效90%左右;美国用55C的0.13M次氯酸钠处理30S,安全杀死小麦种子上的冬孢子。
4.电子辐射防治。用高速电子束照射,可100%达到杀灭效果,种子发芽率降为0。具体剂量及方法暂时由中央储备粮广东新沙港直属库仓储部技术及原工程部保存。
5.环氧乙烷防治。适用钢瓶气环氧乙作为杀菌气,对疫麦熏蒸,有效浓度及密闭时间,环境温度等技术参数由中央储备粮广东新沙港直属库仓储部技术及原工程部保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分布地区
形态特征
生物学
识别
寄主植物
传播途径
危害情况
检验方法
症状检查
洗涤检查
荧光鉴定
萌发检查
防治方法
处理方法
防治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