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植,1934年6月出生于
吉林省梅河口市,
朝鲜族人,曾任
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正处级侦查员,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首批“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被誉为中国警界的“国宝级”专家。
1951年1月,崔道植加入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做了一名朝鲜语翻译员;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5月,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同时,他还开创了指甲同一认定、牙痕同一认定并侦破疑难案件的先河。1994年年初,崔道植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于1996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实现了从痕迹整体形象至微小特征的计算机检验,开创性地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应用于现场拍照和痕迹检验工作中。1999年,崔道植办理了退休手续,同年被聘为首批“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在多年公安生涯中,崔道植先后参与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他经手了很多疑难要案,在甘肃白银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件的侦办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崔道植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2次被评为全省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证书,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9月,他被授予“
最美奋斗者”称号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8月,崔道植被公安部授予公安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21年6月29日,崔道植获得“
七一勋章”;12月当选“2021年度法治人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4年6月,崔道植出生于
吉林省梅河口市的一个贫困的
朝鲜族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
离家出走,是爷爷辛苦拉扯着他和姐姐长大。崔道植依靠政府助学金读完了初中。1946年,12岁的崔道植成为一名儿童团团长。从那时起,参军入党就是他的志向。1951年,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崔道植原本被
保送高中,却因突然爆发的
朝鲜战争中断,他放弃保送高中的机会,加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因为工作需要,他被分配做了一名
朝鲜语翻译员,为
抗美援朝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作经历
不断学习
1953年12月,崔道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崔道植所在部队集体转业,他从部队转业到
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也是当时黑龙江省公安厅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进入公安机关后,上级领导安排他到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哈尔滨市业余
职工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学校学习。在学校,崔道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晚上还跑到食堂“借光”看书。
精进技术
1975年,崔道植与其他四个省的同行承担了《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的科研课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共搜集了12500人的125000份
指纹卡。崔道植运用
数理统计学对国人
手掌各部位长宽度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首次测得国人手掌各部位正常值和它与人体身长、年龄、体态的关系,为利用现场手印分析犯罪分子某些生理特点提供了新依据。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根据7.62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判断射击枪种的探讨》《64式手枪指示杆痕与59式手枪抛壳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论文。同时,崔道植还开创了指甲同一认定、牙痕同一认定并侦破疑难案件的先河。1994年年初,崔道植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痕迹图像处理系统》于1996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实现了从痕迹整体形象至微小特征的
计算机检验,开创性地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应用于现场拍照和痕迹检验工作中。1997年,在公安部举办的国际刑侦器材展会上,崔道植看到了
美国与
加拿大研制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之后,他便省吃俭用,用退休工资做研究。崔道植先后拜访了7所高校、3家铝箔片厂以及3家
精密仪器研究所,并陆续设计出4种模型图,还找了4家机械
加工厂进行试制。经过五年多苦心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用特制
铝箔胶片提取弹头
膛线痕迹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他还设计制造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
退休返聘
1999年,崔道植办理了退休手续,同年他被聘为首批“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当时除了做痕迹鉴定,奔赴重大刑事案件现场,他还将侦办过的刑事案件现场资料和经典案例做成PPT,想留给年轻一代刑侦技术人员做参考。2001年,“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
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母子两人在家中遇害,现场只遗留下半枚带血的
指纹,案件在5年内都未侦破。接手此案后,崔道植利用自己研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成功对半枚指纹进行修复处理,并从中发现了多个细节特征,案件出现了转机。2007年9月,警方终于将凶犯抓获。2006年,崔道植再获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他将获得50万元奖金全部用于给公安机关添置鉴定设备。2010年,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理论编著成了教材《枪弹痕迹检验》。2018年,崔道植的老伴患上
阿尔兹海默症,他带上痕迹检验设备跟老伴搬至
托老所居住。崔道植一边照顾老伴,一边把养老院作为办公室,对公安部传来的痕迹鉴定样本和检材开展检验鉴定,同时还要进行推进非制式枪支建档课题攻关。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崔道植颁授“
七一勋章”,崔道植成为全国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2021年8月28日,综艺《
朗读者》第三季官宣了阵容,崔道植加盟。2022年5月25日,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88岁的崔道植作为特邀公安英模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主要作品
学术论文
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根据7.62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判断射击枪种的探讨》《64式手枪指示杆痕与59式手枪抛壳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论文。崔道植先后承担研究《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指甲同一认定》等课题,他立项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痕迹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专利研发
崔道植带头攻克多项科研难题,他研究发明的用
铝箔胶带复制弹头
膛线痕迹的制作方法和弹头膛线痕迹展平器,以更稳定、更清晰的呈现效果被多地公安机关采用。
参演综艺
参考来源:
参与要案
贾文革特大杀人案
1991年11月,
黑龙江省讷河市破获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杀人、抢劫、强奸案。以
贾文革、徐丽霞等5人组成的犯罪团伙,疯狂作案一年多,先后杀害42人。崔道植带领同事,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连续工作20多天。他们将犯罪现场屋里的炕灰、院内的垃圾堆都仔细筛了个遍,不漏掉任何一个罪证,为搞清楚案发经过、查明受害者的数量和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白宝山案
1996年和1997年,北京、新疆两地相继发生枪案,公安部将此案列为1997年“中国刑侦一号案”,除了现场残留的几枚弹头和
弹壳,别无线索。公安部急调崔道植赶赴
乌鲁木齐市。崔道植在弹壳与弹头中辨别纤如发丝的弹道痕迹,练就了独门“绝招”。16枚弹头,64次比对,40余枚弹壳,崔道植在
显微镜下,观察不到2mm的枪弹痕迹三天两夜,他凭借过人的技能与丰富的经验,对所有涉案弹头逐一完成了痕迹提取与比对。经过夜以继日的弹痕比对,崔道植得出鉴定结论:“都是‘八一式’自动步枪,建议新疆北京并案处理。”根据他提供的意见,专案组调整侦破方向并在一周后锁定了嫌疑目标。疑犯很可能是曾在北京犯罪后被送往新疆的服刑人员。1997年9月5日,北京警方在
石景山区将夺枪3支、杀死15人、抢劫上百万元的犯罪分子
白宝山抓获,惊天大案得以告破。崔道植受到公安部嘉奖及中央政法委领导的表扬。
沈阳运钞车大劫案
2001年至2003年,
沈阳市发生系列持枪抢劫运钞车案,
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一件棉大衣引起了崔道植的注意,在大衣上有枪管摩擦的痕迹,这是犯罪嫌疑人把枪抱在怀里时留下的。根据这一细微的磨损痕迹,崔道植他准确地推断出涉案猎枪的种类,是平式掘把式猎枪。
郑州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
2000年12月9日,
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4名蒙面歹徒冲入郑州市某银行,用炸药炸开营业柜台的防弹橱窗后,当场抢走200多万元现金。此案颇为棘手的是歹徒在行凶过程中使用的是猎枪,由于当时公安机关对弹道分析的对象还仅限于军用枪弹,有关猎枪的弹道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由于崔道植已经研究掌握了这方面知识,当地侦查部门循着这个线索成功抓获主犯。
黑龙江杀人谜案
2007年8月8日,
黑龙江省公安厅接到由公安部信访局批转的
牡丹江市宁安市李某母子二人被杀的
信访材料。案发于2002年1月8日,此案久侦不破的关键在于,案发现场只残留了一枚不完整的血指印。这半个血指印,经过多家权威鉴定机关检验,均得出“指印特征少,不具备认定条件”的结论。当地警方无奈向崔道植求助,他利用自己研究设计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成功进行了修复处理。经过反复观察比对,从中发现多个细节特征从而认定当时的嫌疑对象作案证据不足。于是,警方据此释放了原来重点排查的嫌疑人。为了重新确定嫌疑对象,经过两个多月的排查,办案民警又向崔道植提供了42名
犯罪嫌疑人的
指纹。崔道植利用两天两夜的时间,把这42个指纹都看完了,其中有一个叫崔某的人的左拇指印在种类、个别特征的数量、位置、相互关系上均符合。他又亲自来到了
宁安市重新捺印崔某的指纹,再次进行认真对比,通过这次检验,在原有相同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相同特征。经过论证无任何差异点,崔道植出具了同一认定的鉴定书。根据这个指纹,公安机关立即对崔某进行了讯问,真凶终于在雪藏5年后露出马脚。
甘肃白银案
2016年发生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震惊全国,当时已82岁高龄的崔道植,乘火车赶赴案发现场,他进行的指纹同一认定,对积案侦查发挥作用。
获得荣誉
参考来源:
家庭成员
20世纪50年代中,崔道植与在卫生站做护士的金玉伊相识并相爱。婚后,崔道植一年中200多天出差在外,妻子则承担了家庭重任。2016年,崔道植的妻子金玉伊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2020年1月,金玉伊去世。崔道植与妻子金玉伊育有3个儿子,都成为公安战线的优秀警察:大儿子崔成滨是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刑侦信息化专家;二儿子崔红滨是省公安厅反邪教总队业务骨干;三儿子崔英滨继承父业,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事痕迹检验工作,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哈尔滨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相关作品
2019年6月16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播出《一线》崔道植特辑《崔道植:初心不改》。
2021年3月16日,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刑事侦查局、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
共和国刑警崔道植》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1年7月1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天网》系列节目《忠诚铸警魂》(四),讲述了崔道植的从警以来的事迹。同年,电影《去找崔道植》(又名《神探崔道植》)已立项备案完成,该片以崔道植原型故事改编。
2022年6月,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第五季,介绍了中国“刑警之魂”崔道植的故事。同年11月,大型主题电视节目《时间的答卷》第二季在
东方卫视播出。在11月11日播出的第五期节目中,节目呈现了崔道植的传奇人生。
2024年,由
黑龙江省公安民警作词作曲,龙警融媒体中心制作的MV《道植力量》以特殊的艺术形式描述了崔道植先进事迹。
人物评价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从事刑事技术工作60余年,为七千余件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平均每三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起错案,被誉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崔道植同志坚持忠诚履职,人民至上,做大工匠,当老黄牛,是中国刑侦战线的杰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典型的力量是永恒的。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从事刑事技术工作60余年,为七千余件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平均每三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起错案,被誉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崔道植同志坚持忠诚履职,人民至上,做大工匠,当老黄牛,是我国刑侦战线的杰出代表。(
中青网)
看痕知枪、观弹识人,这个认真而又倔强的老人,至今已参与痕迹鉴定的疑难案件多达1200多起,检验鉴定了超过7000件痕迹物证,在创造他个人传奇纪录的同时,又一次次地刷新纪录,刷新人们对枪弹痕迹检验技术的认知,刷新中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这位贡献卓著的神探,对于别人“当代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美誉连声推辞不敢当,然后就安静地坐着不再发声。可当话题转到案子、转到他热爱的专业时,明显看出他眼里闪现的光芒。细致的讲解、丰富的肢体语言、言语间流露出的欢快与自信,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年近九旬老人所展现的状态。(黑龙江日报)
崔道植像极了一名时刻准备着的战士,只要组织有召唤、只要工作有需要,耄耋之年的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冲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中。崔道植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给党。”听党话,跟党走,完成好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成为崔道植一生的执着信念和精神力量。崔道植就是这样的“传奇”,他已然成为
黑龙江省公安民警的精神标杆,为广大公安民警提供着“精神导航”,指引广大公安民警将“道植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动能”。(
中国警察网)
崔道植把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是政法干警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先锋模范,是各级政法机关、全体政法干警学习的楷模。他被授予“
七一勋章”,是中国政法队伍的荣光,更是对全体政法干警的激励鞭策。全体政法干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崔道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与学习政法系统“两优一先”等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坚守初心使命,弘扬英模精神,向全社会展现新时代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学习宣传崔道植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崔道植,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老师。这些年来,父亲对我的影响,除了工作上的指导外,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在他的影响下,我养成了认真、细致、不怕苦、不服输的工作作风。”(崔道植三儿子崔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