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齐亚·黛莱达
意大利自然主义流派作家
格拉齐亚·黛莱达(意大利语:Grazia Deledda,1871年9月27日-1936年8月15日),意大利萨丁岛自然主义流派作家,1926年凭作品《邪恶之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意大利女性,也是继塞尔玛·拉格洛夫在1909年获得该奖项后的第二位女性。她的作品以撒丁岛的生活、习俗和传统为背景,经常依赖详细的地理描述,其角色与他们的原籍地有着强烈的联系。黛莱达的小说批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不是受到这些环境影响的人们。她的代表作品有《灰烬》(Cenere,1906年)、《母亲》(La Madre,1920年)、《离婚之后》(Naufraghi in porto,1920年)、《科西玛》(Cosima,1937年)等。其中《灰烬》曾启发一部由埃莱奥诺拉·杜塞演出的电影。
人物生平
青少年时期
格拉齐亚·科西玛·黛莱达于1871年9月27日出生在撒丁岛上一个约有八千居民的小镇努奥罗城里。她是七个兄弟姐妹中的第四个,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和撒丁岛上其他女孩相比,格拉齐亚·黛莱达算是受到相当的教育了。但在努奥罗城,她十岁之后就再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了。没有亲戚和老师的指导,她开始自学。她孜孜不倦地广泛阅读各种经典作品和普通文学作品,包括沃尔特·司各特乔治·拜伦、亨利希·海涅、维克多·雨果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欧仁·苏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乔苏埃·卡尔杜齐、维尔加列夫·托尔斯泰伊凡·屠格涅夫和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她的文艺创作风格介于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主张对社会现实作精细、不加修饰的描写。她以美丽的撒丁岛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耳闻目睹的传说和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了朴实、动人,带有戏剧性的作品,如《撒丁岛的传说》《正直的灵魂》《邪恶之路》《山中老人》等。
成婚
1899年,黛莱达在卡拉里遇上一位财政部小职员帕尔米罗·莫德桑尼。不久他们就订了婚。1900年1月11日,他们在努奥罗结婚。此后,莫德桑尼被调到罗马,这对夫妇一直在那儿愉快地生活。黛莱达始终不失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还是个勤勉的作家。他们在意大利法国游历并工作,最后定居在罗马。1911年以后,黛莱达再也没回过努奥罗城。虽然她离开了撒丁岛,但心一直在家乡,只有撒丁岛才能唤起她创作的灵感,家乡生活仍是她创作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她的作品思想深刻,心理描写细腻,创作上日臻成熟。1920年发表的《母亲》是她杰出的代表作。此外她的作品还有《灰烬》《常青藤》《鸽子和老鹰》《风中芦苇》《孤独的秘密》《生者的上帝》《飞过埃及》等。1926年“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黛莱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
1927年黛莱达被发现患了乳腺癌,并逐渐扩散到全身。她就这样走完了她平平淡淡的一生。1936年8月15日,在接受了最后的宗教仪式后,她被葬在罗马。后应努奥罗城居民的要求,她的遗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移至她家乡附近的一个教堂里。
作品列表
发表作品
《撒丁岛的故事》Racconti sardi(1895)
《诚实的灵魂》Anime oneste (1895)
《离婚后》Dopo il divorzio(1902)
常春藤》L'edera (1908)
《风中的芦苇》Canne al vento (1913)
《母亲(小说)》La 母亲(1920)
《爱的印章》Il sigillo d'amore (1926)
《科西玛》Cosima (1937)
作品的中译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 编译,《戴丽达》,台北市:九五文化出版,1981年。
黄文捷萧天佑/译,《邪恶之路》,广西桂林市漓江出版,1991年。
沈萼梅、刘锡荣/译,《长青藤》,广州市花城出版社,1996年。
黄文捷/译,《恶之路》,台北市:一方出版,2003年。
黄文捷/译,《邪恶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徐娅群/译,《母亲》,台北市:群星文化,2015年。
艺术特色
让一个外国人来评判她的创作风格的艺术特色是困难的。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批评家有关这方面的评论。“她的风格,”他说,“是叙述大师的风格,它具有所有杰出小说的特点。在今天的意大利,没有谁写的小说具有她那样生机勃勃的风格,高超的技艺,新颖的结构,或者说社会的现实意义,而这些在格拉齐娅·黛莱达的一些小说中,甚至在她最近的作品中,如《母亲》(1920)和《孤独者的秘密》(1921)中都可以看到。”人们也许注意到她的作品不甚严谨,有的段落出乎意料,常给人变化仓促的感觉。但是,她的许多优点从总体上对这个缺陷给予了补偿。
黛莱达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二位获奖的女作家。早在一九一三年,当她四十二岁时,她就已被提名,经过多年的角逐,直到十三年后的一九二六年,她才获得这一殊荣。她的获奖是因为“她那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了她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的态度处理了一般人类问题”。
从二十年代开始,黛莱达的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挖掘,而且背景也由撒丁岛逐步转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她后期的创作中,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1920)、《孤独者的秘密》(1921)、《逃往埃及》(1925)、《阿纳莱娜·比尔希尼》(1927)及短篇小说集《森林中的笛声》(1923)、《为爱情保密》(1926)等。
作为一个描绘自然的作家,在欧洲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可以与她媲美。她并非无意义地滥用她那生动多彩的词句,但即使如此,她笔下的自然仍然展现出远古时代原野的简洁和广阔,显示出朴素的纯洁和庄严。那是奇妙新鲜的自然与她笔下人物的内心生活的完美结合。她像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把对于人的情感和习俗的再现成功地融合在她对自然的描绘中。其实,人们只需回忆一下她在《艾里亚斯·波尔托卢》中对前往鲁拉山朝圣的人们所作的经典性描写就可以明白。他们在五月的一个清晨出发。一家接一家地向着山上古老的给人以祝福的教堂行进,有的骑马,有的乘旧式的马车。他们带上足够吃一个星期的食品,阔气些的人家住在搭设于教堂旁边的大棚里。这些人家是教堂创建者的后代。每家人在墙上有一个长钉,在炉边放有一块地毯,表明这块地方的归属,别人不可走进这块地方。每天晚上家人们分别围坐在各家的地毯上,一直到聚会结束。在漫长的夏夜,他们在炉火旁一边烧着吃的,一边讲着传说、故事,或者弹琴、唱歌。在小说《邪恶之路》中,格拉齐娅·黛莱达生动地描写了奇特的撒丁岛人的结婚和葬礼的风俗。当举行葬礼时,所有的人家都关上门窗,家家都熄灭炉火,不允许做饭。受雇的送葬队伍悲哀地唱着排练好的挽歌。小说对这种古老习俗的描写是那样栩栩如生,那样简朴自然,我们不禁要把它们称为荷马史诗之作。格拉齐娅·黛莱达的小说,比起大多数其他作家的小说来,更能使人物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那里的人仿佛就是生长在撒丁岛土壤里的植物。他们之中大多数是淳朴的农民,有着远古时期人们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同时又具有撒丁岛自然风光宏伟庄严的特点。有的人几乎与《旧约圣经》中重要人物的身材相似。无论他们与我们所知的人看上去是如何不同,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无疑却是真实的。他们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像戏剧舞台上的木偶。格拉齐娅·黛莱达不愧是熔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于一炉的大师。
格拉齐娅·黛莱达不属于那类围绕主题讨论问题的作家。她总是使自己远离当时的论争。当艾伦·凯伊试图引她加入那种争论时,她回答说:“我属于过去。”也许她的这种表态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格拉齐娅·黛莱达体会到她与过去、与其人民的历史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她也懂得如何在她自己的时代生活,知道该怎样给予反映。虽然她对理论缺乏兴趣,但她对人生的每个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她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的最大痛苦是生命之缓慢的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放慢生活的进程,使之强化,赋予它尽可能丰富的意义。人必须努力凌驾于他的生活之上,就像海洋上空的一片云那样。”准确地讲,正因为生活对于她来说是那样地丰富和可爱,因而她从不参与当今在政治、社会或文学领域的论争。她爱人类胜过爱理论,一直在远离尘嚣之处过着她那平静的生活。她在另一封信中写道:“命运注定我生长在孤僻的撒丁岛的中心。但是,即使我生长在罗马或斯德哥尔摩,我也不会有什么两样。我将永远是我——是个对生活问题冷淡而清醒地观察人的真实面貌的人,同时我相信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阻碍了获取上帝给予他们在世上的权力。现在到处都是仇恨、流血和痛苦;但是,这一切也许可以通过爱和善良加以征服。”
这最后的话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态度,严肃而深刻,富有宗教的意味。这种态度虽然是感伤的,却绝不悲观。她坚信在生活的斗争中善的力量最终会获胜。在小说《灰烬》的结尾,她清楚明确地表达出她的创作原则。安纳尼亚的母亲受到污辱,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幸福,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躺在儿子的面前。当儿子还在襁褓中时,她曾送给他一个护身符。现在他将护身符打开,发现里边只是包着灰烬。“是啊,生命,死亡,人类,一切都是灰烬,这就是她的命运。而在这最后的时刻,他站在人类最悲惨的尸体面前。她生前犯了错,也受到恶行的各种惩罚,现在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死去。他忘不了在这包灰烬中,常常闪烁着灿烂而纯净的火花。他怀着希望,而且仍热爱着生活。”
人物轶事
实际上,她已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发现——发现了撒丁岛。早在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的文坛上就兴起了一个新的运动。那时的作家厌恶千篇一律的古希腊罗马的故事模式。他们需要新的东西。他们的运动很快就与同时代出现的另一个运动相吻合。后者以让-雅克·卢梭为代表,崇尚人的未受文明影响的自然状态。这两个运动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尤其在浪漫主义的顶峰时期,它得以发展壮大。而这一流派最后的优秀代表就是格拉齐娅·黛莱达。应该说,在描写地方特色和农民生活方面,她有不少的前辈,甚至在她自己的国家也是如此。意大利文学中人们称为“地方主义”的流派曾经出现过值得注意的代表人物,如维尔加的描写,对伦巴第大区威内托大区地区的描写就是如此。但是,对撒丁岛的发现绝对属于格拉齐娅·黛莱达。她熟知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在努奥洛城她一直住到二十五岁,到那时她才敢于前往撒丁岛的首都卡利亚里。在那儿她认识了莫德桑尼,他们在一九年结为伉俪。婚后她和丈夫前往罗马,她在那儿把她的时间用于写作和搞家务。她迁居罗马后所写的小说,仍然继续反映撒丁岛人的生活,如小说《常春藤》(1908)。但是,《常春藤》之后的小说,情节发生的地方色彩就不那么强了,例如她最近的小说《逃往埃及》(1925),这部作品受到瑞典学院的研究和赏识。然而,她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正如她一如既往的,基本上带有撒丁岛人的特点。虽然她现在艺术上更成熟了,但仍然与过去一样,是个严肃、动人而并不装腔作势的作家,就像她写《邪恶之路》和《艾里亚斯·波尔托卢》时那样。
人物思想
坦率质朴的生活观
努奥洛城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游客稀少,他们通常骑马而来,女人在马背上坐在男人后面。小城单调的 生活,只有到了传统的宗教节日或民间节日时,才被狂欢时节主要街道上的欢歌闹舞打破。
这种环境培养了格拉齐娅·黛莱达非常坦率质朴的生活观。在努奥洛城,做强盗并不令人可耻。黛莱达一篇小说里的一个农村妇女说:“你认为那些强盗是坏人吗?啊,那你就错了。他们只是想显示他们的本事,仅此而已。过去男人去打仗,而现在没有那么多的仗好打了,可是男人需要战斗。因此他们去抢劫,偷东西,偷牲畜,他们不是要做坏事,而是要显示他们的能力和力量。”所以,那里的强盗得到的更多是人们的同情。如果他被抓住关进监狱,那里的农民有句意味深长的话,叫做他“碰上麻烦了”。一旦他获得了自由,恶名也就与他无关了。事实上,当他回到家乡时,他听到的欢迎词是:“百年之后让这样的麻烦来得更多些吧!”
家族间的仇杀仍然是撒丁岛的习俗,向杀害亲人的凶手报仇雪恨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因而,出卖复仇者被看成是犯罪。一个作家写道:“即使能获得比他的头值钱三倍的奖赏,在整个努奥洛地区也找不到一个人肯出卖复仇者。那里只有一条法律至高无上:崇尚人的力量,蔑视社会的正义。”
不依附世俗
格拉齐娅·黛莱达成长时期所在的那个小城,当时受意大利本土的影响甚微,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如蛮荒时代那样美丽,她身边的人民像原始人那样伟大,她住的房子具有《圣经》式的简朴特色。格拉齐娅·黛莱达写道:“我们女孩子,从不许外出,除非是去参加弥撒,或是偶尔在乡间散步。”她没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就像这个地区的其他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一样,她只上了当地的小学。后来她跟人自学了一些法语和意大利语,因为在家里她家人只讲撒丁岛的方言。她所受的教育,可以说并不高。然而她完全熟悉而且喜欢她家乡的民俗音乐,她喜欢其中的赞美圣人的赞歌、民谣和摇篮曲。她也熟知努奥洛城的历史传说,而且,她在家里有机会读到一些意大利文学著作和翻译小说,因为按照撒丁岛的标准,她家算得上是相当富裕的了。但是也就仅此而已。然而这个小姑娘热爱学习,她十三岁时就写出了一篇想像奇特的带有悲剧特色的短篇小说《撒丁岛的血》(1888),成功地发表在罗马的杂志上。可努奥洛城的人们并不喜欢这种显示大胆的方式,因为女人除了家务事之外不应过问其他事情。但是格拉齐娅·黛莱达并不依附于习俗,她反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小说的写作:第一部小说《撒丁岛的精华》发表于一八九二年,之后是《邪恶之路》(1896)、《深山里的老人》(1900)和《艾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等,她以这些作品为自己赢得了名声,渐渐得到公认,成为意大利最优秀的年轻女作家之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青少年时期
成婚
晚年
作品列表
发表作品
作品的中译
艺术特色
人物轶事
人物思想
坦率质朴的生活观
不依附世俗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