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垛镇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下辖镇
水浒传》作者,元末明初大文学家施耐庵故里---兴化市新垛镇。1981年建乡,2001年撤乡建镇。位于兴化市境东北,东邻大丰区,南濒海沟河,北与盐城市郊区隔河相望,总人口2.8万,辖13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土地总面积4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3万亩,水陆交通较为便利,东10公里为204国道,新长铁路擦境而过,西5公里为宁靖盐高速公路安丰交通出口,省道332大兴金公路,兴化出海主水系雌港河纵贯全境。全镇基础设施齐全,市场繁荣,人居环境优美,集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四纵五横”道路全面形成,实现了村村通硬质化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集镇被命名为“泰州市新型小城镇”。
工业发展
新垛镇以工业大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垛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新型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实践证明继续突出工业第一方略,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紧盯招商引资不放松,进一步在项目建设,培育规模企业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招商载体。做到“三个必须”:必须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必须准确定位,必须市场化运作。二是突出产业优势,明确招商重点。发挥传统产业、人文资源、劳动力技术等优势,重点在纺织、特钢、铸造等产业链上下深功夫招商,规划好施耐庵陵园,大力对外宣传推介,充分挖掘这一人文资源吸引多方资金来开发旅游产业。三是优化服务环境,营造招商氛围。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倾斜,加强软环境建设,服务上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全力营造好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四是推进务实招商,提高招商效率。优化招商队伍,实行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办法,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同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盯注重点客商,不断调整招商策略,推进务实招商。五是狠抓项目建设,培植规模经济。重点培植税源贡献大的项目,重视培大育强规模企业,加强银企之间的对接,引导更多的企业合作嫁接,促其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积极发挥骨干企业、大工业经济的领头雁作用,以大项目、大投入、大调整推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不断打造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优势。
农业发展
以农民大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的新跨越。加快推进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发展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坚持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种养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推广优质良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导无害化生产,大力发展水产品特种养殖项目,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努力提高养殖效益。二是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积极上争农业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争取国家鼓励创新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重点扶持,发展钢质结构大棚,培植规模农业。三是继续加大以劳务输出为主的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以成人教育中心为主阵地的建设,配强师资,增加教学设施,大力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开拓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四是积极推进以镇关村为主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立足先规划后实施,力争三年内使全镇村庄环境有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建设
以社会大和谐,构建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注重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要及早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项目的布局,镇村建设的模式,人居条件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工作依据,注重保护环境和耕地,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集镇集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狠抓节能减排,坚决杜绝污染企业。注重改善民生,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改造危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积极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农村新“5+1”实事,发展、管理好农村饮用水卫生等公益设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完善社会“大调解、大防控”体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新垛。
所辖村屯
张高村由张家尖、西高庄合并而成,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2503人,耕地面积2533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4360元。张家尖自然村位于新垛镇东北,陆路距长约6.5公里,水路距长约7公里,由高家舍、董家垛、张家尖3个自然村舍10个村民小组组成。1958年建张尖大队,1983年体改时更名为张尖村。北濒兴盐界河与盐都区大冈镇抬头村隔河相望,东与东高分界,南与西高接壤,西与曹家自然村毗邻,水陆交通便捷,兴化市出海主水系雌港河穿境而过,全村自来水、电力设施配套,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普及,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小型集贸市场繁荣兴旺,工业项目有煤球、制香、酿酒、粮食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织布、手钩等,此外该村有150余户常年有人在外“操商”。
朱彭三庄村由朱彭、幸福、水产三个自然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1648人,耕地面积305公顷。2006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朱彭自然村:位于镇东北部,由62年下放的东朱大队、彭家大队于65年合并为朱彭大队而成,该自然村由主干河公路穿境而过,东至大营镇阵营村分界,南至洋子港河畔,西至幸福村隔河相望,北至徐高村毗邻,多数村民在忙时在家种田,闲时外出“操商”。幸福自然村:位于镇东北部,由62年下放的西朱大队、戎家舍大队于65年合并为幸福大队而成,该自然村拥抱洋子港河畔公路穿境而过,东与朱彭村毗邻,南与施家桥交界,西与荷花港村接壤,北与李施村相连,多数村民常年发展母猪生产,部分村民在外是能人、老板。水产自然村:位于镇东北部,1960年由大营公社划分迁至而成,东与大营镇阵营村隔河相望,南至洋子港公路河畔,西北部与朱彭毗邻,多数村民常年从事渔业生产,部分村民外出操商。
曹吉村:由曹家窑、张吉舍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二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145人,耕地面积3304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3850元。曹家窑自然村:位于镇西北部,由7个自然舍组成,相传清代,本地曹姓在北圩兴盐河边建窑烧窑谋生,因砖头烧出质量好,使邻庄邻舍户都到这里购砖建房,致此因姓曹的在烧窑而得名称曹家窑,人民公社化时称曹家大队,1983年改称今名,东与张高村为邻,南与北孙自然村毗邻,西与张吉接壤,北有兴盐河与盐都区大冈镇南窑村隔河相望,陆上有水泥硬质公路通往集镇,村周围有3座桥梁通往邻村,此外该村有100多户常年有人在外“操商”。张吉自然村:位于镇西北边缘,由6个自然舍组成,“土地改革”前由张家村与吉家村合并成张吉村,人民公社化时称为张吉大队,东与曹家村毗邻,南与庙徐村接壤,西有四五河与老圩王道为界,北有兴盐河,现新建新冈大桥,可直通盐城,今村有农用水泥桥6座,可通大型青饲料收获机,硬质化路面4公里与各自然舍连接,有多数能人在外操商。
参考资料
辖区简介.xhxd.jszwfw.gov.cn.2024-02-04
目录
概述
工业发展
农业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所辖村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