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Marxist sociology)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社会学学说。这一学说是与从A.
奥古斯特·孔德开始的社会学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仅包括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本人及其后继者的社会学思想和学说,还包括当代学者使用社会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所阐述的社会学理论和学说。在20世纪60-80年代,
俄罗斯、东欧各国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带有各自特色的
社会学。代表性作品包括俄罗斯的《社会学手册》(1976)和
德国的《社会学原理》(1977)。在西方,也有学者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从事社会学的研究和评论。
英国学者T.B.博特莫尔的《社会学》(1975)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在中国,社会学者们正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自1979年社会学重建以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的探索已经取得了进展,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键。历史上曾出现三种主要观点:
1. 观点一认为历史唯物论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种观点曾在
苏联30-50年代和中国50-7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后来,苏联学术界逐渐淡化了这种“等同”或“替代”的观点,提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由三部分组成:一般理论、专门理论和具体的实证研究,其中一般理论即为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部分。这种“部分等同”或“部分替代”的观点长时间内在苏联学术界占主导地位。
2. 观点二与观点一相反,主张历史唯物论应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内。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些学者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一般科学,而历史唯物论仅仅是历史的
逻辑学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及社会发展观。因此,他们倾向于在社会学著作中系统地讲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卢基奇的《社会学原理》(1960)和布里舍里奇的《社会学原理》(1963)是这类观点的代表作。在中国,也有少数学者持有类似“大社会学,小历史唯物论”的看法,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属于社会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而是具体科学。他们主张,普通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揭示社会整体发展规律,它有“一般社会学”、“特殊社会学”和“个别社会学”三个层次,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社会学”的层次,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的“指导论”是不能成立的。
3. 观点三认为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历史唯物论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二者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强调历史唯物论是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一些学者具体论证了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是哲学科学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二是科学层次的不同,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社会学则没有如此高度的概括,它在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从自身特定的角度对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概括;三是作用的不同,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而
社会学则着眼于自身特定的角度研究社会,如从社会结构或
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由于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在理论上二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学必须以历史唯物论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另一方面,社会学又以各种特殊规律丰富历史唯物论。许多学者对于要建立一种不同于历史唯物论但又以它为指导的作为具体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看法是一致的。
形态特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
第一种形态:革命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出革命批判性的形态。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等中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了其作为一个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不合理社会的本质。中国学者将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概括为“革命批判性形态的社会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主要是这一形态的社会学。在理论层面,他们建立了“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的人”等基本范畴,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揭露了
资本主义社会恶性循环的根源。在调查研究方面,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都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揭露了其恶性循环的具体情况。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从而与从
奥古斯特·孔德开始的社会学传统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种形态:维护建设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展现出维护建设性的形态。中国学者将其概括为“维护建设性形态的
社会学”,这种形态旨在改善社会主义社会,研究其运行和发展,尤其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表明,建立这种形态的社会学是可能的。他们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特点,并比较了两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
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这意味着“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是可能的,相应的社会学也是可能的。中国学者将“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理解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是在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建立的社会学。在中国,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任务被推迟了约三十年。这段经历表明,建立这样的社会学是非常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整体和局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这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性。如果不妥善处理,也可能长期处于有障碍的常态运行和发展,甚至是全面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这说明,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根据其条件和机制,遵循其规律性去积极争取。
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具有开放性,这涉及到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社会学界许多学者都认为
奥古斯特·孔德和
卡尔·马克思是理论社会学的两大鼻祖。这两大学派虽然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但它们的回答问题并没有脱离社会运行和发展这一核心。然而,它们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立除了各自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不同之外,主要表现为立场和态度的不同。社会学的批判性形态可以归纳为:社会尽管存在问题,但总的来说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因此需要维护和完善旧社会。而维护建设性形态则表现为:维护社会。这两种形态的区别主要在于:革命批判性形态以“破”为主,维护建设性形态以“立”为主,二者不应混淆。当然,“立”中也有“破”。这两种形态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破是为了立,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革命批判性形态为建立
社会主义扫清道路,间接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维护建设性形态则直接为社会主义服务。维护建设性形态的
社会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学。维护建设性形态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本国革命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所致力于建立的社会学。就中国的情况而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认识的、历史的、理论的等原因,建立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任务被整整推迟了30年。而1949年以来的实际经验教训表明,建立这样的社会学是非常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真正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做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如果搞不好,也可以长期处在有障碍的常态运行和发展即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之中,甚至陷入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的全面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之中。这说明,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不会自动到来,而要根据它的条件和机制,根据它的规律性去努力争取。
内容要点和框架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内容和框架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一些学者侧重于挖掘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
社会学思想和理论;更多学者则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探索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包含的内容。
苏联学者所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导论》(1962)一书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社会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的精神生活四个方面的内容。该书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
唯物主义地阐明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现象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发展、发挥功能的规律与作用。该书认为,上述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编写的《社会学手册》(1976)一书提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个人、社会集团、阶级、民族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和表现形式的科学。
据此,该书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框架为:一般社会学理论(历史唯物论)、各种专门的社会学理论(“中间层次”理论)以及具体的社会学研究。前者是理论
社会学,后两者则是应用社会学。该书在叙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时,正是按这三个层次展开的。
德国学者所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理》(1977)一书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的对象,是研究怎样日益充分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怎样保证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的高速增长。该书的内容,除了叙述
社会学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外,还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包括阶级结构、劳动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差别、阶级与阶层的社会接近等)、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包括群体、社会组织、管理和权威等)、个性问题(包括个性、人的社会本质、生活方式、劳动与个性、家庭与个性、自由时间等)。
该书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计划和指导社会发展的手段,作为社会科学它又是工人阶级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的中国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维护建设性形态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具有下述特点:①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这一点决定着
社会学本身的框架、学科地位及它为
社会主义服务的角度。②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一点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的根本区别。③以
中原地区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并且尊重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它是否具有中国特色,主要由此决定。④具有开放性。它参考苏联社会学的经验和教训,汲取其成果。实事求是地、有分析、有鉴别地汲取西方社会学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汲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⑤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重视经验的研究,又重视理论的研究;既重视宏观的研究,又重视微观的研究。
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人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是一门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研究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有的中国学者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现实的人为其社会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以社会经济形态为其基本的社会分析模型,以唯物史观为其主要的社会分析工具,以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为其社会分析的对象,并认为这构成了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