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朔铁路西起
神木市大柳塔镇,北与包神铁路相连,南与神延铁路相接,东至
山西省省朔州市,与北同蒲线接轨,在神池南与
朔黄铁路相连,途经陕西、山西两省八县市,与包神铁路、朔黄铁路共同组成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条大通道,为国家Ⅰ级干线双线
电气化重载铁路,主要担负神府东胜矿区的煤炭外运任务,是
国家能源集团矿、路、电、港、航系统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朔铁路是我国“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全长270公里,一期工程总投资76亿元,于1988年开工,199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复线工程总投资23亿元,2002年3月开工,2004年5月全部建成。复线全线贯通后的运输能力为每年1.4亿吨。2023年,神朔铁路年货物运输量超过2.5亿吨。
神朔铁路西起
神木市大柳塔镇,北与
包神铁路相连,南与神延铁路相接,东至
山西省省
朔州市,与
北同蒲铁路接轨,在神池南与
朔黄铁路相连,途经陕西、山西两省八县市,与包神铁路、朔黄铁路共同组成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条
内蒙古省际大通道,为国家Ⅰ级干线双线
电气化重载铁路,主要担负神府东胜矿区的煤炭外运任务,是
国家能源集团矿、路、电、港、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全线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桥,隧、涵占线路总长的30%,是国家I级电气化重载铁路,也是我国继
大秦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西煤东运大通道,主要担负着神府
东胜煤田煤炭外运任务。年设计运量初期为2500万吨,近期为4000万吨,远期复线为6000-10000万吨。
截止2015年11月17日,神朔铁路分公司实现安全行车7078天,开通运营19年累计煤炭运输22.46亿吨,连续15年实现年运量千万吨级增长。仅2011年到2015年,5年累计完成煤炭运输10.93亿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神朔铁路于1996年7月1日开通运营,边运营,边建设,边扩能,边跨越,设备不断升级改造,运输能力不断提升。2004年,神朔复线贯通,随着联锁方式的逐步改造,列车密度已有最初的2对提升至112对。2009年,神朔成功开行万吨列,日最大编组万吨数量由开行时的2列提升至现在的83列。随着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建成了先进的调度指挥与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线
微机联锁,
机车牵引方式实现由2+2/2+1直流向3+0交直流混编牵引过渡。在大运量的背景下,初步建成了为“明示化”为基础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成为运输能力提升的强力推手。
2015年,在宏观经济低迷、煤炭市场下滑的大形势下,神朔铁路坚决服从集团绿色发展战略,加强与一体化上下游兄弟单位的联系,重点组织适销对路煤炭运输,并开拓运销代理运输,协调兰炭外运,调整部分庄儿上口运量至大新口,使公司最大限度地完成运输任务及实现企业利润,预计2015年完成运量2.15亿吨,实现利润23亿元。
一季度,神朔铁路完成运量6060.4万吨,超过了运量最大的2014年的一季度,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完成年计划的27%,同比增长1299.4万吨,增幅28.3%,较年进度计划超311.8万吨。利润总额实现6.81亿元,完成预算进度的104.8%。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受供需形势影响,煤炭供应相对偏软,煤源不足导致运量提升困难,加之恶劣天气影响,共造成两次大面积冻车和数次长时间大雾、冰冻封航,不仅影响了一体化运营的正常秩序,而且给铁路设备的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压力,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神朔铁路精准研判抢机遇,攻坚克难求突破,抓住需求较旺的有利时机,围绕“建设绿色、数字化物流通道”的目标及“两效、两创、两降、一个活动”的工作思路,精准实干,坚韧图成,推进运量的稳步提升。
该公司精准收集并掌控煤源信息、紧盯装车,与运销公司及时沟通了解竞拍情况,并按照实际对装车计划提出调整建议,使空车车底、重车机列紧密衔接,做到装车量最大,周转时间最小,保证日装车总量的兑现,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一季度,运销外购装车较进度超255万吨,有效确保了运输任务的完成。
为确保运输畅通,该公司以“严管、明示、规范、程序”为指针,持续开展作业全方位、工种全覆盖的安全明示化管理,不断完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大了对客运的组织力度,保证了客车安全正点和旅客组织的有序畅通;在天窗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加强设备日常巡检修,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严格监督并控制保留空、重车,及时调整车流,将恶劣天气影响降至最低。
机车车辆方面,平稳调整上线机车,有序解保长期封存车。在冻车、封航及
春节前后运量短暂下降的
拐点上,及时预判后期运输形势,对机车缓上缓下,即满足了运输需求,又为机务提供了充足的调整空间。提量之后,及时对长期封存的9列C80车底进行解备,使得万吨列编组的困难局面得到缓解。
通过各方面工作的精准把控,该公司确保了
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推进,做到了连续三月经营在集团亮“绿牌”。同时,完成了C80列车的缩编工作及实现了3+0单元万吨列车的成功开行,组织了非煤品及反向运输的实施,对运输市场放开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运输效率、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