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麦(拉丁名:
黑麦草属 temulentum L.),又名黑麦子、闹心麦、小尾巴麦子,是
禾本科黑麦草属,越年生或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0cm,秆成疏丛,茎直立,无毛。叶片疏松,扁平,质地较薄。穗形
总状花序;穗轴增厚,质硬;颖较宽大,质地硬,具狭膜质边缘;外稃椭圆形至卵形,成熟时
肿胀;5-7月花果期。毒麦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和
亚洲西南部,分布于中国、地中海地区、欧洲、
中亚、
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中国除
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外,各省(区市)都曾有过报道。毒麦抗寒、抗旱、耐涝能力强。毒麦之颖果中具有形成毒麦碱的菌丝存在,产生麻醉性毒素,危害人畜。
毒麦常生于麦田中,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毒麦籽粒中,有一种“有毒
寄生真菌”,能产生麻痹中枢神经的毒麦碱,人、畜食后都能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此外,毒麦中毒可致使视力障碍。混有毒麦的饲料喂家禽、家畜,也会造成其中毒昏倒或死亡。种子常混杂在小麦种内,不易区分和清选。
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
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到我国的生态坏境。
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高50-80厘米,较粗壮,花序以下部分微粗糙。叶鞘平滑;叶片扁平,上面粗糙。穗形
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穗轴粗糙,节间长1-3厘米;
小穗长圆状椭圆形,长11-15毫米,宽约5毫米,含4-6小花;颖长圆状线形,长15-22毫米,长于其小穗,具多数脉;外稃长6-8毫米,上部干膜质,无芒或有细弱芒,芒长约3毫米。花果期5-8月。
染色体x=7(Mehra et Scharma 1975;Parkash 1979)。
生长环境
黑麦草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丛生,分蘖很多,种子千粒重2克左右,黑麦草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为6—7。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再生能力强,光照强,日照短,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黑麦草耐湿,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
分布范围
原生欧洲,分布于地中海地区、欧洲、
中亚、
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加索、
小亚细亚半岛。中国甘肃、
陕西省、安徽、
浙江省的麦田中有过发现。模式标本采自欧洲。毒麦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通常生长在与小麦相同的生产区域。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结籽多,繁殖力比小麦大2至3倍。毒麦通过种子繁殖.利用幼苗或种子越冬幼苗出土较小麦稍晚,抽穗、成熟比小麦略迟,熟后颖片易脱落。不同季节出苗的植株均在初夏(5-6月)开花结实。
物种危害
毒麦是一年生恶性
禾本科杂草,常与麦类作物混生,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毒麦种子中含有毒麦碱,可麻痹中枢神经,人、畜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有毒,尤以未熟或多雨潮湿季节收获的毒力为强。小麦中若混有毒麦,人;畜食用含4%以上毒麦的面粉即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疲乏无力、发热、眼球肿胀,重者嗜睡、
昏迷、发抖、
肌肉痉挛等,因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毒麦可能会被鸭茅属内生真菌感染,这种内生真菌产生的
杀虫脒生物碱首次是从这种植物中分离出来的。
毒麦的花经济和生态影响毒麦
颖果内种皮与淀粉层之间
寄生有真菌的菌丝,产生毒麦碱。未成熟或多雨潮湿季节收获的种子毒力最强。另外,毒麦生于麦田中,影响麦子产量质量。毒麦的混生株率与小麦产量损失呈正相关。毒麦混生株率为0.1%时,小麦产量损失0.64%-2.94%;混生株率为5%,产量损失达19.12%-26.12%,减产幅度相当明显。亦有研究表明,毒麦达0-10株/㎡,小麦损失率为0-0.62%;10-20株/㎡,损失率0.62%-6.7%;20-35株/㎡,损失率为6.7%-15.2%。
由于毒麦茎叶无毒,可作牧草。在国外,正研究用毒麦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泥治理。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措施:⑴加强植物检疫。对麦类种子及发生区外调的粮食、饲料要严格检疫,麦类籽粒加工时含毒麦的下脚料要妥善处理。
⑵播种前使用
硫酸铵浸种,将漂浮在上的毒麦子实打捞并处理。
⑶麦类乳熟期田间毒麦易于识别且种子未成熟,应及时拔除毒麦植株;麦类留种地要彻底拔除毒麦植株,用种量少的也可采用田间穗选留种。
⑷机收麦类作物时,应先收留种地,再收无毒麦田块。收割机转移其他地方作业前,进行彻底清扫,避免毒麦子实随机传播。
历史与文化
毒麦在古希腊植物学家提奥弗拉斯托斯的《植物成因》中提到,小麦可以转化为毒麦,因为播种小麦的田地在收割时经常长满了毒麦。在《
马太福音》中,毒麦可能是草莽比喻中的植物,象征着恶与善的区分。毒麦也在
莎士比亚的《
李尔王》中被提及为一种
禾本科杂草。此外,毒麦是米特里达特中的许多成分之一,据说古代庞提王米特里达特每天都会使用它来使自己免疫中毒。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