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祠位于
聊城市冠县
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始建于1899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
武训”“千古奇丐”武训而建。肇建者为武训的账房先生武茂林,仅三间。1937年
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规模,1989年再次重修,
聂氏宗祠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院内
松柏森森,墙外杨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环绕院外,称为“武河”。整个祠堂环境清新,十分可人。
历史
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
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
武训”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
临清市他所创办的
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
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武训先生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
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武训祠人物
武训先生(1838——1896年),行七,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
山东省堂邑镇(今冠县
柳林镇)武庄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先生于1838年12月5日(
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十月十九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武宗禹,母亲崔氏,大哥武谦,五哥武让。1845年(
道光二十五年),其父武宗禹病逝,年仅8岁的武训,只好依靠母亲
崔贵妃、长兄武谦、次兄武让给人做工或乞讨生活。及长,见别家儿童入塾,心慕之,母亲因家贫而未允,常以不能上学读书为恨。
武训先生年14岁,离家为人做佣工,得钱必市甘旨以孝敬母亲,人皆称孝。他先后曾佣工于本庄族叔、
张琼某生等家,都因不堪虐待、欺侮而辞归。后佣于馆陶薛店张老辫家。张因其不识字以假帐相欺,武训先生与之争辩,反被诬为“诈赖”,惨遭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达三日之久。武训先生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深切感受到穷人不识字、没文化的痛苦,遂立志“修个义学为贫寒”。
1858年(清咸丰8年),21岁的武训先生开始了行乞兴学的艰辛历程。
武训先生为给穷孩子办义学而甘做牛马,舍身抛家,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三十多年。他着鹑衣,食残,宿破刹,白天奔波募化,夜里纺线绩麻,“不肯亡费一文以奉己,稍私一文以养家”,直至终身不娶,以殉“誓必教天下人人尽读书”之志。“苦心人,天不负”,武训先生竭一己汗血,罄毕生积蓄,先后创办了堂邑、
馆陶县、
临清市三县义学。积劳成疾,不幸于1896年6月4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今临清市
临清武训实验小学),享年59岁。
人物贡献
武训,他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积钱2000余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
崇贤义塾”。这一绝世奇行轰动朝野,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被誉为“千古奇丐”。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武训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继续行乞兴学,有生之年又修
馆陶县杨二庄、临清彻史巷义学二处。武训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学习仿效者辈出,社会名流纷纷题辞颂扬,武训成为世人心中的义士。
武训先生是一个蒙尘的明珠,兴义学褒贬不一,曾一波三折,最终对他的兴学精神是肯定的、景仰的、效法的、弘扬的,他那种“为众谋”的精神是扎根于人民心中的,正如五届冠县
政协主席李增珠所说,武训应定位于“奇特伟人百世师”。
武训义学第一处——柳林崇贤义塾
1888—1889年春,武训先生用其历年所积资金在
堂邑镇柳林镇东门外创办“
崇贤义塾”。该义塾占地3.87亩,有瓦房20间,“一”字排开,分别为书房、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另有大门、二门各一座。四周筑垣墙,院内植
毛白杨、国槐、
垂柳。招收经、蒙两班,蒙班30余人,经班20余人,学生均免费入读。
武训先生过世后,因来塾人增多,1897年,武训先生的账房先生武茂林于崇贤义塾重门外增建东西瓦房6间,碑楼三座。1899年,武茂林又于
武训先生墓旁建武训祠堂6间。至此,义塾更显整肃、壮观,成为学童读书谋求上进的大好场所。“
崇贤义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校董会。1905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兴学堂”谕令后,“崇贤义塾”奉饬改为私立武训第一初等小学堂。“崇贤义塾”在武训精神的感召下,义学学风甚佳,塾师勤于执教,生童发愤攻读,严守义塾学规,因此,“崇贤义塾”一方面为贫寒普及了文化,一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士子。民国初年,该塾改为私立武训小学校,开办初、高两等班级,抗日战争初期,该校曾一度变为日伪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1942年柳林解放后,抗日政府以其校址改为抗日高小,兼办过初中班,但因灾荒严重而停办。不久学校又恢复为武训小学。1945年10月,我冀南行署在其旧址创办武训师范学校,武训小学随改为师范附小。1951年
武训遭批判后,师范和附小分别改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和堂邑师范附小。1956年
堂邑镇撤销,柳林划归
冠县,学校随改称冠县师范和冠县师范附小。1962年,师范被裁撤,附小改为柳林完小。1977年后随着武训名誉的逐步恢复,1984年“武训小学”的校牌又在“
崇贤义塾”的旧址悬挂了起来。
武训义学第二处——馆陶杨二庄育英堂义塾
1889年(光绪十五年),
馆陶县庄科村(现属临清潘庄镇)千佛寺主持了证,因受武训的感化,捐出积蓄和部分庙产,
典买土地,筹建义学。
武训闻讯往,并将所蓄300千文捐出,共兴义学。嗣后武训又捐赠土地40余亩作为该塾学田。这是武训创办的第二所义学,义学命名为“育英堂”。该义塾设于馆陶县(今属
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亩有余。靠街有大门一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为学生教室,另有北屋二间,是师生的厨房。迎门墙左右各植苍劲挺拔之
翠柏两株。院落不大,却清秀整洁。该义塾纯为蒙学,为三乡五里的贫寒子弟打开了读书求知大门,声誉遐迩,深得民众赞扬。1910年(
宣统二年),杨二庄义塾改为
武训初等小学堂,民初改为武训小学校。1926年,该校迁往距杨二庄三华里的艾寨张氏祠堂,并改为武训完全小学。
武训义学第三处——临清御史巷义塾
1891年,武训来到
临清市继续化缘募捐。当时临清被
清代官兵骚扰得穷困不堪,无力读书的贫家子弟比别县更多,此情再次触动了武训“修个义学为贫寒”的念头。临清钞关街绅士施善政平素钦慕武训的为人,闻知武训到来亲自到破庙把他请到家里,叙谈了好几天。武训恳托施善政同当地绅士们商议,在临清筹设义学。在施善政、刘辉堂等人的赞助下,
武训当年就募集了许多学款。1893年,武训捐出行乞之资先在御史巷买了一处房宅,后修理添造、扩充发展,至1895年学舍落成。它是武训亲自创办的第三所,也是最后一所义塾。因地址在
御史巷内,故命名为“临清御史巷义塾”。义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间,其中3间作为教室,其余分别为师生和工役的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武训乞请士绅组成校董会,经理义塾的一切事务。聘请施善政为
学董,贡生
王丕显为塾师。王丕显为人笃实好义,苦心孤诣,经理义学,使该校在数年之间发展很快。该义塾在清廷诏令“停科举,兴学堂”之后曾改称武训蒙学堂、武训初级小学堂。民国时期曾改称私立武训小学。1945年临清解放,改为公办武训小学。1951年因
武训遭批判,校名中的“武训”二字被强行裁没,改称临清镇第一小学。该义塾校址虽曾迁移而后复始,规模却不断扩大,至1945年,其规模已达到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600余名,先后毕业学生千余人,现该校已成为
临清市重点小学,并命名为临清市
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相关建筑
武训陵墓
武训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后,遵遗嘱薄棺简葬于柳林祟贤义塾东侧。1937年,时任
山东省教育厅长的
何思源先生主持重修为水泥墓;1989年再次重修成现状。墓高2米,周长10米,墓前有徐运北先生所题“武训先生之墓”碑。
百米碑廊
碑廊建于1995年,长140米,两旁立石碑26块,上刻近现代知名人士
冯玉祥、郭沫若等为
武训先生的题辞及一些著名学府如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等题辞。碑廊起自武训祠大门牌坊,止于堂祠平台前。石碑均冬青环护,
翠柏映衬,十分壮观。游客至此,既可缅怀武义士的高风亮节,又可欣赏风格各异的书法。亭台双景 漫步于百米碑廊,便可见左右两边,一亭一台傲然凌空,成为亭台双景。
高歌台
高歌台,又名“嘤鸣台”,位于碑廊以西。台为梅花形,
青石雕砌。高18.38米。“嘤鸣台”之名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题,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寓为弘扬
武训精神而大声呼吁,寻求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此亭为纪念在弘扬武训精神的活动中卓有贡献的
陶行知、
冯玉祥、
何思源、郭沫若、孙之隽、李土钊、
孙瑜、赵丹等仁人志士。其中,孙之隽、李土钊为《武训画传》的作者,
孙瑜为电影《
武训传》的编剧,
赵丹为著名演员,电影《武训传》中武训的扮演者。
武训魂亭
武训魂亭位于碑廊以东,1995年由港人王海亭先生捐资修建。亭中高耸着八角形石碑,镌刻着武训兴学宗旨,以及由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任继愈先生所书《武训兴学歌》。碑座为石雕莲花,象征着
武训“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武训魂”亭额系我国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
武训故居 位于柳林镇西2.5公里武庄村。有
吴作人先生所题“武训先生故居”碑。此处为武训先生祖宅,,现由武训长兄武谦的后人居住、管理。
武训轶事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他大力提倡武训精神,曾为《武训画传》题写书名并作序,认为“在吮吸别人的血以养肥自己的旧社会里面,武训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他以贫苦的出身,知道教育的重要,靠着乞讨敛金兴学,舍己为人是很难得的。”在
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时特题词“武训是
中原地区的裴斯托洛奇,中国人民应该到处为他树铜像。”他还参与创办上海武训学校、并亲任教员,为弘扬武训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
(1897-1946)
歙县人,著名教育家。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
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民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他一生积极宣传发扬光大武训精神,共撰写了《谈武训精神》等近30篇文章,科学地把武训精神概括为“三无”、“四有”。即一无钱,二无靠山,三无学校教育。但他所以能办三个学校,是因为他的四个有:一有合乎大众需要的宏愿;二有合乎自己能力的办法;三有公私分明的廉洁;四有尽其在我坚持到底的决心。
陶行知身体力行,先后创办育才学校、上海武训学校、晓庄师范,数次组织举办武训纪念会,一再推动《武训画传》连续修订再版,并促成了电影《
武训传》的拍摄。
(1882-1948)安徽巢县人,著名爱国将领。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1933年在
察哈尔省组织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受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后到
泰山,目睹山区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教育落后,便决定在泰山办纪念武训小学十五处,实行“”的教育方法,进行爱国抗日教育。1936年在他的故乡又办了两所纪念武训小学。为纪念
武训诞辰97周年题词为“特立独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1936年撰述《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生平》一文,盛赞“武训先生终身行乞办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奇特的伟大人物。”
(1896-1982)字仙槎,山东菏泽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新中国成立前曾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
山东省教育厅长,省政府主席,
北平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何思源先生为振兴山东教育尽心竭力,特别为弘扬武训精神躬身效法,曾邀全国军政和各界贤达为武训题词,主持召开武训先生九七诞辰纪念大会,题词《武训先生赞》,为《武训先生九七诞辰纪念册》题写书名。提议改革堂邑县为
武训县,为武训建祠修墓。对武训精神的弘扬,提高教育的地位,推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孙之隽
(1907-1966)河北城人,著名画家。孙之隽先生受武训行乞兴学的奇特义举影响极深,一生曾三次作画武训传。1933年撰文并作画《武训的故事》在《
大公报》上连载。1936年又和
段绳武合作《武训画传》,在
天津市《大公报》连载,1938年出版《
武训先生画传》单传体,后由
陶行知先生作跋,连续印行6版,又被陶行知先生译成英文出版,先后在
苏联、
加拿大、印度、英国、美国等国家流传。孙之隽先生受陶行知先生生前委托,1950年再度与
李士钊合作新的《武训传》,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951年《武训画传》与电影《
武训传》一起受到批判时,孙之隽受到不公正对待,“文革”中含冤离世,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1996年7月纪念武训逝世100周年,
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了《武训画传》圆了孙先生的弘武梦。
(1900-1990)出生于四川重庆,著名电影编导艺术家。执导过《潇湘泪》、《
故都春梦》、《
大路》、《
鲁班的传说》等优秀影片,受
陶行知先生委托从1944年开始编导电影《武训传》。为画好武训这一艺术形象,
孙瑜亲自执笔编写剧本,历时6年,几易其稿几经周折,终于在1950年将《武训传》拍摄完毕。电影成功塑造了武训这一平民教育家的鲜明形象,再现了武训当年行乞兴学的精神风貌,电影公映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1951年批判《
武训传》的过程中,孙瑜经受了极大的压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作为一个人民艺术家的责任心。
(1915-1980)山东肥城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经扮演《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而知名。
赵丹仰慕武训的为人,致力宣扬武训精神,1950年他主演了电影《武训传》。第一次把
武训搬上了银幕,成功地塑造了武训的艺术形象。他为演好武训,尽心竭力,到武训家乡柳林镇一带体验生活近1年之久,拜各式各样人的为师,学做武训当年行乞兴学的一切活动,全力投入到塑造武训兴学形象中去,终于使千古奇丐武训栩栩如生地走上了银幕,受到了公众舆论的一致赞扬。
李士钊
(1916-1991)山东聊城人,1936年参加革命,历任武训学校校长,
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从幼年起就敬仰武训,热心搜集武训资料,主要编著《武训先生的传记》、《武训画传》及武训研究论文多篇。多次参与组织举办全国性
武训纪念活动。他认为“武训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远在欧洲教育史上的裴斯托洛奇以上”,尽管一再因武训问题遭受挫折,但为弘扬武训精神,矢志不移直到逝世。
武训纪念馆
武训纪念馆座落于冠县
柳林镇,为纪念“千古奇丐”武训而建。
武训纪念馆建设初具规模,由南向北,依次大门牌坊、百米碑廊、武训石雕半身像和武训祠堂,碑廊东侧有“武训魂”亭,西侧有“嘤鸣台”、亭台傲然相对,并与整个院落建筑融为一体。漫步于武训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
天青石碑上镌刻的名人、名校题词,这些题词无论从书法艺术还是蕴含的褒扬之词都会让你感动。首先从
武训兴义市学的壮举到兴学精神的弘扬,再到现阶段“希望工程”的蓬勃发展,看后你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后世评价
武训碑廊共竖有22通碑,碑阳镌刻着近、现代名人、名校对武训兴学的赞美之词。
清末
东昌府区教谕王锡祺撰联,
山东省文史馆原馆长李骏书丹的“线头缠出千秋业
豆沫长留万古香”的佳句,该句主要歌颂了武训以微薄之力,锲而不舍,创下兴办义学的千秋伟业;其精神、美名将万古传诵。线头缠出千秋业:指武训靠积聚乞讨的点点滴滴干出事关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豆沫长留万古香:指
武训将永久地留下万年不变的美名。此句歌颂武训兴办义学的千秋伟业,化抽象为具体,用人们所熟知的具体事物,代指武训办学的基础、条件和处境;以点代面、以小见大地概括出武训办学的艰难经历和他那种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无畏精神;并用“线头”与“千秋业”、“
豆沫”与“万古香”进行对比,突出了他的成就、贡献和后人对他的景仰与怀念,更突出了成就的来之不易,因此也更值得称颂与赞扬。
张学良的碑文为“行兼孔墨”。张学良是
中国国民党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题词是指
武训的行动兼有
孔子和
墨子的精髓。孔子一生是教化,让人恪守“仁义礼智信”。武训的行动是对愚昧无知的孩子进行教化,让他们摆脱无知,让孩子聪慧起来,以此明了事理。墨子主张“仁爱”,以“兴天下之力,除天下之害”,武训的行动也蕴含了这样的道理。张学良的题词简短,但概括准确,寓意深刻。
于右任的题词为“匹夫而为百世师”。这个碑文的内容源自
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韩愈被贬到
潮州市任职一事。当时的潮州生产力落后、土地荒芜、思想不开化,韩愈去了之后,实施新政、发展生产、传播文化,可谓是政通人和,一时传为佳话。到了
宋朝苏轼巡访潮洲,有感于韩愈当时的巨大贡献,欣然题写了“匹夫而为百世师”名句。于右任借该句对
武训的奇行给予了高度评价。
冯玉祥的题词为“特立独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该句主要赞颂武训人品的高洁和意义的深远。特立独行,是指有独立见地和操守而不随波逐流,语出唐
韩愈《易黎集》卷十二《
伯夷颂》:“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百世流芳,是指千年百代流传美好的名声。语出《
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抚汉室,乃忠臣也,青史流名,流芳百世。”先生之风,指
武训的风度。先生,年长有学问的人,语出《孟子·先子下》:“先生将何之?”常用来对年长者的尊称,这里特指武训。山高水长,指像山一样高、像水一样长,比喻人品节操高洁,影响深远。后两句出自宋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卷七《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浊浊,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借以表现武训的人品和影响。此题词连缀前人的语句而不露丝毫痕迹,水乳交融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又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武训的高洁品格,表达作者对武训的敬佩之情,自是题词中的佳作。
老舍夫人、著名画家
胡絜青女士撰联并书丹了“赞赤贫兴学传万代,颂残羹育才奠千秋”的名句。该题词赞颂了
武训行乞办学的伟大精神和杰出贡献。上句称赞一贫如洗的武训兴办义学英名传颂千年万载。下句颂扬武训靠乞讨培育人才奠定了千年不朽的伟业。该句把“赞”与“颂”置于首位,表明了对武训赞颂之情;然后把反差极大、似乎是匪夷之思的“赤贫”、“残羹”与“兴学”、“育才”相对照,再与“万代”、“千秋”相对应,从而突出了武训行乞办学的伟大精神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全句抓住武训兴办义学的特点,用形象具体又含义丰富的词句加以表达,语言通俗直白又富含意蕴,且态度明朗,易于理解把握,表达了
胡絜青老人对武训义举及精神的高度评价及褒扬。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