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
1970年胡金铨执导的电影
《侠女》是由香港国际影片有限公司、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胡金执导并担任编剧,徐枫、石隽、白鹰、田鹏、曹健、苗天、张冰玉等主演的一部古装武侠类电影。该片于1970年7月10日在中国台湾上映,1971年11月18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片改编自蒲松龄小说《耳中人》中《侠女》一篇,讲述了朱由校年间,副都御史之女杨慧贞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遭追捕,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了书生顾省斋,两人共同抵抗东厂,并最终在慧圆大师的帮助下重获自由的故事。
该片于1972年获得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1975年,该片获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三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华语电影。胡金铨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国际承认的中国电影人。此外,该片还被提名第2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2021年10月19日,该片入选第6届成龙电影周华语十大经典动作电影名单。该片中“竹林对决”的戏份被誉为武侠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等电影,都曾致敬并巧妙地借鉴了这段戏的意境。
剧情简介
明朝时期,怀远县有个穷秀才顾省斋(石隽 饰),因看不惯朝中官员独断专权,不愿科考为官,开了一间画铺以卖画为生,在家中陪伴年迈的母亲。顾省斋的家位于偏远的荒芜之地,周围原本无人居住。某日,对面荒废的将军府住进了一对母女。女儿杨慧贞(徐枫 饰)深受顾母(张冰玉 饰)喜爱,两家慢慢熟了起来。顾母欲提亲,但杨之芸一口回绝了。但杨之芸却总是在晚上与顾省斋约会,白天对他又是冷若冰霜。顾省斋很是困惑。
经过一番调查,顾省斋发现杨慧贞其实是左副都御史杨涟之女。她的家族因揭露宦官魏忠贤的恶行而被残忍地灭门。杨慧贞被石问樵(白鹰 饰)和鲁定庵(薛汉 饰)两位将军救出,并在逃亡的途中拜禅僧慧圆大师(乔宏 饰),学习了两年精妙的武艺,后隐居于此。
好景不长,东厂千户欧阳年(田鹏 饰)为追捕杨慧贞来到怀远县。顾省斋得知杨慧贞身世后,决定帮助她对抗欧阳姓年。于是,他在竹林中设下埋伏,经过一场激战,成功击杀欧阳年。之后,顾省斋利用欧阳年的官印,假借其名义写信引诱门达(王瑞 饰)及其锦衣卫来到废屯堡。顾省斋巧妙布下陷阱,门达及一众锦衣卫落入其中,全军覆没。杨慧贞大仇得报之后,已经心满意足,她决定隐居山中,继续跟随师父慧圆大师苦修。但顾省斋余情未了,寻访到了山上,杨慧贞却避不肯见,只托山上和尚将一个男婴交给顾省斋,原来那正是杨慧贞为顾省斋生的骨肉。
新任锦衣卫北镇抚司许显纯韩英杰 饰)受命捉拿石问樵和杨慧贞。他带着两个儿子和众多锦衣卫高手来到山上,与慧圆大师展开激战。慧圆大师出手阻挠,使得许显纯未能得逞。许显纯狡猾地假装看破红尘,并表示愿意皈依佛门,趁慧圆大师心软之时出手暗算,导致慧圆大师身受重伤。但慧圆大师也以一个大手印反击,重创许显纯的命门。许显纯陷入幻觉,误杀两个儿子后失足掉下悬崖摔死。慧圆大师重伤的小腹流出金黄的鲜血,他已修成正果。最终在落日的余晖中圆寂。石问樵、杨慧贞、顾省斋三人则带着满身伤痕远走高飞,从此不问江湖事。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剧本创作
胡金铨新武侠片的历史背景,多数设置在宋、元、 明三个朝代,尤其以明朝为最多,他也因此被称为“明代历史电影作者”。胡金铨对明代的政治斗争和东厂题材有着浓烈的兴趣。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是对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特务统治的揭露和鞭挞,是经常会涉及的主题之一,《侠女》所反映的,正是明朝东林党与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之间的争斗。
原著《侠女》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很短小的故事,而胡金铨导演在创作电影时只是采用了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而影片的故事是全新创作的。他以明朝时期密探和宦官横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新的故事情节,其中徐枫饰演的女主角也是被迫走投无路的人物。
拍摄过程
《侠女》是导演胡金铨继《龙门客栈》后,在台湾联邦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二部电影。胡金铨为了拍摄好这部影片,不惜血本的利用9个月时间,搭建了三条仿古街道,上百栋老式房屋。同时为了使建筑更加有年代感,还烧毁了很多建筑。仅仅是这些,就已经花了1400万新台币,动用了超过1200名技术人员。电影有一场戏需要庭院里的芦苇制造萧瑟效果,胡金铨嫌芦苇不够高,一直等到芦苇长高了才开始拍。据演员石隽透露,该片从开机到杀青一共耗时3年零6天。
胡金铨对影像的要求也非常高,常常是一个动作要拍十几遍甚至上百遍。其中一场“竹林对决”的戏份,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足足拍了25天,后期胡金铨又亲自一格一格的对这部分进行精剪。这场戏也成为了武侠电影史上的经典场景之一,《卧虎藏龙》《十面埋伏》等多部电影都有过借鉴。
徐枫在片中有一场竹林中奔跑的戏份,胡金铨使用了又大又重的Mitchell摄影机,并且用100毫米的镜头来捕捉对象。为了解决拍摄运动中的人物特写时对焦点难以掌握的问题,胡金铨将摄影机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让被拍摄者沿着一个弧形路径跑动。这样就可以从头到尾保持焦点准确,避免了追踪拍摄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效果,他还在地面上挖了一个洞,将摄影机放下去并固定好,然后让徐枫手持一条固定长度的绳子在洞的周围跑动。
选角与表演
徐枫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从未想过会成为这部片子的女主角,因为当年的当红武侠女星有上官灵凤郑佩佩,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但是胡金铨把她叫到办公室,交给她《侠女》的剧本并指定她为主角。徐枫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走上戛纳影展红地毯的女明星。
石隽胡金铨的御用演员,两人合作了除《忠烈图》和《迎春阁之风波》外的所有古装片,他也是《侠女》第一个镜头与最后一个镜头的参演者。他表示,《侠女》中的“顾省斋”一角,是他饰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最有胡金铨自我投射的角色。顾省斋一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这一点与胡金铨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也侧面佐证了为何他在创作中偏爱明朝背景的故事。
片中饰演反派角色许显纯的韩英杰,也是胡金铨的御用武术指导,他在人物的打斗场面的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京剧元素,将京剧写意的舞台武打场面进行了改良,电影里的人影晃动、追逐飞跃、气氛酝酿等,不少都脱胎于京剧武场里的套招、跑场、顿点、翻滚。
幕后花絮
胡金铨在拍摄《侠女》时只顾埋头创作,花钱大手大脚而不顾成本,拍摄周期也不断延长,这导致台湾联邦公司对其很不满。电影完成后,胡金铨有意送戛纳参展,联邦不相信会得奖,拒绝再出无谓的费用,胡金铨只好自费前往,而《侠女》最终获奖。
石隽白鹰回忆起那个时候说道,签约成为电影厂演员是有月薪的。如果能够成为电影的配角,片酬是2000元,而主角的片酬则高达8000元。而当时在台北市的餐厅吃一顿饭可能只需要花费不到5元。在《侠女》的拍摄现场,所有演员都要帮忙做一些技术工作。石隽在导演组担任助理,白鹰在灯光组管理器材,而徐枫则被派到道具组,专门负责制造烟雾效果。
徐枫在回忆《侠女》拍摄时表示,因为胡金铨的严厉,在听说被选为《侠女》的女主角后感到更多的是害怕而非开心。她在拍摄《侠女》时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磨练,第一年几乎都是在被骂中度过的。
片中石隽扮演的男主角开了一间卖山水人物的画店,其中招牌是由胡金铨画的,在牌匾两旁挂着的书法,及中间挂着的则是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科的老师们写的。
艺术特点
主旨
禅的思想是胡金铨更加注重表达的人生感悟。对禅的表达在胡金铨的代表作《侠女》一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胡金铨认为,该片的主题是对禅的顿悟,而非对锦衣卫的批判。高僧慧圆大师既是佛的化身,又身怀绝技。他两度在侠女遇险时出现,以武功和佛法的威严击退锦衣卫,拯救了侠女。在最后的决战段落,胡金铨应用影像的表意功能,利用构图、角度、光线、色彩、运动、动作设计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来完成对高僧超凡气度的呈现。他应用全景,仰拍逆光中站立在岩石松林间的慧圆法师及其四位弟子,他们头顶的太阳呈现出散射式的光线,加之弥漫四周的云雾,将佛家虚无缥缈、灵光四射的境界烘托了出来。接下来是高速升格仰拍五位僧人从高处跃下,渲染他们飘然若仙的气质。之后,画面中出现的是阳光在树丛缝隙间的闪烁,波光的灵动、芦苇在风中的摇摆和溪流山林等镜头,反复穿插在高僧跃下的镜头之间,显现佛法的玄妙高深。该片的结局是佛法的力量震慑住了邪恶势力,使得恶人在幡然悔悟中自尽身亡。
《侠女》这样的人物与结局设置已经超越了武侠片的类型原则。武侠片往往要求正反双方的矛盾必须以武功对决的方式来解决,双方一决雌雄、你死我活,人物塑造也比较单一。但在本片中,乡野文人、民间义士与高僧三类角色堪称儒、侠、释三种价值的象征,高僧恰如其分的出现是对放下屠刀、超凡入圣的佛禅释义。这种禅意在武侠电影,甚至在之前的中国电影中较为罕见。
服装
《侠女》的服装设计既考虑到了历史背景的真实性,也兼顾了人物设定的表达。对于古装剧来说,服装和道具是呈现历史感和人物设定的重要手段。在《侠女》中,从服饰、饰品、兵器到帽子,所有的设计都是基于明朝的时代背景,男主角顾省斋的服饰选择粗麻布料,暗示了他的生活落魄,但同时也与他的文雅书生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欧阳姓年的神秘形象则通过披着斗篷、带着斗笠的方式展现,眼神的特写也增强了人物的神秘感。侠女杨慧贞的白色服饰则凸显了她的英气和简洁。
武打
《侠女》在武打戏方面虽然与现代的一些武侠电影相比,动作场面可能没有那么多花哨和高科技的效果,但是每一招每一式都非常干净利落,展现出了侠客的洒脱和快意恩仇。竹林之战是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之一,通过刀光、剑光和日光的交叉剪辑,形成了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影图像,这种创新的拍摄手法增加了场面的紧张感和视觉冲击力,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而顾省斋与官兵的斗法场面,则展现了各种诡秘的招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不可预测的气氛。
角色
该片在人物立场和分类上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生、旦、净、末、丑的人物谱系分类法有相似之处,这种设计有助于观众快速理解人物的角色和立场,使故事更加易于理解。这种人物谱系的划定方法在主流武侠电影中仍然被广泛使用,通过这种人物谱系分类法,观众可以快速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身份、性格和立场,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故事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
场景
胡金铨导演擅长利用自然风景和布景来渲染情感和气氛,通过场景的精心设计来表达意境和呈现气势。在《侠女》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布景和自然景观,如古斋、荒草、怪石、流水、高山等,并借助烟雾和光影的效果来营造神秘和诗意的气氛。这些场景与《新聊斋志异》的奇幻元素相结合,呈现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
特别是对于光影的运用,在影片“竹林打斗”这场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竹林中烟雾浓重、竹子层层叠叠,光影不断变幻,环境气氛显得格外神秘。深焦的景深镜头和大全景的画面拉开了正反双方的距离,暗示双方在远距离之外互相观察,伺机出手。导演利用人物的跑动动作,缩短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借着人物的跑动,打斗的戏剧张力不断铺陈,将影片的紧张感凸显出来。变化的动作光影配合京剧锣鼓点的音效,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这时,人物突然停住,从极动转为极静,对立的一方莫名地从视野中消失,悬念出现,双方捉迷藏的游戏开始。竹林中烟雾笼罩,看似神秘而宁静,却暗藏着对峙与杀机。
胡金铨导演通过场景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武林的打打杀杀,还融入了中原地区儒家思想和佛道二家的禅境。这种融合使得电影的意境更加深远,既有武的刚毅,又有文的细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播出信息
发行上映
修复版上映
该片在2014年经过了4K修复,并于2015年5月18日在法国戛纳国际影展举行了修复放映会。该片的修复工作是由台湾电影中心主导,并得到了胡金铨导演文艺基金会的协助。该片的男主角石隽不仅参与了修复工作,还担任了胡金铨基金会的执行长,致力于筹集修复胡金铨其他电影所需的经费。而徐枫作为汤臣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为《侠女》的修复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修复过程中,徐枫承担了大部分修复费用,金额高达510万新台币(约合103.8万人民币)。
获得荣誉
作品影响
1975年,《侠女》获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成为了首部在三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华语电影。也使得胡金铨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电影人。《侠女》的获奖,标记着武侠片走向成熟并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正式载入世界电影史册,可以说该片是西方电影学术界认识华语电影的起点。该片中“竹林对决”的戏份更是被誉为武侠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等电影,都曾致敬并巧妙地借鉴了这段戏的意境。
作品评价
《侠女》的武打极有特色,开创了新派武侠之风。同样走的是简单利落的武打路线,竹林击敌那一段动静结合,在雾气萦绕中,阳光穿叶倾洒而下,几人的站位非常讲究,构成了一个静止的表演场。杀机就在一瞬间喷薄而出,凝滞与动感将电影的张力发挥到了极致。(新京报 评)
《侠女》这部电影是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电影在戛纳的获奖,标记着武侠片走向成熟并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正式载入世界电影史册,胡金铨是一个武侠电影的导演,更是一个有深思考和独特风格的作者导演,《侠女》是西方电影学术界认识华语电影的起点。电影结合真实的历史背景与《画壁》的奇妙幻想,呈现一个似实非实的世界,画面诗情画意,更让人着迷的是醚味影像所荷载的信仰与思想。电影结尾,方丈的形象随着圆寂而升华,阳光勾勒的他的轮廓,散发出神性的光芒,这样的表达让西方的电影学者们对东方的“美”和“神性”有了具象的观感。(文汇网 评)
作为一代武侠片名导,胡金铨却曾说他其实对武术一窍不通,还说武打动作是把舞蹈、音乐、传统戏剧结合之作。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外行人”成就了武侠电影史上的诸多经典,使得后人纷纷效仿致敬。竹林打斗戏的剪接及镜位调度,武术指导使用弹簧床的创新技巧,都是《侠女》在影史上创造出的艺术经典对比起当今的快销影视,电影的每一帧都能体现出导演独到的匠心。《侠女》以他特有的艺术风格,谱写了一部中国武侠电影荡气回肠的历史篇章。(凤凰卫视 评)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侠女 侠女 (1970).豆瓣电影.2024-01-14
Xianü(1971).IMDb.2024-02-14
侠女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2-14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专业版.2024-02-14
侠女.哔哩哔哩.2024-02-14
《侠女》.优酷.2024-02-14
侠女-搜狐视频.搜狐视频.2024-02-14
Xia nü.IMDb.2024-02-14
武侠片宗师胡金铨.中国台湾网.2024-02-15
电影网.1905电影网.2024-02-14
电影网.1905电影网.2024-02-14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4-02-15
侠女 (1970) 8 .9.1905电影网.2024-02-15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4-02-15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剧本创作
拍摄过程
选角与表演
幕后花絮
艺术特点
主旨
服装
武打
角色
场景
播出信息
发行上映
修复版上映
获得荣誉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