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约1035 - 约1086),字子范,是
北宋时期的宦官和将领。他出生于开封祥符(今河南
开封市),在
赵祯皇祐年间补入内黄门,后升任供奉官。在
赵顼时期,他历任
永兴军路、
太原府走马承受,最终官至宣州观察、宣政使、入内副都知,后迁宣庆使。李宪与
王韶一起收复了
河州,并攻克了珂诺城,成为熙河经略安抚司的重要人物。他击败了
吐蕃木征,攻破了十余座城堡,使木征率领的八十余个酋长投降。因此,他被加官昭宣使、嘉州防御使。1081年,北宋乘西夏内乱之机,征集了二十万大军分五路攻打西夏。李宪被任命为
熙河经略使,率领熙秦军北上攻打夏国。他先以李浩为先锋,攻占了康古城和西市新城,九月初二日攻克了兰州。李宪设立了帅府,并任命
李浩为
知州。次年正月,
北宋将
熙河路改为熙河兰会路,
兰州市成为北宋的一部分。李宪后来被任命为景福殿使、武信军留后,但因违犯军令,贻误战机,无功而归。他后来被任命为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
赵煦即位后,由于他被指责“贪功图名”、“罔上害民,贻患国家”,被贬为右
千牛卫将军,居住在陈州,最终因病去世。他在
绍圣初年被追赠为武泰军节度使,谥号为忠敏。
正文
简介
赵祯皇祐年间,李宪补入内侍黄门,不久升为供奉官。
赵顼即位以后,他历任永兴路,
太原府路走马承受,多次提出有关边防的建议,很合神宗的心意。
王韶上赛请求收复河州、湟州,神宗命令他去监察军队,和王韶一起进军收复了河州,升任为东染院使,干当御药院。
之后又在
天然调味品谷作战,攻下了坷诺城,担任
熙河路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他去延路巡查军备,途至蒲州,刚好
赵思忠纠合
董毡、鬼章的军队攻陷了踏白城,杀死了
景思立,围任了河州。朝廷下沼让他赶紧去救援,他督军大败了木征的军队。并领军进至余川,又攻下了成人十多个域堡,迫使木征最后投降。
李宪因功加任昭宣使,亮州防御使。回京后,任入内内侍省押班、干当皇城司。
熙宁八年十二月,由于广西经略使
沈起妄杀无辜,震怒了交趾民众,他们集结队伍,围攻钦州、廉州。消息传到朝中,
赵顼命
郭逵为
安南道招讨使,
赵禼为副使,李宪计议秦凤、熙河两路边事,并严令西北诸将皆听李宪节度。
熙宁九年五月,羌酋隆吉卜等率众扰边,李宪
羌族降将木征请求带兵征讨,最后大获全胜,酋首隆吉卜竞也死于乱军之中。朝廷因此加封李宪为宣州观察使、宣政使、入内副都使,又再升他为宣庆使。
其时国家连年用兵,国库支出难以为继,朝廷下沼命他兼管财政,他把不该用的开支裁减了十分之六,每年又从西
山远大木料到京城备修缮之用。朝廷在瑞应坊赐了一所宅园给他。
元丰年间,大宋分兵五路征伐夏国,李宪率领熙河路、秦凤路的军队到西市新城,收复了
兰州市,在那里建起了城堡。之后
赵顼调令李宪领军赶往兴州、灵州,可惜最后没能依期赶到,出师无功,令宋军在灵州遭遇大败。
李宪以设置了兰州和会州向朝廷请功,企图将功补过。神宗也认为李宪还是有功劳的,只是派人追问他为什么擅自回师,李宪就托词说是粮饷接济不上,神宗最后就宽恕了他。三月后,他又上奏请求再次进兵,却因
宋朝新败,朝中君臣意见不一致,最后没有发兵。神宗催李宪回京,在路上赐给他白银、丝帛四干,任命他为泾原路经略安抚制置使,配给卫士三百人,并加封景福殿使、武信军留后,让他重新回熙河路任职,仍兼管秦凤路的军队。
之后,夏国的军队入侵兰州,攻破了西关,李宪因此被降为宣庆使。
赵煦即位后,改任李宪为
永兴军路副都总管,提举崇福宫。后因
御史中丞刘挚的弹劾,被降职为宣州观察使、又再贬为右千午
卫将军,挂职在南京,住在陈州。最后因病而死。
宋哲宗
绍圣元年(1094),迫赠他为武泰军节度使,起先扬溢号为敏恪,后来又改为忠敏。
崭露头角
赵祯皇祐年间,少年的李宪净身入官,开始了太监生涯。初进后官的李宪,因不懂皇家多如牛毛的规矩而受到了不少的斥答,但他自幼性格坚忍,在低贱的杂役与管事的训责中,他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逢迎拍马。二、三年后,凭着他的聪慧,李宪被补入内侍黄门,不久,又被提升为入内西头供奉官。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
赵曙赵曙驾崩,英宗的长子
赵顼即皇帝位。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西夏人诱杀了
宋朝保安军知军杨定。一年多以后,夏人又入寇
天水市,杀了秦州刘沟堡守将范愿,宋兵死伤甚为惨重。此后两年中,由于宋朝没能满足
西夏的诸多要求,宋夏边地不断地发生战事。
熙宁三年(1070年),朝廷派
韩绛经略
陕西省,开幕府于
延安市。此时李宪在韩幕下担任走马承受。韩绛的爱将
种谔想谋取夏入占去的横山寨,李宪极言不可,可惜此时的李宪尚属人微言轻,种谔没有理会,率兵袭夏人于罗兀,赶走夏人后,遂带兵三万人在此修筑罗兀城,又派都监赵璞、
燕达修筑抚宁故城呰。
李宪认为将兵力这样分散,没有了角之势,一旦有变,各路将难以自保。韩绛、种谔的这一错误之举,果然被李宪言中。时隔未久,夏人攻打顺宁呰,遂围住抚宁。当时种谔在绥德,闻得此信,茫然失措。有人告诉他应速召燕达,但种谔只知垂泪,竟不能下笔。这一战夏人大获全胜,
韩绛、
种谔新筑诸呰又都重归夏人之手。朝廷得知之后,贬种谔为汝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韩绛也因此罢知
穰城。
韩绛罢官后,李宪由于此次参与军务,言之切当,很得
赵顼青睐,又被派往河东路,在经略使
赵禼幕下担任走马承受。赵对李宪的军事才干十分看重,两人对边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
不久,李宪离开边镇回到京师,被宋神宗提为后苑勾当,这虽然只是个掌管苑、池沼、台殿种艺的角色,但凡是天子游幸,他必须陪侍,有更多的机会面见天子,所以在内侍省还是举足轻重的。
督师熙河
熙宁六年(1073年)初,
王韶上奏请求兴兵河湟之地。宋神宗准奏,并专意派李宪前往视师,与王韶协力进兵。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不几日,大军便攻占
河州,连河州羌酋木征的妻子也俘虏了来。王韶继续挥师洮州,李宪则因战功加封东染院使、御药院干当官。
夏人对此次失利耿耿于怀,旋即报复,然而在牛精谷、珂诺城两次战役中,宋军却再战再捷。
赵顼十分赞赏李宪的军事指挥才能,即留他为熙河路安抚司干当公事,与王韶相表里。
就在这一年二月,表面上平息的河湟之地战事再起。本来宋神宗以为河湟已定,调李宪到鄜延路祖师,但是被赶出河州的夏人酋长
赵思忠又联合
董毡、鬼章羌兵卷土重来,攻占河州踏白城。新任河州
知州景思立闻讯,连忙集结兵马杀到踏白,但因出师匆忙,又因众寡悬殊,战斗刚一开始,景思立便处于重重包围之中。夏人复仇心切,蜂拥而上,宋官兵死伤极为惨重,连知河州景思立也死在乱军之中。攻破踏白城的木征等人把河州团团围住。按照常理,木征攻进河州易如反掌,但他不急于攻城,只在城外喧嚣,声言要杀尽
宋朝官兵。火急的战报接连通进京城,宰相
王安石等人都主张保存实力,放弃河湟之地。
赵顼—时也家不定主意:不弃河湟,可能导致西北更惨重的失利;可是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好不容易夺回的土地,就这样放弃,未免太失大宋的神威,思之既久,还是降旨应许了
王韶的请缨。
此时李宪正赶往田延按视军情,走到兴平,听到河州兵变的消息,立即停了下来,静候朝廷旨意,最后等来了宋神宗的旨意——命他派赶往熙河。
王韶是位有勇有谋的老将,他深知
赵思忠等人围河州而不取,势必是想伏兵于河州城外以待消灭宋朝援军,河州失去外援,再取河州也就如探囊取物,况且他们已与结河
羌族结成掎角之势。—旦宋朝援兵到来,便可以合力图歼。鉴于此种形势,王韶决定先破木征的合围之势,反过来灭他的外援,这样,河州之围可以不战而解。而李宪却主张以赏赐激励将士,突杀木征。
王韶、李宪二人在战术上有了分歧,又一时难于说服对方,最后只好折衷:各率一路,各依其势。
王韶率领锐师绕开河州,直扣定羌城,出其不意攻打结河羌,切断
西夏通道,继而命偏将进入
秦岭要冲。李宪则在
河州城外督兵力战。
早在李宪来西北之前,朝廷就赐给他一面黄旗,旗上御书七个大字:“用命破贼者倍赏”。他知道西北将士心向王韶,斗志不盛,于是一大清早就把这面黄旗链在军营门口,号令三军说。此旗乃天子所赐,众将士望旗而战,就像天子在亲临督战!”将士们果然精神振奋,与木征之众展开了
白刃战,这一仗杀得天昏地暗,双方损失都十分惨重,直到李宪又生一计,命诸将抄后路把木征等人的毡帐烧毁时,
羌族人心大散,纷纷逃到踏白城死守。李宪挥师攻取踏白,木征见大势已去,这才带着七八十人来到宋营受降。
河州之设的胜利,给
赵顼注射了一支兴奋剂,满朝庆贺。
王韶拜观文殿大学士、
礼部侍郎,李宪则升为入内内侍省押班、干当皇城司事,都是令人侧目的恩宠。
经营西北
熙宁八年(10 75年)十二月,由于广西经略使沈起妄杀无辜,震怒了交趾民众,他们集结队伍,围攻钦州、廉州。宋神宗即命赵禼为安南道招讨使,命李宪为副使前任镇压。
熙宁三年时,李宪曾在
赵禼幕下任过河东路走马承受,当时赵禼虽然对李宪的军事才干十分青睐,但李宪生性贪忍、贪功饰过的毛病他也是十分清楚的,此次征南与他为正副,赵禼深伯李宪更加妄为,牵制自己,于是上奏
赵顼想把决策权归于自己一人之下。
消息传到李宪耳朵里,对赵禼深深衔根,于是在宋神宗面前讲了赵禼很多“昏庸无能”之类的坏话。神宗对李宪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改命
郭逵为安南道招讨使,降赵禼为副使,却命李宪仍回西北,计议秦凤、熙河两路边事,并严令西北诸将皆听李宪节度。
御史中丞邓润甫、御史周尹、
蔡承禧、
彭汝砺等人纷纷上书、极力反对,但因神宗对李宪恩宠有加,还是维持原命。
李宪深知朗臣对他担任西疆帅臣颇为不满,为了博取
赵顼的宠信,不给朝臣以抨击他的口实,他决心在西北建功立业。在
熙宁九年五月,羌酋隆吉卜等率众扰边,
羌族降将木征请求带兵征讨,以报效宋朝不杀之德。李宪部将大都认为不能应许,恐
赵思忠有诈,但李宪却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拘谨,且当此关头,如果
宋朝对木征将信将疑,反而会加深他对宋朝的贰心,不如因势利导,给他一个机会。于是力排众议,派木征带兵征讨。
木征盛装整束,与隆吉卜对面列开兵马。隆吉卜手下大部是临时凑集起来的散兵游勇,见到木征如此威风,先自没了斗志。木征挥戈掩杀,李宪的后续部队也乘机而上,大获全胜,酋首隆吉卜竞也死于乱军之中。
这一仗是李宪重返西北的第一次大捷。不久,另一支由
董毡率领的
吐蕃军队也迫于宋朝神威,前来归顺。消息传到京师,
赵顼自然恩宠倍至,加李宪
宣城市观察使、宣政使、入内副都知,又迁为宣庆使。
当时,
宋朝由于对
西夏连年用兵,粮饷军需物资往往匮乏不继,朝臣对此早有不满,神宗又下沼命李宪兼管
熙河财政。李宪受命,大刀阔斧地裁减相当数量的不必要开支,西北财政顿时缓解,可谓经制有方。为此,宋神宗专门在京师瑞皮坊赐给他一座华丽的园宅。
灵夏失利
元丰四年,西夏国内发生内乱,五月,西夏保泰统军禹藏花麻以太子秉常遭囚禁为名,敦请
刘宋发兵进攻
梁氏。
赵顼认为这是个千裁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彻笔亲书伐夏之命。而这次出征,李宪依然参与其中。
此次伐夏,可以说是动用了西部全部精锐:熙河经略使李宪领兵出熙河;鄜延总管
种谔出鄜延;环庆经略使
高遵裕出环庆;泾原副总管
刘昌祚出泾原;河东经略使王中正出河东,五路大军共五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围攻西夏。西夏皇太后粱氏听到
宋朝准备大动干戈的消息,慌忙分遗自己所能控制的各监军司兵,由大元帅梁永能总领抵御。
八月,李宪率师先进入
西夏境内。驻守在西夏西使城的
党项族首领讹勃哆闻风而降。粱乞埋派招兵数万赶去增援西使城,走到半路,听到讹勃哆降宋的消息,只好退守到谷。龛谷是西夏的粮仓之一,李宪占领西使城之后,乘胜挺进龛谷,大获全胜,窖中粮谷尽效为宋军所得,再加上
弓箭等兵器无数,李宪自然而然就夺得了头功。接着他派副将守住此地,又挥师进入
兰州市。
此时,
种谔在米脂寨击败梁永能八万大军,接着攻克石州、夏州、银州三重镇;
高遵裕迫降清远军守将嵬名讹讥;王中正所率部队因一路尽是沙丘沼泽,行动赂樱一些,但抵达
宥州之后,夏兵也闻风溃逃。宋兵入城,城中老弱病残五百余户杀戮尽;刘昌柞入夏后,在葫芦河与夏人决战,结果夏人大首领没罗卧沙、监军使梁格嵬被杀死,梁乞埋的侄于讫多埋等二十多人被俘。
刘昌祚乘胜攻入呜沙州,得夏国库粮百万余石。在这节节胜利的时候,李宪在兰州上疏
赵顼,请求筑兰州城建立帅府,以震慑
西夏。
梁太后一败再败,只得向群臣问计。少壮将领大多愿意冒死再战,一位年迈的老将却不以为然,他向梁太后建议不与宋军力战,二世引宋军深入于兴州、灵州腹地,然后以轻骑裁断他们的粮道。梁太后觉得有理,就采纳了这位老将的意见,调集十二监军司十万大军,重点防守兴州要冲之地。
十一月,刘昌率军五万首先攻到灵州城下,接着
高遵裕也率兵赶到。就在
刘昌祚即将入城之际,高遵裕害怕这次战功被刘昌祚拔定头筹,便利用节制刘军的权力阻止刘昌祚入灵州,却定下了合围灵州的下下策。
赵顼也深恐刘、高孤军深入兴、灵有所不测,急命李宪带重兵、押粮草从
兰州市赶往兴、灵,以为后援。但此时的
李宪却一心放在建立兰州帅府上,对于再趋兵增援并没兴趣。在往兴州进发的途中,遇到了夏人的阻截,李宪错误地决定折道天都山,焚烧了酉夏的南牟内殿和所有馆库,迫袭
西夏统军星多哩鼎到葫芦河,然后班师回到兰州。
就在这时,
高遵裕、
刘昌祚围困灵州城十八天仍不能破城,早已粮饷不继,兵卒饥寒交迫,斗志渐渐衰颓。粱太后见时机已到,便下令决开
黄河七级渠,淹灭高遵裕围城大军。可伶宋兵十余万人,冻溺而死者不计其效,夺路逃生者仅有一万三干多人。除李宪之外,其他各路都校因在灵州,也都由于粮草中断,先后溃败。此次灵州战役,宋朝共计损失四十万人。
战报传到朝中,
赵顼大为恼怒。
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降旨高遵裕责授部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种谔、
王中正、
刘昌祚分别受到降职处分,然而在李宪的处理上,神宗与众大臣之间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李宪深知此次军事失利非同小可,便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一方面强调自己首破兰州之功,另一方面又以赴兴、灵受阻,无法如期赶到为借口,把罪责尽量往其他将领身上推卸。但宰相
孙固却认为李宪没如期到达会师地应当处斩。宋神宗以为李宪经营西北数年,功大于过,再加上李宪的强口狡辩,于是赦其无罪,教依旧任为泾原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知
兰州市。
对此,李宪感激涕零。为了纳忠效信,时才三个月,李宪又一次给
赵顼上奏,请求再举伐夏,将功补过。宋神宗问宰相王珪,王见风使舵,表示可以。神宗又问
王安礼,王安礼认为过于仓促,难免再败。最后由于
宋朝新败,朝议不一,所以此事还是不了了之。
人生终途
西夏击败了宋朝五路大军,对宋朝边境地区的侵掠更加肆无忌惮。为了固守边镇,宋神宗派给事中
徐禧、内侍
李舜举来到解延与
种谔商议,准备在夏、银、有三州州界之地修建永乐城,又命李宪与徐禧掎角而守,互为应授。种谔认为此地依山而无水,正犯着兵家所忌,不当建城。
赵顼不听,反而下令徐禧带领投兵,限十四天把城修好。徐禧筑起永乐城,回
米脂县去了,留下副总管
曲珍领兵一万在此把守,永乐城的修筑对西夏的确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夏人新胜,斗志正盛,于是调发众兵攻打永乐城。
徐禧是个虚浮的文人,不但不道军事,而且贪功生事,结果七万大军被击溃于永乐城下,将校大多战死,徐禧带领残兵退入城中后,夏人围住城堡,切断水识,同时又派一支强悍的部队断掉李宪的援兵,城池终于被夏人攻破,徐禧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这个历史上有名的
永乐城之战,又使宋兵损失二十万兵马。而一心想在兰州建立帅府的李宪坐福永乐城陷落,害了徐禧,同时也害了自己。夏人攻破永乐城后,掉转头来对准了
兰州市。
元丰六年(1083年)二月,夏人八十万军围住兰州,尽管李宪据城固守,但毕竟孤城一座,即使未下,也不可能再对
西夏构成什么威胁。永乐将士尸骨未寒,李宪却在兰州频频向朝廷递送捷报,激怒了朝中一些大臣。
御史中丞刘挚便上奏
赵顼说李宪宜当罢黜。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
赵煦赵煦新立。赵煦对李宪并无素来恩宠,为了平息众怒,先降为
永兴军路副总管,又降宣州观察使,再贬右千牛卫将军、陈州居住。一向横刀立马、耀武扬威的李宪,就这样终老于陈州贬所。
人物评价
宦官本是内廷服务人员,天子为了保持自己对将帅的监控,便启用宦者做为监军,时间既久,监军便由于倍受天子信赖而直握兵权,担任高级军事长宫。在
北宋历史上,以监军起家,成为“军事太监”者,当推李宪为祖。
李宪他是个极具两面性的宦官,他以中人为将,而且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转战于西北边陲,对北宋王朝来说,还是有一定功绩的。但是由于他恃宠骄恣,得意时对将士们颐指气使,临事时又把自己的失误推个一千二净,所以不但不得西北将士之心,也不得朝臣之心。
他虽然不像一般战将那样赢得臣庶的爱戴,但也不像一些恶贯满盈的大阉那样国人皆曰杀,而
赵煦让他老死陈州,免受刀斧加项之苦,也算是对他有拓地降敌之功的一种宽赦了。
研究书目
《府志·职官表》
参考资料
环球网 http://book.huan
裘姓com/history/2008-06/140826
HTML 中国历史研究 http://www.songdai.com/show.aspx?id=305\u0026cid=6
《中国历代太监传》 杜婉言 杜子明 编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2年
《
中国历代宦官》 王兴亚 王宗虞 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