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香猪
产自贵州省从江县的小体型猪种
从江香猪产于贵州省从江县县,与其毗邻的榕江县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1980年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之一,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二级保护畜种,荣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以其“体型矮小症、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而著称。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从江香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概况及形成
性状品质
从江香猪是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成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据传说,苗族同胞刚迁徙到这个荒芜人烟的深山时,没有粮食吃,男人上山打猎,捉得小野猪,女人们看到这些小野猪既可怜,又可爱,舍不得宰食,就摘食用野菜饲喂,逐渐地把野猪驯化成家猪。无论从江香猪的外貌特征,还是生活习性均与野猪有相似之处。壮族同胞称它为“姆汗”(竹鼠属),苗族同胞称它为“别玉”,据《黎平府志》记载自清代、民国时期,从江香猪就以“孖城河香猪”(孖城河流经产区加鸠、宰便两乡镇后进入都柳江)远销两广及港澳等地,扬名省内外。
产区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桂两省(区)九万大山腹地,东经105°15′~109°12′、北纬25°16′~26°05′,是贵州高原苗岭山脉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河谷盆地过度的低山和低中山丘陵地带。境内都柳江及其支流纵横交错,形成深切割的复杂的地形地貌,山峦起伏,山势陡峭。中心产区海拔500~800m,最高海拔达1490m。由于这里纬度较低,兼有两广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温暖湿润等几个气候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小气候明显。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8℃;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100~17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年均280~360天。土壤为黄壤、棕色石灰土。草山、草坡面积广,牧草繁茂,森林遍布,山青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从未受到任何污染,是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长期聚居的偏远山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狭窄,土地零散,耕地较少,仅占总面积的5%左右,田多土少,梯田梯土分布于河谷中、坡膀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米等。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长期处于“刀耕火种”年代,耕种方式原始,粮食产量低,长期不能自给,农副产品较少,当地群众生活困难,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社会也比较封闭。在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体型小、耕料少、早熟易肥的猪种便被当地群众选留下来。加之当地只有孤寡老人才饲养种公猪的习俗及山路极为难行等原因,多自繁自养,子母配种,小公猪配种后便阉割育肥。长期高度近亲繁殖形成了香猪基因的高度纯合及近亲交配不退化的特点。由于饲料粮的紧缺,全靠食用野菜加米糠:把一些肥嫩的野菜(鸭儿芹水芹蕺菜浮萍蕨苗等)用刀切细,猕猴桃叶、葛藤叶、麻叶、悬钩子叶、马蹄莲旱藕粉等较粗硬的野菜用碓烂后放入锅或鼎罐中,加少许碎米方便食品、米糠和水用急火炖烂,放温凉后喂猪,猪喜食易消化,这样喂养的猪既没有有毒物质的污染,也没有某些生长激素的残留。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饲养方法及长期人工选育的结果,形成了从江香猪特有的经济类型。
从江香猪形成的历史久远,有数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生活艰难,无力喂养肥猪,以饲养香猪母猪为主,逢年过节或贵客临门,他们就宰杀仔猪或烧烤或用清水煮后切片蘸佐料吃,加上烧鱼、香禾糯米饭、“煨酒”等待客。解放前“子子城河香猪”(子子城河流经从江县的加鸠、宰便两乡镇、现叫子子温河)曾扬名省内外,腊香猪烤香猪远销两广及港澳等地。因其体小肉嫩,即乳猪或保育猪不加佐料也清香无奶腥味,故誉名为香猪,实际上并非有其它特殊的香味。饲养这种耐粗饲的小型猪种,能适应山区环境,便是从江香猪能够延续下来的原因。
天然野生
由于从江香猪产区饲料粮食紧缺,其饲养必须使用野生植物资源。产区农户将一些肥嫩的食用野菜鸭儿芹水芹蕺菜浮萍等切细,把一些较粗硬的野生植物,如猕猴桃叶、葛藤叶和悬钩子叶等用碓舂烂后放入锅或鼎罐中,加少许碎米方便食品、米糠和水用急火炖烂,凉后喂猪,猪喜食易消化。早晚饲喂两餐,其它时间放牧自由采食,当地称为“放牧猪”。这种传统的特殊饲养方法为充分利用天然野生植物及其种子如锥粟、青冈子、茅粟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1981年贵州省科学院调查,从江县仅中草药植物就有2000余种,其中部分常用于饲养从江香猪,如夏枯草车前蕺菜鬼针草千里光、野兰花、虎杖钩藤、剪刀菜,花叶马兰、蒲公英、一点红等。据初步调查统计,天然青饲料有46科、140种,年产量2700万kg以上。除上述草药外,常用的有香蕉树、芭蕉玉、马蹄莲悬钩子属叶、猕猴桃叶、蕨苗浮萍水芹鸭儿芹、水青苔、水草、喜旱莲子草,眼子采科、水浮芦、水慈菇等,其它还有鸡眼草山蚂蝗、山豆、饿蚂蝗、小叶三点金草、野百合、野绿豆、鼠曲草、十字苔草、婴奥等。从江香猪长期食入大量的野生青绿饲料、中草药,这是其肉质香嫩的重要原因。
产地与分布
从江香猪的中心产区在从江县的宰便、加鸠、加榜、加勉、光辉、刚边、秀塘、东朗等八个乡镇,分布于从江县境内都柳江以南。毗邻的榕江县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亦有少量分布。从江县的香猪保种区现存栏香猪34500多头,种猪7350余头。
体型外貌
从江香猪体型特别矮小症,头较直,额部皱纹浅而少,纵行呈倒八字型,无旋毛,眼睛周围有一圈无毛眼晕。被毛黑色,稀疏有光泽,亦有少量尾端、四蹄、额心为白色。皮薄骨细,嘴圆而尖,吻端粉红色或黑色,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身躯短,背腰宽凹,腹大而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前肢正直,后肢多卧系,乳头5~6对(5对占半数以上)。根据其体型分为两类:一是体型较大,身躯较长,四肢粗短,头大嘴𫛭稍粗,耳较大下垂。另一类型体格小,身躯短,背腰宽,腹大,头小,嘴细,耳较小,稍竖起,四肢纤细。在数量上以小型居多,占70%左右。
繁殖性能
从江香猪性成熟较早,公猪早于母猪,60日龄前出现爬跨行为。65~75日龄体重3~6kg开始射精,90日龄时生殖器官大小与成年公猪接近。170日龄,体重8.5~9kg用于配种。一次射精量25ml左右,精子密度为2.5~3.8亿/ml,精子活率为95%以上。
母猪80~120日龄、体重8.5kg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约为19天,持续4~5天。第一胎妊娠期为113.28天,产后第一次发情为7~69天,初产活仔数7.1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8~10头居多,最多达14头。仔猪初生重0.35~0.61kg,双月断奶个体重3~6kg。
发育及生产
从江香猪是在低水平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品种,体型矮小症,生长发育缓慢,从江香猪在从2-5月龄时,日增重逐渐提高,但到5-6月龄时日增重下降,在6月龄时体重只有29.68±6.43kg,表明从江香猪生长发育缓慢。六月龄从江香猪的体高、体长、胸围和腹围数据表明从江香猪的体型矮小。从江香猪在4-5月龄增重最快,6月龄以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率下降,因此宜在6月龄左右屠宰。从江香猪的屠宰率为68.59%,皮占12.46%,骨占8.4%,膘厚4.56cm,皮厚0.29cm,眼肌面积10-13cm,后腿占胴体的27%一28%。
育肥及肉质
从江香猪为肉脂兼用型猪,早熟易肥。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育肥至8个月龄时,体重可达40公斤,日增重为230克。5~6个月龄平均日增重315.5克,饲料利用率较高。7~8个月龄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下降。因此,育肥期不宜过长,适于提早出栏。从江香猪的屠宰率为68.4%,胴体瘦肉率为46.5%,脂肪35%,皮占12.46%,骨占8.41%,膘厚4.5厘米,皮厚0.29厘米。1月龄香猪膘厚1.25厘米,花板油占胴体重的26.42%,胴体瘦肉率为45.58%,脂肪率为25.37%;在哺乳期有较强的贮脂能力,烧烤乳猪脂多肉嫩。香猪肉色泽正常,大理石纹明显,肉质细嫩,熟肉率为70.81%。8月龄香猪眼肌的化学成分为:蛋白19.79%,粗脂肪4.79%,粗灰分1.10%,每100克干样粗蛋白含量为81.41%,17种氨基酸含量为60.65~72.99克,其中谷氨酸为15.67%~17.16%。从江香猪肉质细嫩,味香,汤清甜。哺乳仔猪及断奶猪均无奶腥味或其他异味,这是从江香猪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喜温畏寒,气温低时在圈内相聚集而卧,活动减少。终年关养于阴暗潮湿的圈舍中,胆小怕人,但抗逆性强。
饲养管理
营养标准
从江香猪是长期在低水平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早熟易肥,日增重缓慢,耐粗饲的特点,因此,饲粮营养水平不宜太高,否则易至母猪过肥、情期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初生重低等情况发生。种猪保持中等体况即可获得较好的繁殖水平。日饲喂优质青饲料1~2kg。
初配月龄
从江香猪性成熟早,母猪90日龄左右开始发情,公猪15~20日龄开始有爬跨行为,30日龄左右有精液排出,此时不宜配种,否则影响繁殖力及导致难产情况发生。待3~4个情期后,6月龄母猪体重达20~30kg,公猪体重15~20kg时开始配种。
种公猪的管理
从江香猪性成熟早,性欲旺盛,15~20日龄可爬跨,30日龄有精液。因此应尽早将后备公母仔猪分开并将后备公猪单圈饲养,种公猪舍应隔种母猪舍稍远一些,种公猪舍四周墙壁不得低于1.6米且墙壁和猪舍门光滑。一是避免后备母猪早孕和种公猪的提早利用,影响繁殖力。二是避免后备种公猪相互爬跨及种公猪闻到发情母猪气味爬墙壁产生自淫而报废。
接产
从江香猪胆小易惊,母性好,护仔力强,表现出极强的防卫性,在使用产床时母猪不易安静,需小心慎重,极少发生难产,除个别难产母猪需手术外无需助产。母猪产仔时对靠近的接产人员有攻击性。接产人员在不惊动母猪的条件下,在稍远处静静观望,当仔猪产出后用木棍将仔猪刨过一边,轻轻捡起,用柔软的毛巾将仔猪擦干,放入保暖箱,接产完毕后,待仔猪能自由行动后轻轻放回母猪旁,让其吃初乳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寄养
从江香猪乳头多为5对,初产仔数7头左右,而经产母猪产仔数大多在10头以上,最多达16头。在群体结构合理的猪场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由于香猪的母性好,对寄入的仔猪虽没有攻击性,但仔猪对母猪气味的识别性较强,饿死也不愿吃寄养母猪的乳汁,而且惊叫不安,到处乱跑。因此在寄入前将寄入母猪的仔猪检出与寄入仔猪一起放入保温纸箱,混群1小时左右后再一起放回哺乳。寄养时,如两窝产仔时间相差1~2天,将寄出一窝内选最强壮的1~2头寄入。如产仔时间相差较长(需寄养一窝早生5~6天)则将寄出一窝内体质最弱的一头寄入。
黄白痢防治
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从江香猪黄白痢的防治与其它种猪没有什么不同,但从江香猪多在2月龄左右屠宰食用,鉴于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江香猪黄白痢的防治以预防为主,二月龄内的仔猪除留种和用于育肥的猪只外均不注射任何疫苗,尽量不使用抗生素。一是在产前做好母猪大肠杆菌疫苗预防接种,调整母猪营养结构、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乳汁过浓引起腹泻。二是仔猪提早补料,仔猪在生后15~20天用哺乳仔猪料进行单独补饲,在每50kg饲料中加入酵母片20片,以补充此时仔猪从母乳获得的营养不足,增强仔猪消化道功能,减少下痢情况发生。三是预防性投药:(1)母猪在产前、产后3天内使用大蒜酊(白酒浸泡大蒜)50~100ml或大蒜一头捣烂拌入饲料饲喂母猪,每日2~3次;(2)使用中成药过奶安饲喂母猪,每次一包,每日1~2次。四是治疗:(1)在下痢仔猪的圈舍内撒上一些红土和木炭,让仔猪自由啃食;(2)用白龙散(白头翁二份、龙胆末一份)给仔猪内服;(3)周龄内的仔猪使用止痢精透皮剂1ml涂于仔猪肩背部,一次即愈。在上述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之类的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兽药使用记录,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食品加工和宰杀食用。
特色优势
肉质优异
从江香猪具有“体型矮小症,肉质香嫩,基因纯和,纯净无污染”等特点,双月龄即可食用,无奶腥气和其它异味,醇香,食而不腻,肉香鲜美,香猪肉干物质蛋白质81.4%,18种氨基酸总含量72.0%(其中谷氨酸17.1%),粗脂肪2.9%,2~3月龄猪肉的剪切力值为2.5kg,肌肉脂肪含量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1.1%,营养价值高,是加工制作色、香、味俱佳的高质量肉制品的优质原料,也是人类医学研究及生命科学研究难得的实验动物(数据测定在2006年5月,贵州大学张艺等人)。
国家确认
从江香猪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3年从江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从江县香猪保种开发暂行办法》对从江香猪划定产区为保种区,加大对从江香猪资源保护力度。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原地区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会上,从江香猪主产区贵州省从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荣获资质
2004年11月申请‘从江香猪’为原产地标记产品,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符合《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颁发了注册证。
产品特点
体型外貌
从江香猪体型特别矮小症,头较直,额部皱纹浅而少,纵行呈倒八字型,无旋毛,眼睛周围有一圈无毛眼晕。被毛黑色,稀疏有光泽,亦有少量尾端、四蹄、额心为白色。皮薄骨细,嘴圆而尖,吻端粉红色或黑色,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身躯短,背腰宽凹,腹大而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前肢正直,后肢多卧系,乳头5—6对(5对占半数以上)。根据其体型分为两类:一是体型较大,身躯较长,四肢粗短,头大嘴𫛭稍粗,耳较大下垂。另一类型体格小,身躯短,背腰宽,腹大,头小,嘴细,耳较小,稍竖起,四肢纤细。在数量上以小型居多,占70%左右。
繁殖性能
从江香猪性成熟较早,公猪早于母猪,60日龄前出现爬跨行为。65—75日龄体重3—6千克开始射精,90日龄时生殖器官大小与成年公猪接近。170日龄,体重8.5—9千克用于配种。一次射精量25毫升左右,精子密度为2.5—3.8亿/毫升,精子活率为95%以上。
母猪80—120日龄、体重8.5千克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约为19天,持续4—5天。第一胎妊娠期为113.28天,产后第一次发情为7—69天,初产活仔数7.1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8—10头居多,最多达14头。仔猪初生重0.35—0.61千克,双月断奶个体重3—6千克。
生长性能
从江香猪是在低水平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品种,体型矮小症,生长发育缓慢,从江香猪在从2—5月龄时,日增重逐渐提高,但到5—6月龄时日增重下降,在6月龄时体重只有29.68±6.43千克,表明从江香猪生长发育缓慢。六月龄从江香猪的体高、体长、胸围和腹围数据表明从江香猪的体型矮小。从江香猪在4—5月龄增重最快,6月龄以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率下降,因此宜在6月龄左右屠宰。从江香猪的屠宰率为68.59%,皮占12.46%,骨占8.4%,膘厚4.56厘米,皮厚0.29厘米,眼肌面积10—13厘米,后腿占胴体的27%一28%。
育肥肉质
从江香猪为肉脂兼用型猪,早熟易肥。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育肥至8个月龄时,体重可达40千克,日增重为230克。5—6个月龄平均日增重315.5克,饲料利用率较高。7—8个月龄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下降。因此,育肥期不宜过长,适于提早出栏。从江香猪的屠宰率为68.4%,胴体瘦肉率为46.5%,脂肪35%,皮占12.46%,骨占8.41%,膘厚4.5厘米,皮厚0.29厘米。1月龄香猪膘厚1.25厘米,花板油占胴体重的26.42%,胴体瘦肉率为45.58%,脂肪率为25.37%;在哺乳期有较强的贮脂能力,烧烤乳猪脂多肉嫩。香猪肉色泽正常,大理石纹明显,肉质细嫩,熟肉率为70.81%。8月龄香猪眼肌的化学成分为:蛋白19.79%,粗脂肪4.79%,粗灰分1.10%,每100克干样粗蛋白含量为81.41%,17种氨基酸含量为60.65—72.99克,其中谷氨酸为15.67—17.16%。从江香猪肉质细嫩,味香,汤清甜。哺乳仔猪及断奶猪均无奶腥味或其他异味,这是从江香猪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从江香猪喜温畏寒,气温低时在圈内相聚集而卧,活动减少。终年关养于阴暗潮湿的圈舍中,胆小怕人,但抗逆性强。
内在品质
从江香猪指标17种氨基酸总量(鲜品)15.05%,其中谷氨酸3.35%,天门冬氨酸1.72%,亮氨酸1.50%,赖氨酸1.03%  。香猪肉干物质蛋白质81.4%,18种氨基酸总含量72.0%(其中谷氨酸17.1%),粗脂肪2.9%,2—3月龄猪肉的剪切力值为2.5千克,肌肉脂肪含量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1.1%,营养价值高(数据测定在2006年5月,贵州大学张艺等人)。
安全要求
从江香猪符合《NY/T843-2004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标准的质量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从江香猪产区位于贵州高原苗岭山脉向广西盆地过渡的低山和中低山地带,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98%,产区土壤为黄壤及黄棕壤,腐殖质层20—5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9.31%,氮0.0182%,含磷0.0014%,含钾0.0173%,pH值5—6。地势高峻,壁岩耸立,沟谷纵横,切割强烈,地形十分破碎,相对高差大,起伏大,地理特点是“上山入云端,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会要半天”。
气候水质
从江县中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8℃,最高极端气温为41.3℃,最低极端气温为-19℃,无霜期年280—320天,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平均湿度82%,年平均日照时数1284小时,是湿度较大、日照欠佳的地区。气候特征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全县河流属珠江,山谷、河流纵横,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纯净,没有污染型企业。都柳江贯穿县境。有源于香猪主产区的孖温河、平正河等河流在从江境内注入都柳江。
饲料生产
从江县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地带,森林覆盖率65%以上,草山草坡面积广,牧草繁茂,饲料丰富。产区耕地少,占总面积的5%—10%,梯田梯土分布在沟谷中及坡膀上。主要种植水稻、糯谷、玉米、薯类为主,还有荞麦、小米及红等,饲料作物种类有马蹄莲香蕉树芋、盒果藤以及天然食用野菜浮萍、水草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从江香猪特殊的品质,是从江香猪最适宜的生长繁衍地域。
由于从江香猪产区饲料粮食紧缺,其饲养必须使用野生植物资源。产区农户将一些肥嫩的野菜如鸭儿芹水芹蕺菜、浮萍等切细,把一些较粗硬的野生植物,如猕猴桃叶、葛藤叶和悬钩子叶等用碓舂烂后放入锅或鼎罐中,加少许碎米方便食品、米糠和水用急火炖烂,凉后喂猪,猪喜食易消化。早晚饲喂两餐,其它时间放牧自由采食,当地称为“放牧猪”。这种传统的特殊饲养方法为充分利用天然野生植物及其种子如锥粟、青冈子、茅粟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1981年贵州省科学院调查,从江县仅中草药植物就有2000余种,其中部分常用于饲养从江香猪,如夏枯草车前蕺菜鬼针草千里光、野兰花、虎杖钩藤、剪刀菜,花叶马兰、蒲公英、一点红等。据初步调查统计,天然青饲料有46科、140种,年产量2700万千克以上。除上述草药外,常用的有芭蕉、芭蕉玉、马蹄莲悬钩子属叶、猕猴桃叶、蕨苗浮萍水芹鸭儿芹、水青苔、水草、喜旱莲子草莼菜、水浮芦、水慈菇等,其它还有鸡眼草山蚂蝗、山豆、饿蚂蝗、小叶三点金草、野百合、野绿豆、鼠曲草、十字苔草、婴奥等。从江香猪长期食入大量的野生青绿饲料、中草药,这是其肉质香嫩的重要原因。
历史渊源
从江香猪是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成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据传说,苗族同胞刚迁徙到这个荒芜人烟的深山时,没有粮食吃,男人上山打猎,捉得小野猪,女人们看到这些小野猪既可怜,又可爱,舍不得宰食,就摘食用野菜饲喂,逐渐地把野猪驯化成家猪,因其体小肉嫩,即乳猪或断奶仔猪不加佐料也清香无奶腥味,故誉名为香猪,实际上并非有其它特殊的香味。无论从江香猪的外貌特征,还是生活习性均与野猪有相似之处,壮族同胞称它为“姆汗”(竹鼠属),苗族同胞称它为“别玉”。
从江县地处黔桂两省九万大山腹地,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狭窄,土地零散,耕地较少,仅占总面积的5%左右,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长期处于“刀耕火种”年代,粮食产量低,长期不能自给,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在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体型小、耕料少、早熟易肥的猪种便被当地群众选留下来,加之当地只有孤寡老人才饲养种公猪的习俗及山路极为难行等原因,多自繁自养,子母交配,小公猪配种后便阉割育肥。长期高度近亲繁殖形成了香猪基因的高度纯合及近亲交配不退化的特点。由于饲料粮的紧缺,全靠食用野菜加米糠:把一些肥嫩的野菜(鸭儿芹水芹蕺菜浮萍蕨苗等)用刀切细,猕猴桃叶、葛藤叶、麻叶、悬钩子叶、马蹄莲旱藕粉等较粗硬的野菜用碓舂烂后放入锅或鼎罐中,加少许碎米方便食品、米糠和水用急火炖烂,放温凉后喂猪,猪喜食易消化,这样喂养的猪既没有有毒物质的污染,也没有某些生长激素的残留。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饲养方法及长期人工选育的结果,形成了从江香猪特有的经济类型。
据《黎平府志》记载自清代、民国时期,从江香猪就以“孖城河香猪”(孖城河流经产区加鸠、宰便两乡镇后进入都柳江)远销两广及港澳等地。
1993年,从江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从江县香猪保种开发暂行办法》对从江香猪划定产区为保种区,加大对从江香猪资源保护力度。
生产情况
2002年,从江县的香猪保种区存栏香猪34500多头,种猪7350余头。
2011年,从江香猪饲养量50万头,年产量1600吨。
产品荣誉
1980年,从江香猪被列为中原地区八大地方猪种之一。
1993年,从江香猪被农业部列为二级保护畜种。
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会上,从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1999年,从江香猪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
2004年11月,从江县申请“从江香猪”为原产地标记产品,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符合《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颁发了注册证。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从江香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从江香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贵州省从江县全境的21个乡镇,包括从江县的宰便、加鸠、加勉、光辉、加榜、刚边、秀塘、东朗等主产区域8个乡镇,以及从江县的下江、停洞、丙妹、翠里、斗里、西山、雍里、高增、谷坪、往洞、贯洞、洛香、庆云等分布区域13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8°05′—109°12′,北纬25°16′—26°05′。北与贵州省榕江县为邻,西与荔波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相连,南抵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界,东与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相接。县境内东西长94千米,南北宽77.5千米,保护总面积为3244平方千米。
质量技术要求
1.品种要求
从江香猪品种符合《NY/T808—2004香猪》的规定。体躯短,矮小症,丰圆,肥腴;头大小适中,面直,额部皱纹纵行,浅而少,耳略小而薄,幼年时呈荷叶状略向前竖,成年后呈垂耳;背腰微凹,腹较大,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全身无旋毛,被毛多为黑色,少量毛色呈“六白”或不完全“六白”特征。皮较稀疏有光泽,吻突呈粉红色或蓝黑色。眼周有淡粉红色眼圈。乳头5—6对,性成熟早。成年公猪体重24—37千克,体长61—93厘米;成年母猪体重38—46千克,体长97—106厘米;经产母猪窝产仔数8—10头。在地理保护地域内实施本品种选育,自繁自养,严禁外来猪种血缘杂交。
2.饲养管理
从江香猪采取规模饲养、小区饲养和分散饲养等方式,主要以散养为主。饲养管理符合《DB5226/T05.2—2009从江香猪养殖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营养标准
从江香猪是长期在低水平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早熟易肥,日增重缓慢,耐粗饲的特点,因此,饲粮营养水平不宜太高,否则易至母猪过肥、情期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初生重低等情况发生。种猪保持中等体况即可获得较好的繁殖水平。日饲喂优质青饲料1—2千克
初配月龄
从江香猪性成熟早,母猪90日龄左右开始发情,公猪15—20日龄开始有爬跨行为,30日龄左右有精液排出,此时不宜配种,否则影响繁殖力及导致难产情况发生。待3—4个情期后,6月龄母猪体重达20—30千克,公猪体重15—20千克时开始配种。
种公猪的管理
从江香猪性成熟早,性欲旺盛,15—20日龄可爬跨,30日龄有精液。因此应尽早将后备公母仔猪分开并将后备公猪单圈饲养,种公猪舍应隔种母猪舍稍远一些,种公猪舍四周墙壁不得低于1.6米且墙壁和猪舍门光滑。一是避免后备母猪早孕和种公猪的提早利用,影响繁殖力。二是避免后备种公猪相互爬跨及种公猪闻到发情母猪气味爬墙壁产生自淫而报废。
接产
从江香猪胆小易惊,母性好,护仔力强,表现出极强的防卫性,在使用产床时母猪不易安静,需小心慎重,极少发生难产,除个别难产母猪需手术外无需助产。母猪产仔时对靠近的接产人员有攻击性。接产人员在不惊动母猪的条件下,在稍远处静静观望,当仔猪产出后用木棍将仔猪刨过一边,轻轻捡起,用柔软的毛巾将仔猪擦干,放入保暖箱,接产完毕后,待仔猪能自由行动后轻轻放回母猪旁,让其吃初乳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香猪仔猪寄养
从江香猪乳头多为5对,初产仔数7头左右,而经产母猪产仔数大多在10头以上,最多达16头。在群体结构合理的猪场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由于香猪的母性好,对寄入的仔猪虽没有攻击性,但仔猪对母猪气味的识别性较强,饿死也不愿吃寄养母猪的乳汁,而且惊叫不安,到处乱跑。因此在寄入前将寄入母猪的仔猪检出与寄入仔猪一起放入保温纸箱,混群1小时左右后再一起放回哺乳。寄养时,如两窝产仔时间相差1—2天,将寄出一窝内选最强壮的1—2头寄入。如产仔时间相差较长(需寄养一窝早生5—6天)则将寄出一窝内体质最弱的一头寄入。
白痢防治
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从江香猪黄白痢的防治与其它种猪没有什么不同,但从江香猪多在2月龄左右屠宰食用,鉴于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江香猪黄白痢的防治以预防为主,二月龄内的仔猪除留种和用于育肥的猪只外均不注射任何疫苗,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一是在产前做好母猪大肠杆菌疫苗预防接种,调整母猪营养结构、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乳汁过浓引起腹泻
二是仔猪提早补料,仔猪在生后15—20天用哺乳仔猪料进行单独补饲,在每50千克饲料中加入酵母片20片,以补充此时仔猪从母乳获得的营养不足,增强仔猪消化道功能,减少下痢情况发生。
三是预防性投药:
(1)母猪在产前、产后3天内使用大蒜酊(白酒浸泡大蒜)50—100毫升或大蒜一头捣烂拌入饲料饲喂母猪,每日2—3次。
(2)使用中成药过奶安饲喂母猪,每次一包,每日1—2次。
四是治疗:
(1)在下痢仔猪的圈舍内撒上一些红土和木炭,让仔猪自由啃食。
(2)用白龙散(白头翁二份、龙胆末一份)给仔猪内服。
(3)周龄内的仔猪使用止痢精透皮剂1毫升涂于仔猪肩背部,一次即愈。在上述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之类的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兽药使用记录,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食品加工和宰杀食用。
专用标志使用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从江香猪生产经营者,符合本特定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要求,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从江香猪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从江县畜牧兽医协会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从江香猪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况及形成
性状品质
天然野生
产地与分布
体型外貌
繁殖性能
发育及生产
育肥及肉质
生活习性
饲养管理
营养标准
初配月龄
种公猪的管理
接产
寄养
黄白痢防治
特色优势
肉质优异
国家确认
荣获资质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历史渊源
生产情况
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