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朱权墓,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近郊
西山(属新建)珂里乡黄源村西的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现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三岁封藩于
大宁,世称宁王。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正统七年(1442年),朱权自建生坟。其坟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雪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
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卷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由于
朱权晚年学道,其以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江西省博物馆内。
墓葬
正统七年(1442),朱权自建生坟,屡往游览。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
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
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券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由于
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省博物馆内。
朱家村
宁王朱权墓附近源朱家自然村为宁王朱权后裔于
清代在些聚集而成,也成为清一代守墓者。宁王朱权墓附近百 米内,还有
朱奠培朱奠培和
朱觐钧朱觐钧墓葬。朱权
朱元璋共生有26个儿子,宁王朱权是第十七子。
焦竑《献征录》记:朱权“生而神姿秀朗,白皙,美须,
何公超天悟。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朱元璋“独钟爱之”。
1448年,明宁王朱权死后,清初明宁王朱权后裔在祖陵附近定居形成村落,守护着宁王墓,并繁衍生息,形成了墓地旁边的一个村庄,即现在
江西省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1992年宁王朱权后裔聚于江西省南昌新建县石埠乡璜朱家自然村修辑宗谱,时隔20年即2012年开春,宁王朱权后人商议并邀约全国宁王后裔参与修谱。这个老村盘,蕴藏着一个宁王家族三百多年的繁衍进程,等候世人的发掘。该村宁王朱权后裔于1958年考古者发掘宁王朱权墓进,向考古者献出了宁王家族修编《朱氏八支宗谱》,现藏于
江西省博物馆。《朱氏八支宗谱》为历史学者研究朱明后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1958年国家考古者提供了宁王朱权墓附近的宁王家族墓详尽的资料。朱氏宗祠的附近,是一塌的残墙,呈攀爬状,墙上镶嵌一门框;右边空地上,躺着不少错落有致的
长石,长石旁,立有一堵破败的青砖围墙,与有门框的残墙成“八”字,这就是现存最原始的村盘王府大门遗址。
被“王府”哺育大的新璜源村,现有1000多人、农田400多亩、青山500多亩。1958年,较为完好的朱权墓被发掘,并成
江西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守墓的本身成为一种文化,文化遗产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是稀缺不可再生的,破坏它,就是破坏文明的见证。曾参与发掘朱权墓的“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中国政协委员、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华教授曾有构想,对宁王墓稍加修整,恢复南极长生殿等建筑,对守墓人后裔进一步发掘,并修建明王府庄园,陈列宁王墓文物以及朱权字画,这将是一条极好的“宁王旅游线路”。
墓主介绍
朱权是
朱元璋第十七子,生于
洪武十一年(1378),十三岁封藩于大宁,世称宁王。
永乐元年(1403)改封
南昌市。他神姿秀朗,慧心聪悟,于书无所不读,一生致力于研读著述,并多有成就。
洪武二十六年(1393),16岁的朱权奉命进驻藩国大宁府。《明史》载,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军事“巨镇”。在大宁期间,朱权不但参加了针对元蒙残余势力所展开的军事行动,而且“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国用饶裕”,使得大宁成为明朝北疆的重要屏障之一。
洪武三十一年(1398),
朱元璋病逝,皇孙朱允 即位,即
朱允炆。由于大批藩王控制着地方的军政大权,建文帝时时感到来自皇叔们的威胁,于是采纳了大臣
齐泰、
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逐步削藩。作为强藩之首的
朱棣是削藩的主要目标。朱棣“素有谋略,极富野心”。
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诛齐、黄“靖难”为名,举兵反叛。建文四年(1402)朱棣攻陷
首都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称帝。
永乐元年(1403)十月,
朱权开始在岭东麓修建道宫两年后道宫建成,内供
南极仙翁和
老子、
庄子及鹤、鹿偶像。此宫因获成祖恩准敕封,故建得颇为堂皇富丽。宫门前有朱棣的亲笔御玉“南极长生宫”匾额。朱权居室前门额大书“神隐”二字。面对不平与屈辱,朱权借“刊著”、“求道”来发泄。朱权一生的论著可以以封居南昌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作为位尊权重的皇子,以研究历史上的政权更迭为主题,总结经验及教训以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后期,缘于对现实的怨望,
朱权不再研究历史,完全脱离政治。1403年,在昌北的西山遐岭峰巅构筑了学道的精庐,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刊著与仙道。1408年,撰写了《神隐志》进呈
朱棣。《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
神奇秘谱》等是这一时期朱权纯学术论著的代表。朱棣死后,仁宗
朱高炽继位,朱权不做他想,沉醉清虚,悉心茶道,并著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贡献颇深的《
茶谱》。
朱权是明代
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善
古琴。字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与四十三代天师
张宇初友善,拜之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隐逸学道,托志冲举。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著作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并编有古琴曲集《
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所作
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
道教专著有《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其生平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卒谥献,又称
朱权。
宁献王朱权所制“中和”琴,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古琴飞瀑连珠为明代四王琴之首,为明宁献王朱权亲制,已有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