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姐
清末民初居住在广州西关的现代知识女性群体
西关小姐,指的是19世纪中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广州西关(今荔湾区)一带,出身于官宦和富裕商贾家庭的女性群体。
中国19世纪中期,西关小姐指的是西关的官宦与富家千金,此时的西关小姐绝大部分还有留有缠足的习惯,也没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行为举止遵循着封建社会固有的旧传统。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关一带有了女子私塾、学堂,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学堂章程》以学制的形式肯定了女学的合法地位,西关的官宦富绅也逐渐改变旧观念,西关小姐成为知书识礼的女性典范。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西关小姐的衣着逐渐开放,开始烫卷发,学外语钢琴,此时大众对于“西关小姐”的定义开始扩大到广州市所有的知识女性。许多“西关小姐”进入社会,在医院、学校等地区工作,杰出者在相应领域留名,变成优秀的职场女性。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西关小姐有中国第一位女西医、“中国的南丁格尔”张竹君,创办了多个女学堂的广东省杰出女教育家杜清持,这些杰出的女性作为西关小姐的代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定义
“西关小姐”是一个诞生于清末民初的民俗学概念,代指是19世纪中至20世纪40年代,广州西关一带出身于官宦和富裕商贾家庭,她们受过教育,也接受过近现代的开放思想洗礼,打扮既摩登时尚又温婉贤淑的女性群体。
历史沿革
发展背景
西关,今属中国广州市荔湾区,明清时期为南海县管辖,因地处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当时光复路一带称为上西关,多有手工业作坊。而下西关,即逢源、宝源、多宝附近那一片大街小巷,才是西关的核心地段。明清时期,西关一带是南海县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商务贸易中心。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文化制度与先进思想的涌入引起了广东地区的社会变迁。清朝中后期,广州成为通商口岸之一,西关经济更趋繁荣,逐渐聚居了当地的富贵人家,在当时,“西关小姐”指西关的官宦与富家千金。广东戒缠足运动兴起之前,上流社会以缠足为美,早期的“西关小姐”作为广州上流社会的一分子,绝大部分都有缠足的习惯。大部分都没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行为举止遵循着封建社会固有的旧传统。
群体形成
19世纪末,广东省的戒缠足运动发起后,一些开明的家长开始为缠足的女性放足。到了1897年,广州市附近一共出现了九个不缠足会,它们通过报刊、歌谣等方式向普通民众传播天足的益处,使广州成为不缠足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另一方面,美国基督教长老会1868年在沙基开设广州第一所招收女学生的学校——真光书院,1899年在荔湾区创办广东女医学校。虽然招生人数不多,但教会女学的兴办成为“西关小姐”走出传统家庭私塾的第一步。“各省女学堂未兴,惟上海市广东省有之。”在教会女学的带动下,一些民间自办女学开始在广州建立。此时是“西关小姐”群体形象的形成期。
定义延伸
在20世纪初叶,珠三角一带富裕士绅,多喜欢居住在下西关,因为这里既靠近“城里头”,又与郊区接壤,方便返乡,所以,西关成为广州市当年富裕的名区。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学堂章程》,正式以学制的形式肯定了女学的合法地位。西关一些稍为开明的士绅,逐渐改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让女孩子到新兴办的学校里学点科学文化知识。至清末民初,广州有300多家私塾,其中只收女生的女子私塾就有近100家,大多设在荔湾区。住在这里的西关小姐是知书识礼的女性典范。在这段时期,“西关小姐”获得了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西关小姐衣着以高领、阔袖、身长的旗袍为主,发型不再局限于包头,短发与扎辫在女性间开始流行。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西关小姐的衣着逐渐开放,具体表现为衣领降低、旗袍变短、着半高跟鞋,旗袍由硬襟长袍转化为强调女性曲线的新式旗袍,同时出现了摩登时尚的进步女性,衣着西化,头发烫卷,学外语钢琴,此时大众对于“西关小姐”的定义开始扩大到广州所有的知识女性,衣着时尚,有知识文化的女性也会被视作“西关小姐”。
20世纪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西关小姐开始忙于逃难或投身革命,她们的衣着由追求时尚改为普通的土布旗袍,形象简朴,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才重新穿起短袖的高衩旗袍,高跟鞋也逐渐流行。这一时期许多“西关小姐”进入社会,在医院、学校等地区工作,杰出者在相应领域留名,变成优秀的职场女性。
群体特点
西关小姐家庭条件优越,讲究生活,注重保养打扮,因而普遍身材苗条身形姣好。她们追求时尚,在穿着打扮上大胆前卫,把清朝硬襟宽袍改良为凸显身材的修身旗袍。更有不少受西方审美影响,身穿各种洋服、高跟鞋。而且会到发廊美发,做各种时尚发型;使用洋化妆品、香水;追求品牌等。西关小姐外在形象时尚优雅,风姿卓越。
西关小姐身为受教育的知识女性,知书达理谈吐得体,而她们身上又保留传统美德,针织厨艺等持家技能熟稔,十分贤淑,嫁作人妇以后也是持家有道。西关小姐是较早觉醒的女性群体之一。她们独立自主,追求婚姻平等自由,不再是只会待在家中对父亲、丈夫惟命是从的旧女性。她们更不少西关小姐通过学习职业技能,成为参与社会工作的新女性。同时她们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尽己之力去救助有需要的人。抗战时期,更有西关小姐投身革命事业,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反帝反封建运动,为社会解放作贡献。
代表人物
张竹君
张竹君(1876—1964),出生于广州西关官宦之家。1900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班。先后创办禔福医院和南福医院,自任院长,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她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救伤队,率医护人员前往武昌,并掩护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随队同往,被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其后,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灾害期间,她募资开设专科医院,救死济危。淞沪会战中,她积极参与救伤。1964年,张竹君去世。
杜清持
杜清持是与张竹君同时在广州市出现的女权领袖。1901年4月19日,她在《清议报》发表《女子亟宜自立论》,提出女子“是贵自立焉!设女学、阅报章、交游广、知识多而已。”这篇文字堪称女性自主女权运动的檄文。杜清持于1902年先后创办广东省移风女学堂、时敏女学堂,后又主持坤维女学堂,成绩卓著,为近代广东杰出女教育家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剧
音乐剧
歌曲
参考资料
..2024-06-24
广府明珠——西关小姐.广府文化研究网.2024-06-24
话说“西关小姐”.凤凰网文化.2024-06-24
西关小姐.豆瓣读书.2024-06-24
西关小姐.豆瓣读书.2024-06-24
西关大屋.豆瓣电影.2024-06-25
西关小姐.豆瓣音乐剧.2024-06-25
西关小姐.qq音乐.2024-06-25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沿革
发展背景
群体形成
定义延伸
群体特点
代表人物
张竹君
杜清持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剧
音乐剧
歌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