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寺
山西省平遥县镇国寺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北15公里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十国北汉年间,最初叫“京城寺”,明嘉靖年间改为“镇国寺”,并延用至今,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为10892平方米。
镇国寺内有五代的万佛殿,元代的天王殿,明代的三佛楼、二郎殿、土地殿,清乾隆的观音殿、地藏殿,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乐楼、东西碑亭,清光绪年间由寺外移入的三灵殿和财福神殿等建筑。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京城寺改称为镇国寺,并在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补修的基础上,再次得到修缮。元、明时期利用寺院空地,前创山门天王殿和左右二钟楼,后建三佛楼、观音殿、地藏殿和东西廊房。清雍正、乾隆年间再次重修,在东西廊之北添厢房六间。清嘉庆十六至二十一年(1811-1816)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2009年,文物部门组织修缮了万佛殿屋面、捉节夹陇,勾抿灰缝,并重修了天王殿望,重新铺做了瓦面。
1965年5月24日,镇国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镇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镇国寺同平遥古城、双林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十国北汉年间。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京城寺改称为镇国寺,并在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补修的基础上,再次得到修缮。元、明时期利用寺院空地,前创山门天王殿和左右二钟楼,后建三佛楼、观音殿、地藏殿和东西骑楼
雍正九年(1731年)的三佛楼“扶梁”工程,为其结构进行拨正修缮。乾隆十七年(1752年)补修了观音殿殿宇、对神像进行了重妆。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天王殿木结构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主要为“扶梁”,即对木结构的拨正等处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地藏殿“扶梁”工程,对其地藏殿的结构进行了拨正修缮。
清雍正、乾隆年间再次重修,在东西廊之北添厢房六间。清嘉庆十六至二十一年(1811-1816)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不仅对万佛殿的墙宇“因其旧而之,墙垣,涂口茨,凡栋梁之摧折者皆易焉,而复令设色之工施以藻绘”,而且修葺了东西两廊,于大殿前建造了左右碑亭,于寺西隙地建禅房13间。除此之外,还对“庙之东偏旧有元坛”“续而重修之”。
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年(1895-1904)镇国寺的规模最后一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先后从别处将三灵侯祠、财神祠两座聂氏宗祠迁至寺内碑亭之北。至此,镇国寺改变了过去屋宇寥寥、倾颓败的状况,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
2009年,文物部门组织修缮了万佛殿屋面、捉节夹陇,勾抿灰缝,并重修了天王殿椽望,重新铺做了瓦面。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北15公里郝洞村,距同蒲铁路洪善车站仅1公里。整座寺院座北朝南,东、南两侧多为现代民居建筑,西侧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应侯庙相邻,北侧为大片农田,与其相邻的梁官和桑冀两个村落分别位于其东北和西北侧。
地形地貌
镇国寺地处平川,地势平坦,地形无明显落差,且周边无湖泊、无河流流经,因此在划定保护区划时,边界走向一般沿房屋或街道的轮廊线,不和地形发生直接关系。
气候
镇国寺地处平川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9.1°C左右,年均降雨量450-500毫米,植被以槐树、杨属、梨树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寺院特征
寺内布局
镇国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总面积为10892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建筑。前院,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以及三灵侯、财福神、二郎、土地各殿堂。后院,有罗汉殿、阎王殿等殿堂。天王殿,处于寺庙最前端,殿内塑有四尊天王像。天王殿,殿顶为单檐悬山式,是元代建筑。天王殿两侧,钟鼓楼左右对峙,钟楼上有金朝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为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
彩塑造像
镇国寺殿内当心设佛坛,共有彩塑14尊(佛座腰间二力士未计),除倒座3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新油彩外,其余都是五代十国原作。佛坛长、宽均为6.6米,高0.55米,周边用青砖叠砌而成,占去殿内一半的面积。坛上正中依扇面墙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坐其上;两旁有阿难陀摩诃迦叶二弟子;侧面文殊菩萨、普贤二菩萨以半结式坐于仰莲台座上;再前有二胁侍菩萨;前沿两隅有二金刚对峙;主像前面二位供养菩萨胸脐袒露、体态丰满,半蹲半跪于仰莲台上。扇面墙背面置观音菩萨,两侧善财童子和龙女侍奉。各像名号和整体布列格局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内的唐朝彩塑相同,与莫高窟第319、322、328内的唐窟彩塑也极为相似。
主要建筑
镇国寺内有五代十国的万佛殿,元代的天王殿,明代的三佛楼、二郎殿、土地殿,清乾隆的观音殿、地藏殿,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乐楼、东西碑亭,清光绪年间由寺外移入的三灵殿和财福神殿等建筑。寺内现存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古建筑44间,彩绘泥玩具62尊,壁画100余幅,碑碣20余通(方)。
三佛楼
三佛楼是后院的主要建筑,因殿内供奉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三尊主佛而得名,此殿内最有名的就是周围墙壁上的明代壁画,以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为主要内容,构图完整、流畅,是明代壁画中的珍品。根据殿内残存的部分墨书题记,殿宇在清雍正年间重建,并绘制壁画,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彩绘梁枋、金妆佛像、描摹壁画。三佛楼壁画通过墨线界格,以幅为单位,形成独立的单元,总体上画面前后呼应、连贯成章,各部分又形成各自独立的故事情节空间,共同构成了一部长篇佛传故事壁画。每幅壁画均有榜题标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内容。
万佛殿
万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共有彩塑14尊,殿内佛坛正中供有释迦牟尼像,摩诃迦叶阿难陀两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庄,具有浓厚的中唐风格。万佛殿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而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亮点。该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九级歇山顶。正立面左右开窗,前后明间开一门,可通后院。全殿砌以厚壁,檐高5.27米,檐出2.94米,举高3.6米,总高8.87米。殿宇用柱12根,高3.42米,直径0.46米,12根殿柱均包入墙内,柱础不可见,为防止包入墙内的殿柱因日久潮湿而腐朽,在每根柱底于外墙处开一气孔,匠心独具。“万佛”的名称来自殿内四壁上连绵的坐佛壁画。殿内现有塑像十四尊,其中十一尊是五代塑像原作,为中国寺观唯一一堂五代雕塑作品,甚为珍贵。
半截碑
半截碑安置在东碑亭里,是金朝明昌(1190-1196年)时期的遗物,上下左右均残缺不全,所以叫做半截碑,也是镇国寺的镇寺之宝。石碑高84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现存碑文19行,共476字,以行书所刻,书法秀润苍劲,王羲之的风格可见。据说此碑是从镇国寺附近捡回来的,因其上内容与镇国寺无关,所以在爱新觉罗·颙琰年间重修此寺后,为纪念重修竣工,拟立碑时,本想把这块半截碑当作碑座使用,但因碑上的书法太好,人们不忍把它毁掉,于是保留了下来。至光绪十年(1884年),一个名叫田耕蓝的贡生写了《半截碑记》,并将半截碑嵌入亭墙上,此碑得以保存至今。半截碑的文献价值,直到近年来才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经有关专家考证,此碑为北灤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有三点重要的历史价值:一是补充了历史资料的不足,即刘继钦的官职、生平事迹等;二是解决了历史研究上的分歧,即继钦与继元的年辈之误,继钦实为弟;三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传世唐宋碑刻不少,但五代十国北汉碑刻,在我国所存建筑中,唯有镇国寺这一通。
天王殿
天王殿是镇国寺建筑群南端的主入口,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悬山顶建筑。天王殿殿身前后当心间辟门,周围厚壁,壁中有木柱,柱础不可见。根据露明痕迹判断,柱高约3.42米,柱径0.46米,角柱生起0.05米,柱头卷杀。殿内彻上明造,梁袱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后用二柱,当心间的东西两缝上,各用截面为41厘米x28厘米的六椽檐袱搭在前后檐头的柱头铺作上,其上则用六椽草袱、四椽袱、平梁和侏儒柱、叉手,以承托脊梁,四椽袱和平梁的两端有托脚辅助支撑。东西两缝梁架间有禅间仿联结。山面设丁袱前后各一道,其上设剖牵,丁袱外端人山面柱头铺作,内端制成骑袱棋与袱交构,上承两山承椽枕和太平梁。太平梁上结构与平梁上相同,承托出际部分的荷载。转角处施递角袱和隐衬角袱,有斗拱十字相交承下平搏和两山承椽杭相交,大角梁和子角梁搭置上,结构严谨,制作工艺规矩整齐。
地藏殿
清代乾隆所修的地藏殿,殿内地藏王菩萨结跏趺坐。两厢的十殿阎王塑像,表情不同,性格迥异。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0年,镇国寺万佛殿天王殿精细测绘列入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项目组综合运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等方法,对这两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并借助木材与碳同位素检测对建筑始建年代和遗存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证实,为实现古代建筑文物的全面、系统保护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
保护
1993年,省政府公布了镇国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了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保护范围内为禁建区,禁止开展一切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建设控制带为限建区,该范围内的建筑高度、色彩、体量等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且在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必须经过相关文物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其保护范围东至围墙以东30m,南至路南沿,西至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木材库西周围墙外10m,围墙以北30m。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界线外向东200m,向南200m,向西150m,向北100m。
文化传说
佛传故事以佛本行故事为基本内容,以释迦牟尼佛生平为线索,选取其自诞生、出家、修行、成道至涅等人生阶段的事迹。如“园林嬉戏之处”壁面中,太子穿着红袍端坐在椅上,身旁的乐伎吹着笙。此外,多处壁画反映了清代的社会风貌,如“赐太子帽之处”“乘象投胎之处”“初起出家”“车匿回宫之处”画幅中的建筑,地面为方砖铺,屋脊使用剑把吻。特别是外檐额枋出头处以十字搭交,这是典型的柱梁作构架,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悉达纳妃”“道见病卧”等壁画中体现的手推车,也体现出清代的民间生活风尚。
镇国寺的创建,无疑对研究五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这个时期,北汉仅仅拥有山西省中南部的一小片领土,无力同后周王朝政权抗衡,便大力提倡崇信佛教,为求得佛祖庇佑,在所辖境内大修佛寺。当时修建佛寺,崇奉佛教文化,成为北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时,把建寺地址选定平遥郝洞村,并定名为“京城寺”的缘由,一是郝洞村战国秦汉就是平遥古陶的辖地,农耕发达;二是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周勃平代地(太原市平遥县也属代地),立子恒为王,在离平遥城东北方向七里的京陵城建都,郝洞村与京陵城相距不远,尤其是刘恒登皇位前是在京陵城发迹,于是建寺选在郝洞村,并把京陵城的中间一字去掉,定名为“京城寺”有寄望于北汉小朝廷如大汉朝那样再现文景之治、再振刘彻雄风之意。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2年10月,山西平遥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全县从10月8日20时起实行静态管理,平遥古城景区(含双林寺、镇国寺)于10月8日起暂时关闭。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寺院特征
寺内布局
彩塑造像
主要建筑
三佛楼
万佛殿
半截碑
天王殿
地藏殿
开发与保护
开发
保护
文化传说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