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芋泥是一道
福建省的特色传统名点,属于福州菜。以福建盛产的
槟榔芋为原料,加糖、
猪油蒸制而成。此菜形色古朴大方,
芋泥细腻润滑,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吃起来却烫嘴,别具风味。
“香饭青米,嘉蔬紫芋羹”。这是唐代诗人
王维赞美芋头的诗句。芋头历来是盘中佳肴。“太极芋泥”是闽菜传统
甜食之一,
福州市逢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
芋泥源起于
戚家军。有一年
中秋节前夕,戚家军大胜倭寇。遂依山扎营,进行休整,并准备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狡猾的倭寇却趁此机会把队伍团团围住,企图困死戚家军。戚家军断粮后,只好挖
食用野菜、剥树皮吃;野菜吃光了,就挖
野芋吃。因为没有处理好,
细叶姑婆芋又麻又硬,十分难吃,后来火夫便以蒸代煮;蒸得烂熟,粉绵绵地吃起来又香又易下咽。野菜和野芋头帮助戚家军渡过难关,击败倭寇。
蒸芋头的吃法传到民间,经过不断改进遂制成
芋泥和太极芋泥。
它的出名,有一段趣闻:
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公元1839年),
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
广州市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
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
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
福建省的
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名噪远近。
这道看似凉菜却十分烫嘴的
甜食,就这样从那时流传至今,它的特别源于做法。实际上,蒸熟的芋头去皮碾成泥后,拌上
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
大枣、山楂熟莲子、
冬瓜糖等在
芋泥面上装饰成太极图案,最关键的是最后淋上一层熟猪油,这样便将热气封存住,冒不出来了。
尽管八宝芋泥几乎在
福州市的家家餐馆都能吃到,然而百年老字号醉仙楼可谓拥有最多福州传统小吃品种。这家脍炙人口的芋泥更是出了新花样,他们制作出了“S”形的太极芋泥。在芋泥和配料红豆沙泥构成一个“S”,分别安上一颗
车厘子,形成了更为形象而立体的太极图案。淡淡的紫色,富有光泽,仿佛两条鲤鱼颠卧其中。
芋头:芋头中富含
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
烟酸、维C、B族维生素、皂角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芋头含有的黏液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芋艿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
胃酸过多症。芋艿含有丰富的黏液
皂苷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抗癌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