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是
中原地区古代纸张出现之前的文字载体之一,讫今发现年代最早为战国时期,
魏晋被纸张完全替代,使用了一千余年。简牍取材于竹木,形制有简、牍、、检、楬,通常书写一行为简,书写多行称牍,更多篇幅则需编联成册。
简牍外观朴实无华、材质廉价、做工简单、字体难辨、行文晦涩,可以说是非常“不好看”的文物。唯其所承载的巨量历史信息,使它们拥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其他文物无法相比的。
“简牍是有生命的文物”,不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也不是搏取眼球的哗众取宠。请允许我例举一二,自圆其说。比如成语“名垂青史”就与简牍有关。纸张出现之前,典籍大多记载于简牍或简册,因其制作材料之一竹子是青色的,所以有‘青史’一说。
我们经常使用的“杀青”一词也与简牍有关,是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为了去除水分,青竹烤干后变成了黄色,谓之杀青;烤出的水分成圆粒状,很像出汗,叫做汗青。杀青、汗青引申出书册的意思,所以宋代爱国诗人
文天祥要留取丹心照“汗青”。
简牍简介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今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今的一页。
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至于简牍“卷”的称谓,还存在分歧。劳干认为,居延广地南部“候兵物册”共77简,以麻绳编之,如竹帘状,可以舒卷,故“简编则为册,卷则为卷”。陈盘指出:
孔安国《
伪古文尚书》序中有云:“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陈以为此处既曰篇,又曰卷,据此可证明一篇或数篇可为一卷。
释义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2、指文书;书籍;书简。
出处
《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颇览文史,习于简牍。
例句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
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三国 吴 谢承 《
后汉书》:“
王充 於宅内门户垆柱,各置笔砚简牍,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於策,小事简牍而已。”
唐
黄滔 《
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简牍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2、指文书;书籍;书简。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及 西台 陷殁,简牍湮散,丁 亦寻卒於 扬州。”
《旧唐书·韦元甫传》:“元甫 精於简牍,锡 详於讯覆。”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宋
苏辙 《蚕麦》诗:“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又不善简牍,不能作宛转动听之言哉。”
书写工具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
文言文、篆文,
秦始皇统一
中原地区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简牍制作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简牍形态
简牍形态各异,文献记载名称亦多。较重要的有简、牍、觚3种。
简
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 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厚数毫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在汉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汉尺)等。汉代似有定制:儒家经典和政府颁发的律令用长简,诸子百家著作用短简。各时代所用简的尺寸不尽相同。每枚简上书写一行字。也有少数简加宽约一倍,书写两行,径称为"两行"。很多枚简用麻绳或丝绳编连起来,叫做"册"。一般编2~5道,也有个别编1 道的,通常视简的长度而定,大多数是先编后写。简册这种形制(或称简册制度)到汉代已臻于完善。例如编连以后,书写时除少数的以外,大多上下都留有少许空白,犹如纸质文献的天头地脚。简册的最前面的两枚一般是空白简,叫首简或赘简,这是后世书籍扉页的起源。有的简册在每段文字之前有小题,末简有尾题和总计本篇字数,有的在每枚简末或简背上都标有"页码"。还有的简册以扁方框、圆点、圆圈、三角形等符号标明篇、章、句的所在位置。简册的存放方式,是以最末一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卷起来。为了不打开即知该卷内容,在首简背面从右到左题有篇名和篇次。现已发现的
秦朝简册,有的却以第一枚简为轴心,故篇名题在末简的简背上。
牍
多为木质,与简不同之处是加宽好几倍,有的宽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书信多用1尺(汉尺)的牍,所以人们常将书信称为"尺牍"。皇帝诏书用尺一牍 (汉尺1.1尺)。牍也用来画地图,这是后世称一国疆域为"版图"的由来。牍同时也用来书写一部书内所包含的篇名,这或许就是后世一书中目次的起源。更多的
牍是用作书写随葬品的名目(清单),称为"方"(如写在简册上则叫"遣策")。
觚
用木头削成多面的棱形,可多至七、八个面。一般都较长,有的长至80多厘米,容字较多,常用来抄写《
急就篇》、《
仓颉篇》等字书(见字典),也可用作记事、打草稿或练字。
居延、
敦煌市出土较多。
主要内容
从已出土的简牍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书类,一类是著作类。
文书类
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土的简牍文献,除了孔子旧宅的壁
中书和
晋朝时发现的汲冢书以外,大都属于此类。在
战国时期的楚墓出土的竹、木简,几乎都是随葬品的清单(遣策)。云梦秦简,大部分是法律文书,由于
唐朝以前的法典,除了古籍中引用的一些条文外全部亡佚,所以这批秦简是研究
秦朝法律仅有的资料。居延、敦煌等地出土了皇帝的诏书、中央政府和各级组织下发的一些文书 (如通缉令、边境备警的通知、烽火信号的规定、任免官吏的公文等)。
破城子遗址出土了一些向上级递呈的公文(如《燧长病书牒》)和同级组织之间的往来文书(如《塞上烽火品约》)等等。
著作类
内容相
中原地区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简”是用竹、木削成的长条;“牍”是用木间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册"字,故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已利用简为书写材料。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
战国初期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出土历史
从
西汉至宋代,简牍出土约八九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起:一是
刘彻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
尚书》、《
礼记》、《
论语》等数十篇用战国时的文字书写的简册,即所谓"壁
中书",从而引起了长达两千年的经学今、
文言文学派之争;二是
司马炎太康二年(281)
汲郡一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
战国魏襄王(一说
魏安僖王)墓时,发现有竹简数十车,这些竹简被整理成16种古书共75篇,这就是所谓“
汲冢书”。它们除了极小部分现仍传世外,几乎都散佚了。
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
瑞典、英、日、俄等国以“探险队”的名义在中国边疆和境内进行盗掘,在
楼兰、
敦煌市、
酒泉市等处发现很多汉晋简牍,这些实物至今仍流散在
英国、
印度、瑞典、
苏联等国。
1930~1931年间中国学术协会与瑞典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
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发掘出1 万余枚汉代简牍,这是
居延汉简的第一次发现,同时也是在这时期以前出土最多的一次,实物现藏于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80年代末,完全由
中原地区考古学家独立进行的科学发掘,有几十次。出土实物都用科学方法保存,大部分已整理出版。比较重要的发现有:
1951年长沙
五里牌406号战国墓,出土竹简38枚,这是楚简的首次发现。
1959年甘肃磨嘴子6号东汉墓出土竹、木简504枚,其中有《仪礼》469枚,这是在所发现的简牍中现存第一部较完整的古书实物,在此以前发现的简牍大多属于文书、遣策,只有极少一部分古书,实物都荡然无存。
1972年
临沂市银雀山西汉1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2 号墓出土32枚,都是先秦古籍与古佚书,这是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出土这样多的古籍 (称银雀山汉简)。
同年,甘肃武威旱滩坡一座
东汉初期墓出土木简92枚,是前所未有的医书。
1972~1976年原出土
居延汉简的遗址又发掘19637 枚简牍(称为居延汉简),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见彩图)。
1973 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大批简牍,共有《
论语》等8种珍贵古籍。
1975年
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出土1155枚竹简,这是自发现简牍以来第一次出土的秦简 (称云梦秦简)。
1977年在湖北隋县
战国早期
曾侯乙墓出土竹简200余枚,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
1977年
阜阳市双古堆 1号汉墓出土《
仓颉篇》、《
诗经》等10多种珍贵古籍。
1979年青海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 115号汉墓出土约400枚木简,其中有《孙子兵法》佚文。?
1983年
江陵县张家山3座
汉墓中发现
西汉早期木简千余枚,其中有《汉律》等汉代法律古籍。
2010年8月6日,工作人员清理出又一片简牍。
长沙市五一广场地铁2号线施工工地发现大量东汉简牍的新闻,震惊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各路学者纷至沓来,希望参与研究和考证简牍的价值和意义。专家表示,将采用最利于文物保护的“整体切割法”抢救性发掘这批东汉简牍。
展览
2021年4月30日上午,“从里耶到长沙——解码简牍中的湖湘史记”展览在
长沙市博物馆开展。现场展出的由里耶、
益阳市、长沙出土的158件简牍,再现了湖湘大地大秦两汉三国时期的沧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