掾史属是指掾、史、属三种职位的统称。其中,掾为各曹之正,史为其副,而属则可能是正职或
副职。
中原地区的职官制度始于
夏朝,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职官的设置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在夏、商时代,国君被称为“后”或“王”,其主要官员称为“史”和“巫”。到了
西周至春秋时期,国君被称为“天子”或“天王”,此时出现了诸如“太子”“
东宫”“后”等新的职官称谓。进入战国时期,君主的地位显著提升,权力更加集中,职官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中国古代,国君的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夏、商、周三代分别称“后”“王”“天子”“天王”。战国时期,国君开始使用“皇”、“帝”的尊号。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此外,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各自的国君称谓,如匈奴的“单于”、乌孙的“昆莫”、
铁勒的“候娄訇勒”、鲜卑、
柔然、突厥、
回纥汗国、
辽朝、蒙古的“
可汗”以及
吐蕃的“赞普”。
宰相作为国君之下的高级官职,其职责是协助国君处理政务。宰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家臣,最初称为“宰”和“相”,意指君主的总管家及其助手。宰相的正式称谓最早出现在《
韩非子》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宰相的具体职务和称谓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楚国有“
令尹”,
齐国、
秦国设有“相”,宋国有“大尹”,
吴国有“
太师”。著名的宰相包括帮助
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秦统一后,宰相的正式称谓改为“
丞相”。
刘彻之后,宰相的职权转移到尚书台,其长官称为
尚书令。
东汉末年,宰相的职权再次回归丞相或
相国之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的职能分散在尚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之间。隋唐时期,宰相的称谓发生了一些变化,如
中书令在
隋朝称为内史令、内书令,在
唐朝则有多种称呼。宋代设置了枢密院,其长官
枢密使、副使与宰相共同构成“宰执”。明朝废除了宰相职位,设立了
大学士,其中首席大学士被称为“首辅”。
清代初期,宰相的实际职务由“南书房行走”和“军机大臣”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