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于1952年9月8日,是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第一家公共交通企业。成立初期,公司约有600人,有
雪佛兰、
道奇等旧式的营运车约 200辆,经营线路14条,线路总长度约148公里。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拥有营运车1700多辆,在职员工 8000多人。公司下设10个营运分公司、1间客车装修厂、3间汽车修配厂,并设立了广告公司、旅行社、物资经营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佳信服务中心、幼儿园等6个多种经营单位。经营营运线路共84条(含10条全夜班、半夜班线路),线路总长度近1000多公里,主营市内公共汽车客运。客运量占全市的总客运量约40%,是
广州市最大一家国有公共交通企业,属国家城建大型二类企业。
一直以来,公司致力为市民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准点、快捷的服务。特别是在
改革开放以来,公司以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化企业改革,为改善广州公共交通服务,解决“乘车难”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1993年,公司率先在广州市试行公共汽车无人售票改革,仅用3年多的时间便在公司内全面实施无人售票,并以无人售票改革为龙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车辆改型换代,有效地改善了市民的乘车环境,提高了客运服务水平。1994年在公共汽车上试用接触式IC卡收费系统,并陆续在20条线路上推广使用。1997年引入澳洲SMARTG技术及设备,率先在12路线全线车辆使用
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并在
罗冲围建起
广州市第一座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为改善广州大气环境质量作出了贡献。
多年来,公司以创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在创“三佳”“三优”的基础上,于1986年由5路线职工与沿线12个共建单位共同发起了“友爱在车厢”活动。活动得到广大乘客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并辐射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广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公司不断将“友爱在车厢,真诚为乘客”作为企业品牌坚持不懈地加以塑造实践。通过公司一代又一代员工始终如一的辛勤劳动、优质服务在市民中确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上级、乘客、市民的肯定;公司获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殊荣;5、13、14路线和5路线592号车、10路线792号车等单位分别获得建设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省、市各级授予多项光荣称号;还涌现了邵焕暖、吴凤齐、罗惠芬、张凤仪、
刘秀娟、邓保文、潘永海、何丽玉、彭锦润、何伟、肖婉华等一批全国、部、省、市级劳模和省、市三八红旗手,为企业赢得了荣誉,向社会展现了
中国一汽人的风采。
在
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公司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先后实施了三项制度改革、优化劳动力结构改革,人车比例从1993年的9:1下降到目前的4.37:1;推进科技进步改革,适应公共交通现代化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发使用GPS智能调度系统,全公司已基本实现电脑应用管理,初步建立了公司远程通信网络;基本实现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发展多元化。企业生产、改革不断取得新成绩:1999年首次突破客运收入4亿元大关,实现减亏20%的目标,2002年财政补贴后实现实现历史性的扭亏为盈,企业综合素质有新提高。
跨入新千年,公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挖降耗,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继续减亏增效,力争3—5年的时间走出困境,走向良性循环。
中国一汽的未来将由我们创造,我们要有敢为人先、敢于探索、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抓住机遇,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已在2004年11月合资重组为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现为
广州市第一巴士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