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差(前290年—前223年)名作庆或作,是战国时期楚辞赋家,是
屈原之后善于辞賦的作者,是最古的词章家之一。
景差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都不详,但他的名字出现在委托辞赋家
宋玉作的《
大言赋》和《小言赋》中。因此,景差与宋玉属于同一时期,他大约生于
周郝王二十五年,卒于
秦始皇二十四年,在
楚顷襄王时做过公族大夫。景差的作品在《
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记载,在《
楚辞集解》中有《大招》一篇。但此篇作者也颇有争执,有的认为是景差所作,也有的认为是屈原所作。
司马迁认为景差与宋玉、
唐勒在赋的写作能力上并称,
刘勰则在《
文心雕龙》中提到“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肯定了景差在文学史中占据的地位。
景差(cuō),
战国。楚.辞赋家。后于
屈原,与
宋玉同时。《楚辞》所收《大招》,或题景差(cuō)作。
《史记·屈原贾生(贾谊)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cuō)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唐·
司马贞索隐:“按:杨子《
扬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瑳(cuō)’,今作‘差(cuō)’是字省耳。又按:徐、裴、邹三家皆无音,是读如字也。
景差是与宋玉同时以赋见称于
战国晚期楚国文坛的作家,
司马迁在《史记·卷八十四》的结尾处提到:“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
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作品今有《大招》传世。其家乡秦时置晋阳县,属太原郡,现在山西
太原市。
景差,(史记集解云差一作庆扬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差)字、里、生卒年都不详,仅知他是楚国人,和宋王同时。约自
周郝王二十五年,至
秦始皇二十四年间在世。他大约也做过楚王的不重要的侍臣,其他事迹都已不可考。楚辞中有大招一篇,或题景差作。他的大招,亦有题为
屈原作,这当然是不确切的。
陆侃如以为是
东汉时的无名氏仿
宋玉的招魂冒屈原或景差之名而作,但所据的理由,也薄弱不可从。(见诬蔑
谢无量楚词新论)像他这样一位重要的赋家留给大家的作品只有这一篇,而这仅存的一篇作品,还在疑似之间,为之怅惘。
“差”一作“瑳”。
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后辈,与宋玉、
唐勒同时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见《史记·屈原列传》。《
楚辞》有《大招》,王逸云:“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按《大招》乃模拟《招魂》之作,恐出于秦、汉时人。
《
楚辞集解》篇名。
王逸说:“《大招》者,
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
楚辞章句》)可见自
东汉王逸始,它的作者已不甚清楚。宋代
晁补之因它文义古奥,疑为屈原作(《重编楚辞》)。
朱熹则认为它“语皆平谈醇古,意亦深靖闲退,不为词人墨客浮夸艳逸之态,然后乃知此篇决为差作无疑”(《
楚辞集注》)。近人
梁启超又以篇中有“小要秀颈,若鲜卑只”一语,定为
汉族所作(梁启超《屈原研究》、《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大招》是楚辞赋家景差的作品,是一首招生魂的唱辞,为四言诗,是在原有民间招魂词的基础上改编而创作的。在招唤魄魂归来时,极言在外的困苦,家中饮食的丰厚,楼台的绚丽,歌舞的盛大,美女的妖艳和宝玩的珍贵。这魂魄对于安逸享乐的追求,是当时楚民族对于欲望追求的一种普遍风气的象征性写照。全文承袭了楚国
民俗音乐、音乐和巫事活动仪式,以及这种仪式中所具有的文辞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大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跟《
招魂》酷似。它通篇是四言形式,隔句句尾用“只”字作语助,很象《招魂》的中间部分。其内容也是竭力渲染四方如何可怕,家乡如何可爱,劝魂魄归来安享,不要乱跑。文中写居止、饮食、游戏、女乐、陈设等,极力铺张,备极华美。而其归宿,则为王化德政。
朱熹认为它是“尚此三王之道,以矫衰世之失也”(《
楚辞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