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子(387—422年),字敬士,
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
德清县武康镇)人。
刘宋开国功臣,历史学家
沈约祖父。
跟随
宋武帝平定
桓玄之乱,授
建熙令,封
资中县五等侯。参与讨伐
南燕、抵抗
卢循、讨伐
司马休之、灭亡
后秦的战役。才智过人,深受刘裕亲重,拜辅国将军,封
汉寿县伯。
永初三年(422年),去世,追赠
征虏将军,谥号为怀。
人物生平
亲报父仇
沈林子父亲
沈穆夫在
隆安三年(399年)
孙恩之乱时做过孙恩的前部
参军,并于同年因为孙恩败于
晋绥军而被捕处死。沈林子祖父
沈警向来厌恶无德行的同宗沈预,此时沈预却向官府告发逃匿的沈警,于是沈警和沈林子四位
叔父都被处死,而沈林子与兄弟们藏身山中,昼伏夜出,终幸免于难。沈林子更加为被杀的祖父、父亲和叔父建墓。
及后孙恩再度侵扰三吴,参与讨伐的将领如
刘牢之、高素等人都放纵部下掳掠财物和人口,唯独
宋武帝军纪严明,绝不侵扰人民。
沈田子那时仍躲在山中逃避追捕,因此特地去向刘裕自首。刘裕等人受沈林子的说话感动,就将他们一家都带到
京口区(今江苏镇江),并给他们住房。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篡位的
桓玄,沈林子亦参与其中,并在与刘裕攻下
建康后就与兄沈田子东还吴兴报仇。二人在沈预于节日与宗族聚会时闯入,并斩杀沈预,屠其宗族,并以沈预的头颅到父祖墓前献祭。
屡次征战
沈林子当时得吴兴郡府任命,冠军将军
刘毅又以其为
参军,但沈林子见家门历尽艰辛困苦,已经没有仕宦的心思,故此都不应命;其后
宋武帝再三敦请仍不肯出仕。
义熙四年(407年),刘裕受任
扬州市刺史,又再请沈林子为自己的属官,这回沈林子再推辞不了,只得受任,领
建熙县令,又封
资中县五等侯。
义熙五年(408年),沈林子随刘裕北伐
南燕,行参镇军军事。晋燕两军初在
临朐县(今山东临朐)交战,敌军虎班突骑走到
晋绥军后方,沈林子则率精兵将其击败。及至晋军于临朐击败燕军后,南燕皇帝
慕容超逃回
广固(今山东
青州市),晋军即围攻广固,逼得慕容超据守内城,而
沈田子就与
刘敬宣同攻城西一角。
义熙六年(409年)广固城陷,
宋武帝成功灭南燕,但同时国内就发生卢循之乱,卢循更率军逼近
建康。沈田子其时就随刘裕等班师回防,并在到后率兵防守
石头城。后卢循声言要让主力经白石进攻建康,刘裕就自率主力防守白石,留沈林子与徐赤特守查浦垒;沈林子预料
卢循有诈,进攻白石可能是佯攻,劝刘裕有所提防,不过刘裕认为
秦淮河和石头城的防守坚固,配上沈林子就足够防御了,仍然维持原本配置。其时卢循确实只派老弱进攻白石,亦有派军烧查浦垒进攻,并在秦淮河南岸设下埋伏,实则就率兵进攻丹杨郡诸县。徐赤特见卢循军来攻,于是无视沈林子的劝谏及
宋武帝防守的命令领兵进击,果然被伏兵击败,沈林子领兵还抗,并收集徐赤特残兵,在
朱龄石的支援下最终都能够坚守,逼令敌方撤退。刘裕及后自白石到来,斩杀违命的徐赤特,又以沈林子参中军军事。
刘裕于义熙七年(411年)升任
太尉,沈林子亦转参太尉军事,并于次年随刘裕讨伐荆州
刺史刘毅。
义熙十一年(415年),沈林子随刘裕讨伐荆州刺史
司马休之,当时郭亮之召集蛮族占据
武陵郡城,而当时的武陵内史
王镇恶因讨伐蛮帅向博抵根而领兵在外,并对抗司马休之部将朱襄,沈林子于是领兵进攻武陵,在七里涧斩杀郭亮之,平定了武陵郡。及后沈林子又率军进攻屯据石城(今湖北
钟祥市)的
鲁轨,并与
赵伦之攻破石城,又追击出奔
襄阳市(今湖北襄阳市)的鲁轨。因襄阳守军不纳鲁轨与司马休之等人,众人于是北逃至
后秦,荆州于是平定,沈林子亦暂镇
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
宋武帝在
义熙十二年(416年)加号平北将军,沈林子又以
太尉参军本职参平北军事。同年刘裕出兵北伐后秦,沈林子加
建武将军,率水军自
通济渠进入
黄河。及后,
睢县人董神虎率千多人投降
晋绥军,刘裕为安抚他,于是授他官职,并要沈林子和他同攻仓垣(今河南
开封市西北)。不过在攻下仓垣后,董神虎却擅自回到襄邑,沈林子于是至襄邑将其斩杀,收抚其余众。
义熙十三年(417年),沈林子攻击
后秦河北省太守薛帛所驻的解县,逼其出奔
渭河平原,并收其兵粮,及后更联同
檀道济转攻
蒲阪。与此同时,
王镇恶正率军进攻潼关,而沈林子又未能够攻克蒲阪,于是向檀道济建议弃蒲阪而联合王镇恶攻取潼关。檀道济听从,并于同年三月到达潼关,即败出战的
姚绍,后沈林子更率精兵夜袭负责截断
晋绥军粮道的姚鸾,斩杀姚鸾及数千名士兵,又击败防御
黄河水道的
姚赞。可是,沈林子等始终无法击败拒守定城的后
秦军,更因孤军深入而粮运不继,造成军中乏粮,人心疑惧的状况。当时有建议说要退兵,与
宋武帝所率的大军会合,但沈林子大力反对,认为北伐发展到那个时刻已经差不多成功,而成败就正正在他们所率领的前锋身上,坚持不肯退兵,后王镇恶因劝得
弘农百姓送粮而缓解了缺粮问题。姚绍其时就派姚洽、安鸾、姚墨蠡及唐小方等屯驻九原,以黄河作天险固守,要断绝其粮道,沈林子就将之击破,姚洽等人皆战死。此战激得
姚绍发病而死,继任的
姚赞率众进攻沈林子,但亦遭沈林子击败。
同年七月,刘裕进军至陕城(今河南陕县),
沈田子就过
武关,进攻柳(今西
商洛市商州区西北)的后秦守军。其时
宋武帝忧虑沈田子兵少,就派了沈林子前往协助,但沈田子成功以寡敌众,沈林子到时
秦军已经溃败,二人于是率兵追击。其时沈林子的声威远播,
渭河平原豪族都望风请降,而刘裕亦频频赐书褒奖沈林子。九月,
后秦皇帝
姚泓出降,而沈林子更追击西逃陇上的十多万
羌族,一直追至
兴平市(今陕西兴平县),俘虏数以万计。
宋武所重
同年十二月,刘裕班师离开关中,循
南洛河入
黄河,再经汴水东还,沈林子就领水军至石门支援刘裕东归。回朝后,朝内议论要让沈林子
都督一州八郡,但
宋武帝因为欣赏沈林子的才智而不愿他离开自己身边,不肯让他出镇。至
义熙十四年(418年),
刘义隆任西
中郎将,荆州
刺史,当时又有议论要派沈林子和
谢晦作为刘义隆属官以作辅助,刘裕这次留住了谢晦,任命沈林子为西中郎中兵
参军,领新兴
知府。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位后,沈林子以佐命元勋而封
汉寿县伯,同年,刘义隆进镇西将军,沈林子亦转入镇西府,加建威将军、河东太守,转镇西咨议参军。
后沈林子因母亲去世而离职,送母还葬吴兴。下葬后
宋武帝曾下诏要沈林子不服丧期,复任辅国将军,但沈林子坚决辞让。刘裕于是退一步,让他于朔望日不用还朝,而军国大事都去咨询他;而当时当政的领军将军
谢晦患病或有家事时,都会由沈林子代摄其职。不过沈林子守丧期间因过于伤心,很快就患了病,刘裕见此就逼其入台省,每日都亲身安慰他,待他病情稍为好转才让他回去。不久刘裕也患病了,召了沈林子入侍,只是沈林子此时也病发,唯有出宫。
沈林子在永初三年(422年)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当时
宋武帝仍然卧病,群臣知道刘裕很重视沈林子,怕报告了沈林子死讯后会令刘裕病情加重,于是将之隐瞒。群臣一直以其患病回了家为由推托刘裕,刘裕下旨沈林子时也代沈林子写信答复,故此同年刘裕去世时仍未知沈林子其实已经去世。朝廷后下赐棺木、朝服、布帛和金钱,又追赠
征虏将军。
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时更获赐谥号怀。
家族成员
兄弟
哥哥:沈渊子,
太尉参军,在领兵讨伐司马休之时战死。
哥哥:
沈田子,拜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从灭
后秦,留守
渭河平原,擅杀
王镇恶,为
王脩所杀。
弟弟:沈虔子
子女
沈邵,嗣子,官至南中郎参军、宁朔将军、安成相,在安成国颇得人心。
沈璞,沈林子幼子,官至
宣威市将军、淮南太守。
刘骏起兵讨伐
刘劭时,因
颜竣中伤沈璞迟了奉迎刘骏而遇害。
孙辈
沈约,
南梁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在梁官至
尚书令、太子少傅。
轶事典故
沈林子为人简约,清廉谦恭,并不参与交济应酬,谦让的美德亦著名于家族中。且虽然长期在军中,但平时谈话都不会谈军事,反而著作甚丰,诗、赋等不同文学作品及各种书信函件共计有一百二十一项。沈林子曾受
宋武帝恩,故此得脱离山野逃难生活,并得以报父仇,故此亦忠于刘裕。
卢循当日于广州起兵时,刘裕尚在围攻
广固,有卢循使者就曾联结沈林子及其同宗沈叔长。沈林子当时立刻密报给刘裕,而沈叔长不但没有如此做,反而劝沈林子响应卢循。刘裕当时以南燕未灭而沈叔长骁勇果断,于是待广固城陷后才诛杀他,又对沈林子说:“昔
曹操在
官渡,汝、之士,多怀心,唯
李通独断大义,古今一也。”后卢循逼近
建康,王公高官都想远走,但沈林子却上请将家族迁到建康居住以示对坚持死守建康的
宋武帝的支持,并说:“
耿纯尽室从戎,李典举宗居魏。林子虽才非古人,实受恩深重。”
史书记载
《宋书·卷一百·列传第六十》
人物评价
刘裕:“林子之见,何其明也。”“此人作公,应继王太保。”“故辅国将军沈林子,器怀真审,忠绩允著,才志未遂,伤悼在怀。”
沈约:”林子简泰廉靖,不交接世务,义让之美,著于闺门,虽在戎旅,语不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