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镇
浙江省玉环市辖镇
沙门镇位于玉环市东北部,东南濒海,西接楚门镇,北与温岭市接壤。西北环绕秀美山川,辖区内拥有千年古樟、银杏等名树古木,林网苍翠。沙门镇平原古为海洋,后积淤围垦成陆,现镇驻地为山麓冲沙聚积的一块高地,濒海凹状如门,居民称为沙门。辖区总面积49.54平方公里(2017年),户数9014户,人口31753人(2017年)  ,下辖23个行政村、300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镇前路31号。
沙门镇,位于玉环市境东北部、楚门半岛东部,东南濒海,西南与龙溪乡毗连,西与楚门镇清港镇相邻,北与温岭市接壤。镇政府驻地镇前路31号。面积49.54平方公里(2017年),辖23个行政村。镇名驻地村名而得,因该村古为海涂,村外都墩、燕前外面是山门,门口有大量有海砂,故名。该镇清代属十五、十六都;民国时期为一至十四世纪;1950年分为桐林、果丽二乡;1952年分为桐林、果丽、白山三乡;1956年三乡合并为桐丽乡;1958年成立桐丽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桐丽乡;1986年改称沙门镇。
社会
城镇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五门标准海塘及灵门船闸工程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逐步加强,被评为市生态建设示范镇。
历史沿革
沙门镇清代属十五、十六都;民国时期为一至十四保;全镇总面积38.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1亩,人口2.4万人,下辖23个行政村。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57万元,农渔民人均收入10365元。全镇最具规模的五门产业功能区开发前景广阔,建成后将城为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五门海珍品养殖基地和立新塘无公害稻米基地,养殖的海珍品外观艳美、风味独特。
经济
全镇最具规模的五门产业功能区开发前景广阔,建成后将城为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五门海珍品养殖基地和立新塘无公害稻米基地,养殖的海珍品外观艳美、风味独特。
工业
近年来,沙门镇工业经济依托滨港工业城开发建设,彻底扭转了工业经济薄弱的局面,走上了工业高速、持续发展的道路,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21.4%。滨港工业城作为该镇工业崛起的主战场,作为我市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工业城完成总投入达7.58亿元,解决就业人数200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创利税1000多万元。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带动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五门工业功能区成立于2003年3月,位于玉环市沙门镇境内,总规划用地面积10000多亩,一期规划用地3000多亩,是目前玉环县最大的。工业区东临大海,北接76省道复线,筹备建设中的甬,台,温高速复线穿境而过,出口紧靠工业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工业区土地以废盐田、滩涂为主,具有交通便捷、地价低廉、发展空间大、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工业区以科学化规划、公司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社会化服务为原则,实行基础先行、适度负债、超前投入、出让土地、滚动开发的发展模式。区内实行“五通一平”,形成以阀门水暖、汽配、家具等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享受玉环县有关职能部门授予的审批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的高效运作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完各种投资手续,使各个投资项目尽快产生效益。区内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道路网架基本形成,水电线路贯穿工业区,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建设投产之需要。
农业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沙门镇积极实施“强农兴农”和“品牌兴农”战略,扶持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创响沙门水产品、优质喜米、优质甘蔗三大品牌,以引导筹建沙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新兴产业。按照农业田园标准化、水利工程形象化的要求,完善千亩标准化农业园区,实施“和谐水利”建设工程,巩固深化省级小流域治理成果,美化优化小闾水库、灵门渔港等水利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注重典型带动,以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十佳整治村”评选活动为有效载体,树立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共有11个村通过县级整治村验收,里山村在市级小康示范村的基础上争创省级小康示范村。
旅游业
沙门镇五门地处东海之滨,潜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怪石、幽洞、孤岛、沙滩、长坝等景观。多年来,游览观光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逢中秋节佳节,素有“沙门镇海上长城”之称的总长2450米的五门高标准海塘一举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其惊涛骇浪的壮丽景观均能吸引近万名好奇的游客前来观潮赏月,清代戴湘云挥毫题诗《灵门观潮》,诗曰:“望洋乘兴试登台,屈指沧江几度催;万顷洪涛随日上,一行巨舰倚云开。”同时,五门也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县内外垂钓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优越,加上沙门有讨小海的悠久历史,品尝海鲜的人群日益增多。此外,小闾水库、灵门仙人桥洞和蝙蝠洞、日后沙、茅草山、西沙门等景点的自然景观也非常迷人,沙门镇人民政府正积极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培育五门观潮、渔港观光、品尝海鲜等为题的“渔家乐”系列旅游项目,期待着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投资开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沙门镇辖区总人口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2万人,城镇化率27.2%。另有流动人口12450人。总人口中,男性40560人,占52%;女性37440人,占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7277人,占9.1%;有回、蒙古、土家、苗、彝5个少数民族,共723人,占0.9%。其中回族6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8.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5.6‰。
2017年末,沙门镇常住人口为56125人。
截至2018年末,沙门镇户籍人口为80542人。
文化
特产美食
生鱼片沙门地处沿海,人们很早就学会将幼小高鳍带鱼加工成鱼生的方法。这种海产品,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存放时间长久,味道咸中带香,是旧时农民一年中的主要菜肴之一。而今,鱼生从家庭制作逐渐被工厂化所代替。由于工艺先进,配料讲究,鱼生的味道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鱼生进了超市,身价倍增。现在人们吃鱼生,是把它当做饭桌上的一种点缀,尝尝鲜,换换口味而已。
工艺流程
1、取材:选用新鲜的幼带鱼,洗净,配料为大曲黄米酒白糖、盐等。
2、制作:将洗净的幼带鱼(数量视坛子的大小而定)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盆内,捣碎大曲,连同酒、糖、盐放入盆内,拌匀,然后一同置于坛内,注入适量水,封好口,待40天后,方可食用。
绿豆糆,简称豆糆,又称山粉糆。在清朝时代广大农村就已普及食用,开始时用绿豆磨粉做原料,做成的绿豆糆嫩绿、光滑、玉色,很受消费者喜爱。后来因绿豆产量少、价格贵、成本高,试用蕃莳粉渗半,做出的豆糆质量也很好,以后逐渐全部用蕃莳粉为原料,做出来的豆糆也很鲜嫩、爽口,而且成本降低三、四倍,口味不错,从此农村普遍用山粉糆代替了绿豆糆。
山粉糆制作工艺,首先烧三斤白开水,掺入适量半燥半湿的山粉,用一条一米左右的木杖用力搅拌,达到均匀,再加入半燥半烂一山粉,用手用力攀捣,达到柔嫩绵绵,放进豆糆罐内,从罐底的小孔洞流出,落入滚开水的大锅里,用一双二尺长的豆糆筷搅动,使豆糆翻转,不沉锅底,必须用猛火燃烧,一人拿豆糆罐、落糆,一人拿筷撩烧熟的糆,撩进装着水的水桶里,等一罇山粉(约25斤左右)落完,再把豆糆剪成二尺长左右,放在竹竿上晒。
俗称蕃莳粉、番薯。翻莳是山区农民的主要农作物,蕃莳洗粉是一项深加工技术,既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能丰富日常菜桌上配料所需,它可做山粉圆,山粉糆,敲鱼饼,做鱼丸肉丸等,用途非常广泛。
山粉制作:根据群众口碑,在明代就有人开始磨山粉,当时是用表面比较粗糙的石板作铲山粉工具,将石板放在大浴桶里,双手捧紧蕃莳,用力推拉,使蕃莳碎成糊状,再用白粗布做洗山粉袋,经清水三次冲洗,滤去山粉渣,沉淀下去便成山粉。
解放前,铲山粉技术得到改正,人们用一尺长五寸左右阔的铜板皮,用铁钉在铜皮反面敲出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孔洞,在铜板皮正面形成一片锐利的钉刺,再将铜皮四角用钉钉在厚实木板上,人们拿番莳在上面磨,进度比石板快,出粉率也提高。1958年公社化以后村里办起碾米厂,同时也办起了碾山粉机,从此就走上机械化生产。如今张冬明自己也买来发动机和碾粉机,每年加工山粉10多万斤,远销温州市杭州市等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沙门当地民间流传的习俗。在每年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祖宗,于是青团便成了祭祀祖宗的最好馔食。选青团作为供品,是因为清明节正逢阳春三月,万物吐绿,青团颜色青绿,象征先祖万古长青;样子圆形,象征亲人团聚。为了缅怀先祖,寄托哀思,人们在清明节到来时,做青团扫墓祭祖。此习俗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包桐子
叶包这种民俗是从做月半中派生出来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沙门地方做月半的习俗,俗称中元节。此时正是桐子叶生长茂盛的时候。于是,聪明的先辈从桐子树上采来像芭蕉扇似的叶子,用农家的米粉包成似香蕉形状,蒸熟,这就是桐子叶包。此习俗一直在延续。以前做桐子叶包,仅是遇到七月半节才做,局限于一家一户,自产自销,平常极少看见,而今有商业头脑的人却将其商品化,当作早餐食品对外供应,很受欢迎。由于桐子叶是有季节性的,待到没了桐子叶时,有人用棕代替。据说替代作成桐子叶包,除保留原味外,还留有清香。
锡饼
是从麦香饼演变而来的。记得很早以前,每逢麦子收割后,如遇上月半节(农历为正月半、清明节等),家家户户都兴做月半做麦饼。因做麦饼比较花时间(先揉好粉,然后用麦饼卷将粉团滚压成一个薄薄的圆圆的麦饼,再将它放在锅里烘熟),后来人们就改用摊锡饼(将面粉拌成糊状,然后抓一粉团直接放在上摊就成了)。旧时农村食物单调,平常的主食大多是番莳饭(番莳加小量米煮成),吃得人们口淡无味,肚子慌兮兮。只有到了月半,才有机会改善一下生活。因锡饼摊好后,里面的馅是多样性的(如青萝卜、盘菜头、米面、豆腐干等),尽管都是农家菜,但油水却多得多了。这比番莳饭好吃。而今,人们仍十分高兴做月半,月半摊锡饼的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只不过现在人们做月半摊锡饼不再是当作改善生活的一种需要,而是看重这种习俗的本身。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38.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1亩,人口2.4万人,下辖23个行政村邮编:317607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沙门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度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社会
历史沿革
经济
工业
农业
旅游业
人口民族
文化
特产美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政区划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