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委会周围山上,总面积850亩。距离云南省宣威城区99.5公里,距离普立乡政府所在地29.5公里,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遗址由第二招待所、礼堂、大寨地三部分组成。第二招待所坐南朝北,面阔7间29.4米,进深10.15米,为三层木结构建筑。礼堂坐西朝东,通面阔19.4米,进深11.9米,为单层木结构建筑。礼堂南面设有宽约5.8米,高0.71米的半圆形主席台,可容纳观众400余人。大寨地分布于普立乡攀枝嘎村委会周围山上,总面积850亩。
简介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距宣威市城区99.5公里,距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政府所在地29.5公里,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遗址由第二招待所、礼堂、大寨村地组成。招待所坐南朝北,面阔7间29.4米,进深10.15米,为三层木结构建筑。礼堂坐西朝东,通面阔19.4米,进深11.9米,为单层木结构建筑。南面设有宽约5.8米,高0.71米的半圆形主席台,可容纳观众400余人。大寨地分布于普立乡攀枝戛村委会周围山上,总面积850亩。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始于1969年,攀枝嘎村全体党员群众以农业学大寨的革命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搬山、炸石造田地谱写了一段传奇,奏响一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英雄赞歌,前后经过4年艰苦奋斗,全村粮食总产量翻番,经济收入增长83%,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农业学大寨典型。
过程
攀枝嘎大队
普立公社攀枝嘎大队,位于云贵高原交界的乌蒙山上。全大队共14个生产队,31个自然村,560户(贫下中农496户),2620人,总耕地面积3224亩(其中水田374亩,旱地2850亩)。这里山高谷深,丛山峻岭,重崖叠嶂,土贵如金,水贵如油,气候多样,是一个山高乱石多,出门就爬坡的山区。这里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如珍珠𫚉水如油。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经济收入少,每年都要靠国家供应一部分口粮和拨给救济款。村里流传着“不怪爹来不怪妈,只怪祖宗搬错家,新田坝子他不在,偏偏搬到攀枝嘎”的说法。有的人想着要搬到条件好的地方去。
立下愚公志,搬山不搬家
攀枝嘎大队“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中开展起来的。有的党员干部发愁,贫下中农担忧,有的看不清问题的实质,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自然条件上,对建设山区失去了信心,一心想着要搬到条件好的地方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贫下中农对攀枝嘎的穷困落后面貌,尖锐地提出批评:“我们大队资本主义泛滥,党员挡不住,团员团不拢,干部心不齐,像这样,怎能改变落后面貌?”
1969年初,在党的关怀下,在贫下中农的支持和鼓舞下,大队党支部书记马树逵同志,带着贫下中农的殷切希望,到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大寨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生动事迹,使他深受教育和鼓舞。回顾攀枝嘎走过的道路,对照眼前大寨村的现实,忆想贫下中农的尖锐批评,马树逵深刻认识到:面貌要改变,根本在路线。大寨由穷变富,主要是大寨党支部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的结果。攀枝嘎的穷山恶水要改变,关键也是要有一个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党支部。
为了尽快把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起来,大队党支部首先召开了支委会,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以及“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等教导,宣传大寨党支部带领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马树逵同志深情地说:“毛主席把我们从苦海中救出来,把攀枝嘎的山山水水交给我们,不把党建设好,怎么对得起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得起人民群众呢?”。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支委们说:“过去我们被高山拦住了眼,被石头压弯了腰,没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今后,我们一定要向大寨村的干部学习,做学大寨的带头人。”
在党支部会上,马树逵同志举着从大寨带回来的一块石头,一把土,激动地说:“大寨的土没有我们的肥,我们的石头也不比大寨的硬,他们能把过去的穷山恶水改造得山新地平,我们为什么不能?关键是我们党支部没有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党员没有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没有树立改造穷山恶水的雄心壮志。”广大党员深受教育和鼓舞,一致表示:“一定要学大寨,走大寨路,树立愚公移山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搬山不搬家,彻底改变攀枝嘎的落后面貌。”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在开展学大寨,创社会主义新业的战斗中,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是两眼向上,依赖外援。大队党支部根据攀枝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每年人力运输占全大队劳力30%的实际情况,把农田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修建公路作为突破口来抓。1970年,作出了在全大队修通公路的决定。当时,有的人认为,“在悬崖陡壁上修路,祖祖辈辈都不敢想,国家不投资,外地不支援,不知道要修到哪一年”。党支部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提高了认识。贫下中农说:“依靠外援越靠越瘫痪,自力更生学大寨,道路越走越宽广。凭着我们一颗红心,两只手,困难再大也能克服。没有资金自己筹,不懂技术干中学,三年不分红也要把公路修通!”就在这年冬天,广大贫下中农顶风雪、冒严寒,在悬崖陡壁上一锤一的凿,一块一块的撬,用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在一没有要国家投资,二没有要国家粮食,三没有要外地支援的情况下,经过117天的苦战,劈开了11座山头,填平3条深沟,搬运36万多方土石,自投资金11万元,在海拔1600米至2400米的深山峡谷中,修通了25华里的盘山公路。
昔日是长江,今日变通途。幸福路的通车,变人背肩扛为汽车运输,解放了全大队30%的劳动力,为集中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学大寨的步伐,促进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分别深入到各生产队,进行调查研究,本着长远建设和当年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逐步实现荒山变绿林,坡地变梯地,瘦地变肥地,地产变高产的计划。全大队掀起一场誓叫“横山梁子大改观,石勺沟上夺高产,木竹箐老沙河变米粮川”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
横山梁子是只见石头不见土的山梁。在大寨村精神鼓舞下,1968年,支部副书记浦周礼带领二队贫下中农在“马到难回头”的石坡上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建石埂台地30亩,当年建成,当年高产,1969年粮食总产就由1968年的14万多斤增到22万多斤,在全大队树立了样板。遵照毛主席“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马树逵同志想:“我们攀枝嘎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要有自己的活样板、活典型才能把大寨经验推开。”党支部总结推广了二队的经验,在二队的带动下,一台台的大寨地在乱石窝中建成,1970年粮食总产159万7千斤,1971年上升到164万1千斤。大家说:“走大寨村之路,越走越宽广,为革命种田,越种心越甜。”
山高谷深,乱石林立,一亩地被石桩分成几百块甚至上千块的石勺沟,是“一捧泥土一粒种,一个石窝一株苗”的地方,这里“山高日照短,尽是大石头”,是攀枝嘎队条件最差的地方。广大贫下中农在这里炸石垒埂,在河沟上拱洞建地,把过去一亩千块,只能收一、二百斤的石旮地,逐年建成了石埂台地264亩,1973年粮食亩产提高到500多斤。
木竹箐的大沙河,是一条“洪水暴发人忧愁,雨后一滩乱石头”的害河。1970年冬,支部副书记晏光宪带领贫下中农查水源,探落洞,引洪进洞,筑坝淤沙,河床造地。苦战一冬春,在5华里的河床上,筑起了26道防洪淤沙石坝,建成水平台地68亩,每亩垫肥土一尺多厚,当年就获得亩产五百多斤的好收成。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千年害河乱石滩,如今变成米粮川。”改造河滩成功以后,木竹箐的五个生产队连续奋战,到1974年,一共建成石埂台地530亩。
几年来,全大队共建石埂台地1445亩,同时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大得到改变。
科学种田,夺取高产
过去,大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耕作粗放,粮食产量很低。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队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把实行科学种田作为“农业学大寨”的重要内容来抓。在不断和各种守旧思想作斗争中,建立了有贫下中农、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科技小组。针对本大队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苞谷是大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夺取苞谷高产,除选用“普照”、“晋杂一号”、“金皇后”等外地优良品种外,又用普照苞谷和本地黄苞谷配置了攀枝嘎第一代杂交良种,在一亩三分地里进行了第一代杂交良种的试验,收苞谷1392斤,亩产达1070斤。由于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同时改革耕作制度,种大窝塘和马武行,狠抓了各项增产措施,使苞谷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0多斤提高到1973年的500多斤。
1971年,初次推广水稻良种“科情三号”,由于没有摸清品种的性能和特点,因而大部分产量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大队总结了第二生产队实行良种良法,坚持合理密植,增施肥料,种植“科情三号”的一块田,获得亩产930斤的经验,使大家找出了“不是品种不好,而是功夫不到”的教训。1972年,大面积推广了“科情三号”等水稻良种,改少施底肥为多施底肥,改稀植为合理密植,同时巧施追肥,稻谷亩产由1971年的500多斤提高到700多斤,其中有5亩田共收了6077斤,平均亩产1215斤。全大队水稻良种面积已达90%以上。
科技小组和群众,经过调查研究,对耕作制度进行了改革试验。1973年,第二生产队和第十一生产队进行小麦、包谷、阳芋、晚荞一年四熟的种植试验。第二生产队的两亩试验地粮食亩产1450斤,十一生产队的一亩试验地粮食亩产1300斤。
过去,大队有重大春,轻小春的思想,在群众性的科学实验中,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一定要把油菜种好”的教导,狠抓小春大革命,扩大小春种植面积,增施肥料,小麦普遍实行宽幅条播,油菜实行移栽试验,加强田间管理。小春总产量由1973年的6万斤提高到10万斤,比去年增长66%,小麦总产由去年的二万七千斤提高到六万多斤。实行移栽试验的油菜,夺得了亩产425斤的好收成。广大贫下中农深有体会地说:“只有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才能夺取高产。”
攀枝嘎精神
“青石板上种庄稼,而今犹忆攀枝嘎”,这是人们对攀枝嘎的记忆。
在攀枝嘎这片只有石头的土地上,造地可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首先得把石山炸平,为了贵如珍珠的土,炸石之前得先将石缝里的土一点点刨出来收集好,再炸石,然后砌石埂,在石埂围拢好炸出来的石地上,先在底上铺上大一点的石头,上面再铺小石头,再上面放上一层碎石,地垒平了,这时候大人孩子再一起动脚动手,背上背箩开始去四山八洼石头缝里找土。一捧,一堆,一点点铺在碎石之上,直到土的厚度达到10公分左右。这样一块土地才算是基本完成。
当初,全大队只有四个石匠,为了适应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干部、社员个个争着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提高。经过四年修路造地的实践,全大队的560个民兵,就有340多人学会了开山炸石、砌石垒埂,还有三、四十名女青年,也成了女石匠,培养了一大批大搞农田建设的骨干技术队伍。
在攀枝嘎的癞石山上造地,平均每造一亩,就要花124元。全大队一共要投资25万多元,平均每人负担近100元,这笔资金从哪里来呢,他们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抽出适当的劳力,开办小煤窑和小锰矿石,每年收入46000多元。孩子包谷地里套种党参,每年又可收入12000多元,加上砖瓦窑、石、木等收入,全年副业总收入91000多元。抽出这些收入的25%作为农田基本建设资金,既解决了资金困难的问题,又保证了社员收入年年增加。
攀枝嘎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怨天不怨地不怨祖宗,像大山一样地巍然,坚定信念;以大山一样的执着,扎实苦干;如大山一样地坚挺,勇于担当;似大山一样的进取,攀高不止。这是山里人骨子里的所传达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大山精神。
在这种大山精神下的坚持,攀枝嘎人前后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劈开了11个山头,填平了3条大沟,在海拔1600米到2400米的悬岩陡壁上,凿通一条25华里的盘山公路;在乱石滚滚的大沙河夏,筑起了27道防洪淤沙石坝,垒砌了2350多条石埂,建成1260多亩梯地,搬土、石共60万方,垫土7万多方,建成了“大寨地”,使“山高谷深坡陡,人多地少难耕”的攀枝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粮食总产量翻番,经济收入增长83%,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后来演绎成红遍全省的“攀枝嘎精神”。从省级领导到一般群众,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仅仅从1973年11月6日到1974年1月14日短短68天时间里,中共宣威市就组织了当时全县20个公社379个大队4565个生产队7353人和部分县直厂矿职工350人到攀枝嘎学习参观。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
1.昆明市沪昆高速铁路—宣威出口—普宣高速—普立乡/腊龙出口—普立—攀枝嘎 全程约405公里,车程约 5小时
2.曲靖—曲胜高速—宣威出口—普宣高速—普立/腊龙出口—普立—攀枝嘎 全程约300公里,车程约
4小时
乘车路线
1.昆明站乘坐城际列车到宣威站,或由昆明客运站乘坐客车到宣威客运站,由宣威北部客运站乘坐客车到达普立乡,再乘坐客车到攀枝嘎。
2. 曲靖火车站乘坐城际列车到宣威火车站,或由曲靖客运站乘坐客车到宣威客运站,由宣威北部客运站乘坐客车到达普立乡,再乘坐客车到攀枝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过程
攀枝嘎大队
立下愚公志,搬山不搬家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科学种田,夺取高产
攀枝嘎精神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
乘车路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