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珠从小受父亲的传承,全面掌握王氏汤料私方和蒙自过桥
米线的制作技艺,掌握煨汤、佐菜,生、熟、荤、素等配料,选米线、舀汤、放料等程序。她制作的过桥米线汤味独特,并做到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菊花佐菜配料,集养生和饮食于一体。
“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因老板王丽珠而得名。王家从王丽珠的爷爷辈开始就做
米线,一做就快一百年了,象这样的米线世家在
蒙自市也仅此一家。王丽珠家一共四个兄弟姐妹,王丽珠眼睛不好,只上到小学就工作了,在当时的国营餐馆里负责收盘子。当时的王丽珠虽然年纪小,可一心想学点本事,做点自己的事情,就想和父亲学做米线。现在转眼快30年过去了,“米线”凝聚着王丽珠的酸甜苦辣。手艺学成后,从1989年起她在
昆明市开了5年的米线馆,米线馆虽然在城边,但生意一直很火,小小的店面一天也要招呼两三百个人。后来米线馆拆迁了,她想了想,干脆杀了个回马枪,于1999年回到
蒙自市开了“王记菊花过桥米线”。现在店面上下两层,可容纳600多人,不仅有传统的
云南过桥米线,还可承办各种宴席,光是米线一天就要卖1000多斤,鸡一天也要100多只。
“只有干了这行,才知道这行的讲究和辛苦。”王丽珠无限感慨。过桥米线最讲究的是汤,从来都是她自己亲自煮汤。每天三四点她就要起床,把上好的
排骨、筒子骨、
五花肉和鸡肉放在一起炖,最少要熬5个小时,不能加任何香料,要的就是那种原汁原味。熬汤也是最熬人的,必需有人在旁边守着,一点点沫子都要打掉,再加入自家的传统秘方,一碗上好的汤才算完成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云南过桥米线的名气越来越大,其配料也越来越丰富,而王丽珠却不在“多”上下功夫,一个“新”字终于被她找到了,那就是菊花。菊花不仅有清凉解毒及美容的功效,而且在汤中色泽十分好,“王记”的菊花一年四季都是新鲜的。“王记”的
米线也要求用
蒙自市最好的,“卖给别人6角一斤,我宁肯给他7角一斤,只要能保证质量。到‘王记’来的哪怕只有一个人,我做米线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王丽珠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和责任感,她想方设法,做到多带徒,带好徒,把自己的大女儿吴蕾、二女儿吴璇作为
云南过桥米线制作的传承人进行重点培养。在传承过程中,她始终坚持做到严格传承,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并把煨汤技艺在继承传统的头晚就煨制好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理的改进,改成凌晨3:00开始煨制,有效的保持了
高汤醇香、新鲜的口感。
王丽珠思想开明,把整套传统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传给了侄女郭建波、黄三囡和慕名前来学艺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徒弟,以此增强传承实力,使
蒙自市正宗传统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王丽珠,长期从事过桥
米线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所制作的过桥米线,汤汁鲜香、米线光滑、滋味纯正,广受欢迎。在过桥米线这个大众化小吃的传统产品门类中,属于系统保存了风味工艺的代表性人物。在
云南省餐饮行业当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丽珠青年时在家族亲人的指导下,学习过桥米线加工技艺,经历和见证了过桥米线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把握了过桥米线制作技艺的核心内容,并在其独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又根据市场变化,推出了具有技艺特点的新品种,有独立风格的“绝活”。传承意愿明显,培养了家族和社会青年接班人。经专家组评审,同意推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