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各脱·爱留根纳(英文:John Scotus Erigena、Johannes Scotus Eriugena,约800-877年)是西方
中世纪卡罗林
文艺复兴时期神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经院
利奥六世、诗人,“爱留根纳”是其用来签名的笔名,其被视为中世纪哲学中在
奥古斯丁和
托马斯·阿奎纳之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
学界普遍认为爱留根纳出生于
爱尔兰,约于843年应皇帝
秃头查理的邀请到
巴黎讲学,后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他通晓希腊文,曾将伪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此外还有《论神的预定》等。爱留根纳结合
中世纪神学与古希腊哲学,对自然的涵义进行了重申,并对自然进行了区分。爱留根纳还一反中世纪的神学传统,在“信仰与理性”二者之间选择将理性作为认识论基础,以此结合“上帝”与“世界”这两个重要的中世纪哲学范畴,开创了中世纪哲学的新进路。
爱留根纳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
利奥六世,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他的哲学观点成为近代哲学原型,还在于他以对现实本质的辩证思想和开放的理解将新柏拉图主义和
现实主义注入到理性
神学的发展脉络之中,并对“自然”的展开进行了动态的理解,突破了传统上帝与被造物的因果性理解模式。他的《自然的区分》将东西方元素结合,呈现了
形而上学和神学的新的形态,《自然的区分》也被视为从
奥古斯丁到
托马斯·阿奎纳期间最为重要的哲学作品。
主要生平
爱留根纳是继波埃修之后
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另一位重要思想家,是西方世界在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最重要的
利奥六世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之一。在当时的时代,他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的生平,甚至他真实的名字都没有确切的说法。他有很多名字:John the Scot、Scottus、 Scotigena、John Scottus Eriugena,在他所译托名狄奥尼修斯(Dionysios)著作的序言中,他自称为 Eriugena,这个词的意思是“来自
爱尔兰的”,而 Scottus 当时也指爱尔兰人。学界认为他来自爱尔兰的另一个证据是,在当时文化萧条的
欧洲,只有在仍然保持着较高文化和学术水平的爱尔兰的一些修道院里,才可能培养出爱留根纳这样精通
希腊语、贯通东(希腊)西(拉丁)方学术和思想的人物。据记载他出生在9世纪初,约800-815年之间,在847年前的某个时候来到欧洲大陆,在
秃头查理的宫廷中担任教师,当时正值卡罗林文化复兴(Cardingian Renaissance)时期,在那里他开始希腊文献的翻译和著述。
两次争论
据记载,爱留根纳在30余岁时在秃头查理官廷中任语法教师,参与了两次争论。
第一次争论
爱留根纳在授课中引用马提安《语言学与墨尔库里的婚姻》一书中的神话以及五世纪初的罗马作家马可罗比乌斯(Marcrobius)《西庇奥之梦》一书中的灵魂邀游天堂的梦,表达了一系列的柏拉图主义观念,比如,普遍的神是世界灵魂、个别的神是天体星辰,、灵魂在天堂得到净化然后返回人间、除了宇宙之外没有其它奖惩灵魂的场所等观念。他引用马提安的话说:“除了哲学之外,无人能进入天堂。”爱留根纳的言论遭到特洛伊斯
主教普鲁登提(Prudentius)的反驳。后者写了《反爱留根纳论命运》的文章,指责他恢复古代多神崇拜、将人的命运维系于自然世界、否认上帝恩典和最后审判等等。爱留根纳反批判的手稿直至现代才被编辑出版。在一篇题为《马提安著作注》的手稿中,他除了修改某些提法之外,仍然坚持古代的自然宗教观。爱留根纳的早期手稿为理解他后来的自然体系学说提供了线索。
第二次争论
爱留根纳参与的第二次争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富尔达修道院的僧侣
路易斯·戈特沙尔克(Gottschalk,约808~868)根据
奥古斯丁反佩拉纠著作提出“双重前定论”,认为人的两种命运(被拯救与遭劫难)都由上帝事先安排,这种观点反映了未受教化的贵族青年对隐修生活的反抗,这些人借口隐修苦行不能改变前定的命运而追求世俗生活。尽管戈特沙尔克引经据典,还是遭到
莫鲁斯与另一位
主教辛克马(Hincmar)的反对,848年召开的美茵兹主教会议谴责了他的学说。由于
秃头查理关注这一场争论,爱留根纳写了《论命运》一书反驳“双重前定论”,他引用奥古斯丁反
摩尼教著作,说明了恶并非实质性的存在,善恶是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上帝预知人的选择结果,但不事先干预等观点。
爱留根纳的论点在855年和859年两次地方主教会议上受到谴责。不过,卡罗林文化复兴时期气氛较宽松,他并未因此受到迫害,仍受
秃头查理重用。827年拜占庭皇帝
迈克尔二世把圣狄奥尼修斯著作抄本赠予
法兰克王国国王
虔诚者路易。由于圣狄奥尼修斯被认作
巴黎的守护圣徒丹尼斯,当
秃头查理将卡罗林王朝首都从埃克森迁至巴黎之后,这批著作的翻译便具有特殊的宗教和政治意义。秃头查理把这项工作交给爱留根纳,他在完成这批著作及马克西姆的注释的翻译之后,还为波埃修的《
哲学的安慰》作注释。862-866年,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的区分》。877年秃头查理死后,爱留根纳离开官廷,传说他在一修道院任院长时被僧侣们谋杀。
人物背景
时代背景:卡罗林文化复兴
自伊西多尔之后的200年间,欧洲大陆文化凋零,只在
爱尔兰文化气息尚存。
欧洲的文化复兴开始于
法兰克王国国王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年在位)。查理大帝认为信仰需要知识,要求卡罗林王朝建立三类学校,其中第二类主教座堂里的的学校负责培养神父与教士,基础课程为“七艺”,学校的建立引发了卡罗林的文化复兴。
文化复兴中出现了一批学者,包括阿尔钦、莫鲁甘地德等。卡罗林文化复兴促进了学术争论。约翰·斯各脱·爱留根纳是卡罗林文化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
利奥六世。他现在为人所知的一切思想的诞生地都在欧洲大陆。
哲学背景
古希腊哲学中的“存在”与“自然”的问题
爱留根纳被视为新
柏拉图主义者,古希腊哲学是他思想的基础。“存在”与“自然”的概念来自古希腊。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
巴门尼德在他的自然诗篇中仔细探讨了这两个概念,并由此奠立起西方
形而上学传统。而柏拉图为了克服巴门尼德因“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而引起的
悖论,在《
智者篇》中提出“存在”与“非存在”为意义相互蕴含的两个通种。后来的
利奥六世往往强调“存在”是高于“非存在”的实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非存在”的意义依赖于“存在”,新柏拉图主义者认为“非存在”是处于世界最低层的物质,并在这样的背景中理解“自然包括存在和非存在”这一命题。
波埃修的自然观念
在拉丁语中,“natura”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指事物的物理或心理的属性、力量和固有特征,或指推动并组织世界的力量,或表示作为全体的世界自身,如在
马库斯·西塞罗和塞内卡(Seneca)的一些文本中, natura指示广泛意义的世界。
基督教思想把一些新的含义赋予natura,如神的和人的自然等,尤其是关于三位一体的争论为natura概念增添了浓厚的
形而上学色彩。但
中世纪早期缺乏对这一概念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其中一个原因被认为与当时得不到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有关。波埃修在其
神学论文《反对优迪克和聂斯脱利》(Contra Eutgchen et Nestorium)中比较集中地考察了 natura概念,用来区别三位一体中的位格。波埃修用自然概念指示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都可被理智把握,而理智是不完美的,上帝和物质以排除其他事物的方式,即否定的方式被理智把握,因而也属于存在,也属于自然。“无”是“不存在”,不能被理智把握,不是自然,不属于自然,不是或不属于物质,更不是且不属于上帝。波埃修的这些观念都被爱留根纳所继承。
主要思想
信仰与理性
教父哲学虽然在对待理性的态度上有不同的立场,但在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从信仰这一点上,教父们却是完全一致的。在
基督教哲学的历史上,爱留根纳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对于哲学在探求真理方面的作用,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为了达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识,最勤奋、最可靠地探求万物的终极原因的途径就在于
希腊人称之为哲学的那门学科之中。”爱留根纳并不否认《圣经》和教父们的权威,但他认为对《圣经》只能作讽喻的解释,例如把圣父理解为创造的实体,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本质性,把
圣子理解为上帝创造万物所遵从的理智,把圣灵理解为创造的生命或生命力,这样才能把上帝理解为三位一体。理性和启示都是真理的来源,具有同等的权威,因而是不能互相矛盾的。爱留根纳重申了教父哲学的命题“真哲学即真宗教,真宗教即真哲学”,但却把强调的重心移向了哲学和理性。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人们就应当服从理性。“即使权威产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过来说,真正的理性却从不产生自权威。因此,一切权威,只要它没有被理性确证,就是相当软弱的,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爱留根纳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信仰,而在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使信仰与理性取得一致。
自然及其区分
爱留根纳被视为新
柏拉图主义者,古
希腊哲学是他思想的基础。“自然”概念来自古希腊。在希腊哲学中,这是一个重要而普通的概念。在爱留根纳这里,第一位的概念不是“存在”,而是“自然”。自然是无所不包的大全,这个大全一分为二,一是“存在的”,一是“不存在的”。
“存在”和“不存在”囊括了自然中的一切。相仿于
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来自于“思”,爱留根纳对“自然”进行的首要和最高的划分,也是以人的心灵为标准和尺度的。在爱留根纳看来,人的心灵和精神只是自然的区分者,而不是决定者,它并没有像在巴门尼德那里一样,把超出自已能力的、自己不能把握的东西彻底否定。“自然”名下的,无论“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可以进入人的理智之中。
爱留根纳从五个方面说明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实在关系。:
爱留根纳论辩的关键是区分存在与实在,或实体与实有,前者属于“本体”范畴,后者属于“本质”范畴。一切存在都是实在或实有,但并非一切实在都是存在。因为实在或实有不仅是可感、可知的事物,而且也是不可感或不可知的性质。爱留根纳所说的自然不是事物的整体,而是实在、实有的整体,包括存在着的实体以及非存在的实质。根据
基督教观念,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别是创造与非创造的差别。实体或事物处在创造活动之中,有生灭、变化。实质或本性是不变、永恒的,不受创造活动影响。
在讨论了实在与存在之后,爱留根纳对“自然”的区分首先表现为逻辑的区分,即对“自然”这一概念的意义作出分析。从逻辑观点看问题,“自然”是最普遍的种概念,包括存在与非存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意义分别等于“创造”与“非创造”。后者的意义可被继续分析,包括能动与被动两个方面:“创造”的意义是“能创造”或“被创造”;“非创造”的意义是“不能创造”或“不被创造”。这四种意义两相组合,可构成四种复合意义,它们是“自然”概念的全部可能意义,或者说,它所包含的四个属概念。如图,它们是:(1)能创造而不被创造的自然;(2)能创造而且被创造的自然;(3)被创造而且不能创造的自然;(4)不被创造而且不能创造的自然。
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爱留根纳从创世说的角度区分了自然生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一个“自然”的属概念相应于自然的一个发展阶段。从“自然”的逻辑概念向自然的创世过程过渡的根据是自然等于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是无所不包的整体,才是“自然”这一最普遍的名称所指称的对象。上述概念(1)指示作为自然最初原因的上帝,他能创造,但不被任何其他东西所创造,否则他就不是最初原因了。概念(2)指示上帝创造的原型理念,它被上帝所创造,作为上帝创造的工具,它也能创造其他事物。概念(3)指示上帝按照原型创造出来的事物的总和,这些被造物只能生灭、变化,不能再创造其他事物。概念(4)指示作为自然最终目的之上帝,他不被创造,是一切事物期向的归宿,但并不需要主动地作用事物,故而不能创造。
创世说的自然区分把自然分为起源、原型世界,可感世界、归宿四个阶段的运动。运动的起源与归宿是唯一的上帝,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循环运动。并且,原型世界与可感世界是自然运动的产物,也发生在上帝之中。爱留根纳强调,自然的运动是上帝的自我运动:“上帝是开端、中介和终端。他是开端,因为一切分有本质的事物皆来自他,他是中介,因为这些事物在他之中,并旦通过他存有与运动;他是终端,因为这些事物都朝向他运动,追求运动的静止与完善的稳定。”
逻辑学中“自然”概念的区分是人的认识过程,创世说中自然的阶段性区分是实在的运动过程。爱留根纳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人的认识过程和自然运动过程的一致性。他把自然的循环运动以及认识它的方法称作
辩证法。
柏拉图的辩证法指认识理念的概念运动(理念自身不运动),
亚里士多德将一种类型的逻辑推理称作辩证法。一般说来,古代辩证法局限在人的认识领域。爱留根纳首次把自然的运动过程称作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两个相反相成的运动,或者说,包括下行运动和上行运动。自然的下行运动从最初原因出发,经过原型世界,下降到可感事物;然后从可感事物开始上行运动,经过原型世界的中介,到达终极目的。因为最初原因与终极目的相重合,因此,下行运动与上行运动互为逆运动,构成圆圈式的自我运动。同样,人的认识的下行运动是区分的方法,即从最高的原则和范畴出发,经过中间命题和概念,到达最后的结论和名称:反之,认识的上行运动是分析的方法,由复合的结论、名称上溯简单的原则和概念,最后到达意义最单纯、适用范围最普遍的最高原则和范畴。可以看出,区分的起点是分析的终点,反之亦然。如图二,区分与分析是互为逆推理的圆圈式自我构造体系。
上帝与世界
爱留根纳在创世说的背景中表达关于自然的理论,他所说的自然既包括创世的上帝,又包括被上帝创造的世界,包括原型世界和可感世界。但另一方面,自然又不是上帝与世界的简单相加,自然即是上帝。这一立场迫使他得出世界内在于上帝的结论,使他的理论带有
泛神论色彩。
泛神论认为神寓于世界万物之中,或是世界自身的生成变化原则,或是事物的本质、本性,因此,神无处不在,每一事物都包含神的本质,甚至存在。爱留根纳从创世过程内在于上帝,以及上帝内在于被造物两方面表达了上帝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他说:“上帝的运动不外在于自己,他使自己运动,在自身内运动,朝向自己运动。”即创世运动的动力、产物和目的都包含在上帝之中。这种说法并不违背
基督教的无所不包的全能上帝的形象。然而,爱留根纳更换了表达方式,把“创世的产物在上帝之中”更换为“上帝在创世的产物之中”。他明确地说:“当我们听说上帝创造了一切事物,我们必须作如此理解:除了上帝之外, 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存在事物之中。就是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因为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被认识到的真实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东西只是上帝而已。”爱留根纳以存在的统一性为由明确地论证了上帝存在与事物存在的互表里内外的道理。如上述引文所示,事物的本质来自上帝的存在;只是由于上帝存在,人们才能认识到事物有如此这般的本质存在。人们所认识的事物本质的存在与上帝的存在是同一的,正是在此意义上,爱留根纳得出这样的结论:“造物主和被造物是同样一个东西,因为被造物除非是上帝的自我显示,什么也不是。”这段话被看作爱留根纳
泛神论的最明显的证据。爱留根纳从
本体论的角度论述上帝与被造物的同一性的。他强调事物“是”上帝之所“是”,这里的“是”即存在的意思。
当爱留根纳从本质论的角度论述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时,他基本遵循
柏拉图的“分有说”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没有等同上帝与世界,而且强调了两者的差异。比如,他说,希腊文“分有”(metousia)的意义是“第二性本质”(metaousia),指示它来源于第一性的本质。他还说,万物分有上帝与上帝流溢万物是同一意思。万物犹如喷泉的水珠,这喷泉就是它们的原型。即使在本质论范围内,爱留根纳仍然坚持原型内在于事物。他引用伪狄奥尼修斯的话为依据,说原型“创造万物,在万物之中被创造, 并且是一切事物。”原型世界不是与感性世界相分离的,上帝按照原型创造的过程即把原型移植在被造物之中,作为它们的本质。至于原型与上帝的关系问题,可以肯定原型内在于上帝,因为上帝和原型都是永恒的,上帝并不在时间中创造原型。
爱留根纳承认原型既内在于上帝,又内在于事物,这可作两种解释:第一,因为上帝的存在与事物的存在的同一性,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本质亦即存在于上帝之中的原型。第二种解释是:上帝包容着事物,事物包容着本质,因此,本质即以属性方式存在事物之中,又以原型形式存在上帝之中。无论哪一种解释都不带有明显的
泛神论观点。
爱留根纳所说的自然不等于今天所说的自然界,不仅仅是事物及其本质的总和,这种意义上的自然相同于自然区分中的第二、三两重自然,即上帝创造的世界。上帝作为第一、四重自然,既内在于世界,又超越世界。说他内在于世界,因为他不脱离世界而存在,说他超越世界,因为他是外在于世界的最初原因和终极目的。前者可由“存在”意义的统一性证明,后者可由“分有”、“流溢”之说证明。爱留根纳用火中的烙铁比喻上帝既内在于、又超越世界的关系:熔铁存在于火之中,同时又保持着独立于火的本性。7世纪的
荷兰利奥六世巴鲁赫·斯宾诺莎也因把“上帝”、“实体”、“自然”作为同义词而被人称作泛神论者。斯宾诺莎所说的自然包括两个层次:“产生自然的自然”(natura aaturans)与“被自然产生的自然”(natura naturata)。他说,前者是自然的自因、本质,后者是在自然之中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前者是超越事物的自然,后者是内在于事物的自然。斯宾诺莎借用的
中世纪经院哲学对自然的区分实际上是爱留根纳四重区分的简化:第二、三重自然被简化为被产生的自然,第一,四重自然被简化为不被产生的自然。上帝作为前者是内在的,作为后者是超越的。
爱留根纳学说是否
泛神论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历史问题。中世纪的泛神论异端利用了爱留根纳思想。12世纪末巴黎的神学家贝纳的
阿马尔里克一世(Amalzic de Bena)创立的神秘主义异端的理论根据之一就是爱留根纳的学说。为此,
教皇奥诺留斯三世于1225年谴责爱留根纳学说为“危险的学说”,下令焚烧他的著作。这一事件久为人知。但最近的研究也找出了他的著作在此之前被不少
正统神学家评注的证据。可见对他的学说作截然不同的理解或解释古已有之。
自我显示说
爱留根纳体系是
中世纪早期
柏拉图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他受伪狄奥尼修斯著作影响,主张用否定的方法把握上帝。他说,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范畴只适用于被创造的自然,不能用来描述不被创造的自然,即上帝。上帝超越了存在和本质,在此意义上,上帝是“非存在”或“无”。但“无”不是虚空,他对“无”的解释是:“不可言说的神圣的善,无法把握、不能接近的光明。”但上帝并不总是停留在这种超越状态,上帝创世的过程使他内在于世界,同时也向人显示自己;世界向上帝的归复表现为人的灵魂对上帝的追求与融合。自然的区分与
神学的阶段性是一致的。否定神学的内容是上帝的非存在,肯定神学是上帝的自我显示,神秘神学是与上帝的融合。人对上帝的认识经历了“否定、肯定、既否定又肯定”这样一个
辩证法的过程。
爱留根纳的神秘主义表现在对否定神学与神秘神学的推崇。他承认只有肯定神学才能理解并表达上帝;因此,他用很大篇幅讨论了人何以能够认识上帝的可能性,提出了“创造即自我显示”的观点。他把“上帝从无到有地创世”的教义解释为上帝的创世是一个从无走向有、从非存在走向存在,从不可言说走向自我显示的过程。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只是运动着的东西;上帝的运动是创世活动;结论是:在创世之前或之外,上帝是无法被认识的。他从词源学的角度论证这一结论。他说,希腊文的“神”(theos)来自两个动词“我见”(theoro)和“我跑”(theo)。“当动词‘我见’演变为‘上帝’时,上帝的意义是‘见’。他在自身内见到一切存在,在他之外见不到任何东西。根据动词‘我跑’的意思,上帝被正确地理解为‘跑’。他跑经一切事物,并在跑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入一切事物,正如经书所说,他的言谈快速地跑。”早在很久之前,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已经对“上帝”的意义作了词源学的考察,但他只是说明人类称呼上帝的语言的比喻意义。爱留根纳认真地对待这些比喻意义,认为“跑”的意思是创造,“见”的意思是显示,上帝创造的意思便是“自我显示”(t'heo)。自我显示是“不显露东西的显相,隐蔽东西的昭示,否定东西的肯定,对不可把握东西的把握,不可言说东西的表达,对不可接近东西的接近,对不可理解东西的理解,无形东西的现形,超本质东西的本质化,无形式东西的形式化。”即上帝在创世的同时揭示了自身的秘密。
“自我显示说”的实质是要求人们在上帝创造的世界追寻上帝的踪影。上帝并未、也从未向人们显示自身,但上帝之光普照世界,认识了世界也就接受了上帝之光。《圣经》对上帝之光有不同说法。使徒雅各说:“每种最好的礼物和完善的赏賜都来自上面,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雅各书,1章17节)使徒保罗说:“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以弗所书,5章13节)第一种说法认为上帝是照耀万物的光源,人的认识是上帝的恩典。
奥古斯丁的光照说即以此为据。爱留根纳采用第二种说法。按照他对上帝、原型和事物关系的解释,原型分有上帝的神圣本质,同时内在于事物之中。
因此,每一事物的本质都闪耀着上帝之光。如果说上帝是
太阳,那么事物就是万家灯火,它们内部包含的本质是发光体。上帝之光通过事物折射到人的心灵,因此人们只能通过事物及其本质间接地认识上帝,而不能在上帝之光的直射中看到上帝本身。这种间接认识即象征。他说:“可见的与有形的事物无一不象征着无形的与不可见的东西。”他认为每一事物都闪烁着上帝之光,象征着上帝不可见的形象与特征,这种思想是中世纪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爱留根纳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自我显示”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原罪到基督诞生,这是理性时代。人的理性既受上帝之光启迪,在自然事物内发搁神圣本质,又自以为是地将原型、本质当作上帝自身,不知道上帝超越世界的神秘性。第二阶段开始于基督诞生之后,福音书的传播把人们带入信仰的时代。人们通过启示认识真理,信仰高于理性,并指导着理性。爱留根纳并不认为真理终结于信仰。信仰的作用在于净化人的道德,纠正理性的偏差,为理性与信你的融合作准备。真理的第三阶段以理性与信仰、哲学与
神学、认识与德行的合一为特征,真理直接显现在心灵之中。真理三阶段分别于肯定神学、否定神学与神秘神学的阶段性相符合。他提出真理三阶段的目的在于调和理性与信仰。在这一方面,他继承了从
奥利金开始的理性神学的传统。他的神秘主义并不排斥理性,而是用“肯定、否定、既肯定又否定”的
辩证法态度对待理性。
人物著作
《自然的区分》
《论自然的区分》共分五卷,是卡罗林文化复兴的产物,它是
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在本书中,爱留根纳的思想虽然不可能脱离
神学内容,但他已摆脱了对神学的依赖,他认为,辩证法不仅是思想方法,而且是自然运动的本性。在整个作品中,爱留根纳展示了他的博学:宇宙学、物理学、
天文学、数论和音乐都是他展开哲学的辅助工具。
这部书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形式写成,并强调信仰应当根据理性而不是权威:“理性都以自身力量保持牢靠与稳定,并不要求以任何权威的赞同作为认可。”在本书中,爱留根纳的思想虽然不可能脱离神学内容,但他已摆脱了对神学的依赖。他在本书中自觉运用
辩证法探讨问题,他认为辩证法不仅是思想方法,而且是自然运动的本性,他将传统观念中作为世俗学问的辩证法适应于
神学在内的一切学问,在这里完成了哲学与神学的结合。
在本书中,爱留根纳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人的认识过程和自然运动过程的一致性。他把自然的循环运动以及认识它的方法称作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两个相反相成的运动,或者说,包括下行运动和上行运动。自然的下行运动从最初原因出发,经过原型世界,下降到可感事物,然后从可感事物开始上行运动,经过原型世界的中介,到达终极目的。因为最初原因与终极目的相重合,因此,下行运动与上行运动互为逆运动,构成圆圈式的自我运动。爱留根纳在这里已经将
辩证法的实质作出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式的解读,即辩证法的实质是圆圈式的自我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合乎逻辑的运动,又是自然的运动。
相关人物
波埃修
波爱修斯(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约480—524年)出身于罗马的豪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就从事政治活动,30岁时出任东哥特人政权的罗马执政官,523年被以图谋不轨罪名逮捕人狱,次年被处死。波爱修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首先在于他的翻译活动。他曾计划把
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和
柏拉图的全部对话译成拉丁文,并做出注释。这一工作并没有完成,但他所翻译的亚里士多德
逻辑学著作却成为
中世纪广泛采用的逻辑学教材。
波爱修斯自己的哲学观点,则主要体现在他在狱中撰写的《
哲学的慰藉》一书中。
波爱修从古典哲学的精神出发,把上帝看做万物的始基。上帝自身就已经包含了存在,而万物则是由上帝才获得其存在。上帝是善、是完美。万物通过上帝的善与完美而获得自己的善与完美,因而是不完全的善和不完美。世界的进程是从完美开始的,完美是不完美的前提,不完美是完美的摹本。上帝作为永恒的形式决定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这种决定也就是神的预知。
波爱修斯进一步把世界分为无理性的世界和理性世界。在无理性的世界中,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绝对作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当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因此,人的意志自由是做出判断的理性的一种功能,人的精神能够发现众多的可能性并从中进行选择。精神越强,自由也就越多。但人的意志自由与上帝的预知并不矛盾。因为对于人来说,时间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前后相继;但对于上帝来说,却只存在永恒的现在,因而也就不存在一种时间上在先的知晓。上帝在永恒的现在中俯瞰时间世界中发生的一切。在这种意义上,无论意志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时间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包含在上帝的预知之中。
波爱修斯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翻译了新柏拉图主义者波尔费留的著作,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波尔费留在注释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提出:我现在不谈“种”和“属”的问题,不谈它们是否独立存在,是否仅仅寓于单纯的理智之中;如果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以及它们究竟是与感性事物分离,还是寓于感性事物之中,与感性事物一致。波尔费留的这三个问题以及波爱修的翻译为
中世纪持续数百年之久的共相之争揭开了潘多拉魔盒,而波爱修是第一个在这一问题上表态的
利奥六世。
影响
“无”的彰显
在爱留根纳看来,第一位的概念不是“存在”,而是“自然”,自然是同时包含“存在”与“不存在”的大全。通过引入“不存在”的概念,爱留根纳打破了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充溢了整个可知世界的存在链条,开显出了哲学中隐秘的“无”的维度。
通过对自然的四重划分,爱留根纳让作为目的和终极的上帝呈现出“不存在”和“无”的样态,而作为原因的上帝同时又包括了一切的“存在”和“不存在”。爱留根纳认为通过思想所否定性确定的,是“不存在”,不存在不是“虚无”,不是一无所有,不是实体或偶性的缺乏(privationibus,privatio,缺乏、剥夺、免除、停止、失去、使无),而是一种更伟大的“存在”,这种存在包括上帝、物质、一切可见与不可见事物的理性和本质。事物的最高本质,从此不再是别的什么属性、特质,而恰恰是其“存在”;事物作为最高本质的“存在”来自作为造物主的上帝,但上帝本身是超越“存在”的。不仅作为存在“原因”的超越一切造物的上帝本身不能被理智和感觉把握,当视之为隐身于由他所造且存在于他之中的造物之最幽深处时,他同样不能被把握,以此为上帝的超越性开创了另一种基于哲学的全新解读。
“区分”的重要性
爱留根纳的哲学的关键还在于,以人的认知能力为标准的区分,确定的不是“存在”,而是“不存在”;这种“不存在”是对作为区分出发点和标准的人的认知能力说“不”:心灵要么是有限的,要么是应该有限的;心灵必须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作出区分,这是爱留根纳以“首要的”(primus)、“最高的”(summus)两个形容词所要表达的含义;对于心灵来说,对于人来说;首要的、最高的任务,不是要去认识、把握那至高者、超越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无”),而是作出区分。
爱留根纳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他在
中世纪的宗教氛围中,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
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将“存在”的“一”中所缺失的“不存在”作为“存在”的不完满性。最终把“自然”作为第一位的概念,将“无”和“不存在”归于自然之中,将自然、无和上帝等量齐观。这种看法与现代著名
利奥六世海德格尔遥相呼应,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既不是遮蔽,也不仅仅是去蔽,而是在遮蔽与去蔽的
辩证法中,在自然的本身展开与本身返回中,在开显与回复的存在状态中,即希腊人的physis和ousia(本质)。
评价
恩格斯在谈到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时说道:“他的学说在当时来说是特别大胆的;他否定‘永恒的诅咒’,甚至对于
魔鬼也如此主张,因而十分接近于
泛神论。”
约翰·马邦仁评价道:“爱留根那撰写的几部作品,展示出他对希腊作家的彻底吸收,爱留根那将其体系发挥到极致……他在毫不系统的希腊
基督教文献基础上,成功地重组了高度体系化的新柏拉图观点。”
安东尼·肯尼则认为:“爱留根纳从伪狄奥尼西(pseudo-Dionysius)那里获得他消极
神学和积极神学的观点,但是他以一种全新的、冒险的方式发展了这些观点。他的著作达到了一个其后几百年基督教
利奥六世不可比拟的
不可知论的高度。他探讨宗教神秘领域的方法,在以后的哲学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
名言
自然可以通过四种种差区分为四个种(
物种):它首先是这样,自然是创造,而不是被创造;其次是, 它是被创造的,又能创造;第三是这样一种形式,它是被创造的,而不能创造;第四种形式是,它既不能创造,又不能被创造。在这四个种之间,两两对立。第三个种和第一个种相对立,第四个种与第二个种相对立。不过第四种方式属于不可能的范围,因为它的特征(differentia)是不可能存在。
第五种方式是指理性(ratio)仅仅在人性中注意到的那一种:由于罪恶,人性舍弃了它固有的上帝的尊严形象,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所以可以说它不存在。但是,人性由于上帝独生子的恩典而得以恢复,又被领回到它原来的纯朴状态,因为其本性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的,它又开始存在了,并且开始存在于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塑造的人的身上。
上帝的运动不会超出他自身;他因自身而动,在他自身之内动,向自身而动。除了他创造出万物的有意的欲求(uoluntatis appetitus),我们不应该相信他还有什么别的运动。
上帝之所以被阐释为是在奔跑,并不是因为他跑出自身以外去了,而是因为,作为永远不变地守住自身、充满万物的上帝,他使每一个事物从不存在跑进存在的状态。
神性的运动只能理解为神意打算创造那些将被造出来的事物,神性只不过是神意(diuina uoluntas)而已,所以神性可以说是在万物之中被创造的,因为存在(esse)和意志在神性中是无法区别开来的,意志和存在的合一只是在作用于被造物时才被发现。
凡可以用“超越”或“更加”这类词来描述上帝的,例如说他是超本质、超真理、超智慧的,都几乎完全可以理解为属于上述两部分的
神学,它们在阐明时可以获得肯定的形式,而在意义上却有否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