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车村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
福建省漳平市市永福龙车村,地处漳平、龙岩市南靖县的交界处。漳平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次革命暴动、第一个区苏维埃政府都诞生在这里,曾被人们誉为闽西红色革命的“小莫斯科”。 1928年夏秋之交,漳平永福龙车村游宗汉、游祖辉、陈世鉴、游宗光、游首旺等一批热血青年,在龙岩后田做工期间,受到当地农民武装暴动的影响,很快提高了革命思想觉悟。经邓子恢、郭滴人等闽西早期革命领导人的介绍,游宗汉、陈世鉴等青年农民在龙岩后田加入共产党。1928年8月,邓子恢、郭滴人到龙车具体指导筹建党组织工作,成立了中共龙车支部,并建立了龙车革命赤卫队。
简介
龙车村在永福镇西南边,与镇驻地永福圩直距10公里。辖潭头、村头、麻只贝、水尾等自然村,村委会设潭头。总面积36. 46平方公里,民居分布拱桥溪源头谷地,呈条状。410户1913人。汉族。讲闽南语漳平话。村西与龙岩市辖境相邻。
传说,唐时村名“弄车”,后货郎魏氏到此定居更名“郎车”,亦以方言同音写为“朗车”。之后,以地处长谷弯曲如龙,易为今名。明、清时代及国民初期属永福里为朗车社朗车乡。1934年称龙车保,初隶第二(永福)区龙车联保、龙车乡,后并属永福镇。建国初属永福镇(后为永福区)称龙车村。土改后属第三(永福县)区为龙车乡,后并属福里镇。1958年公社化称龙车大队,属永福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称龙车村属永福乡。1987年永福撤乡设镇,仍属之。
境内耕地面积2605亩,主种单季水稻,次种番薯、烟叶。林产资源较丰富,有铁、钨矿藏。设小学1所,教学点2个,小水电站1座,医疗室、供销店各1间。
1929年当地曾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农会、赤卫队;邓子恢、魏金水等曾在此领导革命活动。为革命基点村。境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纪念馆、“龙车-”会议遗址。
发展历程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出击闽中,捷报频传。龙车人民和赤卫队员在红四军进驻永福的胜利形势鼓舞下,决定举行武装暴动。9月1日,龙车暴委会总指挥陈世隆到永福,向朱德汇报龙车革命暴动准备情况。9月2日,在朱德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龙车赤卫队兵分两路,冲进地主住宅破仓分粮,烧毁田契债约,没收地主财产,分给贫穷农民。
龙车革命暴动胜利后,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和一、三纵队进驻龙车村。龙车人民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地迎接红军入村。农民群众自愿腾出房间让子弟兵住,还纷纷到红军住处慰问红军,有的杀猪、杀鸡,有的送蛋、送菜、送米。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驻龙车村期间,帮助中共龙车支部组建和扩大地方赤卫队伍,赠予龙车赤卫队1挺机枪、2支步枪,并留下2名红军干部协助和指导地方武装工作,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分田斗争。
1930年,龙车暴委会改为龙车苏维埃政府,召开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率先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分田斗争,呈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此后,龙车作为革命基点村,是红八团和岩南漳游击队的政治、军事集训基地。
1935年2月,红八团集中到龙车村头进行政治军事训练,认真总结了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保卫苏区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使部队在社会主义、军事技能和游击战术运用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反对敌人第一期“清剿”斗争取得胜利,起着重要作用。1935年8月,红八团和龙岩游击大队又开到龙车村进行第二次集训,进行较大规模的部队军事训练。1936年春节,红八团、龙岩游击大队和岩南漳游击队集中到龙车进行第三次军队整训。
红八团和游击队在龙车进行三次整训,给地方党组织和龙车村周围群众给予极大的精神鼓舞,激发了当地群众革命热情,许多青年农民踊跃参军。龙车村男女老少纷纷前往慰问部队,为部队补充给养提供所需物质。
红八团和游击队离村后,地方反动势力卷土重来,龙车村群众经受了中国国民党和地方团匪的移民并村和烧、杀、抢“三光”政策的摧残痛苦,敌人无数次向革命基点村进行包围、进攻、搜山,血腥镇压群众,更加引起了人民群众对敌人的愤恨。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龙车人民表现了为革命胜利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敌人搜捕红军、游击队计划破产,有力配合部队的作战,保卫了苏区的革命胜利果实。
在革命战争年代,龙车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在这块红土地上,红旗始终不倒,直到全国解放。龙车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
参考资料
.。.2015-09-2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