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为
康兆所废,蔡忠顺本来服侍穆宗出宫,但其后还是投奔新王显宗及康兆。康兆当权时设中台省,以蔡忠顺为直中台,不久后又获任
吏部侍郎兼左
谏议大夫。翌年冬,第二次高丽契丹战争爆发,显宗南逃,蔡忠顺随行,不避艰险,一路护驾到
罗州。契丹撤兵后,蔡忠顺历任
秘书监、中枢使、
礼部尚书,并被派往契丹恢复两国关系。
大中祥符十一年(1018年)六月,蔡忠顺被任命为
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翌年十二月,显宗策勋抗契丹功臣,蔡忠顺获赐“推忠尽节卫社功臣”号,封
济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天禧五年(1021年)晋升济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后又加“辅国功臣”号,升检校
太尉、
济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太平二年(1022年)四月获任内史侍郎
平章事兼西京留守,太平三年(1023年)加太子少师,太平五年(1025年)为判尚书
礼部事,太平七年(1027年)迁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平十年(1030年)二月外放判西京留守事,同年十二月以疾病上表请辞,显宗不允,到翌年正月终于获准致仕。太平十六年(1036年)四月十七日卒,
王亨赐谥号“贞简”。
蔡忠顺曾奉
高丽显宗旨意撰《高丽国灵山大慈恩玄化寺碑阴记》,记述了显宗创建玄化寺以为父母(
王郁、
献贞王后)祈祷冥福的经过。
《
高丽史》本传记载蔡忠顺“史失世系”,有学者猜测他本贯
忠清北道阴城郡。但后来
韩国出土了撰写于太平四年(1024年)的《蔡仁范墓志铭》,墓主是一位在
王昭时从
宋朝江南国(即
南唐)
泉州市(实为
陈洪进割据)移居高丽并做官的人物,其中提到他的一个儿子是“内史侍郎同内史门下
平章事”,而这与《高丽史》记载的蔡忠顺当时的官职基本吻合;又言“嗣子持衡,勋高致主”,尽管墓志没记载该子的名字,但在当时
高丽大臣中符合条件并且姓蔡的高官只有蔡忠顺。另一旁证是《
高丽史》出现过一名叫蔡忠显的人物,在太平十一年(1031年)任閤门使,推测他为墓志提到的蔡仁范与续弦
张姓所生长子即蔡忠顺异母弟,其閤门使的官职则是由墓志中记载的官职閤门候升迁而来。因此,蔡忠顺极有可能是蔡仁范的儿子,也就是来自中国的“投化人”的后裔。